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大霾小爱
22518200000041

第41章 疯女人(一)

中国人对家庭是很注重的,而房子是家的根,没有房子的日子就如同浮萍一般,感觉没有安顿下来。所以中国的房地产才能够如此蓬勃地发展。

同样,年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无数人宁可忍受春运的折磨也要千里迢迢地回家过年。

年与房子都跟中国人的家庭有关,所以年前房地产的销量很好,但是年后便冷淡了下来,二月份基本没有人看房,三月份也是混过去的。

但是大河置业里面,三月份开始就热闹非凡,董事会天天吵,几个投资人要么哭诉要么装可怜,只有一个原因。

年前,蓝宝石刚刚启动的时候,玛丽曾经吐口,想要把股份出让一部分,淡出房地产界。

那个时候蓝宝石小区刚刚启动,没有想到,霾城最贵的小区居然卖的很好,一下子就解决了资金问题,所以玛丽想要出让股份的原因基本上消失了。

但是投资人不干,以王董带头的几个投资人,天天在董事会上哭诉,说为了融资,卖房卖车卖老婆;为了借钱,几十年的产业都抵押出去了;为了银行贷款,年都没过好,天天求爷爷告奶奶。

现在好不容易筹到钱了,玛丽如果不出让股份给他们,他们就没有活路了。

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他们就是想要玛丽家的股份,从现在蓝宝石小区的火爆,完全可以看到将来大河置业的辉煌,而房地产市场蒸蒸日上,这个行业已经变得暴利。

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

玛丽并不情愿,但是架不住董事会天天跟菜市场一样,也看不得几个董事天天个买菜大妈一般抹眼泪。

最后没有办法,打算用三亿卖掉自己家族掌握的大河置业百分之十的股份。

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并不是看公司有多少钱,而是要看融资的时候投资人打算以多少比例投多少钱。

比如这个公司就有五千万,法人占全部股份,那么当有一个融资人拿出五千万来购买法人股份的百分之二十,那么这家公司并不是只值它具有的一亿,而是立刻变成了两亿五千万,很简单的数学题,这也是所有公司都愿意上市的原因。

玛丽家所占有的大河置业股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具体数字我并不知道,这次用三亿卖掉百分之十的股份,说明大河置业的市值已经达到了三十亿,大部分都是玛丽家自己的钱。

三十亿啊,什么概念。

董事们很痛快地拿出了这笔巨款,然后又想继续融钱,还打算让玛丽吐出一部分股份。

玛丽不肯,于是董事会又变成了菜市场,后来还把玛丽的父亲搬了出来,几个董事一起去监狱请示玛丽的父亲,玛丽的父亲的确有心退出房地产市场,这给董事会留下了口实。

几经争夺之后,玛丽与董事们不知道达成了什么秘密的协议,反正玛丽家的股份只留下了百分之二十,而王董也变成了大河置业的董事长。

这个时候很确切地说,大河置业从今天开始不再姓黄,而是姓王了。

董事会虽然变动了,但是玛丽依然是总经理,掌管着所有的实权。

整个大河置业的三月到四月,便是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下度过的,我本来以为玛丽会有些难过,毕竟公司以后不再是她家独有的了,但是我发现她的心情还不错,还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落差。

而我也在这个期间,正式结束了试用期,成为了大河置业的正式员工。

正式员工的待遇立刻就不同了,第一天就有几个我根本不认识的人跑过来,非要拉着我晚上吃饭唱歌。

原来他们都是助理,分布于各个经理的手下。

其实按级别来说,我是总经理助理,比这些小助理要高上一级,并不比他们的经理级别低。

但是经理各个都有实权在手,谁会在意我一个说话当放屁一般的小助理?于是我顺理成章地被推入了助理的行列。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我转正的消息的,但是我却通过他们了解了许多公司的内幕。

助理是一个特殊的小团体,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群,甚至还有规章制度,很严密的一个组织。

这个小团体为每一个经理办事,虽然各有所属,但是又互通有无。

很多经理会通过自己的助理撒钱给其他助理,喝酒唱歌在这个圈子里都能报销,只要你想,天天出去腐败没有一点问题。

而我偏偏是这里唯一一个不用撒钱不说,还是拿钱最多的那个人,谁让咱是总经理助理呢。

这些钱收不收?

肯定要收,如果你不收,就会被排斥在这个圈子之外,所有人都认为你破坏了规矩,你是个另类。

依然是那个混蛋逻辑,依然是那样的“你不抽烟,你就会告老师”的选择题。

有的时候我很奇怪,难道这个世界只有这两种选择么?

就没有第三种么?

就没有人真的能在这个世界里面独善其身么?

等到四月份赵舒离职之后,徐晴两人的项目正式启动了,我跟着掺乎其中,兴致勃勃,不亦说乎。

第一件事就是房子,有房子其他的才好说,赵舒早就看好了一处地方,而且租金也给人家了。店面这个东西,就是要碰,赵舒是先看到了这个地方招租才起心干这个的,徐晴不过是她找的投资人而已,如果没有徐晴,赵舒也会做下去的,反正很坚决。

所以赵舒跟徐晴说已经交了两年租金,一共一百万的时候,徐晴没有疑心,反倒是我有些不放心,但是徐晴不说啥我也不好说。后来过去看了看地方,两层楼,的确值那么多钱。赵舒的投资基本上就到此为止了,后期的投资都要看徐晴的了。然后赵舒把合同也拿出来了,白纸黑字,没有问题。

徐晴黑白通吃,半个月就弄了个营业执照,资质证明啥的都弄好了,到底是有人办事痛快。按照赵舒和徐晴说好的,徐晴投资多一些,徐晴当法人。然后徐晴继续投资一百五十万,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赵舒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如果钱不够,两个人再按这个比例继续投资。营业的时候,如果两个人都在店里干的话就每个月每人支五千工资,用作生活费,剩下的钱年底分红。如果只有一个人看店的话,另外那个人就不领工资,这个人开八千。反正徐晴也没事干,赵舒也离职了,她们两个人都看店,所以就每个人开五千。

基本上我觉得很公平。

做生意就这样,亲兄弟明算账,要不然更伤和气。

她们两个人这些都白纸黑字的写了下来,是赵舒建议的,赵舒这个女孩做起事情滴水不漏,真的是很靠谱的一个女人。

如此心细如发的女人,非常适合当家做媳妇,就是不知道怎么让老许弄到手了。

房子弄好之后,就开始一面装修,一面弄器材。

这面刚开始装修,器材厂就跑来了好几个推销员,鬼知道这些信息那里透出去的,这年头卖信息的人比间谍都厉害,生孩子的卖你奶粉,买房子的找你装修,保准没等过夜消息就被卖出去了。

不过这倒是反倒省事了,徐晴、赵舒坐在家里货比三家,倒是我这个跟班的享受了一把贵宾级待遇。我也不知道在推销员眼里,我究竟是什么角色,反正好像一个男人站在女人堆里就忽然变成做主的一般。好几个推销员悄悄塞给我电话,我打过去就又吃饭又喝酒,各种溜须拍马,有的夸质量好,有的要给高额回扣,总之就一个目的,让我做她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