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梦想花开。梦想不是空想,不是瞎想,也不是胡思乱想,更不是异想天开。梦想是一个美丽的愿景,就在我们前面咫尺之远,像母亲的手牵引着你,虽然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但却毅然决然。因为我们始终能够感觉到,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那么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从而收获到梦想的甜蜜。
生命从不绝望
无意间在网上看了一期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认识了无臂女孩杨佩,这个被周立波称之为“东方维纳斯”的姑娘。杨佩在节目现场,为观众表演用双脚绣十字绣,从穿针引线到作品的完成,她做得不比健全人差。杨佩自强不息,不等不靠的生活态度,博得了满堂喝彩。梦想大使周立波动情地说:“灾难在给你带来痛苦的时候,其实也会给你常人所没有的才能,所有的赞美给你都不为过!”
杨佩虽然是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姑娘,可她脸上没有一丝阴霾,她传递给大家的都是阳光的笑容,乐观的心态。杨佩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做坚强,什么叫做知足。杨佩虽然没有双臂,可是却学会了做饭、洗衣、炒菜等家务活,生活对她来说,已经跟常人无异了。然而学会这些生存技能,杨佩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杨佩九岁电击致残后,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辍学在家。父亲远走他乡打工,母亲忙里忙外,累得满身是病。为减轻妈妈的负担,杨佩决定尝试着用脚吃饭、穿衣、做家务。刚开始,笨拙的双脚根本不听大脑的指挥,为训练腿部灵活度,她每天练习劈叉,豆大的汗珠常常浸透衣服;为让脚趾“听话”,她每天跑到河边用脚趾夹起石块扔向远方,脚踝肿了,脚趾磨破了,仍然不肯停下歇息。
妈妈心痛她,说:“好女儿,妈求你不要折磨自己了,脚怎么能代替手呢,只要你好好活着,我会照顾你一辈子!”杨佩说:“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不然我跟死人有什么两样。再说你也不能照顾我一辈子啊,你老得动不了了,我该怎么活下去啊!”她的倔强和自强感动了母亲,不再刻意限止她的训练。为学知识,她跟着小自己两岁的弟弟识文断字,家里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也成为她最亲密的伙伴,在并不清晰的屏幕上,她学会了唱歌和识字。凭着执着与坚韧,三年后,她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加上知识浸润心灵,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而乐观。
与此类似的还有刘伟,一个同样失去双臂却能用双脚弹钢琴的青年。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面对评委的赞誉,刘伟只是淡淡地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没有人规定弹钢琴一定要用手。”“没有人规定弹钢琴一定要用手。”刘伟的这句话掷地有声,这就是一个失去双臂青年的人生宣言。失去了双臂,我们还有双脚,我们可以用脚煮饭、炒菜、吃饭、弹钢琴、绣十字绣,凡是健全人能做的,残疾人经过训练,照样能够做到,而且可以做得很出色。
生命从不绝望,因为她总是青睐那些自立自强的人士。跟杨佩和刘伟相比,那些四肢健全、成天宅在家里的啃老族应该感到汗颜。有手有脚有条命,你们的生命为什么就那么黯淡无光呢?
每天努力一点点
天地之间,梦想花开。梦想不是空想,不是瞎想,也不是胡思乱想,更不是异想天开。梦想是一个美丽的愿景,就在我们前面咫尺之远,像母亲的手牵引着你,虽然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但却毅然决然。因为我们始终能够感觉到,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那么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从而收获到梦想的甜蜜。
从呱呱坠地起,父母就给我们赋予了梦想。母亲在用乳汁哺育我们之余,不断地对我们重复着“妈妈”或者“爸爸”类似的发音。他们不厌其烦,希望我们尽早学会说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最初的我们,只会发出啊啊或哦哦的声音,如果大人不理解,我们就哇哇大哭,以哭声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表示我们内心的某种需求。我们开始逐渐冒话了,当我们在偶然的那么一刻,突然从嘴里迸出“爸”或“妈”的时候,父母一定会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会说第一个字就不愁第二个字,我们最终会变得滔滔不绝。
接下来的梦想不外乎是走路了。我们开始只能爬行,这一点也许是人类残存的动物习性。但我们怎么能一直爬行呢?走路那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权利。于是我们在父母的指引下,从在大人膝盖上练习站立开始,一步步地开始离开父母的怀抱,从最初的战战兢兢,醉汉似的蹒跚学步,一直到昂首阔步,直到箭也似的跑向人生的新航道。我们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而父母赋予我们的梦想也越来越多,甚至我们也学会了独立思考,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长大后你想干什么?”这是小学老师经常在班会课上引导我们辩论的话题。那时我们羡慕科学家,我们崇拜解放军,于是我们的理想就那么些答案:“我要当科学家。”或者“我要当解放军。”就是没有人说“我要当农民。”“千万不要再当农民了。农民苦,农民累,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父亲经常教育我的话。有时候这句话来得更直接些,“你要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像我一样担粪桶。”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我一刻也不敢放松自己的学习,每天努力一点点,总算离开了乡村这块无奈的土地,实现了人生的某些价值。
而现在孩子们的梦想就比我们丰富多彩。我女儿这一代,说到梦想,那真是异彩纷呈。传统的当然还是医生、经理、教师这些职业,但现在有些孩子已经直接说出了“长大后我想当官。”这是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当初面对记者采访,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这样的梦想无可厚非,无论什么职业,只要能够成就自己人生就行了。这就是一个值得褒扬的梦想。
俞敏洪最初不是一个农家子弟吗?他连续三次高考,屡败屡战,终于考上北大,毕业后成为北大的英语教师,最终辞职涉足民办教育,开展英语培训,创立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企业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受到世人敬仰。没有一定要创业的梦想,又哪有今天的总裁俞敏洪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如果我们每天努力一点点,不要偏离追梦的方向,那么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过不了的河,没有走不完的路,也没有爬不完的山。梦想会开花,问问自己,今天努力了吗?
人生的坐标
他1985年6月30日出生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爸爸是名警察,而母亲是一位有着22年教龄的老师。自从学会说话,他就让父母开始头痛起来。每天他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有时候连当教师的妈妈也被问得哑口无言。他什么东西他都好奇,小小年纪,就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他在家里调皮捣蛋,不能玩的东西偏要玩,不能做的事情偏要做。对于妈妈的警告,他总是置若罔闻。妈妈不得不牢牢地盯着他,因为一不小心,他就可能惹出麻烦来。妈妈最怕见到儿子的老师们。“他在课堂上一刻不停”、“他没有一秒钟能够安静”、“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双手”……每次到学校接儿子或者开家长会,各个科目的老师都会抱怨他在课堂上制造麻烦。妈妈很尴尬,因为她也是名教师,平时最讨厌的就是欺负同学,在课堂里发出怪笑的学生。可她自己的儿子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混小子,许多老师甚至抱怨她连自己的儿子也没有教好。
上小学时,他的多动症影响到了他的学习。虽然他不再到处惹麻烦了,体育以及一些实验课程也能让他提起点兴趣。不过,当妈妈试着培养他的阅读兴趣时,这位操心的妈妈又一次失望了。“我会给他一份《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体育版,哪怕他只是看看图也好。”不过,绝大部分科目是B、C甚至是D的成绩单足以说明,小时候的他压根儿不爱看书。妈妈觉得很无奈,难道自己的儿子就这样一事无成,荒废学业?
9岁那年,爸爸妈妈决定让他接受多动症治疗。妈妈认为,至少这能让他愿意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功课上,“有些科目能从C进步到B。不过,如果作业的要求是至少写四句话,那么他只会写上四句话。”
两年后,他告诉妈妈,他可以控制住自己,他不想每天去学校医务室服药。妈妈决定相信自己的儿子。同一年,他在游泳池中展露了自己的才华。教练鲍勃告诉妈妈,2004年,你儿子会出现在奥运会上,2008年他会打破世界纪录,2012年……教练鲍勃非常激动,说他就是为游泳而生的神童,他就是未来泳池碧波的主宰。妈妈有些懵了,自己的儿子会突然从麻烦制造者变成泳池里的神童,这简直让人难以相信。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还只是一个11岁的中学生。
可是教练的话也有道理,毕竟给儿子勾画出了一个愿景。爸爸妈妈开始全力支持他训练游泳,希望他将来有所作为。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在游泳池里获得6枚金牌,2枚铜牌。在北京奥运会上,他的目标是获得八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截至8月11日,他已经获得3枚金牌。
他就是世界游泳神童,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你儿子干什么事都专心不了!”直到现在妈妈都记得他的一位小学老师曾给出过这样的评价。而妈妈所作的,不过是找准了菲尔普斯的人生坐标,不喜欢学习就游泳吧,就这样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关键是你得找准自己的坐标,然后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也许你也是某方面的天才呢?就像菲尔普斯一样。
蒋梦麟的少年梦
项羽见到秦始皇出游的仪仗时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我想人群之中心生羡慕的应当不止是这两人。可是有些人只是过过嘴瘾,说说就算了,唯有项刘二人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实践之,结果成就了一番霸业。
无独有偶。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执掌北大近二十年的蒋梦麟,年少时也有类似经历。蒋梦麟在自传《西潮》中谈到:“我故乡余姚城外的姚江岸上有一座接官亭,这是各县都有的。如果有上级官员过境,知县就在这里迎候。大约六十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发现亭子附近聚了一大堆人。我赶过去一看,原来是大家在观望学台和他的随行人员纷纷下船,上岸。这位学台正预备去宁波主持郡试。前一日,知县已经从老百姓手中抓去好几条大船,那条专为这位学台预备的船上装了好几只加封条的箱子,至于箱子里面装些什么,自然只有经手的人才知道了。我遥望着学台等一行换了船,学台踏上最华丽的一只,随后这只载着官吏和陋规礼金的小型舰队就扬帆顺着退潮驶往宁波去了。那种气派使我顿生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触。我心里说从今以后一定要用功读书,以便将来有一天也当起学台享受藏在箱子里面的神秘礼物。”
蒋梦麟的少年梦可谓和项刘如出一辙,只不过一个面对的是秦始皇,一个是学台而已。学台是清代中央政府派到一省主管教育的官员,三年一换,相当于教育厅长。学台跟秦始皇的威仪相比,自然有天壤之别,但在少年蒋梦麟的脑海里,仍然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也难怪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人脑海中根深蒂固,因为当官,特别是当大官享受的好处太多了。学而优则仕,这也是读书人耐得住十年寒窗青灯苦的缘故吧!
这其实是件好事,因为它直接激励着蒋梦麟努力学习。蒋梦麟幼年在家乡余姚蒋村私塾读书,12岁进入绍兴中西学堂,开始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后参加家乡科举考试,得中秀才。1908年8月赴美留学,1917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时,一举拿下了该校哲学和教育学两个博士学位。而同门师兄胡适,却因为论文答辩不过关,直到十年后才拿到该校博士学位。而胡适坐上北京大学校长位置,则必蒋梦麟晚了17年。
蒋梦麟先后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校长、行政院秘书长和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务,其所取得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他年少时所见的那位满清学台了。可是不知什么缘故,蒋梦麟现在的声名,已经完全被胡适、蔡元培和傅斯年等人所掩盖,甚至被北大人所淡忘了。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期间,适时提出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口号。尽管遭遇战乱,但蒋梦麟在任期内北大的教研水平都有大幅提高,直至西南联大八年,也是功绩多多,受到学界的普遍尊重。
一个“学台招摇过境”的偶然事件,在少年蒋梦麟心里埋下了奋发图强的种子。对于有心人来说,儿时的梦想会牵引着他们去终生奋斗,直到走向成功的彼岸;而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这样的梦想就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也许,这就是大师与我辈的区别了。
要在乎未来
6岁那年夏天,晚饭后一家人陪伴祖母在家里的小院子纳凉聊天,叔叔告诉他们城中的老板如何富有,人们估计他有20万枚龙银的总资产。祖母低沉地自语道,不知他们哪一代的子孙,才可能像别人那样。这是一个老百姓期求安逸的平常盼望。在1934年的民国时代,资产20万已经算是巨富了,因为当时上海工人的月薪仅为20元左右。
78年过去后,祖母早已经离世。他多次在扫墓时,倚在祖母的墓上,低声地向她汇报她当年的愿望,自己已经做到了。他就是1928年出生于潮安的华人首富李嘉诚,不过是贫寒人家子弟,勉强混个温饱而已。然而谁又能想到,若干年后,他会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为华人首富呢。
“我很在乎未来!”这是李嘉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个人没有未来,那么这个人就完了,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李嘉诚在年轻时,多次拒绝放弃理想以换取“无发展空间”的眼前安逸。他一直深信,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成功秘方”,其中最关键的元素必定是你对成功的欲望远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这心态像是刀锋,锐化你对什么是“可能”的触觉和激发你的梦想;这心态像是预警系统,令你对自满情绪和停滞时刻警惕,令你审慎律己、敢爱、敢说实话、敢当万绿丛中那点红。
去访谈一位本土歌手,他来自于一个偏远山区,当地方音非常严重,和普通话差距很大。虽然一直在学校里读书,但是因为师资条件限制,老师的普通话水平也不高。这样的老师又能教出怎样的学生来呢?能把数理化学好就不错了,至于声乐艺术,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儿。
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对唱歌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爱好,而且不管什么歌,听两三遍就能有板有眼地唱出来。父亲是个小学老师,很早就发现了他这方面的天赋,一直希望他在音乐上能走出一条路来。可是父亲自己没法教,在社会上请老师教的话,微薄的薪水除了养家糊口已经所剩无几。好在当地人普遍喜欢唱山歌,本家叔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叔叔走路唱,干活唱,甚至做饭也在唱,那状态就跟“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前差不多。什么崔健的《一无所有》,什么《小白杨》这样的军旅歌曲,叔叔都能吼上一嗓子。每次叔叔到家来,就是他家最高兴的日子。父亲用录音机将叔叔的歌声录下来,放给他听。几年下来,积攒了不少歌曲,这样他就能一直享受到音乐的魅力了。
随着掌握的声乐知识和技法越来越多,他逐渐在学校举行的各种音乐会上崭露头角,成了广为人知的校园歌手。有时候,大家不记得他的名字,就用他经常演唱的《小白杨》来称呼他。“你看,小白杨来了!”或者“这就是小白杨!”这样调侃似的称呼,实际上是同学们对他声乐实力的最高评价。大学毕业后,他已经成了本地广为人知的歌手,人称“民歌王子”,他就是李继斌,刚进入四川省乡村歌手大奖赛决赛。一条音乐的星光大道,已经展现在他的面前了。
要在乎未来,李嘉诚是这样,李继斌也是这样。不管你这辈子在某个领域成就如何,如果你不在乎未来,那么你将没有未来。
人生需要对手
那时我在县城上初中二年级,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班主任张老师让我们在同学中找到一个竞争对手,争取在期末考试的综合考评中超过他。这个对手并不是静悄悄的,而是彼此都知道。因为在班会课上,我们会当着全班的面把自己对手的名字念出来。起初大家都有些不乐意,觉得这样似乎会伤同学感情。但是张老师说必须这样做,不然他就不愿意接我们这样的差班。
我们班部分同学来自乡村,是考进来的。而一些城区的同学,却是利用各种关系挤进来的。这些人学习习惯差,我行我素,每科老师上课都觉得棘手。初二上期,班主任才换成了张老师,在他的约束下,我们班的情况有所好转。说到竞争对手,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我是学习委员,成绩始终在班级的前五名左右。那么我的竞争对手就是第一名的同学。当然你的竞争对手不能跟你差别太大,一般就四五名吧,有点心理学中“跳一跳就摘到桃子”的意思。
自从在班上宣布了竞争对手后,大家在学习上你追我赶,没想到在期末考试中果然爆出了冷门,我们班的综合班平成绩一下子跃升到年级前列。而我更是尝到了甜头,由班级的前五名,变成了年级的前五名。要知道,整个年级有五百多个同学,这样的成绩是相当不错的。这时,我们才体会到张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班级的庆功会上,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秘鲁的国家森林公园里,生活着一只年轻的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也只有十几只。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美洲虎,秘鲁人专门开辟了一块近五十多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虎园里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并有许多人工饲养的动物供美洲虎食用,生活条件极好。许多游人说,这里简直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然而奇怪的是,美洲虎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却从来没有展示过自己的王者风范,整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吼也懒得吼上两嗓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饲养人员想了好多的办法都不奏效。有一天,饲养人员去请教一位动物学家。他考察了老虎的生活环境后,建议在虎园中再放一只让老虎感到有敌意的动物。饲养人员采纳了建议,把一只豹子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管用,自从豹子放进虎园的那天起,美洲虎不是高声咆哮着冲向山顶,就是虎视眈眈地巡视和游荡,那种威猛刚烈、霸气十足的本性又被重新唤起。
讲完故事,张老师说道,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生活着一只老虎。要想唤醒这只沉睡的老虎,只需要给自己找个对手就行了。人生一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有了对手,才会有挑战,才会使比赛更加激烈;有了对手,才会使人激情满怀,信心百倍;有了对手,才会有压力、有危机感,从而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在武侠小说中,有些侠客,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对手打败自己,在不断地挑战中,他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如果没有对手,他会觉得很孤独,很郁闷。的确这样,人生永远需要一个对手,只要不断地超越对手,超越梦想,你就能登上成功的巅峰,享受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辉煌。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的一首哲理诗,用在我们个人身上,也非常贴切。事实上,在讲到别人缺点的时候,我们常常头头是道。可是说到自己,却往往浅尝辄止,让人觉得自己在护短。
凡是能自视千里的人,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这是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这个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最难打败的也是自己。如果我们能做到知己知彼,那么就能随时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马谡,本是孔明帐下一个参军,作为参谋人员,给主帅出谋划策还是绰绰有余。但是马谡却迫切地想建功立业,立下军令状去守街亭。结果在街亭之战中,不能随机应变,又不听副将王平的建议,导致蜀军大败。孔明挥泪斩马谡,又上表自降三级,这才稳定军心。像马谡这样好大喜功的参军,人生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没有认清自己的斤两,结果害人害己,留下千古笑柄。
反观毛遂,却敢于麻袋装钉子显尖尖,结果让自己青史留名。凭啥?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可以完成任务,不然就不敢自荐了。要知道,平原君帐下门客甚多,根据各人本事,享受不同待遇。要想出有车,食有鱼,衣锦裘,睡暖被,那就得亮出自己的真本事来。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前往楚国去求援时,毛遂主动请缨陪同。当平原君和楚王商讨合纵之策,楚王犹豫不决时,毛遂按剑上前,向楚王陈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终于打动楚王,同意发兵救赵。毛遂自荐,也就是说,当伯乐没有出现时,千里马就要通过狂奔来变现自己,这样必能脱颖而出,这也是推销自己的一种方式。
野川是一位三十岁的日本职员。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公司里做统计员,工作单调乏味,他每天都觉得生活毫无乐趣。一天,他偶然翻阅了一些有关自我形象塑造的心理学书籍,不禁豁然开朗,他发现自己的才能绝不是现在这样子。他有很好的口才,并因诚实的举止很易得别人的信任,但目前的工作体现不了这些。于是他毅然决定改行,去做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房地产经纪人。果然,他的职业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他成功了。很多人其实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他们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干着他们不合适的工作终了一生,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这样的人生实在令人惋惜。
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这对许多人来说都困难重重。特别是对于尚未成功的人来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当时标准衡量成败是最难得的。贝多芬在世上时,他的乐曲一直不被正统派所承认,他本人穷困潦倒。然而,他不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败,最终被社会所承认,这就是知己的才能。
马谡、毛遂、野川和贝多芬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周围可谓比比皆是,只不过名气有大小罢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当我们知道自己才干被埋没时,如果不愿安于现状,那么及时跳槽改换工种或者独自创业,说不定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人生价值。
你也能做总统
上小学时,班主任尹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文叫“我的理想”。一周后,尹老师把作文发了下来,并且顺势开了班会,专门谈论理想这个话题。
我记得大家的理想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有的说要当医生救死扶伤,有的说要当农民科学种田。轮到我了,我站起来大声地说道我要当作家,要写出《红楼梦》这样的名著来。同学们都笑了,说我自不量力,不要以为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读了几次就不知天高地厚。只有尹老师没有笑,她说彭同学的理想并非遥不可及。曹雪芹也是人,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努力,并且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当作家是很有可能的,加油!
前几天,我在公园里闲逛,无意中又遇见了尹老师。虽然我们住在一座城市里,但是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尹老师两鬓斑白,慈眉善目的,眼神还挺好,她拦住我,激动地上下打量着说:“彭忠富,没错,就是你,还是当年那模样!”我也非常激动,寒暄中得知尹老师已经退休了,现在闲在家里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尹老师说她经常在报纸副刊上看见我写的文章,第一次看见时非常感叹,从头至尾细细读过,觉得很有保留价值,就用剪刀剪下来,贴在一个笔记本上。如今五六年下来,已经攒了厚厚的一本。当有客人来拜访问起尹老师的教书生涯时,她就会自豪地拿出这个剪贴本,给人介绍这就是她当年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了在报纸上经常露面的作家了。这个剪贴本,可比教育局发给尹老师的奖状还管用,这就是学生成就的实证啊!
听了尹老师的介绍,我非常惭愧。我虽然也在写作,但是这辈子应该永远达不到曹雪芹那样的水平了。但是这些年来,我时刻都没有放弃读书、思考和写作,如此才能取得些许成就,也算是没有亵渎我儿时的理想了吧!
没有理想的生活犹如一潭死水,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他的人生记分册上将永远是零分或一片空白。人生要有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没有理想,就没有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执著的奋斗中,靠着顽强的信念在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我是个教师,写作只是业余的。在课堂上,我有时也询问一下学生的理想,因为我深知理想对于一个孩子的激励作用。有一次,一个孩子就这样回答:“我的理想是当总统!”可想而知,全班同学照样哄堂大笑,因为这个孩子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下,能够说出这样离谱的话,当然只会赢得一阵嘲笑。于是我再次问道:“请你再想一下,你确定你的理想是当总统吗?”那个孩子不假思索地答道:“是的,我想好了,我的理想是当总统。我要给村民们修路架桥,开超市,通自来水、天然气和有线电视,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那一刻我觉得十分震撼,这个十岁的小男孩看来的确是经过深思熟虑,他在发表自己的竞选承诺呢!于是我激动地说,让我们为未来的总统先生鼓掌。于是教室里掌声雷动,相信大家对这节课都终身难忘!
试想一下,在现代社会,哪个人生下来就是总统呢?你也能当总统,只要你每天努力一点点,坚持自己的信念就行!
童第周有志气
1943年,正值中国抗战的持久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来到宜宾李庄访问,顺道拜会老朋友童第周。彼时的李庄,因为处于长江上游,位于四川大后方,相对安全,因而集中了不少南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就有上海同济大学,童第周夫妇就在李庄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任教授。
童第周教授,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因为小学课本中有篇课文《一定要争气》,讲的就是童第周在比利时留学的故事。童第周是研究胚胎学的,经常要做卵细胞膜的剥除手术。他在显微镜下做实验,像钟表工人那样细心,像绣花姑娘那样灵巧,像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成功地剥掉了青蛙卵的外膜,一下子震动了欧洲生物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因为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许多人都失败了,他们一剥开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给撕破了。可谁知道,童第周的成功,凝聚着他多少的时间和汗水啊!童第周就是这时和李约瑟相识并成为朋友的,李称他为“年轻的中国人,有才华的中国人!”
在李庄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古镇,分别十几年的两位老友再度相逢,真有沧海桑田之感。李约瑟和童第周在院子里做了长时间的交谈后,他提出要到童第周的实验室参观一下,他想看看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童第周是如何撰写出那些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并引起国内外生物学界瞩目的。作为世界级生物化学专家的李约瑟,对于童第周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自然是了然于心的。
说起实验室的条件,那真是简陋到了极点。点菜油灯,没有仪器,只能利用下雪天或太阳光在显微镜下做点实验,一切因陋就简。说起实验室的那台双筒解剖显微镜,更是来自不易。有一天,童第周从学校回家,在镇上一个旧货商店,发现了这台显微镜,产自德国,老板张口就是六万元。六万元相当于童第周夫妇俩两年的薪水,他们囊中羞涩,根本买不起。可是如果有了这台显微镜,胚胎学实验就可以顺利开展了。童第周和妻子商量,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台显微镜买下来。他们向朋友借钱,又变卖了一些衣物,总算凑够了六万元,换回了这台显微镜。
显微镜到手,童第周准备大干一场。所幸李庄四周稻田、池塘颇多,青蛙成群结队的,这给童第周的胚胎实验提供了不少便利。每到春秋之际,童第周便与妻子、儿女及大部分学生,携带大盆小盆,在野外捕捉青蛙并收集蛙卵。许多年后,李庄乡民仍然记得,同济大学有对教授夫妇,经常挽着裤腿,打着赤脚,在稻田和池塘里捉青蛙、捞蛙卵。而当时的学生也记得,在童第周教授的实验室外,时常出现逃生的青蛙四处跳跃,有的还一边逃窜一边呱呱乱叫,恐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尽管教学条件简陋,可是大家仍然收获了不少的乐趣。
参观完实验室,李约瑟感慨万千,他突然问道:“在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一定要到这偏僻的山村进行实验呢?”童第周不慌不忙地答道:“因为我是中国人嘛!”
李约瑟点点头:“对,对,中国人,有志气!”
张恨水遭遇退稿
我业余喜欢写点文章,看着自己不经意间写下的文字能在报刊上变成铅字,那种内心的喜悦真是难以言表。起初自然是在稿纸上写,装进信封给报刊社寄过去。现在托科技的福,在电脑上写作,再用电邮给编辑部发过去,比过去省事多了。
前不久第一次写了个短篇小说,给心仪的文学杂志发过去,几天后去看,收到的只有自动回复,没有编辑的意见,估计八成没戏了,心里顿觉十分怅然。不过想起上次参加某文学期刊的改稿会,一位编辑告诫说,编辑部每天要收到数百份稿件。如果编辑能够有耐性看完你的第一段,那么你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因为一个资深编辑,仅凭作者文章的一句话,就可以判定一篇文章的好坏。其实投稿、退稿和发表本来就是一个作者的常态,又何必放在心上呢,想到这些,我又释然了。
今日闲翻张恨水所著的《写作生涯回忆》,我发现号称“民国第一写手”的大作家也遭遇过退稿。那还是张恨水初出茅庐的时候,他当时不到二十岁,父亲突然去世,家道中落。母亲独木难支,家里人口又多,一时竟然连张恨水的学费也快缴不上。张恨水在学校穷得连洗衣服的钱也拿不出来,就寻思着在文学上找点出路。民国初年的大中专学生,因为念过私塾,国文程度都不错,张恨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喜欢看《小说月报》,在背页的广告上,发现了征稿启事,稿费是千字三元。民国初年一元钱可以买三十斤上等大米,这千字三元的稿酬相当诱人,按米价折算,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千字三百元。
那时张恨水就读的垦殖学校正因闹风潮而停课,于是他就在理化课堂上偷偷地做起应征的小说来。三天工夫,张恨水完成了两个短篇,一篇是《旧新娘》,文言文的,大约三千字。一篇是《桃花劫》,白话文的,约四千字。前者是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笑事,是喜剧。后者是孀妇自杀的悲剧。完稿后,张恨水也没有请任何同学帮着斟酌一下,就直接投给了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编辑部。张恨水也没有抱多大希望,因为当时能在《小说月报》上发稿的都是成名的作家,他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选上。
可是出乎意料,四五天后,张恨水就收到了编者恽铁樵先生的回信,信里并没有稿子,可见不是退稿信。信上说,稿子很好,十分钦佩,容缓选载。恽先生的回信让张恨水欣喜若狂,就告诉了要好的同学,自己即将在《小说月报》上发稿,实在是了不起。可是恽铁樵的一句“容缓选载”,一直缓了十年,直到他将编辑工作移交给沈雁冰,也没有把张恨水的两个短篇登载出来,稿子就这样打入了冷宫。
十年的杳无音信,足以击垮任何一个文学愤青的自尊,可是张恨水没有。英雄自有用武之地,二十四岁那年,张恨水已经当成为了安徽芜湖《皖江报》的总编,开始编辑副刊,在各地副刊上连载中长篇小说了。因为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和才华横溢,张恨水逐渐成长为民国第一畅销言情章回体小说作家,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的散文、诗词、游记等,总计约三千万言,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
是谁造就了秋瑾
知道秋瑾,是因为她的决别诗“秋风秋雨愁煞人”。这是秋瑾起事未成被捕后,在山阴县令李钟岳面前写的供词。只此一句,就把秋瑾当时忧国忧民的悲愤情怀彰显无遗。
秋瑾1907年在绍兴轩亭口就义时,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看看有没有谁给我送行?”秋瑾环顾一周,却发现有两三个看客,手里正拿着馒头,准备蘸人血作为药引子。那一刻,我不知道秋瑾怎么想?但正如鲁迅小说中所说,革命革命,没有开启明智,没有把老百姓发动起来,这样的革命最终是不彻底的,是失败的。
但是对于秋瑾这样的革命者来说,她们以自己的生命奠定了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革命需要流血才能成功”,秋瑾坚信这样的理念,自己明明可以超然世外,亡命天涯,但是她选择了坚守,选择了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她是想用一腔热血,将民众警醒,从而实现自己的未竟遗愿。
所谓英雄人物,都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秋瑾也不例外。这世上之所以会诞生秋瑾,我觉得和三个人分不开,一是秋瑾的父亲秋寿南。秋先生在清廷做官,目睹朝廷丧权辱国,非常愤懑,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语来激励子女。因此,当小秋瑾第一次坚决反对缠脚时,秋寿南支持了女儿的想法。而且他还摒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让秋瑾跟着儿子一起读书识字,从而造就了文武双全的一代鉴湖女侠。
拒绝缠脚,读书识字,抛头露面,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眼里,作为女人的秋瑾,样样活动都是离经叛道。这一点,就连颇为大度的秋瑾丈夫王廷均都最终爆发了,两人在一次中秋之夜大吵了一次。王非常痛苦,因为他不想做英雄?他只想做个富商的儿子,吃穿不愁,终了此生。可是秋瑾决不这样想。她一生追求男女平等,解放妇女,岂能半途而废?于是在友人芝瑛的支持和感化下,秋瑾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藩篱,自费东渡日本留学。这个芝瑛,就是影响秋瑾成长的第二个人物。芝瑛一直支持秋瑾革命,但是她不愿意看到秋瑾流血牺牲,在思想上属于改良派,主张渐进式地改变中国面貌。
可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内忧外患,非得来副猛药不可,而这样就直接造就了一批革命党人。他们在海外结社,办报出书,宣传革命主张,徐锡麟所在的光复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秋瑾在日本留学,很快就结识了徐锡麟,并且最终加入了光复会,准备在国内发动起义,推翻清政府。徐锡麟就是秋瑾革命的引路人,也是改变秋瑾命运的第三人。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对于革命的后果,秋瑾看得非常清楚,因此她才会给芝瑛留下遗愿:“我牺牲后,如果尸骨能葬在杭州西泠,我将非常知足!”其实以秋瑾的家世,她完全可以无忧无虑,过着贵妇人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代女侠来说,她不是为自己,而是时刻想到国家民族,希望全天下的孩子和母亲都得到温饱。
“我们今天所做的事,可能要后世人才看得见!”这是徐锡麟和秋瑾经常在一起探讨的话题,这也是革命先行者所必然付出的代价。不过可以告慰秋瑾的是,她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孩子王张伯苓
“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但是到了晚清民初,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开启民智,创办教育,培养人才,才能挽救国家、民族与危亡。他们响亮地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并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努力实践,从而开创出了一番事业,天津人张伯苓就是其中的孩子王之一。
张伯苓曾是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航海驾驶班最好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1897年,承甲午败绩,帝国主义强盗的协议既成,清廷派大员去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张伯苓随舰前往。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青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青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张伯苓目睹这场“国帜三易”的接收和转让仪式,亲自尝受了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气愤填膺。
威海卫归来之后,张伯苓愤然辞去海军军职,决定转业当教师。张妻深明大义,支持张伯苓这样做,“只要你喜欢干教育工作,再穷我也不怕。”有了家人的支持,张伯苓开始在清朝学部左侍郎严修家里教书,讲授数学、理化和英语。数学有几何、代数、三角,物理有力学、光学和电磁学。在四书五经八股文大行其道的年代,开私塾教数理化就是特大新闻,一时尽人皆知。
张伯苓和学生一起踢足球,玩桥牌,带学生到城外骑自行车,教照相术。他把一根长鸡毛掸子架在两张木椅之上,让学生跳过去,还不断往椅子上垫书本,让鸡毛掸子越来越高。他让学生撑膝弓背,学生轮流从同学背上跳过去,在体育活动时师生都改穿短裤。这些离经叛道的行为,让那些老夫子们破口大骂,认为张伯苓有辱师道尊严。但事实上,这是张伯苓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开展教学,而且体现了一种自由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我们称道的。
南开中学管理严格,招生独立。有一次甘肃禁烟总局王某的儿子要入读南开,以貂皮、鹿角作为见面礼物。张伯苓只让他参加考试,并退回礼物。一句话,考得起就上南开,考不起就不上,这就切实保证了南开生源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南开学生学有所成,将来毕业后有出路。
南开学校既然是私立的,当然学费是比较高的,一般人上不起。学生中有不少官绅子弟,他们把吸纸烟作为时髦,争相效尤。每次假期回来的训育课,学校要检查学生手指是否熏黄及口袋的烟味。一次张伯苓对一名瘾君子说道:“你看,把手指熏得这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学生道:“您不是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张伯苓一时无语,把烟袋杆撅断说:“我不抽,你也别抽!”回到校长室,他把一盒高级吕宋烟扔到痰盂里,校工连呼可惜。在集会上,他又把自己保存的其他吕宋烟当场焚烧,说道:“从今以后,我与各位同学共同戒烟。”身正为范,张伯苓从此一生再没有吸烟。
从那间私塾起步,张伯苓广泛融资,陆续创办了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学和南开大学,成为民国时期中国私立学校的典范,他的高徒有曹禺、老舍、梅贻琦、周恩来和范文澜等人,可谓群星璀璨,多为国家栋梁之才。
齐白石的画瘾
从默默无闻的乡村木匠到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大器晚成,实现了人生的飞跃。齐白石小时候就喜欢用树枝在泥地上写字,后来进了私塾学习,就背着老师在描红纸上涂鸦。喜欢涂鸦是小孩子的通病,我家里的墙壁上,女儿就随心所欲地画了很多线条画。不过我知道,女儿肯定成不了画家,那不过是她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形式罢了。因为八九岁后,女儿就不愿意在墙壁上画画了,她的兴趣已经转移了。
然而齐白石不一样,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而且矢志不渝,直至上瘾,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八岁那年,隔壁同学婶娘生了孩子。产妇家的房门上,照例挂着一幅雷公神像,驱魔辟邪。这种神像,笔法粗糙,是乡里的画匠用朱笔在黄表纸上画的。齐白石越看越有趣,很想模仿着画几张。放晚学后,他取出笔墨砚台,对着产妇家的房门,在写字本的描红纸上,画了起来。可是画了半天,也没有画好。雷公的嘴脸,怪模怪样,谁都不知道雷公究竟在哪儿,他长得究竟是怎样的相貌。齐白石依着神像上面的尖嘴薄腮,画来画去,画成了一只鹦鹉似的怪鸟脸了。看看实在差距太大,齐白石没有灰心,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搬来一只高脚木凳,站在上面,用薄竹纸覆盖在画像上面,用笔勾影。画好了一看,简直跟画像上的差不多。第二天带到蒙馆,同学都夸他画得好,纷纷请他画雷公。于是他又蒙着画了十多张,从此对于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齐白石就撕了写字本,裁成两半,学着在室外画速写。最先画的是一位钓鱼的老头,画了很多遍,把老人的面貌身形,都画得很像,连老人都有些惊奇。接着,他又大量地画花卉、草木、飞禽、走兽、虫鱼等,凡是眼睛里看见过的东西,都把它们画出来。反而对于雷公这类的神像,因为属于神话人物,不能像花鸟虫鱼那样写生,他逐渐失去了兴趣。
不过这样一来,齐白石的写字本就不够用了,这一点让做私塾教师的外公很生气。他生怕齐白石把写字这样的大事耽搁了,于是外公经常呵斥他:“只顾着玩的,不干正事,你看看!描红纸白费了多少?”齐白石儿时家境是非常窘迫的,家里只有几间破屋,勉强遮风避雨。一亩水田,每年所产粮食,根本不能糊口,父亲、祖父都得外出做短工帮补家用。如果不是外公开蒙馆,齐白石甚至连书也读不上。祖母也经常数落他:“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天要是没了米吃,你看怎么办呢?”贫贱人家百事哀,齐白石也知道外公、祖母为他好,于是不敢再撕写字本了,但是画瘾戒不掉,就到处去找包装纸来练习画画。
在外公的私塾里,尽管不交学费,但是齐白石也没有待够一年。家里人手不够,母亲让他在家帮忙干活,但是对于画画,齐白石一直没有间断过。后来在做雕花匠期间,齐白石无意中得到了一本《芥子园画谱》,经常临摹,画艺更加突飞猛进。
画画能上瘾,戒也戒不掉,我想这正是齐白石能成为大师的原因。如果我们都能像齐白石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何愁不能成为这一行的专家呢?
在远见的背景上绚烂
童年时跟着父亲学下象棋。摆好棋盘后,父亲就开始在楚河汉界上示范:“马跳日象走田,车跑直线。”原来下象棋这么简单。父亲还没教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说:“我会下棋了,干脆我们直接对阵吧!”父亲沉吟半晌,微笑着接受了我的挑战,并且慷慨地让我半边兵马。谁曾想几个回合下来,我就被父亲杀得丢盔弃甲,而我的战利品不过几个小卒子而已。
这样的结局直接摧毁了我学象棋的信心。父亲开导我说:“下棋得有远见,走一步就得想好后五步怎么办。而你光顾着吃我的小卒子,满足于一时的小胜利。”
“下棋得有远见。”父亲的话我咀嚼了很久也只是似懂非懂。后来年龄稍长,在县城读初中。初三毕业前夕,班主任张老师让我们填升学志愿,我面临着读中师或者继续读高中的选择,当然我也可以选择去广东打工。
继续读书还是辍学打工,这样的选择让我左右为难。我拿不定主意,去求班主任张老师,让她帮着参考参考。张老师考虑再三却拒绝了。她严肃地说:这是你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填志愿非同小可,还是回去和家长商量吧。
从县城汗涔涔地走回家,已是傍晚时分。父亲从建筑工地上回来,正坐在马扎子上抽旱烟。我在县城读书,每年要花近千块。为了凑足我的学费,父亲经常低三下四地求人,说尽了好话。母亲看不过,索性让他把纸烟戒了。父亲无奈,就自己种点叶子烟过瘾。
父亲老远就看见了我,他惊奇地冲我嚷:“老三,今天才星期四,你怎么就回来了?”两个哥哥在厨房里剥黄豆,准备晚饭。他们听见父亲的喊声,也跑出来看我。大哥在乡中念到初一就辍学了,他说念书头痛,死活不肯再去。二哥去年初中毕业考中专,差三分落榜了。父亲让他去读高中,将来考大学。可是二哥说高中毕业没考起怎么办,书就白念了,还是回来打工好。
我把回家商量填志愿告诉了父亲,他一下子紧张起来,赶紧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讨论。父亲坚决反对我辍学去打工,他说打工现在是能挣点钱,可是将来年纪大了怎么办?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眼光要放长远点,多读点书肯定不会错。
讨论结果直到半夜才出来。父亲仍然觉得高中好,将来可以考大学,发展空间大;而母亲觉得中师保险,当老师也不错,虽说挣钱少点,可也是跳出农门,将来老了还有退休费。最后他们让我拿主意,我不忍心看着父亲为我千辛万苦地筹措学费,毅然选择了中师。
七月中旬,中考结果出来,我以超出录取线10分的好成绩被师范录取,学费很少,据说还补贴生活费。后来我中师毕业成了一名教师,我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但是我仍然很知足,因为一份稳定的工作,让我免去了奔波之苦。
有时候,我常常想起父亲说过的话:下棋得有远见,做人做事都得这样。这句话尽管平常,可是却让我受用一生。远见是对人生的一种谋划,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让我们都来做一个下棋的高手吧,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远见的背景上开出生命的绚烂容颜。
感谢伤害
高中毕业后,她没有考上大学。她一度十分地消沉和沮丧,因为同龄的那些玩伴都考上了大学或中专,到外地就学去了。而自己曾经是邻居们眼中的乖乖女,却因为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父母劝她复读,她考虑再三拒绝了,也许自己这辈子就这命,那就认命吧!
父母托人找关系,在煤矿谋到了一份差事,在印刷厂做工。这个煤矿是省属大型国营企业,主营业务是采矿,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很快熟悉了印刷厂的各种业务,成为厂里难得的业务精英。领导见她踏实肯干,就让她做了集团印刷厂的厂长,手下管着四五十号人。
那是十五年前,她刚满3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厂领导的信任让她信心百倍,她已经不满足于只是承揽煤矿的业务。因为那样的业务毕竟有限,而这样就导致了机器的闲置,她觉得很可惜,于是制订了营销奖励制度,发动全厂员工利用自己的人脉招揽各种印刷业务。你还别说,这一招可真有效,调动了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社会上的印刷业务,那就得根据客户的要求,说好什么时间完成,就得什么时间完成,不然就会失去信誉。然而印刷厂毕竟是国营的,有些员工不乐意了,我们要照常休假,我们不想加班。她没有办法,就开始苦口婆心地给员工做工作,并且守在车间,和员工一起加班。
那时的煤矿集团,因为体制的关系,经营不善,人浮于事,很多部门都发不出工资,或者减少了工资。只有她领导的印刷厂,业务蒸蒸日上,在集团一枝独秀。
因为拓展业务的需要,印刷厂迫切需要安装一部固定电话,这样可以和客户直接联系。以前电话也有,但是总得从集团总机转一道,很多客户不胜其烦,向她反映过多次。安装一部电话需要五千多块钱,而当时一个普工的月薪也就八百块左右。她给领导打了报告,亲自送到集团领导的办公室去请示。领导不置可否,王顾左右而言他,意思是集团拿不出这些钱来。她赶紧改口说,这笔钱可以由印刷厂来垫付,只需要领导批示同意就成。领导似乎答应了,说需要研究一下,让她明天听回话。
第二天,办公室告诉她,经研究,集团不同意印刷厂单独安装电话,因为没有这个先例。听到这个答复,她关上办公室,大哭了一场。安部电话,这并不是为自己享受需要,而是拓展业务的需要。集团领导清楚得很,为什么不同意?不就是个级别的原因吗!因为只有集团领导,才有单独的办公电话,而自己一个小小的印刷厂厂长,提出这样的请求,无异于在挑战集团形成的那种固有秩序,这是他们绝不能容忍的。
于是,她历尽艰辛,提出了辞职,自己下海从零开始。十五年后,她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印刷老板,业务做得风生水起,还当选过当地的劳模和人大代表。
她满含热泪地说,这些年来,我殚精竭虑,就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如今我成功了,回顾过往,我要感谢曾经那些伤害我的人。因为所有的嫉妒都是动力,所有的不公都是机遇,所有的中伤都是牵引。无论哪种力量,只要使你向上,你都要心怀感谢,这就是我们的真实人生。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刘备永安托孤,除了将军国大事托付于诸葛亮外,还特别告诫道:“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以刘备的阅历,应该说看人还是很准的。
刘备托孤的临终遗言,估计蜀国很多人都知道,因此这直接影响到文臣武将对马谡的看法,毕竟刘备的遗言还是应该得到尊重。于是,刘备的评语,使马谡在蜀国的舆论中举步维艰。大家都明白,所谓马谡其人,不过是一个善于纸上谈兵,不宜重用的家伙罢了。
不过按马谡三十九年短暂的一生来看,除了失街亭,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马谡,字幼常,马良之弟。襄阳宜城县人。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迁越西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器之,以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从县令升迁至太守,可见马谡作为地方行政官员,政绩还是有的,受到上级嘉奖才能步步高升。
不过马谡的优势还是在于军事谋略方面,因为熟读兵书好论军计,是个理论家,所以得到诸葛亮的器重,居然可以通宵达旦地交谈而不知疲倦。诸葛亮作为丞相,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能够放下军务彻夜长谈,可见二人感情至深,的确是亲如父子啊!
作为参军,作为诸葛亮的幕僚,马谡完全是称职的。虽然刘备的政治遗言不看好马谡,但是诸葛亮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为所动。刘备托孤两年后,诸葛亮出师南中平乱,问计于马谡。这时马谡的参谋才能可谓达到了顶峰,他给诸葛亮献上了著名的攻心计:“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也即是说,战争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攻城略地,而在于收服人心。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攻心计,七擒孟获,换来了南中地区若干年的安宁。
正因为马谡的过人表现,所以诸葛亮想把他培养出来成为全才,委以重任,这才有了街亭之战马谡的先锋一职。先锋是一线的大将,部队的尖刀,瞬间可建功立业,也可身败名裂身首异处。马谡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自已一直是文官,在部队上就是一个参军,有何德何能可以挑此大梁冲锋陷阵,甚至非得立下军令状,搭上自己的项上首级。
我想马谡太在意刘备的政治遗言了,虽然得到诸葛亮的器重,但是同僚们怎么看呢?“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就像一个魔咒,困扰着马谡,他迫切地想解开这个魔咒,从而改善自己在同僚心中的形象,而这一切需要一场独立的战事来证明,街亭保卫战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可是马谡失算了,街亭之战不仅映证了刘备的遗言,还让马谡搭上了自己的脑袋。马谡太傻了,你就是一个参军,呆在丞相身边多安全啊,你跑去守街亭干什么,这些事让魏延去做就行了。
由此可见,人生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搞不清自己的斤两。我们既不要给别人妄下评语,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语。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马谡有鲁迅先生的风骨,那么怎会出现失街亭这样的人生败笔呢?
人生岂能无管弦
1949年的法国乡村,马修先生,这位过气的音乐家居然找不到用武之地。为了谋生,不得不来到一所寄宿制男校,做起了代课教师。
这所男校全部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年龄不一,可是个个调皮捣蛋。马修的第一堂课就不平静。孩子们叫他秃头,在黑板上给他画像,甚至把他的公文包在教室里丢来丢去,弄得马修没有一丁点儿师道尊严。然而马修并不气馁,他始终坚信这些孩子是可以改好的。而他的方法,就是用音乐来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灵。
马修不断地给孩子们作曲,并且教他们演唱这些歌曲,甚至还成立了一支像模像样的合唱队。虽然这个合唱队不断受到校方的干扰,多次要求取缔,可是马修和他的孩子们仍然坚持了下来,并且逐渐名声在外。到最后,那个唱歌特别棒的孩子莫翰奇,居然成长为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受到世人敬仰。作为启蒙老师,马修功不可没,是他用音乐,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将一粒粒顽石,雕琢成了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音乐成了改变那些孩子终生的魔法棒。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如果没有音乐,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暗淡无光。因为借助音乐的力量,可以抵达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个人的肤色、学历、年龄和性别,都不能构成阻碍音乐交流的障碍。
我这人嗓子不好,很多高音唱不上去。当朋友约我出去唱歌时,我常常借故推辞。因为我知道,到了练歌场,我只能做个角落里的看客,看着别人成为麦霸而暗自伤怀。我常常问自己,到了练歌场,除了鼓掌,我还能做些什么?
后来也许是缘分,我遇上了一位朋友林,他会吹笛子,而且吹得犹如天籁之音。那天晚上,我到林的宿舍去串门。闲聊中谈到音乐,林拿出一支紫竹笛子,一看就有些年成了。林问我会吹笛子吗?我说我不会,但是听听还是可以的。
因为父亲喜欢笛子曲,家里曾经有很多磁带。父亲下班回来,就打开录音机放笛子曲,而他经常是微闭双目,手指在沙发扶手上打着节拍。父亲乐在其中,音乐成了他解乏休整的秘方。那些经典的笛子曲,丰满着我的童年生活,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林说那你听听我吹得怎么样?我说好啊,不会吹我可以欣赏啊!林吹了一首《梅花三弄》和《荫中鸟》,虽然没有伴奏,没有其他乐器的烘托,但是林的笛子曲可谓是余音绕梁,让人叹为观止。师傅就在眼前,我丝毫也没有犹豫,当即就让林教我吹笛子,林爽快地答应了。
经过数年的磨练,我现在也能吹奏笛子了。技术虽然算不上炉火纯青,但是自娱自乐还是绰绰有余,有时还在单位的舞台上秀一把,赢得一些掌声。现在我除了鼓掌,还可以卖弄一下自己的笛子。我觉得,音乐让我变得自信,也让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光彩。人生岂能无管弦,就让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中,像马修老师,像林和我父亲那样与音乐为伴,惬意地享受人生吧!
一百万个感谢
萨娜是洛杉矶的一名高一学生。一天晚上她看新闻的时候,了解到美国海外士兵归国后不受欢迎,这导致了士兵们在服役期间情绪非常低落。萨娜非常着急,这可不是件小事。按照学校的要求,萨娜最近需要完成一项社区服务,而这则新闻正好让她有了一个不错的想法。
“爸爸,我想给部队写感谢信!”萨娜对正在隔壁房间付账单的父亲说道。
“很好啊,你准备写多少封信呢?”父亲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一百万!”萨娜兴奋地说道。
“一百万?你不会在开玩笑吧,怎么做到呢?我们家人手有限。”父亲放下手里的工作,走过来跟萨娜认真地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家人手是不够,但是可以将所有认识的人发动起来,一起做这件事!”
“好主意!”父亲赞许地说道。
于是萨娜立刻开始打电话、写信并发电子邮件给每一个她认识的人,让他们给美军士兵写信,并且让他们将这一行动在自己的朋友圈内扩散。让大家告诉大家,一百万封感谢信需要每个人的爱心才能实现!
就这样,获悉这一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觉得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自己身边也有海归的美国士兵。他们的确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了一些心理疾患,而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人不待见他们。萨娜父亲还给当地报社、电台、电视台发去了通讯稿,这样的新闻事件媒体岂能错过,当即安排采访事宜。萨娜几天后就接到了一个来自美联社的电话,并且将她所做的一切发布了出去,这样整个美国都知道了这个爱心计划。
信件像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地从美国各地寄往萨娜的学校。最后,学校不得不准备一间空教室来储存这些信件,直到萨娜将它们寄往海外。萨娜的同学们也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帮助她将所有来信分类。“一切就像滚雪球。”萨娜回忆道。在短短六个月内,她就实现了这一目标,与此同时,她也收到了来自白宫的邀请,希望她能亲自前往总统办公室,将第一百万封信亲手交给总统,让全国人民都来见证这一刻的到来。
四年后,萨娜进入大学,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她创办的组织“一百万个感谢”在全美设有两百个分会。她收到的感谢信数量已经攀升至数百万封,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哪怕我所做的,只能感动一个人,我也觉得是值得的。”萨娜说道。
萨娜的无心之举成就了一段佳话,让海外的美国士兵感受到了温暖。不过作为中国人,我们倒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学校每逢寒暑假,也在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但是像萨娜这样,将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发酵成一次全国性的爱心事件,这样的事例应该闻所未闻。假如萨娜是在中国上高中,我想萨娜不一定有闲心做这样的公益。即便她想做,家庭、学校也会反对,因为社会实践活动会占据很多时间,还不如多练一些高考模拟试卷呢!
事实上,国人历来是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明证,但是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我们残酷地把学生禁锢在了书山题海中。这种只强调书面知识的片面教育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胡适弃农从文
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看见电影里中国人麻木不仁,愤而弃医从文,决意启蒙民众思想,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之一胡适,曾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在政学两届纵横捭阖,广积人缘,留下“我们的朋友胡适之”的美誉。可谁能想到,其实胡适很鲁迅一样,也是改变了原来所学专业,弃农从文,这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名额,准备赴美留学。临行前,二哥专程从东北赶到上海为胡适送行,并叮嘱胡适,去了美国要选择铁路工程,矿冶工程一类的技术专业,既可振兴家业,又可为国家振兴实业。至于文学、哲学、政治一类毫无用处,不学也罢。胡适考虑到学农业不收费,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补贴家用,便决定去美国学农业。到了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之后,胡适在这里度过了大学第一年。康奈尔大学农科非常著名,但当时美国社会中上层阶级的子弟都不愿意学农科,原因不言而喻,学农就要跟庄稼、牲畜打交道,让人觉着不体面。
康奈尔大学的农科教学方式很特别,注重试验,喜欢安排野外实习,胡适觉得非常有趣。但是胡适不喜欢农科的生物课。这类课上,为了实验动物脑部的作用,常常会捉几只青蛙做试验品,有的去头,有的去眼,观察这些失去了不同部位的青蛙有什么表现和变化,这样血腥的场面让胡适瞠目结舌,胆战心惊。果树学的实习课是一门实践操作课,要求学生把分得的苹果进行测量分类并做好记录。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每人分得三十多个苹果,学生们必须根据一本培育指南上所列举的项目,把这一堆苹果分门别类地区分开来。这种精挑细选的活儿,美国学生们做起来轻车熟路,好像他们对一个个苹果早已认识,又好像摆弄自己熟悉的玩意儿一样,只需翻开索引或指南,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三十几个苹果分好类,并将它们的学名填满了表格,前后花去的时间也就二三十分钟,实验在游戏中就完成了。临走时,他们还不忘偷偷地捡上几个苹果,藏进大衣口袋里,一溜烟地从实验室里扬长而去。可是胡适和几个中国学生却对着一堆苹果傻了眼,他们根本毫无头绪。当他们忙乎完了,表格也填好了,结果还是错误百出,成绩自然见不得人。
胡适学农的兴趣很快就消失殆尽。苹果实习课后,胡适常常责问自己,这样辛苦地学农,有意思吗?回国后能够找到用武之地吗?在家信中,二哥告诫胡适:“农学是中国通用之学,吾弟将来学成归国,大有可为。”可是二哥的意见胡适根本听不进去,他觉得自己感兴趣的还是思想与哲学方面的知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著作,及比较近代的宋明诸儒的论述,我在幼年时,差不多都已读过。我对这些学科的基本兴趣,也就是我个人的文化背景。”胡适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找到自己的追求目标后,胡适就开始选修康奈尔大学文学院的“哲学史”,后来更是转入了文学院,专门学习和思想社会打交道的哲学、政治和文学,先后师从克雷敦、奥兹和杜威等教授,终成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