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是个啥样子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孔子不断提倡做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呢?君子究竟怎么样,想些什么?孔子说:“作为君子要考虑这九件事情: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是否听清楚了;对于自己的脸色,要考虑是否保持着温和的状态;对于自己的神态,要考虑是否保持谨慎恭敬的样子;说话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遇到疑问要考虑怎么向别人请教;想要生气时要考虑后果;遇到可以得到名利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孔子这段关于“君子九思”的论述把君子的形象论述得很充分,这就是孔子教育自己学生要做君子的要求。“君子九思”中的前三思侧重于君子给人的外在观感,后六思侧重于君子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君子既要有外在的“文”,又要有内在的“质”。那么,他们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看来这君子还是不容易当的。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就是脾气不好,穿着言谈方面不讲究,其实他是一个君子;某某穿得人模人样,说话也挺得体,性格也很好,其实他是一个小人。对于后一种人,大家都不认可。那么对于前一种人,孔子怎么看呢?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们看看子贡的回答。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音阔)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卫国大夫棘子成对孔子关于君子的说法有质疑,问:“君子只要有内在品德美就行了,何必要什么外在的装饰呢?”
子贡回答说:“先生您这样谈论君子就有点儿可惜了啊!不是有一个“四匹马的车不如一个舌头”的说法吗?(外在表现外很重要啊!)外在反映内在,内在呈现外在,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把老虎皮和犬羊皮上面的条纹都去除后,这两种兽皮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贡的回答很机智、也很深刻,估计这个棘子成听了子贡的话就哑口无言了。我们现在的哲学常识讲,任何事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本质这个东西是比较虚的,甚至是有些人拿来故弄玄虚的名词。现代西方的现象学明确提出现象即本质,没有一个脱离现象而单独存在的本质,本质必须通过现象呈现出来,二者是浑然一体的。所以,一个君子不仅要重视自己的内在修养,还要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不能拿“文”和“质”的差异来为自己的不堪形象开脱。
孔子的学生子夏在理解老师意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应该给人的外在感受。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就是说,君子给人以三种不同的感官印象:远远地看去,他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接近他时,觉得他温和可亲;听他说话的时候,又觉得他比较有力度。
总结子夏的话,就是君子要有三度:重度,庄重严肃,其实要人品持重和肚子里有货;温度,态度温和,平易近人,不装;力度,讲话不是虚头巴脑,而是有针对性,言之有物,能解决问题。我们知道当时所说的君子,主要是对从政的领导干部说的,今天我们拿来,不是也很有针对性吗?
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有很多,做一个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我们该怎么入手来做一个君子呢?孔子认为做君子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广泛地学习;二是讲礼仪。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并且用礼仪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背离君子之道了。”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这在其他章节有具体讲述。这里,我们谈谈君子该如何讲究礼仪。
《孔子家语·致思》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很节俭的人,在家里煮好食物之后,自己尝了尝,觉得味道很鲜美,就用小瓦罐盛好,端去献给孔子。孔子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些食物,就好像是接受了别人送的牛、羊、猪这样的大礼物似的。子路看了很不明白,觉得送的这东西太平常了,怎么孔老师竟这么重视?子路就问:“小瓦罐是简陋的盛饭器具,用它煮出来的饭菜平淡无味,不怎么好吃,老师您老人家怎么显得那么高兴呢?”孔子说:“喜欢进谏的人总想着自己的国君,吃美味的人总想着自己的父母。我看重的不是器具的好坏,而是这个人吃到好东西时能想到让我尝一尝的这种心情啊!”
孔子看重的不仅是这个人向孔子赠送食物的礼仪行为,更看重这个赠送背后的心意。别人送的礼物只是小意思,但足够表达了他心中的大意思。而且,讲究礼仪不是一定要讲究大排场,搞形式主义。其实,古代讲究礼仪还更多地是对摆谱的限制,因为那时候在礼仪上是有规定的:不是某个层次的人,不是某种重要的活动,就不能使用某个规格的礼仪。孔子是很反对那些铺张浪费的越礼行为的,《论语》的第三篇开篇就是孔子对季氏使用天子礼仪的经典斥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孔子谈论到季氏说:“他在自己的庭院中欣赏美女跳舞,竟然使用天子八佾的规格,这种事情如果都能忍受,还有什么我们不能忍受的呢?”
什么是八佾?佾是古代舞蹈演奏的行列,八个人为一行,就叫做一佾。那么八佾就是八行,就是八行八列六十四个舞女的队伍。根据周礼,周天子才能用八佾,像鲁国国君这样的诸侯才能用六佾,而季氏这样的大夫只能使用四佾。季氏用的舞蹈礼仪不仅藐视了各个诸侯国的国君,还藐视了周天子。这种违背礼仪的行为不仅有损季氏个人的人品,而且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礼仪绝不是讲排场,更多的是对社会不同层次人的规范,具有重要的稳定社会的功能。
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孔子重视礼,就是讲究排场的,甚至以为今天中国社会的铺张浪费,是源自孔子的。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实质是什么。孔子说:“这是意义重大的问题啊!就一般的礼仪而言,与其过分奢华,不如朴素节俭;对于丧葬之礼,与其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地哀悼。”
孔子是很重视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分寸的,在礼仪上也是如此。
君子是个啥样子?就是很讲究分寸,内心的欲望要求和外在的举止行为不过分,很得体的人。我们一见到这样的人,就从内心发出一个声音:这个人是个君子。《菜根谭》有这么一句话:文章做到极处,无有它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它异,只是本然。恰好就是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本然是本心,本来的面貌。恰好要体现本然,本然要做到恰好。恰好与本然要做到圆融无碍地浑然一体,这也就是一个君子的样子。
2.君子的“三达德”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孔子说他没有做到,但是子贡认为他已经做到了,说:“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啊。”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种境界真的是很难做到的,三者合一正是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那么什么是达德呢?所谓达,就是通达之意,也是通行的意思。达德,就是通行的、普遍的德性。仁、智、勇这是君子修养的“三达德”,是天下凡是君子都应该具备的德性。
君子的第一个“达德”:仁者不忧,做一个仁爱快乐的人。一个人的心胸怎么能够宽大起来?就是要有爱心,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对方着想,这样就不会陷入偏执和狭隘。而且仁爱的人也是快乐的人,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需要自己去爱护、去呵护。整天愁眉苦脸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保持乐观快乐的心态,积极采取行动,让事情越变越好才是君子应该做的。所以孔子曾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戚戚就是忧愁悲伤的样子,小人才是整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其实,孔子的学生就仁者不忧的问题请教过孔子。《孔子家语·在厄》里记载: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无忧乎?”
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孔子家语·在厄》)
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
孔子:“没有。君子在修身实践中,当他的事还没做成时,他会为自己做事的坚强意念感到高兴;当他的事做成了,他又会为自己经过努力而有所作为而感到高兴。所以君子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基本上没有哪天是忧愁的。而小人却恰好相反,当没有获得某一个他想要的东西时,他担心自己得不到;当他得到某件东西时,他又担心会不会失去。所以小人的一生是忧愁的一生,基本上没有哪天是快乐的。”
君子不是总想着自己的私利能否得到和保存,而是想着把事情做好,在做事情中享受奋斗和奉献的快乐。事情没做成的话,君子会继续奋斗,并享受其过程。事情做成了的话,自然会收获成功的快乐,以及与他人分享成功果实的快乐。
君子的第二个“达德”:智者不惑,对人对事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做一个明白人。孔子的学生樊迟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智,孔子的回答就是两个字:知人。(《论语·颜渊》)一个智慧的人一般是不会误会别人的,因为智者不仅是用自己的眼来看待人与事,更用自己的心去看待人与事。
《孔子家语·入官》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有一次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他们一连七天都没能吃上饭。子贡富有又机敏,他带着自己的钱财偷偷突出了陈国和蔡国军队的包围,顺利溜了出来。然后,他从乡间的农民那里买了一袋粮食带回去了。于是,颜回、子路两人就在一间破屋子里煮米饭。其间,有一些灰尘掉进了饭锅里,颜回怕浪费,就把脏了的那点儿米饭拿出来吃了。
这事恰好被正在井边打水的子贡看见了,子贡只看见颜回吃米饭,没看见那米饭是脏的。子贡看到这一幕很不高兴,他以为颜回是在背着老师、师兄弟们偷吃米饭。
子贡就去问孔子:“正人君子会在穷困的时候不要节操吗?”
孔子说:“一遇到困难就丢了节操,节操如此脆弱的人哪还能称得上是君子呢?”
子贡说:“老师,您说颜回同学会不会在困难中节操碎了一地吧?”
孔子说:“当然不会。”
于是,子贡就把自己刚才见到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一直都相信颜回的仁德,虽然你说是自己亲眼见到的事,但我仍然不怀疑颜回的人品,这其中一定有其他的缘由。你先等等,我来问问颜回。”
孔子把颜回叫来说:“前天晚上我做梦梦见了先人,莫不是先人在保佑我们平安?你把做好的米饭拿进来吧,我想祭拜一下先人。”
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进了锅里,我觉得把脏了的那点儿米饭扔掉太可惜,就把那点儿脏米饭吃了。锅里的米饭毕竟进过灰尘,不够干净,不适合拿来祭祀先人,老师。”
孔子说:“你做得对!换作是我,我也会像你那么做的。”
颜回出去后,孔子回头对自己身边的几个学生说:“我一直都很相信颜回。”同学们从此更加佩服颜回了,当然也更加佩服老师。
这个故事一般看来是讲颜回的高尚品格,其实更是讲君子要能识人。子贡怀疑颜回的人品说明自己对颜回不够了解,不能真正相信颜回的为人。孔子相信子贡的亲眼所见,但依然相信颜回的为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就是真的。很多时候,我们要用心去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用心去判断是非对错。而且,在人际交往中要多选择相信别人的人品,不要总是揣测别人是否别有用心,是否真心真意。人是相互塑造的,你相信一个人是君子,那这个人就愿意坦诚对你,他就是君子;反之,你认定一个人是小人,那这个人还真就针对你,和你过不去,他就成为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