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朱世忠文存(上卷)
22533500000044

第44章 像鸟一样在想象中栖落

说明:我知道我下面的一段话会被驳斥得体无完肤,被轰炸得千疮百孔,但是,不论您说什么,都是在帮助我思考一些问题,我会用后续的文章给您证明。因此,您一定要说真心话,不要怕刺痛我,谢谢您!

网络时代的人真可怜。

展开美丽的翅膀,翩飞着就被网络黏住,像蝴蝶被蜘蛛网黏住一样。

蝴蝶只是想更多游离、了解世界,结果被套牢。被套牢就没有自由,没有属于自己的余地。

人企望在网络探究世界,探究未知的秘密,结果自己的隐私被抖落,被互联网撕扯得一丝不挂,然后就可怜兮兮地裸挂在千丝万缕的线条中。

我曾经善意地劝说在网络发泄闷骚的朋友:感到闷热时,不要以为是在你自家的浴室里。朋友不以为然,后来,朋友直率的优点都被当成缺点遭到无数次点击。

初恋网络的少年儿童还没有走多远,就被网定,羽翼被折、翎毛涂地的情况时时发生,让人联想到早年西北地区猎隼的场面。丝线织成四张网,东南西北围成四合院,中间置一个装麻雀的铁笼子,隼从云端缩翼箭一般射下,一头扎进网里。

上网久了,有时也会被罩住,就像有了网瘾而忘记还有现实存在的人。本以为网络能延伸到宇宙,可以包容乾坤,在广阔天地里遨游。突然发现有趣的闪光点,像麻雀发现金黄的谷米,忘乎所以地猛啄,线那一边用力一拉,乾坤变成了筛子,就被预先设计好的阴谋罩住,成了筛子中迷茫失魂的猎物。

也有精于网络,猎人一般目光炯炯,四面出击,四下逡巡,拿着放大镜寻找过失的能人。但千密会有一疏,强中自有强中手。网络是点和点通过线连接,但这样理解其实小看了网络的复杂。线在进入一个点时,可能就进了一个贼窝,或者是一个弹药库。在那里,线可能会给打一个结再放出来,那就是一个套。就像我们小时候,给一根绳子上设置许多由一根马尾拴成的活扣马尾圈,然后在茫茫雪地里扫出一小块地,让它裸露着,然后把绳子拉紧,两头用木棍固定,在绳子旁撒上谷子、糜子,藏在不远处的一个阴暗处,瞪着血红的眼睛等待。成群结队的沙鸡、鸽子盘旋在空中,它们在冰天雪地中无处栖落,饥肠辘辘,看到一小块没有白雪覆盖的土地,异常欣喜,就纷纷降落,就慌不择食。爪子再灵巧,也难免被套进又细又坚韧的马尾圈。

准确、有效、快捷地传递信息,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

美好的愿望被混沌和愚昧羁绊,就幻化成无尽的想象和神圣的寄托。

庄子借鲲鹏抒发了遨游九天的愿望。

我们真的无从知道,是哪一位伟大而又有诗人气质的祖先,触景生情,在季节轮回中,首先给鸿雁寄托了无限深情。

可以想象,那位高人抬头仰望苍穹,看到鸿雁以世界上最规范最壮观最美丽最苍劲的飞翔姿态行进时,浮想联翩。当雁阵“一”字排开,他认为那整齐的队列是浩渺天空中射向目标的箭;当雁阵以“人”字形阵容飞翔,他认为那神秘的摆布是在帮人类完成无法企及的祈愿。鸿雁日夜兼程,顶风穿云,披星戴月,让他怦然心动。鸿雁撕破长空的鸣叫,更是让他泪流满面,心灵破碎。于是,他调动奇思妙想,给雁阵附着了一些温柔的思想。

从此以后,人们趋之若鹜。

轮回往返的鸿雁,不知道引发了多少游子思乡怀旧、羁旅伤感的情绪;南来北往的雁阵,不知道承载了多少文人重回故土、亲人团聚的想象。

被隋炀帝杨广妒杀的才子薛道衡,当初出使南陈,回家心切,在《人日思归》中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言花开之前,就有了回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去,人还没有回家。思归之情,含蓄婉转。

以鸿雁寄托思归,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长项。

唐人赵嘏《长安秋望》中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寂寞,欧阳修《戏答元稹》里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的感慨,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有“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的渲染等等。

由于鸿雁可以引发寄托相思之情,回家心切的人们纯粹将鸿雁视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普遍提及。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描述了“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的期盼。李商隐《离思》中记录了“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的凄苦,宋人陈亮《水龙吟》中表达了“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的刺激。

班固《汉书·苏武传》记载,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单于想迫使苏武投降匈奴,苏武严词拒绝。单于扣下苏武,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去牧羊。苏武含辛茹苦19年,始终不向单于屈服。后来,汉昭帝与匈奴和亲,出使匈奴的汉使问及苏武,单于说苏武已经死了。可是,汉使者打听到苏武仍然活着,回去把情况报告了汉昭帝。

围绕救助苏武,产生了动人的鸿雁故事。

霍光献计,又派使者对单于说,昭帝打猎,射下一只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苏武的亲笔信,说他还活着,现在北海牧羊。单于听后,只好让苏武回汉。鸿雁传书,挽救了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苏武。

显然,鸿雁传书是外交上的技巧,是戳破谎言的机智借口。虽然这个技巧大胆而富于想象,但如果没有汉与匈奴和亲的背景,如果仍然是烽火连天的血腥厮杀,单于断不会脑子进水,顺水推舟,冒着成为被写进历史的傻瓜的危险,落下顺水人情。

只是,单于这一装糊涂,有关鸿雁的想象和夸张就马上为文学平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也为历史与和平涂抹了绚丽亮色。

民间故事讲: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不为富贵所动,矢志不移。王宝钏挑野菜时,忽闻空中鸿雁呼唤声声,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君,荒郊野外,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挥洒血书,倾诉忠贞,期盼团圆。

人若能成了鸟,就不会被烦恼苦苦煎熬。但人能做的,只是依托鸿雁,抒发幽思。抛开非常复杂的政治外交因素不谈,假设鸿雁传书是真的,霍光借助于鸿雁传书,使苏武全身而退;单于借助于鸿雁传书,使汉与匈奴保持了暂时的和平。这毕竟是一个美好的结局。王宝钏借助于鸿雁传书,血写了一腔思念,这种深入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寄托,成就了王宝钏的坚贞形象。

结局是美好的,但没有几个人相信事件本身是真实的存在。

人类在想象和向往中抚慰心灵,为困扰自己的信息传递问题而不断追求,不懈创造,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鸿雁传书并不是我们祖先寄托情思的唯一方式。

酷爱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其五》中赞美了三只青鸟,同时借助青鸟向西王母表白了自己的人生追求:“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那么,青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山海经》记载,跟随西王母的有三只青鸟,名叫大黧、少黧、青鸟,俱为三足,力大健飞,居住在三危山上,为西王母觅食,能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

班固在《汉书》中,为了衬托东方朔见多识广、聪明过人,借助神话,设计了一个离奇的故事:青鸟飞到承华殿前传书,汉武帝看到这只美丽可爱的鸟,惊奇地问东方朔,这是什么鸟?从哪里飞来?东方朔告诉他说,这是青鸟,是王母娘娘的使者,是专门报信来的,王母娘娘很快就要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王母娘娘就由大黧、少黧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率群臣谦恭礼迎,热情款待。

和鸿雁一样,在有限的神话传说和无数的民间故事中,青鸟也承担着传递信息的责任,也同样是文人墨客倾情描写的神鸟。以至于后来被一再演绎,青鸟不再是三足、力大的猛禽,而成了善解人意、温和伶俐、体态轻盈、小巧玲珑的友好使者,让多愁善感的诗人争相赋诗吟诵,不断借题发挥。李白的“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韦应物的“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等千古名句,无不借青鸟挥洒情感。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缘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

有关青鸟的想象,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

比利时现代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梦幻剧《青鸟》,以青鸟象征幸福,暗喻幸福须从与他人友好交往与互助中获得。外国人描绘的青鸟,也与信息传递、合作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能够理解,在“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的信息闭塞的困境中,相对于无法逾越的现实障碍,想象是极其浪漫飘逸的事情,是巨大的心理安慰。对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渴望,放飞思绪的大胆幻想,成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与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

人类的活动,是围绕生存进行的物质与精神行为,要真正解决信息传递问题,依靠大胆想象远远不够,还必须付诸行动,努力实践,小心求证。

人类在艰难探索中创造了许多信息传递的手段,中国人为信息传递的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光是我们祖先使用的最早信息传递方式,有些故事耐人寻味。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断送了西周;孔明灯欺骗司马懿,解了诸葛亮的平阳之围。

声音也是很早就有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如钟声、鼓声、爆竹声,等等。

各种特殊的,即使手段,也能收到信息传递的良好效果。如利用鱼腹、包子夹带信件等。

在近距离狭小空间,人类还利用旗帜、表情、掷物、肢体动作等巧妙暗示……

与历史同步,用血泪铺垫,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建立信息传递系统的国家之一。

乘马传递是早期大规模的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嘉峪关魏晋墓砖雕壁画,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风驰电掣,成为中国信息文明的有力实证。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成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文书严格登记,注明时间,以明确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空前发达。唐代的官邮大致30里设一驿站,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唐六典》记载,驿传事业鼎盛期,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2万多人,其中驿兵17000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并划给驿田。

唐对邮驿行程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则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陆路步行每天走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顺水时100~150里。

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驿骑如星流”描述的是驿马的速度似流星一般迅疾。

天宝十四载(756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远在3000里之外华清宫的唐玄宗6天之内就得到了准确消息,驿马的速度每天达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的速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宋代的通信机构统称“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项系有铜铃,白天鸣铃,夜间举火,且给驿骑赋予特权,撞伤、撞死人不负责任。可以想象,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那该是多么紧张急迫的场面。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将抗金将领岳飞从前线召回临安,那金牌就是十万火急的死命令。

烽火、驿路及驿站制度曾经是古代人类最完备、最有效的信息传递制度,对政权巩固、国家发展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规模的快马驿传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组织,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当驿吏扬鞭催马,在狂风暴雨中疾驶;当驿船逆流而上,在狂风巨浪中艰难行进的时候,驿吏的精疲力竭,驿马的奄奄一息,驿船的风雨飘摇,出于万不得已,煞是劳民伤财。还有,官驿只能解决十分紧迫的政府和重要官员的信息传递问题,百姓的信息传递断不在考虑之列。家乡的亲人,远方的游子,戍边的将士仍然天各一方,只能举头望月,凄泪沾襟。

只有信鸽,才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平民百姓的信息传递愿望。

我们应该给古埃及和古希腊人树碑立传,因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把野生鸽子驯养为家鸽,那是5000年以前就开始了的精彩。

我们却不知道把荣誉敬献给谁,因为驯养鸽子并用于通信,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复杂过程。亲善于信鸽且让它服务于人类,是聪明智慧的人类祖先在千百年的摸索中,共同完成的复杂工程。

鸽子具有人远远不能比拟的导航能力。1978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鸽子的头部有一块含有丰富磁性物质的组织——巨能磁石,它不仅能靠太阳指路,还能根据地球磁场确定飞行方向。因此,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依然能重归故土。鸽子对爱情忠贞不渝,雌雄恩爱,共同筑巢,生儿育女。意外丧偶后,过很长时间才重新成家。和人一样,鸽子有浓重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恋家情结。因此,鸽子成了人类特别关注、密切合作的伙伴,成了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真诚朋友,成了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的共同宠爱,成了祈愿和平的人们心中腾空而起的友好使者。喜欢和驯养信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进步史上无法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鸽子的消化系统决定鸽子必须吃一些石块。我们赞美牛,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们更应该赞美鸽子,因为它吃的是石块,办的是大事。

《旧约全书·诺亚方舟》记载,为避洪水,诺亚夫妇带着鸽子背井离乡,登上阿拉拉几山。十余天后,他们放出一只鸽子,鸽子噙回一枚橄榄枝,诺亚夫妇据此判断,家乡的洪水已经撤退,带着鸽子回到了家乡。

传说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的渔民每次出海都带着鸽子,他们用鸽子报告捕捞量,遇难时放出鸽子求救。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介绍,在公元前2000多年,埃及的第五王朝就驯养鸽子;公元前1600多年,印度的权贵养鸽成风,印度宫廷内饲养各种各样的鸽子,数量在2万多只;到了公元前1000多年,埃及已经有了正式的鸽子竞赛,贵族们酷爱养鸽,甚至用鸽子陪葬;公元前530年,希腊人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公元200年,巴勒斯坦人已十分普遍地饲养鸽子。那时,鸽子已经逐渐传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亚非各国。

我国也是养鸽古国,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记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越绝书》称,“蜀有苍鸽,状如春花”。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相马经》,在谈到相马眼的技巧时指出:“欲如鸽目,鸽目固具五彩。”该帛书含有楚语因素,由此推测,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南方,已经有了眼仁颜色不同的鸽子。

秦汉时期,宫廷和民间已经醉心于不同品种的鸽子驯养。据四川芦山县汉墓出土陶镂房上的鸽棚推断,最迟在公元206年,民间已经养鸽成风。

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通信。《唐国史补》指出“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舶发之后,海路必养白鸽为信,舶没,则鸽虽数千里亦能归”。这说明,在海上中外贸易交流中,人们已经用鸽子传书信,报平安。

唐宋时期,养鸽之风盛行,在杭州一带,许多人家驯养鸽群,在鸽腿上系上风铃。数百只群起群飞,阳光一反射,看上去像锦帛摇曳,风吹哨鸣,清脆的声音像玉器在蓝天白云间铿锵碰撞。民间好鸽,宫廷也不例外,宰相张九龄,在岭南家乡豢养着群鸽,并用鸽子与家人传递书信。南宋时,宋高宗迷恋养鸽,甚至不理朝政。是故,元人李东有在《古杭杂记》中记录,有人曾写打油诗讽刺:“万鸽飞翔绕帝都,朝暮收放费工夫;何如养取云边雁,沙漠能传二圣书。”

明清养鸽,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水平,相当大的规模。张万钟的《鸽经》是世界上较早专门研究鸽子的专著。《鸽经》记载,明朝正统年间,淮阳风大雨急,一只鸽子坠落在一家人的屋上,十分困乏,被主人捉住之后,正准备宰杀,忽然看见鸽腿上系着一封油纸包裹的信函,看封面题字,才知道鸽子从京师飞来,时间仅有3天。从淮阳到现在的北京1400多里路的空中距离,只飞3天,足见当时信鸽的飞翔水平。

清时,我国引进大量优良种鸽。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五六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鸽子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清末至民国初年,无论达官显贵,八旗子弟,走卒贩夫,顽童老翁,豢养放飞者大有人在,少则一二十只,多则数百只。养鸽者给鸽子佩铃,人们常常看到矫健的鸽子在天空翻飞,不时欣赏到从空中传来的美妙音乐。直到今天,我们还能领略明清故都北京上空群鸽竞翔、鸽哨悠扬的美妙。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养鸽专家李梅龄从比利时、德国引进不同的优良鸽种,在信鸽比赛中打败洋人,促使养鸽盛行不衰。经过不断的优选优育,我国的信鸽已经具备了吃苦耐翔,善飞远程、超远程的特点。

现在,我们和信鸽仍然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我国的信鸽会员数量为世界之最。

信鸽的介入,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鸽已经基本完成了民间信息传递的历史使命,不大可能承担普通信使的责任了。我们必须感谢画家和诗人,1950年11月,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为纪念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挥毫画就了衔着橄榄枝的鸽子,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称这只鸽子为“和平鸽”。迷人的绘画和诗意的概括,让鸽子作为和平的使者、美好的象征,永远飞翔在向往安宁的所有人的宽广胸怀中。

人类以极其功利的心态,将鸽子划分为信鸽、肉鸽和玩赏鸽三大类。

即便是对信鸽,我们也缺少起码的尊重。当我知道古人曾把鸽子称做“飞奴”时,心里的酸楚难以言表。飞来飞去,受尽千辛万苦,还是没有摆脱被役使的命运。幸亏还有一技之长,幸亏长得漂亮,才逐步挣扎着摆脱奴隶的身份,不然个个都会被宰烹,变成盘子里的佳肴。

鸽子的尊严也是在和人类的磨合中逐步被提升起来的。

现实非常残酷,为了生存和利益,人类随时都在发生不愉快,地球上经常狼烟四起,血腥屠杀。鸽子既然和人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作为重要的通信工具,鸽子介入战争就在所难免。鸽子服役于军队、效命于疆场,拓展了战争空间,为死寂肃杀的战争沉闷增添了些许灵动。

使用非好即坏的简单两分推理模式来判断,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可以肯定,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没有人声言他要打的是非正义战争。我们只能大致判别,好人使用信鸽做的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坏人利用信鸽干的是卑鄙下流的勾当,鸽子是不能承担任何道义上的责任的,它只是用独立的方式、特有的本能承载了人类的芜杂期许。我们应该对鸽子心存感恩。

很早以前,鸽子从充满了狡猾、阴谋、霸权和血腥的古罗马时期起飞,在被赋予它并不了解的使命之后,鸟瞰了恺撒大帝征服高卢的惨烈搏杀。从此以后,因为钟情、灵敏与矫健,它无数次穿越烽火硝烟,见证了人类的无休止纷争。

法国大革命以后,小个头但却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拿破仑想征服欧洲,终于在1815年兵败滑铁卢。当时,了解到战况的罗奇尔德用信鸽将消息通知伦敦,使他在伦敦的股票交易中获得暴利,一夜之间成为富翁。以为能主宰世界的拿破仑万万想不到,梦想破灭时,一只娇小的鸽子,斗胆违背了他的意志,帮助另外一些人把利益与快乐建立在他的失败和沮丧之上。

普法战争时期,巴黎被普鲁士士兵包围,是数百只信鸽,把巴黎人的心与法国各地人的心联结在一起。虽然那一场对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的战争最终以法国失败、德国统一而告终,但是鸽子使法国人感动不已。后来巴黎市鸽群浩荡,鸽子被法国人当成了两肋插刀的哥儿们。

普法战争埋下的阴影终于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鸽子的厉害让德国人深感敬畏,德国人在许多城市建立相当数量的军鸽房,每个鸽房里供养着400只军鸽,派专人无微不至地伺候着。战争中,电话线路被炮火摧毁,无线电通信不畅,军鸽深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争先恐后,展翅疾飞,将情报送达目的地。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中的成千上万只鸽子,进行了空前规模的较量。尽管德国早就建立了庞大的信鸽通信系统,但在那场几十个国家被卷入,死伤6000万人的残酷战争中,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还是被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打败。阴云密布,尸横遍野,山河破碎,两大阵营中的鸽子失去了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温润的人心,谁也没有争得多大的面子。

美国的鸽子和美国的人一样,向来不甘居人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军鸽先后从新泽西、南卡罗来纳一些地区的正规军鸽学校毕业,并以全部科班出身、整齐划一的良好素质,被分配到美国本土许多大型军鸽场服役,有的还背井离乡,远征北非、意大利、英、法、德、缅甸、印度、冲绳岛等国家和地区值勤。

二战期间,军队的通讯装备进一步提高,但鸽子被称为反法西斯战场上的“插翅兵”,仍然是盟国部队军事情报传递的重要力量。

世界上第一支军鸽部队首先在德国建立,拥有11万只鸽子的庞大军鸽部队也于1916年正式成为英国的空军建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为军队培育了20万只优秀信鸽,为驻英美军提供了5万只信鸽。战争期间,军鸽被分配到陆海空各部队的情报部门,仅用降落伞投送到欧洲大陆上就有16554只。当时每名英国伞兵胸前带有一个圆筒军鸽笼,这种装备成为英国伞兵的标准装备。

美国军队在1938年初组建了信鸽通讯部队。美国人在蒙茅瑟堡建设了20座鸽棚,为征集信鸽作准备,并从东南部18个师中抽调65人培训信鸽饲养与训练的有关技术。1942年1月9日,作战部发布征购信鸽入伍的命令,凡能飞行200英里以上的信鸽,部队以每只5美元的价格收购。但市民却踊跃捐赠,把信鸽送到部队。美国的信鸽通讯部队规模最大时,有3000名士兵、50名军官和5.4万只信鸽。为了适应战场的需要,美国军鸽房可以移动,无论这种房顶涂有特殊标记的鸽房移到何处,军鸽返巢时都能识别出来。

二战中有无数军鸽立下了赫赫战功。绰号“美国大兵”的雨点花雄鸽就是这些功勋鸽子的典型代表。

被昵称为“美国大兵”的鸽子,在英国第七兵团司令部值勤。1943年10月18日英军第52师进攻德军占领的柯尔维·维契亚城,英国步兵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该城以削弱德军防御。空军已经做好起飞准备,可是这时英国步兵进展很快,迅速占领该城,而司令部并不知道这个新战果。空军一旦起飞执行任务,炸弹必然落在自己人的头上。在千钧一发之际,“美国大兵”带着最新战报,展翅疾飞,迅如闪电,仅用20分钟飞行了32公里到达英军司令部。这时,轰炸机的马达已在隆隆作响。情报及时送到,挽救了1000多英军的生命,“美国大兵”因此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迪金”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32只鸽子获得这种勋章。

法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使用信鸽,战争结束后,估计阵亡信鸽2万只。为纪念阵亡信鸽,法国建立了一座阵亡信鸽纪念碑。

对原苏联军队,有“三多”之说,即坦克多、军犬多、军鸽多。原苏联每个作战部队都配备军鸽队,在反德国法西斯战争中,军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涌现了许多功勋军鸽。

中国是较早将信鸽用于军事通讯的国家之一。

相传楚汉相争时,被项羽追击而藏身于废井中的刘邦,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

北宋时期,在我的家乡发生了一场中国战争史上有名的战争。公元1041年2月,北宋与西夏的军队进行着十分惨烈的拉锯战争。李元昊亲率十万大军,准备和宋将韩琦的泾源路宋军进行决战。李元昊重视情报工作,善于用兵,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设下埋伏,摆好阵势,并把百余只鸽子分装在泥盒中,放在道路旁边,只等待宋军进入埋伏圈。宋夏两军刚一接触,西夏军队丢盔卸甲,假装败北,引诱宋军追杀。宋军不知是计,奋力追赶,并好奇地将路旁泥盒打开,百余只悬哨鸽子腾空而起,盘旋于宋军上空,李元昊看到鸽子腾空飞起,知道宋军中计,挥兵掩杀,宋军被重重包围,死伤万余,损失惨重。此役之后,宋将韩琦被贬秦州,范仲淹先后被贬饶州、越州等地。后来,朝廷又下诏任韩琦和范仲淹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命韩琦主管泾源路,范仲淹主管鄜延路。范仲淹重新率兵与西夏周旋,在复杂的心态下写下了《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好水川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有准确记载的第一次将鸽子用于战争的典型战例。

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

二战中,美军军鸽部成立了中国分部。首批运往中国的军鸽从佛罗里达空军基地出发,到太平洋海岸后,装上军舰,运达印度加尔各答,然后用军用飞机转运到昆明和重庆。国民党国防部部长何应钦也从上海李梅龄医生处征用了20只优秀种鸽,运到重庆,并在那里建立军鸽基地。国民党二十军军长杨森,有一支相当规模的军鸽队,有几十名教练员训练这些军鸽。当地的老百姓嘲笑:“杨森的军队还不如军鸽队。”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八路军总部军鸽队有一只出色的军鸽,一天飞行500公里,曾多次立功。有一次在执行任务穿越封锁线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而牺牲。

1979年中越作战,我军一侦察员患急症,必须到后方取药。如果派人,往返至少两天,这将危及病人的生命。军鸽员将任务交给4只军鸽,只用了30分钟的时间取回了药物,使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

目前,即使人类进入了卫星通信的时代,在科学发达、交通方便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信鸽的数量仍有增无减,军鸽应用的范围已更加广泛。除传递信息、进行联络外,军鸽还承担侦察、搜救、收集资料、帮助雷达值班等任务。有4万现役军人的瑞士,在军队中服役的鸽子多达4万余只,与其军队人数的比例是一比一;以通信技术器材高度发达著称于世的法国军队,还保持着一支由100多只信鸽组成的信鸽部队,鸽棚设在巴黎的瓦莱里恩山顶上。法国现有3.5万余名养鸽者,均在当地军分区登记备案,一旦战争爆发,将向部队提供信鸽。

信鸽使人类的战争变得扑朔迷离。

在旷远阔大的战场上,因为厮杀,愁云惨淡,山河失色。信鸽被人类放飞,腾空跃起,寄托了太多的生命希冀,改写了不少的战争局面。信鸽就像义无反顾的箭镞,搭在战事与抗争的弓弦上,骤然穿刺,滴血折翼,朝着人类的理想飞翔,靠近。

2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