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动学生的名人奋斗故事
22523800000033

第33章 徐悲鸿三请齐白石

徐悲鸿是我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齐白石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1929年,徐悲鸿出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深信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此悉心物色遴选教授。徐悲鸿一直十分赞赏齐白石的人品画技,于是在学院成立初期便邀请齐白石先生到学院授课。这中间还流传着一个“三顾茅庐”的故事。

学院成立后,徐悲鸿便第一时间找到了齐白石。这天,徐悲鸿独自一人来到了齐白石的寓所,直言相邀。他原本以为齐白石会欣然同意,谁知齐白石婉言辞谢了:“承蒙徐院长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聪,目欠明,恕难应命,只好心领了。”

齐白石当时已是国内著名的画家了,只是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作画。徐悲鸿见老先生只是以年岁已高为由婉拒,便极力劝说老先生,可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几天以后,徐悲鸿再次登门拜访,盛情邀请,无奈齐白石仍然不为所动。

一天,风雨交加,坐在家中的徐悲鸿正为邀请齐白石的事情犯愁。望着窗外的电闪雷鸣,徐悲鸿决定再去拜访齐白石。冒着风雨,徐悲鸿又一次敲响了齐白石的家门。望着站在风雨中的徐悲鸿,齐白石终于被他求贤若渴的真情所感动,并解释了自己拒不应邀的真实原因:“年老体衰而外,是因为老朽木工出身,并未进过学堂,登台教授缺少经验,恐引教师非议,又恐顽皮学生捣蛋,连课都上不成。”

齐白石少年习画,但是从未进过学堂,接受正规的教育,更别说登上讲台为学生传业授道解惑,他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听完齐白石的解释,徐悲鸿真诚地说:“教授的资格在于真才实学,不计出身如何。有些留过洋的不也是徒有虚名?齐先生融合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独特,不但能教学生,也可教我徐悲鸿。”

“徐先生过奖,我哪敢当您的老师。”齐白石连忙摇头。

思索片刻,徐悲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齐先生上课时,不必做长篇的理论,只要作画示范稍加要领提示即可。开学之初,我陪着您上课,为您护驾。以防真有个别学生不守纪律。”

听了徐悲鸿的建议,齐白石非常感动,终于接受了徐悲鸿的邀请。

从此以后,在北京艺术学院的教室里出现了一幕特殊的场景:齐白石在讲台上高谈阔论,而徐悲鸿坐在学生当中认真聆听,为齐白石“保驾护航”,这在北京艺术学院传为一段佳话。徐悲鸿还对齐白石百般照顾,冬天生一个温暖的火炉,夏天加一个风扇,可谓无微不至。

徐悲鸿尊师重教,齐白石虚心教学,他俩成了忘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