书城文学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22582300000008

第8章 论第二阶段的中日战争

——侵略者遭受四万万民众的抵抗,日本的拿破仑必致自断其颈项

N.Liahov

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二个半年的开始——一月——是以提高了积极性的中国军队有行动中的转变的开始来征示的。

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的最高指挥部把半年来战争的经验,作了结论:找出了在以前作战中所犯的错误,实行把军队的统制改组,把个别的指挥官更换,在统一作战计划中,获得了成功。中国军队有这一切作基础,得以能够在许多地方,由消极的防守改做积极的反攻。

日本帝国主义本计算夺得南京便可使中国投降,使中国军队崩溃的,但是失算了。南京的夺得并没有给予日本人以所期望的结果:中国军队却保存了战斗力而退走了,中国政府并且声明对日本的侵略继续抗战到底的决心。被这个吓得落胆的日本军阀,便决定把进攻作新的扩大,以进一步地来影响中国和中国政府。从去年十二月下半月起,日军进攻的其次对象便是:东战场上是杭州,北战场上是济南了。

十二月二十七日,日军占领杭州,但是刚过了两天,中国军队便在广德—杭州全线上改做反攻。经过顽强战斗的结果,中国军队在一月五日把杭州夺回。被中国军队日益发展的反攻所不安着的日本军事当局,只得停止了由南京方面向山东的进攻,把各方面受着威胁的日本军队充实起来。直到在杭州城下集中了生力军之后,日军才能把这城市重新占领。

日军企图阻挡东战场上其他地方中国军队的进攻,更加少见进展。中国军队从南面沿长江进行反攻,一月初逼近芜湖。日本军事当局企图在进攻芜湖的中国军队的后方,把陆战队在长江岸上登陆。这企图没有成功,这登岸陆战队反被中国军队借空军的支援而击退了。这时候,南京西面中国军队把日军击退合肥,并且把他们向东压迫到梁园方面去。

中国军队在东战场上的改取反攻,在他们杭州、广德、芜湖、合肥一带的积极活动,迫使日本军事当局中止了由南京沿津浦铁路和运河向北的进攻。日军在东战场上进攻战事的进一步的扩大是失败了。

北战场上日军向济南的进攻于十二月二十七日开始。这以前,日军在济南对面的黄河岸上曾停留了两个月。守卫济南区的山东省的军队是由韩复榘将军指挥的。他和日本人进行很久的交涉,接洽把他的军队不战而退出山东省,一方以忠诚于中国中央政府的虚谎的誓言来掩饰背叛。显然,在日军进济南之前,背叛的代价已经讲妥了,因为渡过黄河的日军没有受到及时退出这区域的中国军队的抵抗,便占领济南了。

占领济南之后,日军便沿津浦铁路向南推进,向东则取青岛。

但是日军在山东省的行动,却碰到中国军队的坚决的打击。一月十二日,在山东北部进攻的日军,进至潍县—邹县—济宁之线。一月十三日夜,守备运河的中国军队,以突然的袭击,击退济宁的日军,并且继续展开进攻,一月十六日进抵兖州西郊。同时沿津浦铁路活动的中国军队,在三昼夜的激战之后占领邹县,一月十六日由南面逼进兖州。津浦铁路东面的中国军队,一月十三日占领潍县,并且从这地方更向北推进十五公里。

中国军队的反攻是山西战线因添新部队而加强,逮捕和枪毙叛徒韩复榘以及恢复被他解消的军队的战斗力之后开始的。一月十三日~十六日的反攻对于日本军队是极大的打击。这打击打得有力而迅速。中国军队作三天的战斗,进展了三十六公里。

因战线上的失败,日本军事当局便作军队的更调。一月十六日它得以停止了中国军队的推进。并集中力量转取攻势,日军在一月十六~二十三日又重新占领济宁,并向南推进到金乡,由兖州方面向南夺回邹县。

一月二十三日中国军队又作反攻,把日军在各方面的推进都阻住了。一月二十六日中国军队实现了向蒙阴(兖州东九十公里)成功的袭击。一月二十九日军队占领蒙阴,并且继续向曲阜进攻,威胁在华方面日军的右翼和后方。一月底日军不得已在中国军队反攻的各地方转取守势。

在北战场其他方面游击队的活动锁住了日军的全部积极性。日军向在他们后方活动的第八路军的进攻都告失败了。日军和第八路军作战,既损失兵马,又损失武装。在日军所占领领土的后方区域里,实际上仍有许多县城在游击队的手里,由反日自治政权统治。

随着中国陆军反攻的扩大,中国空军的战斗也强起来。中国飞机顺利地袭击南京、芜湖、广德的日军飞机场,轰炸长江中日本军舰,阻止日军陆战队登陆的企图。

因中国军队积极性日益增加,日本军队在一月的下半月,无论在北战场,无论在东战场,没有一方面达到什么进展。

在一月里的各次战役中,中国军队非但表现了防卫战的坚强性,并且表现出有实行强力反攻的能力。中国军队进行反攻,愈益勇敢地改取有计划的战略。他们用绕道的行动,避免和敌人接触,袭击敌人侧面和后方。中国政府把军队中的叛徒和不称职的指挥人员打出去的这些措施,提高了中国军战斗力。从前在韩复榘部下和被他涣散着的军队,现在顺利地进行着进攻活动。中国军事当局初次建立了各战线的相互呼应的行动。中国军队在东战场上及时的活动,阻滞了日军由南部向山东省的进攻。

中国军队的反攻,总是针对着日军的弱处。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是以实行殖民地的掠夺为职志而建立而训练的。在进行殖民地的掠夺时,基本军事任务是和软弱的对方战斗,作领土的掠夺。所以日本军队立谋迅速向前推进,期于短时期中占领广大的领土。日军进行战争的方法是这样确定的:占有占领地的基本给养路线——铁路,以便迅速地展开战事;占有行政中心以便统制所占领的地区。

日本军队把德国军队在战场上包围与消灭敌军的原则移来作自己的规律。但是这种战术在日军实行起来,变成用抄袭敌方侧面和造成对敌方后路威胁的方法,把敌方从他所占领的地区里压迫出去。日军在进攻的战斗中所惯用的手段是:尽可能避免阵地进攻,在敌方的侧面虚张声势,骗他退却,当他开始退的时候,便迫赶敌方,不给他停留。日军用这种手段,跟消极的敌方作战,暂时是有效的。

在进攻中国民族的军队的战事中,这些手段便发现它的不完美了。在现今的战争中,和日本对立的并不是中国地方军阀雇佣兵。现在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战争的,是准备斗争到底的全体中国民众。所以,中国军队即使后退,也并不丧失战斗力。正相反,是牵延时间来改造自己的队伍,加强自己的武装,把腐化分子从自己的机构中打出去,而以新的干部来充实的。

惯作轻便地领土掠夺的日本军队,却深入到有着敌对人民的领土了,把战后和后方给养路线拉长了。日军在中国战线长至二千公里,日军无力在这样广大的领域里建立严密的战线,所以在日本的阵线上有着裂口,这裂口在中国军队改做积极行动时,便成为日本军队的致命伤。

在夺得的领土的后方,日军布置为数不大的海岛式的驻屯兵在基本给养线附近的城市里。中国游击队利用日军后方保护不周的机会,不断实行他们勇敢的袭击,把敌人的后方部队牵制在经常的紧张中。

中国军队方始开始实行进攻的行动,日军便已经不得不在许多地方转做守势,掘壕沟,藏在电网里了。

在东京军阀中间,有些青年将军,是掠夺政策的理论家,他们得意地自称为日本的“拿破仑”。颇有些名气的日本挑拨与间谍的活动者土肥原和Itagaki,以及比较不出名,但战争情绪却不小的Isihara在东京都称做这种“拿破仑”。Isihara和Itagaki在关东军司令部工作,草拟了夺取满洲的计划,并且领导这计划的实行。那个Isihara,近年来在总司令部作战部工作的,也是现今侵华战争计划的作者之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竭力效仿拿破仑是很可笑的。但是他们也不妨从历史经验取得一些教训,把拿破仑进攻西班牙和俄罗斯战争中的失败原因,作详细的分析。拿破仑威名的扫地,是在他一味深入俄国,而受俄国伟大民众起来反抗掠夺者之后开始的。日本的“拿破仑”必定会把自己的颈项断在进攻四万五千万爱好自由的中国民众的掠夺战争里的。

译自苏联《真理报》,原载《每日译报》1938年3月12日第3版

署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