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22547900000026

第26章 注释

[1]周作人二姨父郦拜卿的女儿郦水平,周作人称“平表姊”,曾过继给周作人母亲做女儿,后嫁给车耕南,夫妻感情不和,因流产出血过多,终成痼疾,却拒绝就医,郁郁而死。

[2]伏园,即孙伏园(1894—1966),名福源,又名伏园,字养泉,笔名柏生。浙江绍兴人,与周作人、鲁迅来往均很密切。《伏园游记》中收有《长安道上》,是长安道上读到周作人的《苦雨》后与周作人的通信,详尽描述了途中见闻,可参看。

[3]川岛,即章迁谦(1901—1981),字矛尘,“川岛”是他的笔名。浙江上虞人。1919年由山西大学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开始与周作人、鲁迅交往。时借居在八道湾周家住宅里。《语丝》周刊创办时,他是发起人和长期撰稿人之一。

[4]我的兄弟,即周建人(1889—1984),原名松寿,改名建人。字乔峰,生物学家,著有《进化与退化》《科学杂谈》《鲁迅故家的败落》等书,晚年写有《鲁迅和周作人》,回忆周氏三兄弟的关系。

[5]子荣,是周作人的笔名,本文收信人与写信人是同一人,可以看作是作者寂寞的灵魂的内心对白。

[6]日本传说,佛降伏鬼子母,给与石榴实食之,以代人肉,因榴实味酸甜似人肉云。据《鬼子母经》说,她后来变为生育之神,这石榴大约只是多子的象征罢了。

[7]时商务印书馆办有《妇女杂志》,主编章锡琛(1889-1969)字雪村,浙江绍兴人,与周作人、鲁迅很熟。周作人这里故意将《妇女杂志》改称《妇人杂志》,又由“雪村”点化出“雨村”,似有暗示,又系杜撰虚设,是一种“游戏笔墨”,周作人的友人钱玄同也常爱用。

[8]1920年底,周作人突患肋膜炎,因病势恶化,1921年3月底至5月底曾住院两月,并于是年6月2日去香山碧云寺养病,住般若堂。

[9]日本传说,佛降伏鬼子母神,给与石榴实食之,以代人肉,因榴实味酸甜似人肉云。据《鬼子母经》说,她后来变了生育之神,这石榴大约只是多子的象征罢了。

[10]丰一,周作人的长子,1912年生(时周作人廿八岁),原取名丰丸,后改名丰一。

[11]1921年6月3日北京八所国立学校教员因抗议北洋军阀政府积欠教育经费而举行游行,不料在新华门前被军警殴伤,政府发布命令,竟然宣布是教员自己“碰伤”。周作人因作此文,以示讽刺。周作人晚年在《知堂回想录》中谈及本文时说:“我这篇文章写的有点别扭,或者就是晦涩,因此有些读者就不大能懂,并且对于我劝阻向北洋政府请愿的意思表示反对,发生了些误会。但是那种别扭的写法,却是我所喜欢的。后来还时使用着,可是这同做诗一样,需要某种的刺激,使得平凡的意思发起酵来,这种机会不是平常容易得到的,因此也就不能多写了。”

[12]爱罗先珂(B·R·Epomehk,1889-1952),苏联诗人、童话作家。童年时因病双目失明。25岁离开本国,先后在暹罗(今泰国)、缅甸、印度、日本等地漂泊。1921年在日参加“五一”游行,被日本当局驱逐,来到中国。1922年2月,在鲁迅、周作人推动下,经蔡元培特聘,来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语,借住在周氏兄弟八道湾住宅里。周作人多次陪同爱罗先珂到北京各校讲演,并作翻译。

[13]王品青(?—1927),河南济源人,北京大学毕业,《语丝》撰稿人,曾任北京孔德学校教员,是与鲁迅、周作人来往较为密切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