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背上的“黑锅”是背定了。
他那套“礼数”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世界来看,真是蠢透了,傻透了,只能让人作为笑料了。他“斗法”的智商不会比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高明到哪里去,耍心眼儿他玩不过一个毛孩子。作为一国之君,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悲剧何在?两千多年来,人们只要翻开历史,都会嘲笑他,戏之为“蠢猪似的仁义道德”。毛泽东也在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中这样讥讽宋襄公:“我们不是宋襄公,不需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被描绘成一个可怜又可悲的“小丑”。蠢猪似的宋襄公,这口“黑锅”宋襄公看来是背定了。
宋襄公背上这口“黑锅”源于泓水之战。
宋国不大,但“地位”高。想当初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筑坛会盟时,宋国的国君因其祖上有商殷,被封为公,而齐桓公的封位是侯。公侯伯子男,宋国国君理该挑头儿,成为“霸”,但因国力不如齐国,才屈而居后,但那是宋桓公时代的事。到了宋襄公时,宋国的国力增强,宋国的国君襄公雄心勃勃,又赶上霸主齐桓公死了,霸主的官座空出来,便有会盟称霸之心。
柿子拣软的捏,古今一理。公元前638年宋国决定征讨郑国,意在给中原其他国家看看,今日之宋国远非昔比,今日之襄公正雄才大略。顺吾者昌,逆吾者亡。然则郑国危矣,郑国虽弱小,但韬略不乏,急求助于相邻的大国楚国,求楚相助。楚大国也,楚之国君楚成王亦雄心勃勃,其雄心甚至比宋襄公更甚。楚认为师出有名,正欲与宋一争霸主,毫不犹豫,出兵伐宋救郑,两军相逢在泓水上。此河为古河,估计消逝已近数百年。可惜,泓水河只在史书上有记,波涛大河如今只有考古专家能识得其古河道,判断出大约在河南柘城县西北。谁又能想到,这儿曾经发生过史上有名的泓水大战?
宋楚之兵隔泓水而立。楚强而宋弱,但楚是远道而来,疲师征战,而宋军是以逸待劳,有备对敌;楚军隔河临战,要渡河而战,而宋军是临河而战,地利之优,完全可以先敌主动。按现在的军事常识,宋要怎么打,就怎么打;宋要何时打,就何时打。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操在宋襄公手中。宋襄公天时、地利之优势远胜楚军。
但宋楚公却打了一场“蠢猪”式的败仗,让楚军杀得大败。不但溃师败阵,连宋襄公也中一箭,身负重伤,几乎阵前丧命。
那场泓水大战,让五百多年后的司马迁说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
宋襄公的大哥,宋之相目夷懂得军事,不但可为相,亦可为帅。但宋襄公不听,他有他的哲学理念,他有他的战争礼数,一直等到楚国的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渡过了泓水河。可以想象,楚军的几百辆战车、几千匹战马要渡过汹涌澎湃的泓水河也真不容易,也是件大工程,可能比楚宋两军之战还要艰难,还要复杂。司马迁的《史记》也罢,左思明的《左传》也罢,皆未写楚军是如何渡过泓水河的,是架桥?渡船?还是涉水?但半渡而击之,是宋军绝妙的战机。
《史记》中讲:
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
用现在乃至两千多年前的眼光看,宋军不败谁败?上帝赋予你不取,自有他人矣。宋襄公丧师败绩活该,宋襄公负伤非但不光荣,反而耻辱。“国人皆怨公”,宋国人真够讲礼数的,败师丧军,多少家庭失去亲人,妻子无夫,儿女无父,父母无子,没有兴师问罪于襄公,没有揭竿而起清算,宋国不愧为商之后裔,礼教之深不是我们今天能想象得到的。那当为春秋礼仪的境界。商之后,宋国出宋襄公这类人物也就尽在其中了。
宋襄公有宋襄公的理论,宋襄公有宋襄公的哲学。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的理论、礼教、哲学换来了“蠢猪式的黑锅”。
用现在的眼光看,用现实的标准衡量,宋襄公不糊涂谁糊涂?宋襄公不“蠢猪”谁“蠢猪”?毛泽东言其“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不是扣帽子。
你不可能穿越时空隧道,用春秋时代人的眼光去评价一个人,莫言事已隔去两千六百多年矣,我们看五十年前席卷全国,触及人们灵魂的“革命”都已然恍如他世,难解真情,何论春秋之遥?
宋襄公不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他那种真诚礼教、仁义道德恰恰是中国古文化传统的美德。
宋襄公世家,自商至周,数百年皆贵族,皆封侯,祖祖辈辈都是礼教仁义教育出来的,是典型的封建大家,是封建古礼一代接一代才塑造出来的“模范”。“士可杀不可辱”,道德底线不能丢。这该是中国古文化传统的美德。
宋襄公在做太子时,其父亲桓公病重,继位问题现实又紧迫地被提到日程上来。宋襄公那时叫兹甫,就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就可能被认为是“蠢猪式”的议题:他不当太子,让位给他庶出的兄长目夷。且真心诚意地让,诚心诚意地让。原因有二,之一是目夷年长于他,长者为尊,应该继位;之二是出于仁义道德,他礼该让位。即使在春秋时代,就在宋国的四邻,为争夺王位,父杀子、子弑父、兄弟相残的事已层出不穷,哪里还有为礼教把眼看到手的王位拱手让给他人的?言其“蠢猪式”的为人处事恐不为过。但兹甫认为应该。其兄目夷亦有股“蠢”劲儿,他非但没有虚情假意地推辞一番,或者真诚地表演一番后兴高采烈地接过王冠,而是和兹甫一样,道德底线不能破,仁义礼教不可乱。他不表演亦不秀,他是决不接受兄弟的礼让,索性逃到卫国“避难”。由此可以看出宋国的礼教。兹甫、目夷家庭的教育已然根深蒂固,不是利益、成功、胜利、荣誉所能颠倒得了的。再引用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他们是准备带着花岗岩的脑袋去见上帝的人。死易,改难;至死不悟,至死不变。
楚成王商时无名,未见其深受礼教。从《左传》《史记》中看,楚成王不讲究什么仁义礼信,他更讲究现实,善玩阴的。出拳不讲套数,出牌不论规则。宋襄公吃过楚成王的亏,且是大亏。
公元前39年,宋襄公为盟主在鹿上召开诸侯国盟会,宋襄公要求楚成王也参加,拥护自己当盟主。
外交上的一切礼节皆顺,皆大欢喜,宋襄公认为君子有言,言必信,行必果,不可违盟背言。此时头脑比较清楚的目夷劝他:“小国争盟,祸也。”等到秋上要在盂(即河南睢县)召开会议时,目夷又劝他,去开会最好要带上军队同行。可见目夷对他邻近的大国楚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楚成王不可靠,你讲礼,楚成王何礼之论?宋襄公言,盟会是我倡议的,得到诸侯国的同意,不带兵前往是我提出来的,为的是创造一种友好的氛围,我作为盟主怎么好带兵呢?怎么能自己的提议自己先带头破坏呢?
“有德者得天下”是宋襄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