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22582300000038

第38章 南京事件

斯大林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日在莫斯科举行少共第五届全联邦会议。三月二十九日晚间会议时,斯大林发表演说,在演说之末,谈到南京事件。

现在让我们来谈到第二个问题——南京事件问题。我以为,南京事件对于我们不应该是意外。帝国主义不能没有暴行与抢掠、没有流血与射击而生活。它就是靠了这个做帝国主义的。所以南京事件对于我们不会是意外。

南京事件是说明什么呢?

它的政治意义在于什么呢?

它是说明帝国主义的政策到了转变的时期,从武装和平转变为反对中国人民的武装战争。

在南京事件之前,帝国主义竭力用侈谈和平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甜言蜜语,用“文明”与“博爱”的假面具,用国际联盟以及其他等等来掩饰自己的意图。在南京事件之后,帝国主义把甜言蜜语,把干涉,把国际联盟,把任何其他面具都抛在一边了。现在帝国主义是以一个坦白的强盗和压迫者的身份浑身赤裸地站在全世界的面前。

资产阶级的非战主义受到了又一次的毁灭性打击。其实,帝国主义非战主义的说甜言唱蜜歌的人们。像彭古尔、勃莱特赛德之类的人,除了自己谎言谎语的非战主义言论之外,怎么能够和轰击南京居民的事实对抗?

国际联盟又被打了一个嘴巴。因为,除了帝国主义的仆役之外,谁能够把这样的事实认为是“常态”的:国际联盟的会员国之一去轰击国际联盟另外一个会员国的居民,而国际联盟本身却被迫地沉默着,自以为这不关它的事?

证明我党是正确的。我党对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开往上海,估计是军事进攻中国人民的前奏曲。因为,除了盲目的人们之外,现在谁还会不看见,在上海的军队,帝国主义是需要来从“言”过渡到“行”的。

南京事件的意义就是这样。

冒险去作南京冒险的帝国主义者的意图可能是怎样的?

可能,帝国主义者从自己脸上扯下假面具,而在南京把大炮放在议事日程内,想要把历史的轮子倒转来,结束各国正在日益长大的革命运动,为恢复世界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大战之前曾经有过的那种相当的稳定性而进行斗争。

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从帝国主义大战里跑出来,是带着不可医治的创伤的。

大家都知道,十年之前,苏联的工人和农民曾经冲破资本的战线,给予它不可医治的创伤。

大家都知道,帝国主义战争曾经动摇过帝国主义在殖民地与非独立国家的统治。

大家都知道。十月革命之后,过了十年,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也开始冲破帝国主义的战线、并且没有丝毫根据可以推断说,他们终于是冲不破这战线的。

你看,可能,帝国主义者想要用一下子打击就把这一切给扫除掉,并且开始历史的“新的一页”。假使他们真是想要这样做,那么,应该承认,他们是想用手指去攀天。因为只有那些重返童年的人们,才会以为,大炮的规律比历史的规律有力,可以用南京的轰击把历史的轮子向后扭转。

可能,帝国主义者轰击南京的时候,想要用这手段来恐吓其他国家被压迫的、正在冲向自由的人民,似乎是对他们说:南京的故事就是说的你们。这决不会是不可能的,同志们。在帝国主义的历史中,恐吓政策是有其根据的。但是,它,这政策,没有用,并且不会达到目的,——对于这一点,难道还用怀疑吗?俄国的沙皇制度从前就曾“颇有成效地”采用过这政策。但是它的结果是怎样呢?你们都知道,它的结果是沙皇制度的完全崩溃。

最后,可能,帝国主义者轰击南京的时候,是想要在最心脏的地方打击中国革命,第一,使中国南方军队的进一步推进和中国的统一成为不可能,第二,使汉口所进行的关于租界谈判的那些条件的实现成为不可能。这是十分可能的,恐怕,也是十分可信的。帝国主义者不要中国统一,宁可有两个中国,以便“比较有成效地控制”,——关于这一点,资本主义的报纸已经说过几次了。至于上海和其他地方的租界,那么,难道还用怀疑,许多帝国主义者“不同情”在汉口所拟定和批准的那些条件。所以,帝国主义者轰击南京的时候,似乎是想要借此说明,他们宁可将来在压力和大炮的伴奏之下和国民政府进行交涉。帝国主义者的音乐口味就是这样。这奇怪的音乐类似食人种的音乐,——这一点,看样子,并不使帝国主义者难为情……

他们是否能达到目的,——最近的将来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不过,必须指出,暂时他们总算达到了一点:加深了中国人对于帝国主义的憎恨,团结了国民党的力量,使中国的革命运动更向左移动。

难道还用怀疑,结果正巧相反。

这样,结果是,帝国主义者轰击了南京,本来想达到一种目的的,事实上,却获得了另外一种结果,并且是得到一个与他们所要达到的简直相反的东西。

南京事件的结果和前途就是这样。

保守派营垒中聪明人的政策就是这样。

无怪乎常言道,上帝注定谁死,上帝就剥夺谁的智慧。(响如雷动的、久久不息的掌声。)

原载《斯大林论中国革命问题》,时代出版社1949年版

署名: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