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白话夜雨秋灯录3
22549100000023

第23章 冯铁丸

河北地方有位大侠,姓冯,没有名字。据说,他的袋中常藏着两枚铁丸,用它打飞禽走兽,百发百中,路上遇到强人,也常用它抵御,就是神箭手甘蝇的射箭本领,剑术精奇的猿公舞剑的技艺,也比不上冯君打铁丸来得高超利索,所以人们便称冯君为冯铁丸。

冯铁丸七十岁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少壮时的锐气逐渐消减,打铁丸的技艺也大不如从前,因此常被卖菜的、仆役、放牛娃等人捉弄。冯铁丸不肯受辱,听到有人谈长生不老术,心里就很向往,捋着须髯得意地想:“人的生命受之于天,所以只得听任自然安排。如果生命短促的能继续绵延不绝,年限短的能延长,那才是绝妙的真仙术呢。”他很想得到长生不老的真传,于是就带着铁丸云游四方,只要遇到面貌稍微奇异的道士、炼丹师,他便下拜恳求他们收他为徒弟,但那些人都只不过会些烧水银炼丹,或是做些豆人纸马之类的幻术,以假为真骗人罢了,并没什么真本事。冯铁丸只有一笑而去,不加理睬。

冯铁丸七十二岁那年,听说山东崂山一带有很多神仙洞府,就毅然前去寻访。野风肆虐,他的手皴裂了,长途跋涉,他的脚底也起了老茧,但仍然持着瓶钵,独自一人,四处寻访,不知疲倦。

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了崂山。只见山下有座道观,观中有个炼丹炉,但炉中无火,祭祀坛上冷冷清清。冯铁丸在道观里见到三四个年长的道士,须发飘飘,颇有些仙风道骨,就请他们指示学道的门径。那些人说:“这里是下清宫,在这里您修炼到能不吃五谷,不食烟火之食时,那么才能进到半山腰的中清宫;再修炼到能食气身轻时,那么才能进到山顶的上清宫;在那里继续修炼,就离脱胎换骨升天成仙之期不远了。但是我们这些人在上清宫修炼快有三十年了,还未见到有能到中清宫去的人,更何况是上清宫呢!”冯铁丸说:“我若越级直往上清宫,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吗?”那些道士连忙摇手斥道:“别胡说八道。一旦进了深山,到处林木阴森,没有一个人影,豺狼虎豹横行,鬼怪现形作祟,恐怕你还没进得了上清宫,就已体无完肤,灵魂出窍了,怎么还可能见到仙人?”冯铁丸说:“休要吓人,我冯某是不怕这些的。”道士们看他神情坚决,知道无法强加阻止,只有任由他去。

第二天五更时分,冯铁丸便起身沐浴,一切准备停当,就背着干粮,拄着手杖进山了。他孤身一人,走在高低错落的乱石丛中,一会儿是羊肠小道,一会儿又树密路曲。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他见到路边有块六盘石,石质滑腻得像人的肌肤,而且又光又亮,像面镜子,冯铁丸就坐在石上休息了片刻,又提起精神继续赶路。抬头看看前面的山峰,似乎更加高耸,路也更迷茫了;再听那鸟鸣啾啾犹如鬼叫,有时还会看到老虎的脚印,几乎有巴斗那么大,冯铁丸心中不免有些胆怯,但若是回头,也难寻归路,再一想脱胎换骨升天成仙之术,便努力克制着,继续前行。只见迎头一处石壁拔地而起,无法攀登,但壁上有树,他便爬上高树,见上面是山岭,就跳了上去,这样盘绕攀登着,连续跳了好几处,终于见到一座石屋,石屋上方写着“耐死处”三字,门上镶嵌着一副对联,写道:

三间老屋烟霞窟,

一个蒲团铁石人。

字是青绿色的,它与石屋的窗槅、门窗一样,都是雕凿而成。石门关着,侧边露出一点缝隙,约有二指宽。冯铁丸隔着缝隙朝门里张望,看见屋中端坐着一位老和尚,一动不动,但形容生动,面色光鲜,不像枯槁的样子。

冯铁丸想推门进去,但用尽力气,想了各种方法,门还是推不开。他就下拜施礼想把门叫开,可是叫了很长时间,才见那老和尚微微闪动碧眼,问道:“你来这里想干什么?”冯铁丸连忙施礼,很虔诚地禀告了自己的心愿。老和尚说:“学仙太辛苦,不是蠢笨顽冥如石的人是不能学会的。你快走吧,这山里确实没一样东西不是毒物,一不小心你就会丢了性命。”冯铁丸说:“这里是什么地方?”老和尚说:“中清宫。”冯铁丸请求说:“大师为什么不把门打开呢,暂且先让弟子进来,您若觉得我这人可教,就收我为徒,若不可,我再走不迟。”老和尚说:“既然你意志坚决,能进来自己就进来好了。”冯铁丸说:“这是扇石门,我一个凡人怎么能推拉得动呢?”老和尚说:“我也是凡人,既然你不能进来,我又怎能出去呢?”冯铁丸听了,觉得很惭愧,在门外百般求告,老和尚也不再理睬他。再一听,里面已鼻息如雷,鼾声大作,冯铁丸知道这事是勉强不得了;但转念又想,既然已经到了这儿,为什么不直接到上清宫呢,或者有缘巧遇真仙。于是便继续向山顶前行。

白云深处,只见一条石道仅六七寸宽,上面青苔遍布,看起来很是滑溜;再往下一看,山雾弥漫,苍茫茫一片,一失足跌下便会粉身碎骨。冯铁丸胆战心惊地向上登攀,又走过了几处地方,只见两边山岭重重叠叠,悬崖陡峭如刀削一样,他也不知走了多少路。走完石道,又遇两边峭壁夹道,中间如一条又深又窄的巷子,只能弯腰而行。再往前走,又来一横空石砌的栈道,如万重天梯,道旁藤蔓攀缘,阴森森一片,遮得栈道暗如黑夜。冯铁丸只得像猴子一样攀越,像蚂蚁一般爬行。忽然一阵腥风吹来,风过处随即来了一只狗头豹,模样凶猛,冯铁丸慌乱中摸出铁丸打了一丸,那铁丸却被狗头豹一口吞进肚去,冯铁丸惊得不敢再打,忙跳上身旁一棵巨树,在树上躲了一会儿,狗头豹才摇着尾巴离开了。忽然又一阵腥风吹来,却见一条长着人头的大蛇正盘踞在石崖上方,吐出火焰一样红红的舌头。冯铁丸急忙打出第二颗铁丸,那铁丸也被人头蛇张口吞了。冯铁丸无可奈何,只得跪拜祈祷,过了一会儿,蛇也飞走了。

冯铁丸心惊胆战,好大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慢慢地从树上爬下来,继续朝上攀登。山路稍稍平坦了些,再往上行,只见山顶地势平整宽阔,像一个大平台,还有一个大池子,池水湛蓝清澈,许多红色小鱼色如丹砂,在池中游来游去,不下万头之多。池子四周尽是骸骨,那骸骨惨白如霜,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一个毛发皆绿的人,约有二丈来高,正手执钓竿蹲坐在白骨堆中,背对着冯铁丸,在池子里垂钓。冯铁丸故意咳了一声想去惊动他,不想绿毛人突然回转身子,盯着他看了看,目光如石火一闪,举起钓竿直向冯铁丸头顶打来。冯铁丸即刻觉得昏头昏脑倒跌入云雾之中,但神志还算清楚,暗想这次非死不可。过了一会儿,他苏醒过来,却见斜阳挂在山头,再看看自己,竟直挺挺躺在下清宫门前,身上却没有丝毫伤痕。此刻冯铁丸才相信是真遇到了神仙,但此番遭遇离奇恍惚,非常情所能猜料。他羞于将此事告诉下清官住持,就私自在山凹间搭了间茅屋,早晚焚香施礼,却再一无所遇。

到了第二年,冯铁丸便离开崂山,北上幽燕,南走吴越,继续孤身一人,漂泊江湖,寻仙问道。后来,他忽然改变初衷,皈依了佛门,便前往南海,发愿要见到观音菩萨。到了南海,只见万顷波涛,来往船只如蚂蚁攒动,那些前来求拜的和尚、尼姑、善男信女,都是有佛面而无佛心,冯铁丸觉得与他们这班人不值一谈,就掉转船头,折回家去。

归途中见到一个女子,服饰虽然很破旧,但容貌娇美,身条纤细,走起路来若风摆杨柳。她面带忧伤,叫着冯铁丸哀哀相告说:“我是浙江人,姓项,名银筝,刚去南海朝拜回来,没承想半路上遭到强徒抢劫,仆役婢女都逃走了,钱财被抢夺一空,衣服包裹也都被沉入水中。我知道您心地慈悲,想搭您的船回归乡里,希望您能不计较男女有别而应允,我将万分感谢您的大恩大德。”冯铁丸说:“那么请上船吧。”那女子在船上照料冯铁丸的饮食起居,十分殷勤。船到码头登了岸,女子似乎很依恋他,不肯离去。冯铁丸打发她自己回家,她说:“您是老成持重之人,跟着您一起行走很放心。”于是继续同行。

第二天,两人来到浙江地面,那女子对冯铁丸说:“前边大树丛中的红楼就是我的家,一路旅途劳顿,请您屈尊前往,到我家暂时歇歇脚,洗沐一番,如何?”冯铁丸推辞不去,那女子再三请求,只得跟她进去。

只见一幢高门大户,红漆门上装着虎头铜环,白粉的墙,绿纱的窗,看起来像是有钱人家。一个家丁远远地见女子进来,就高声报告:“银姑回来啦!”然后引领冯铁丸坐定。不久,又听得婢女传呼:“开大厅迎客!”转眼工夫,便见数名婢女簇拥穿着盛装的银筝从里面走出,向冯铁丸躬身下拜,说:“能与长者同路,又蒙你肯来寒舍,缘分真不浅啊。”冯铁丸赶忙回礼,口中谦应了几声。又过一会儿,忽听得传报:“太夫人到!”只见一位老太太,满头鬓发如霜雪,衣衫光采照人,她见面便朝冯铁丸施礼,道谢照拂银姑之情。过了片刻,筵席开张,菜肴丰盛,制作精美。银筝亲自给冯铁丸酌酒致礼,席中众人只是谈论南海风景如何,绝口不问冯的身世乡族,也没人询问银筝所述在回南海路上遇盗的事,冯铁丸觉得很奇怪。宴会结束后,家丁就带他进房安寝。许是长途跋涉之故,铁丸一夜睡得很是香甜。

早上起来后,银筝进房对他说:“我家还算富足,老母亲一向重视修行,听得您一心求仙事佛,想留您小住一段时间,以免除奔波之劳。希望您能不嫌弃,同意我们的请求。”冯铁丸此时也确实想休整一段时间,就客套地说:“我年岁已高,有如风中残烛,又像草上待日之霜,这把老骨头怎好连累你们呢?”银筝说:“客气啦,权当报答您的恩情吧。”于是差人将大厅左侧一间居室收拾一番,作为冯铁丸的养息之所。冯铁丸日日在那儿焚香修行,枯居独坐,饮食起居自有人安排。这样过了一年多,银筝一家待他一直礼数周到,热情不减。

一天晚上,老太太把银筝叫来问话:“那冯先生来这里时间也不短了,不知究竟怎样,你何不试探一下?”两人低低地说了好长时间。于是,一天夜里,银筝精心打扮一番,换上漂亮的衣衫,鬓上装饰着璀璨的珍珠,容貌美艳,遍体生香,万种风情,令人心醉神迷。她悄悄来到冯铁丸的住处,这时冯铁丸正学着观音大士的模样,盘膝而坐,鼻息平和,习练禅定。银筝进入房中突然抱住冯铁丸的头说:“怎么样?”冯铁丸睁开双眼,看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怒斥道:“成何体统!快出去!快出去!别以为老子的拳头是吃素的!”银筝还是装出千娇百媚的样子,不住地诱惑他,冯铁丸一把把她推开,说一短偈道:

古井之波,沾泥之絮,波澜不生,轻狂何惧。

银筝出门后便直奔老母亲去处,把冯铁丸的表现一一告诉了老母,老太太大怒说:“这是死板的修炼法。”第二天早上,老太太便差人把冯铁丸叫来,对他说:“如今年景不好,家道贫寒,我们也无力供养您了,您还是另投别处吧!”冯铁丸十分羞愧,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若有所失地离开项家。

后来他独自漂泊,寄居在福建某地,这时他已年届八十了。一个冬天,大雪纷飞,冯铁丸孤独地待在寓所,回想一生遭遇多少坎坷失意,再忆起当年辛辛苦苦攀登深山云岭的情景犹历历在目,再暗自思忖项家对自己招留、弃逐,似乎并非无缘无故,于是就冒着风雪回返浙江,想再回到项家。

一路找寻,终于再见到那扇高大气派的红漆大门。一进大门,便见银筝正侍候着老母在屋檐下晒太阳,冯铁丸倒身便跪拜在地,说:“我这衰朽的匹夫不能早早消除妄想,学习修道苦无明师指点,以致在江湖上不停地奔波寻求却一无所得。愿太夫人怜悯垂教,成全弟子,使我有始有终。”老太太说:“客官又来了吗?你这人还可教得。”说罢,仍命人带他到原来的住处,让他住下。

某个晚上,银筝又浓妆艳抹地来到冯铁丸房中,像上次那样抱着冯铁丸的头问道:“怎么样啊?”冯铁丸万分惶恐,不敢像上回那样斥责,但又不知如何应对,只好下拜不停地磕头,地被磕得砰砰直响,额头似乎都要碰碎了。银筝又将冯铁丸的情况如实禀告老母,老太太说:“这还是死板的法子。”又要把他赶出门去,但因银筝再三说情,才把他留了下来。

过了一年多,银筝又像前两次那样来试探冯铁丸,此次,他突然有所触动,顿时领悟,就微微一笑,说:“不要想,连‘不要想’也不想;无知,连‘无知’是什么也不知道。一切本没有法则,地水风火一切都有情。咦,桃花在隆冬大雪中盛开,西方世界有美妙的春天。”

银筝把情况禀告老母,老太太笑道:“这客官可加以教诲了。”就差人把冯铁丸叫进后堂,老太太端坐在上,接受他的跪拜。拜毕,老太太说:“三次朝拜东王公,九次拜谒西王母,不能超度一个老徒儿,对这道教怎么办呢?”她交给冯铁丸一套秘籍,说:“这里面载录的都是道家修炼的要诀,你如能认真学习,遵照其中所说的去做,就不怕达不到最高境界。”银筝又拿出两枚铁丸,说:“还记得这两件东西吗?”冯铁丸连忙下拜恭恭敬敬地接受了秘籍和铁丸。银筝与老太太大笑着站了起来。她们又大声喝叫了几声,忽见天上飞下两只黑鹤,落在庭院中,母女俩各自乘上一只,过了片刻,又见一蛇一豹从云中降下,项家的婢女们争先恐后地爬上蛇和豹的背,转眼间都飞入云层。老太太拨开云头对冯铁丸说:“越级而进,是学道的大忌;您在崂山跌过一次,前车之鉴,应该吸取这一教训啊。”说罢,人就不见了。冯铁丸再看看四周,屋舍都不见了,也没有一个人影,周围只有荒林、残雪、冻僵的鸟儿和蜷曲的树枝罢了。

冯铁丸带着秘籍和铁丸重回崂山,只是安心地住在下清宫内,踏踏实实地做些极普通低贱的事务:到外面去耕种、打柴、担水,在观中则打扫、烧饭。他虽然年岁老迈,但身体仍很强健,几乎没生过什么病,也不怕劳累。九十一岁那年,有一天,他忽然起身洗澡,朝土地神连拜两拜,说:“冯铁丸今日有归宿了。”然后便向下清宫的道士们一一作揖告别,走进房中,笑了笑就归西了。他的尸体被众人封在石龛中。

又过了三十年,有个打柴人说他见到冯铁丸。他仍和生前一样穿着,只见他动作轻捷,飞快地登上高冈,满脸微笑地在掇弄铁丸,一边弄铁丸,一边奔跑着。问他他也不回答,叫他他也不应声,一会儿工夫影子就隐在莽莽云海中了。打柴人回来后,将自己所见告诉了众人,大家都感到奇怪,就把石龛打开查看,只见其中衣冠还在,人的身体却如蝉脱壳那样不见了,衣冠内裹着一座小小的石山,清秀挺拔,玲珑可爱,可以当作观赏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