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用爱安顿心灵
22520200000020

第20章 予人玫瑰

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莎士比亚

在亲人活着时,人们大都觉得没有机会对他们表达爱意,亲人死后才觉得后悔,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很多男人在他们母亲或妻子棺材上堆放的鲜花远远多于她们生前所得到的。有些男人,出于一种悔恨的心理,在母亲葬礼上所花的金钱比他在母亲生前给她买的礼物的总和还多。

《青年伴侣》上登载了一个关于青春活力的年轻女孩的故事。这个女孩结了婚,生了四个孩子,后来,丈夫死了,没留下一分钱。她勇敢地担负起抚养子女的重任。她教书、做针线活、刷漆,只要能挣钱把女儿们送到寄宿学校,把儿子们送去上大学,她什么活都干。

终于儿女们长大成人,女儿聪明、漂亮、优雅,儿子强壮、上进,此时母亲已是心力交瘁,满头白发。孩子们各干各的,他们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兴趣,可怜的母亲被忽略在一边。就这样过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她患上了严重的脑部疾病,很明显这是由于长期的孤独、失望和缺乏来自儿女的关怀所引起的。

这件事使她的子女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在母亲弥留之际,他们全都悲痛地围拢在她身边。一个儿子抱着母亲对她说:“您是我们的好妈妈。”母亲的脸上有了一点色彩,她睁开眼睛,用微弱的声音说道:“你以前从没这么说过,约翰。”然后,她眼睛里的光暗淡下来,谢世了。只剩下孩子们在那里悔恨、啜泣。他们在她棺材上摆满了鲜花,为母亲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这不是爱的方式。真正的爱是为活着的人送去鲜花,而不是等人死后才想起。爱在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不会等到一切都已来不及。

爱总能找到办法,总能找到做善事的时间。爱不会等到最后生病的时候才想起可怜的老母亲,把安慰留到她不能享受的时候。爱会在她渴望关心的时候去关心她。爱会经常给母亲写信,而不是几周、几月后才匆匆写一便条,告知太忙了,没有时间写信云云。

世上的大忙人会声称自己太忙了,没时间关心别人。但当他爱上了一个漂亮女孩,他就有的是时间去讨好她,去看她,去写信给她。真正的爱会找到时间去看看老母亲,让她高兴,给她送花,送糖果,不断让她感受到她应得的爱。

有一种给予不能延误。你必须抓住机会说好话,做好事,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每一天有每一天的给予,如果把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今天的机会就失去了,因为明天会有明天的计划,不能把今天的事都堆到明天。

当犹太人的子孙在旷野中行走时,每天都有新鲜甜美的吗哪从天而降,供他们食用。神晓谕他们不要为第二天存留,因为每天都会有足够的食物。可他们不信,仍要存留,结果留下的吗哪全都坏掉了。

我们日常的礼物就像这犹太人的吗哪一样,是留不住的。若不用在适当的场合,就失去了作用。鼓励、微笑、善良、关心、欣赏、表扬、感恩,这些礼物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要每天随时给予,因为同样的路只能走一次。我们不能走回头路,每一步都在往前走,如果不随时播撒爱的种子,我们身后的路对后人来说就会贫瘠得多。人们常把“我没有时间”作为疏忽的借口,其实它根本就不应该成为让生活的吗哪坏掉的借口,就像呼吸不能延迟,日常的给予也绝不能拖延。如果你没有及时表扬保姆、报童、司机、雇员、同事,给予需要你帮助的人以帮助,如果你没有及时把这些礼物和祝福送出去,那它们就永远丢失了。

下面这段文字或许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

如果格莱德斯通在处理繁忙的国际事务的间隙还能找到时间去看望一个生病的街道清扫工,那么不那么忙的人们又有什么借口忽略这些小小的善意行为呢?这件事使格莱德斯通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比他做的那些伟业更显得伟大。还有菲利浦·布鲁克斯,他在波士顿的贫民窟替一个母亲照看婴儿,好让孩子母亲出去透透气,这件事比他高贵的一生中的很多伟大成就更多地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喜爱。

“有时候我想我们女人是不是过于忙碌,得不偿失了,”一位老妇人忧心忡忡地说,“我们被告诫不要浪费每一分钟,业余时间多干活和学习,同时做很多事情,以至于拿不出时间做点好事。我们扶危济贫,但对那些看来似乎没什么难处的普通邻居却拿不出一分钟的时间。实际上做一些小事并非是浪费时间。与邻居交换一两盆花,友好地唠唠家常,都会使人愉悦,摆脱枯燥感。我们不该忙得无暇打听邻家

在外上学的女孩或对他家那个当兵的或‘在那边的’男孩的来信表示出兴趣。有人对你关注的事情表示关心,这对孤独的母亲是一种安慰。尤其是我们不能忙得忽略了家人。但愿没人说我们忙得不近人情。”

可我们中有很多人吝啬同情,吝啬对别人的鼓励和帮助,舍不得拿出钱来资助别人。我们用钱买房、买地、买股票、搞投资,就是不帮助那急需帮助的人,因为我们害怕哪一天自己会需要这些钱。

有一个年轻聪明的女孩子,在一家工厂工作,她要帮助一个兄弟完成学业,还要抚养生病的母亲。她的工资很少,与她在工作上的付出不成比例。她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老板,希望能增加工资。老板知道那是她应得的,他也有能力支付更多,但他自私地拒绝了她的要求,心里对自己说现在不行,以后再给她加钱。多年以后,女孩慢慢老了,没有钱,身体也垮掉了,若不是朋友相帮,她几乎活不下去。没有什么比用“以后再做”为借口,推迟我们现在应为别人做的事更能阻碍我们道德上的发展了。我们很清楚好事延迟越久,越不可能再去做。结果,我们失去的是比我们要给予的贵重得多的东西。

那些吝啬物质援助,把爱的芳香只留给自己的人,最终会发现心灵的善良之泉已经干涸,美好的天性遭到破坏,同时也失去了财富带来的喜悦,只有心胸博大的人才能享受快乐。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神奇,自私自利最终会败在自己手里。花苞没有多少芳香和美丽,只有当花蕾绽放,吐露芬芳的时候,它的美与香才得以开发。传说所罗门王收到希伯女王送给他的一个珍贵的花瓶,里面装着万灵药,一滴便可恢复健康,长生不老。所罗门的朋友们听说了这神奇的万灵药,死亡临近时,他们都恳求得到一滴这珍贵的液体,但都被所罗门王拒绝了,他担心瓶子一旦打开,其余的就会挥发掉。最后,他病得很重,让仆人拿来这瓶子,但是,看啊,那珍贵的液体已经全都挥发了!

拒绝打开钱包,很快就会拒绝同情。拒绝爱就会失去爱的能力,没有了爱和同情,你就是一个道德上的残疾人。而一旦你打开心灵的大门,毫不吝惜地向每一个路人送去美丽与芬芳,你的力量便开始增长。

如果一个人患病多年,最终找到了治病的良方,却拒绝把方法告诉那些患同一种病的其他人,你怎么看他?你可能说这简直是犯罪。也许你很难相信其实人人都是这样残忍而自私的。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有助益的事情,我们会轻而易举地接受下来,可有多少人会把它们传下去呢?多少次我们把别人说的好话当成对自己的恭维,却不想如何去帮助别人,或把这有用的信息传给另一个人;多少次我们把个人的、家庭的用品收藏起来,心想以后也许会用得到,而不是把它送给现在就需要的人!

这不是爱的方式。爱是慷慨的给予者。爱不把所有东西都堆到阁楼上,只因为可能会用得上。爱把旧衣物、旧玩具、不用的家具都送给穷人。趁大衣还能穿的时候送给别人穿,读过的书籍杂志送给别人看。爱每过一段时间,就巡视一番,拣出那些没有也能行的东西送给人。换句话说,爱有为别人着想的心,爱愿意帮助别人。

如果我们实践爱的方式,就不会有死后行孝的问题。我们不会推迟爱的给予,我们不会等到过后再去实施援助,我们不会忘记把我们收到的许多好东西传递下去。

每天我们都会给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同时又对别人大有助益。最终受益的不仅是别人,更是我们自己。做了这些基督在同样条件下也会做的事情之后,我们就会感到力量的重生。每做了一件善事,上帝的话语便在耳畔回响:“你为那最弱小的人所做的,就是为我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