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动学生的名人奋斗故事
22523800000045

第45章 鲁迅课桌上的“早”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早年曾在日本留学学医,后来他认识到我国国民精神的麻痹比身体的羸弱更为严重,于是改为学文,为医治大众的心灵而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继而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开创了新文学的先河。他一直站在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前列,用笔为武器,写出具有鲜明特点的杂文,对反动派进行口诛笔伐,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大量著作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绍兴城里一个封建家庭。12岁时,鲁迅进入绍兴城有名的三味书屋学习。这里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很有学问,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寿先生规定学生每月底都要背一个月中所读过的书,年底要背出一年中读过的书,背不出来就要受到责罚。每到读书的时候,学生们都放开喉咙大声诵读。而鲁迅却默默地在那里看书,他不死记硬背,而是熟读深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鲁迅15岁的时候,父亲得了肺病。为了给父亲治病,他每天早上都要去药铺为父亲买药,还要在家里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一来,鲁迅每天都不得不很早就起床,来不及吃早饭,他就拿着药方子往药铺跑去。

一天早晨,鲁迅因帮母亲做事上课迟到了,当他赶到书屋的时候,寿先生已经开始给同学们授课了。看到站在门外的鲁迅,寿先生非常生气。在寿先生的印象里,鲁迅一直都是一个好学生,而寿先生也并不知道鲁迅是因为要帮助母亲干活才会迟到。寿先生感到非常失望,他严厉地批评了鲁迅。鲁迅默默地听完先生的训斥,回到座位后,他很懊悔,如果再早起一点就一定不会迟到了。想到这里,鲁迅拿起手边的小刀,在书桌右下角刻了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用来告诫自己要早到。

从此以后,鲁迅每天都很早起床,帮助母亲把家务事做完,然后按时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