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莎士比亚
去年圣诞节购物期间的一天,在一家玩具店的大橱窗外面站着一对衣衫破旧的兄妹,他们正眼馋地瞧着里面的玩具,我偶然听到哥哥对妹妹说:“小妹,我多希望买那个娃娃送给你,你还从来没有娃娃呢。我真希望能有钱买给你呀。”
生活中常让我心痛的场景就是看到像这样的一些穷孩子。他们无比渴望地看着装饰一新的橱窗里面的娃娃、玩具和其他美丽的他们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东西。如果能买到一些这样漂亮的东西,他们该是多么高兴啊!但穷孩子知道,这些东西他们永远不会拥有。
同样可怜的是那些母亲们,她们多么希望能买下孩子们渴望已久的礼物来增加节日的喜庆。当我看到那些不得不撇下孩子,到外面做刷洗工作的妇女,胳膊上挎着水桶,热切地望向圣诞橱窗的时候,我能读懂她们的内心。她们多么希望能把这样一些东西带回家,带给可爱的孩子们,但她们很清楚就是干到手指剩下骨头,也无法让孩子们得到这些。
我们都在望向生活的橱窗,渴望得到那里陈列的美丽的东西,渴望得到能增加我们快乐和幸福的东西。就连那些已然拥有了大量好东西的人也发现,在圣诞节期间,尤其难以拒绝自己对更多奢侈品的渴望。节日期间,我们处在各种诱惑当中,为自己和别人买了许多并不需要的东西。下面是能双赢的圣诞购物方式。学会对自私的欲望说“不”,拒绝那些我们渴望却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这可以帮助我们塑造坚强美好的人格。
让富裕的人们少花钱买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把这钱用在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身上,这将是一种给予。有多少人圣诞节后会有这样的感受:要不是怕冒犯朋友,他们多想把那些东西扔到垃圾桶里。在多少家庭里,我们看到不少没用的装饰性的东西堆放在桌子和壁炉上,碍手碍脚。这是因为,接受礼物的人不敢把它们扔掉或放到别处去,怕给予者看到以为他们不珍惜。
现在,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与其花钱和时间拿这些没用的东西让这些富有的人尴尬,还不如用这些钱做点好事。几乎每家都有一些扔在一边的书籍、玩具、图画、衣服,以及各种各样我们不再需要,却能使一个贫穷的母亲和许多小孩过一个快乐的节日的东西。
能够给予是我们的福气,在给予时不要忘了那些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们,即使在富有的美国,他们同样也在热切地看着圣诞橱窗里他们应该有,却买不起的东西。
拥有而不给予,给予然而吝啬,只给那些我们期望有所回报的人,这些都不是博爱的表现。爱默生说:“只接受恩惠却从不给予的人是卑劣的,那是世上唯一卑劣的事情。按自然规律,我们不能给施恩于我们的人以恩惠,或曰很少能够。但我们收到的恩惠一定要施予下去,一点一滴地给予某人。你要小心不要让手里握着太多的好处。它会迅速腐坏掉,生出虫子来。快快以某种方式将它送出去。”
当我们的同情心越来越宽广,当狭隘的生命打开大门,与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一同进入一个博爱的世界,我们更能体会到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理。我们都有义务尽我们的能力帮助其他兄弟姐妹承担重负。
应该坚信:爱,总会找到它的方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要给祖母买一件圣诞礼物,可她只有三个便士,当她苦想用这一点钱能买到什么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好主意。她用一便士买来一张纸和信封,用两便士买来邮票,她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奶奶,我没有礼物送给您,但是我爱您,爱您,爱您,给您一百个吻。”在这位祖母收到的无数纪念物中,据说这封孩子气的信是唯一让她感动得流泪的礼物,她把这封信和她死去孩子的一缕头发,及其他一两样无价的东西小心地收好,珍藏起来。
我认识一位贫穷的女人,她在物质方面没有什么能够给予别人的,但她按照自己的方式所给予他人的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人都多。她在圣诞节之前走访了许多贫穷人家,努力给那些生病的、残疾的、绝望的、不幸的人们带去鼓励和安慰。她给予的爱、同情、鼓励、阳光和好心情使他们感到她的到来使他们变得富有,这比收到很多物质的礼物都更有价值。
没有人穷得什么也给不了。有爱就有可给予的东西,因为“爱永不言败”。一旦当爱失去,就真正只有贫穷了。
即使基督一千次,出生在伯利恒,若他不生在你心中,你的灵魂只有孤寂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