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朱世忠文存(上卷)
22533500000042

第42章 故事二头破血流

电视剧《潜伏》把我太太的魂勾走了,因此,家庭地位处于第三的我也只好跟着热爱《潜伏》。

每晚两集,集集不落。

清明回老家祭祖,我才知道,我的家乡的亲人们许多也被《潜伏》迷住了。

电视剧《潜伏》中有一个镜头,很刺激。地下党被包围在一间房子里,急中生智,腾空跃起,一头撞向窗户,然后在枪林弹雨中顺利撤退了。

窗户由纵横木条勒铆镶嵌成方格状,没有什么特别,跟我老家房子的窗户没有什么两样。

这个精彩瞬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踊跃一跳,用钢铁一样的头颅,轻而易举地撞断方格窗框,瞬间消失。人的头很硬,窗格很脆弱。

我三哥给我们全家人说:“厉害!厉害!真是英雄!大英雄!”我11岁的侄子也手舞足蹈地比画着。

回到省城的夜晚,不敢造次,为了维护妇女的崇高地位,还是跟着太太欣赏《潜伏》的英雄风采。

电话铃响了,我家领导被英雄迷住,不肯接电话,只有我接。

在家乡的我堂弟打来电话说:“不得了了,你明天在省城请一个厉害的医生回来,三哥和他孩子都疯了。”

昨天我三哥和他的孩子还好好的,怎么今天他们就会疯了呢?

我问:“怎么回事?”

堂弟说:“都迷糊了,都把头撞伤了,都住县医院了。”

“我明天回来!”

我给我家的太太兼领导汇报时,她正被《潜伏》吸引,不耐烦地说:“神经病。”

话虽不经意,但有道理。

我又拿起电话,给堂弟说:“你嫂子说是神经病,一定等我回来!”

“差不多,嫂子厉害!”我堂弟向来尊重知识、尊重有学问的我太太——他的嫂子。

立马给单位请假,立马向妻子申请“贷款”,第二天一早,费九牛二虎之力,花钱雇了一位治疗精神病的专家,就朝故乡赶。

急匆匆赶回老家的县医院。

我三哥父子俩住在同一间病房里。一问才知道,是看了《潜伏》后,乘大人不在,我侄子和小弟兄们玩耍时,学《潜伏》中英雄的样子,扑向窗户,结果,窗框岿然不动,我侄子头破血流,晕了。

我三哥把我侄子送到医院治疗。大夫护士被我侄子的傻劲逗笑了。

我三哥回到家里凑医疗费,坐在炕沿上直生闷气。他想,英雄就是英雄,一头能把方格窗框顶得稀烂,儿子一不是英雄,二不是大人,太嫩,当不了英雄,因此才失败了。他疼爱儿子,恨方格窗框,越想越气,想消灭那个窗框,也想给还躺在医院里的儿子做个样子,给孩子树立个典范,于是脱鞋上炕,铆足劲,朝窗子杀去。

结果,他比儿子失败得更惨。

没有人能解释我三哥的行动理由。我堂弟,我们全村的人都得出一个结论,我三哥疯了。他儿子可能是有遗传,也疯了。

我到县医院的时候,我侄子其实已经没事,只是头上还裹着纱布;我三哥的情况则不同,他还有些昏迷不醒。

听说我来看他,迷瞪着吃力地说:“我不行,《潜伏》里的女英雄都能顶破窗框突围,我连窗子格都没有顶破,不好意思,孩子以后会笑话我。《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里的英雄都没有《潜伏》里的英雄厉害。”

我带来的治疗神经病的专家对我三哥说:“你真傻,那时拍的电影都很真实,就没有现在电影电视剧里这些虚幻镜头。”

我三哥傻傻地问:“为什么?”

医生回答:“你得问导演。”

县医院的医生和我带来的医生告诉我,我三哥没事,有些脑震荡,休养几天就会好。我长出了一口气,连忙给太太打电话,电话那一头一听没事,显然也很高兴,但说了一句让我不高兴的话:“你们朱家人,都是神经病!”

回省城的路上,陪我来的医生对我笑着说:“你三哥和孩子真傻!”

我苦笑着说:“是啊。”

但我心里却想的不是我三哥和侄子傻,我心里想的是更为恐惧的事情。三哥是我的亲三哥,侄子是我的亲侄子,他们傻,难道我父亲和我母亲没有给我遗传傻瓜基因吗?我太太和我同床共枕,最了解我,所以说得深刻,我们家可能都傻。

我一直不明白,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我经常被碰得鼻青脸肿,原因究竟何在?现在答案终于找到:我傻!

在艺术被夸张得离谱的时代,我能管好自己,战胜自我,不犯傻吗?

200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