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智慧书
22516200000001

第1章 论修养

个人修养应做到“三严三实”:修身要严、用权应严、律己必严;务实谋事、踏实创业、诚实做人。

正人需正心,正见必正念;利人能利己,利国才利家。

三国名相诸葛亮讲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明代学者陈继儒说过:少年人要心忙,忙者慑浮气;青年人要心旷,旷者闯天下;中年人要心静,静者化纷繁;老年人要心闲,闲者乐余年。为人、为学、为事,忙在正路,闲在余暇,旷其眼界,静其襟怀。

人应做到六戒,方可内处以睦,外处以义:一戒自满,满则无追求;二戒骄傲,傲则无学识;三戒懒惰,惰则无进取;四戒漂浮,浮则无精进;五戒烦躁,躁则无理智;六戒焦急,急则无业成。

与人为伍需以宽厚,要求自身需以严格,谋取财富需以正道,索求名声需以事业,维护权益需以法规,讲究文明需以知识,寻找娱乐需以儒雅,保全安宁需以忍让,求得信任需以诚实,争取和平需以仁爱。

相逢良师不去学必后悔,遇到贤达不去交必后悔,对待长辈不孝敬必后悔,见到危难不施救必后悔,拥有财富不行善必后悔,追寻真理不执着必后悔,报效祖国不忠贞必后悔。

个人礼仪修身的十条标准:不自恃清高、不盲目承诺、不轻易求人、不强加于人、不取笑别人、不乱发脾气、不小看仪表、不封闭自己、不打断别人说话、不欺负老实人。

人的综合素养体现在:努力提高素质,顺应改变习惯,认真做好细节,妥善处理关系,善于抓住机遇,努力实现理想,争取赢得人心,适时平衡心态,学会控制情绪,勇于战胜自己,坚决抵挡诱惑,始终保持本色,注重身心健康,合理解释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推荐的二十个良好行为:学会感恩;明智地选择自己的朋友;培养同情心;不断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做你想做的事情;要经常笑;学会原谅;要经常说谢谢;学会深交;守承诺;善于冥想;关注你在做的事情;要乐观;无条件地爱;不要放弃;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放手;好好照顾自己;学会给予;活在当下。

人的修身与养性,最终应达到三个目的: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拿得起——强调责任,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放得下——举重若轻,有所为有所不为。看得开——心灵淡定,常想知足,常思开心。

靠德做人,靠信立身,靠勤立业,靠才立世,靠拼立功。以德为先做人,以诚为先待人,以勤为先做事。

眼目明须少看少听,耳根净须少言少论;心态平须少执少求,心计少须少争少斗;傲心少须少骄少狂,怨心少须少嫌少厌;忧心少须少攀少靠,贪心少须少私少欲;躁心少须少急少慌,烦心少须少问少闻。

人要存善心,行善事,做善人,得善报。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修身靠德,服众依德,领才以德,润才讲德,德才兼备。

以高尚品德让人心服,以博学多识让人佩服,以申明理义让人信服,以模范表率让人诚服。

说话不急不慢,遇事不怒不怨,决策不宽不严,工作不疏不漏,对人不卑不亢。

人应克制六种不良情绪:发怒时的言行是不理智的;清高时的言行是不慎重的;自卑时的言行是不自信的;妒忌时的言行是不道德的;烦恼时的言行是不负责的;疑虑时的言行是不真诚的。

以勇气应对大事难事,以平常心应对逆境顺境,以涵养应对大喜大怒,以智慧应对难舍难得,以坚持应对或成或败。

气质好源自微笑,处境顺源自适应,知己多源自理解,生活美源自包容,人际广源自欣赏,度量宽源自谦让,世界静源自良善。

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

佛教讲七种布施——颜施:时刻微笑待人处事;言施:用关心安慰的口吻与人说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不设戒心,不存疑虑;眼施:善于关注别人,欣赏别人;身施:乐于助人为乐,关爱他人;座施:公共场合礼貌待人,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越懂得给予,就越富有快乐。

遇急事,要沉稳;敢较真,不硬碰;不怕事,不惹事;办事情,找方法;讲原则,要认真;交朋友,要真心;处同事,要诚心;待下属,要关心;不损公,不肥私;多助人,少利己;得志时,不孤傲;失意时,莫自卑;得到的,将失去;失去的,随他去;得健康,心态好;求和谐,大有益。

抬高眼力把不顺眼的人看顺,诚心做事把不想做的事做好,锤炼胸襟把想不通的事想通,陶冶修养把不该说的话收回,宽容大度把不该生的气压下,严于律己把想放纵的心收住。

口中无闲言,心中无杂念,眼中无权势,念中无他恨,学中无止境,腹中满经纶。

处高处不自骄,处低位不自卑,行之当进则进,遏之当退则退。富贵不能去其心,得失不能易其志,进则立于天,退则植于地。

圣者无名仙山隐,大德无形灵水澜;贵时韬光不显露,富时深藏不炫耀;田间稻穗越低垂,果实累累越丰硕;路经窄处且让步,时运济时且让人;地处洼势能成海,人守低调易成王。

行善之人积善德积大德,如春园之草似不见长,却日有所增;作恶之人生恶念种恶果,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日有所亏。作恶之人心中有鬼,日日惊颤;行善之人心中托底,时时安详。

对上恭敬,对下不傲,做人要守礼;大不糊涂,小不计较,谋事要靠智;能拿六分,只拿四分,对利要讲义;品德如莲,大公无私,人品要如玉;表里如一,真心以待,为人要诚信;优为聚灵,敬天爱人,修心要施仁。

容天下之物必大其心,受天下之善要虚其心,论天下之事应平其心,应天下之变需定其心。

平安健康有赖于好身体,得道多助有赖于好心眼,趣味人生有赖于好观念,谨言慎行有赖于好脾气,常伴好运有赖于好人缘,和气生财有赖于好言语,惜福造福有赖于好行为,生存发展有赖于好环境。

我无才则人不敬我,我无德则我不敬人;我无能则人不容我,我无量则我不容人;我无为则人不助我,我无善则我不助人。要不以他人之心待人,不以他人之举对人,不以他人之过报人。

根在心善,本在人和,方在尊师,法在重友,聪在能忍,明在会让,勇在排难,谋在解困。

气质显雅气,从容显大气,诚信显豪气,知识显才气,品端显正气。

清朝重臣左宗棠说过以下几句名言,读后给人启迪:1.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时,不被人嫉。2.身无半亩,心忧天下。3.读书万卷,神交古人。4.择高处立,就平处生,向宽处行。5.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俭省,断不可浪费,此惜福惜家之道也。6.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由于人心不正。7.无事时不可惑倦,人贤者视其自修。

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利,叫个人自重;重人格、重劳动、重权益,叫对人尊重;讲原则、讲程序、讲效率,叫办事稳重。修身养德的大敌是贪欲,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正直。

百知学为先,百行德为先,百事法为先,百善孝为先。

失态必失礼,失丑必失言,失格必失德,失真必失信。

处世顺必戒贪,为人好必戒滑,事业成必戒骄,遇挫折必戒馁,交挚友必戒欺,修身心必戒躁,教子女必戒暴,敬孝道必戒烦。

人应做到闲心不操,妄心不生,妒心不存,烦心不寻,良心不丧。

人要学会珍惜友情,淡定心情,播种善良,培养爱好,得失随缘,勇于担当,勤于读书,拼搏事业。

一个人的气质,不在容貌和身材,而在内秀留下的印迹;一个人的修养,不在装扮出的优雅,而在一种阅历的凝聚;一段人生的沉淀,提升你的气质。做一个沉稳、细心、胆识、大度、诚信、谦虚、友善、敢担当的有修养的人。

随和是素质,低调是修养,谦卑是智慧,吃亏是大度。

度显男人之美,韵显女人之美,真显孩子之美,醇显老人之美,爱显夫妻之美,和显家庭之美,品显生活之美,诚显朋友之美,悟显学习之美,乐显工作之美,公显社会之美,舍显做人之美,空显修炼之美,善显人性之美。

不愤言于觉人之诈,不动色于受人之侮,不扬他于察人之过,不记心于施人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