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高道李真果
22515000000008

第8章 流落他乡(2)

“大人,请您行行好,我娘和小妹没有吃的,她们会饿死的!”真果拉着大人的衣袖哀求道。

大人憎恶地甩开真果的手,狠狠地朝他一脚踹去。真果摔倒在地,小手被地上的碎石划破,鲜血流淌。

“真是他妈的不吉利,出门碰到个倒霉蛋!小叫花子,再让爷看到你,揍死你!”

大人坐上轿子骂骂咧咧而去。

“对不起,真果无能,让娘和妹妹受饿了。”真果空手而归,背着双手,难过地对母亲说。

“你的手怎么了?”母亲让真果把手伸给她看。

“没,没什么。”真果躲闪着,“娘,我再找别的人家,给妹妹讨点粥。”

母亲一把抓住他的手,看见他的双手淌着鲜血,顿时心如刀割一般,颤抖地问:“孩儿,你挨打了?”

真果摇头否认。

“疼吗?”

“不疼。”

“娘不好,娘让你受苦了。”

看着受到凌辱的真果,仅仅六岁,却如此懂事和坚强,这更让李母心疼和自责。田产房屋被霸占、母子流落他乡、幼小的儿女遭受如此惨景,这是什么世道啊?!

苍天哪,我李氏没有做过一件恶事,为何让我的孩儿受此大罪?她忍不住仰天放声痛哭。

真果见母亲一哭,心中大痛,恨自己太小,不能保护母亲,也禁不住大哭起来。母亲怀中的小妹哭得更厉害了,母子三人哭成一团。

寒风吹起迷离的细雨,凄惨的哭声飘散在冷风细雨中,令人心碎,惊动了四周。路过的乡民都停下来,住在街上的居民也纷纷开门出来,不一会儿围了很多人。

看着眼前可怜的母子三人,男女老少无不同情,自动地捐钱捐物,有的递给馒头、花卷,有的从家里拿来衣服,有的给几两银子,有的给女婴端来米粉……

这时,一位身穿粗布长袍、头戴斗笠的中年男人远远听到悲切的啼哭声,便沿着声音上前查看。

他走到围观的人群中,见到眼前这一幕凄惨的情景,不由心头一凛。衣着破烂的妇人怀抱女婴悲切地痛哭着,发髻上别着一朵白花。她身旁站着一个小男孩,穿着蓝色的破棉衣,已经被毛毛细雨淋湿。脏兮兮的小脸蛋看不清楚模样,一双深陷的大眼睛挂着晶莹的泪珠,令他为之动容。而那妇人怀中的女婴哭得累了,失去力气。

“这位大姐,从何处来?何事悲哭?”他走上前询问。

李氏抬起泪眼哭诉:“民妇住在本县李家区观音场响坛子村,夫君因病去世。恶霸熊巴爷欺我新寡,对我侮辱不成,便诬赖夫君生前欠他上万银两,强行将家业田产侵吞去了,还把我们孤儿寡母赶走。我一个妇道人家走投无路,求告无门,只得带着幼子和襁褓中的小女流落他乡,乞讨求生……”

李氏说着,悲切地哭起来。人群中有的落泪,有的叹息,有的愤愤不平。

中年男人听着李氏的诉说,胸中一股怒火燃烧,暗暗握紧拳头。

李氏心痛地揽住身旁的李真果,哽咽地:“今日来到贵地,孩儿为给母亲和妹妹讨粥,却受尽凌辱。民妇心中如刀割一般,想起来沦落如此绝境,悲从中来,才忍不住痛哭起来,惊动各位好心之人。”

中年男人从头上摘下斗笠,只见斗笠上写着四字:“浩然正气”。

“这等恶人无赖、淫棍地痞,岂能容欺压弱势妇孺,无法无天!”他气愤地说。

人群中有人惊呼:“是彭状师!”

“大姐,莫要悲伤,这官司我替你打定了!不但包你争回田产,且要恶人得到惩处!”

李氏不敢置信地抬起泪眼:“这位大哥,您说的是真的吗?”

人群中有人对她说:“这是我们彭家场的彭状师,铁齿铜牙,远近闻名,没有咱状师打不赢的官司!”

李氏又惊又喜,连忙叩谢。

“夫君,瞧他们孤儿寡母多可怜,不如暂住咱家如何?”一位中年妇女上前对彭状师道。

“我也正这么寻思,就听娘子的安排。”彭状师转过身,把妇人介绍给李氏,“这是我的内人。”

“多谢恩人,二位真是大善人啊!”

李氏感恩不尽,连连磕头。站在身旁的真果也跟着母亲一起跪谢。

“小子,快起,男儿膝下有黄金。”彭状师一把拉起真果,将身上的一件棉背心脱下给他穿上。

望着彭状师父亲般慈爱的目光,真果心头一暖,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

“您是神仙吗?”走在去彭家的路上,真果拉着彭状师的手,好奇地问。

彭状师手摇白纸扇,爽朗地笑起来,问道:“为何这么问?”

“神仙总是在好人有难的时候帮助他。”

真果想起了那位疯癫老道,若不是老道施药救难产的母亲,他就不可能来到世上。

“我呀,不是神,不是仙,我就是帮穷人打抱不平的状师。”

“状师是什么?”

“状师就是替人写状子,打官司,为民申冤的人。”

“我也要当状师!不过……”

“不过什么?”彭状师兴趣盎然地问,看得出他十分喜欢小真果。

“我发过誓,我要当医家,给很多很多的人治病。”

彭状师蹲下来,用欣喜的目光看着真果,高兴地说:“好啊!有出息!小小年纪这么有志!”

“我爹爹便是因为患病去世的。”真果难过地说,“叔叔,爹爹功夫可了不起了,李家斩邪剑法盖世无双!要是爹爹在世,恶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你爹哪有这么大神通。”李氏含着泪花对真果嗔怪道。

“孩子他爹是不是威震四方、疾恶如仇的李团练?”彭状师问道。

“正是夫君。”

彭状师顿时肃然起敬:“敬仰!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他取下斗笠,给真果背在身上,一把将真果举在肩头:“跟叔叔回家去咯!”

原来这位中年男人姓彭,名子渝,是彭家场有名的民间状师,生性豪爽,专爱结交英雄豪杰,打抱人间不平,与李永超曾有一面之缘。他年轻时获取举人功名,在衙门谋得文职官位。目睹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他愤而离开衙门,回乡下务农,当上“斗笠状师”。由于他长于辞令诉讼,并与安岳县衙内的师爷、公差有交往,为穷人打赢了诸多官司,因此颇得当地百姓赞誉。

彭子渝夫妇将母子三人接回自己乡下的家,安排好吃住。彭子渝当天连夜起草好诉状。

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李家母子三人前往安岳县衙告状。

知县是个新科状元,见有人击鼓鸣冤,状告新任李家区团练熊巴爷,便立即命令将熊巴爷传上公堂。

公堂上,狡猾的熊巴爷咬定李永超生前欠他若干银两,以李家田产房屋抵债,合理合法,还拿出所谓凭据,有李永超的画押签名。

彭子渝向知县禀告:“知县大人,这是伪证,笔迹不符合我已故当事人的。讼师彭子渝有李永超生前写给李氏的遗书一封,请大人明察秋毫。”

师爷从彭子渝手中接过遗书,呈给知县。知县将李永超遗书上的笔迹与熊巴爷凭据上的笔迹对照,完全不吻合,不由勃然大怒。

“熊巴爷,你伪造凭据,该当何罪?”

熊巴爷狡辩道:“知县大人,冤枉!他说遗书就是遗书吗?我还认为他与李氏合谋伪造呢!”

知县是个新官,经验不足,认为熊巴爷也言之有理。

彭子渝沉着地说:“知县大人,彭子渝请求调出李永超任团练所呈县衙文书。”

知县犹豫:“这个……”

彭子渝对熊巴爷挖苦道:“难道文书也可伪造不成?”

“就是把文书拿出来看又能把爷怎么的?爷手中白纸黑字,我说是就是!从朝廷到下面,白道黑道,老子都有人!老子就是王法!”熊巴爷咆哮道。

彭子渝嘲讽道:“熊巴爷,你是说知县大人都要听你的?那还要知县和公堂干什么?”

知县的脸色很难看。

彭子渝转过身对知县拱手道:“知县大人,熊巴爷公然咆哮公堂,藐视县令大人,按《大清律例》,此罪可视为‘谋反’!”

知县将惊堂木猛地一击,喝道:“熊巴爷,你可知罪?”

熊巴爷吓了一大跳,扑通地跪在地上磕头,大喊冤枉。

跪在母亲身边的真果突然朝知县拱手吟道:“大人,为非作歹熊巴爷,人人见了杀千刀;如不重打几十板,平民百姓怒难消;青天老爷明断案,高悬宝镜照公堂。”

知县吃惊地看着几岁的真果,这孩子竟然能即席吟诗?且言之凿凿,正气凛然,此儿很不一般。

“这是哪来童子?”

李氏惊惧地答道:“是民妇犬子,不知规矩,望大人恕罪!”

“童言无罪。”

这时,师爷捧着一叠文书,走到知县身旁。知县仔细看了文书上李永超的笔迹,顿时怒容满面。

他又将惊堂木在案板上拍击了一下,对熊巴爷道:“大胆!伪造证据,霸占民妇家业田产,又藐视公堂,罪责难逃!”

熊巴爷吓得直哆嗦:“大人饶命!”

“即日,着罪犯熊巴爷归还民妇李氏房屋田产,并革其团练官职,重打八十大板!”知县说完,从签筒里掷下八根黑签扔在熊巴爷面前。

差役拾起地上的竹签,将熊巴爷绑在长凳上,开始施刑。两个差役举起法棍,一边打一边唱着执刑词:“一二三四五,皮肉受点苦;六七八九十,回家躺上席;再打二十板,看你敢不敢?”

围观公堂审案的民众一阵喝彩,拍手称快。

彭子渝替李氏打赢了这场官司,为李家争回了祖传的房子和田产。熊巴爷也被革去团练官职。

李氏万万没有想到,情势突然逆转,竟赢了官司。她感激涕零,当场带着真果跪谢恩人彭状师。

第二节 报恩

安岳是一座佛都,早在唐宋便以摩崖石刻造像闻名,尤以佛教造像为主。当地百姓都信仰佛教。

李氏是一个念佛的人,知恩图报。她母子三人落难之时,幸遇彭状师仗义相助,帮她打赢官司,争回田产房屋,还将她和一对幼子收留。她常怀感激,一心想报答恩人。

“大哥、大嫂,我一个妇道人家何德何能,蒙菩萨垂怜、恩人相助,才使我母子脱离悲惨绝境。李氏无以为报,愿奉田产数亩回报!”

李氏决定拿出田产,回报彭子渝夫妇。

“这可万万使不得!”彭子渝急道,“我彭子渝有一个铁打的原则,凡为穷人打官司,从不收取财物。”

真果崇拜地望着彭子渝,在旁边听着大人的对话。

“知恩图报。若不回报恩人,我如何心安?万望大哥大嫂莫要推辞!”李氏道。

彭氏插话道:“李家大姐,我夫君向来打官司只收富人的财物,说一不二,你就莫要说什么回报的话。”

“请一定收下我们母子的心意!”

“我帮助大姐,一则见你们孤儿寡母被恶霸欺负、走投无路,抱不平;二则敬仰大姐先夫李团练的威名,子渝从未图什么回报。”

“可是……”

“不要再提了!”

彭子渝断然拒绝,这让李氏很难过。

在回老家的前夜,李氏彻夜难眠,拿什么酬谢恩人,能让他欣然收下呢?她披衣走到院子里,坐在石桌边独自寻思。

“娘,您为何还不睡?何事烦扰?”真果走到她的身旁,悄声问道。

原来真果一觉醒来,不见母亲在身旁,便下床到屋外寻找。他看见母亲独坐院子里,心事重重。

李氏看到真果,脑子里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彭子渝夫妇膝下无子,又特别喜爱真果,何不把儿子过继给彭家夫妇做义子?一来可以让真果跟彭子渝学习,二来可以孝敬彭家夫妇,报答恩人。

只是,她实在舍不得视为生命的儿子离开自己的身边。想起生真果时痛得死去活来的情景,她就不堪回首。若不是遇见疯癫老道,恐怕母子都没命了。

李氏感到安慰的是,真果天赋过人,聪颖好学、孝顺懂事。如今,要把自己心爱的孩子送给别人,如同割掉她的心头肉,她怎么能舍得?

李氏抚摸着真果的头,注视着儿子担心的眼神,她感到心都要碎了,似乎有把刀刺透胸口一样痛彻心扉。她深吸了口气,心意已决。

“真果,娘想让你给叔叔阿姨做儿子,你愿意吗?”

“为什么?”真果震惊地问,“我是娘的儿子,娘为什么不要真果了?娘不喜欢真果吗?”

真果的心倏的一下沉了下去,仿佛掉进深幽冰冷的湖底。虽然不明白娘为什么这么想,却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恐惧。

李氏的眼角忍不住袭上泪水,心战栗着,她几乎就要动摇了,但想到如果没有彭子渝的帮助,母子三人可能饿死街头,更不用说收回田产,如此大恩大德,怎能不报?

“孩子,娘很爱很爱真果,也舍不得真果,但是,彭叔叔救了我们母子三人,还收留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报答恩人啊?”她努力说服真果。

“彭叔叔是好人,他不要我们回报的。反正,我不离开娘!”

“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李氏生气道。

真果哇的一声哭起来。李氏赶紧捂住他的嘴:“别哭,别把叔叔婶婶吵醒!”

真果停止哭泣,眼泪汪汪。

“娘给你讲个故事。”李氏搂住真果,决定跟孩子讲道理,“从前,有一只小羊对它的妈妈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泪流满面。从那以后,小羊为了报答妈妈的哺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把它喂大。所以,它要跪着吃奶感谢妈妈的哺乳之恩。”

真果被妈妈讲的故事吸引,转动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

“这个故事叫‘羔羊跪乳’。”

真果的眼里闪着感动的光芒。

“娘再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乌鸦,小时候都是由它妈妈辛辛苦苦飞出去找食物,然后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再飞出去找食物了。这时,长大后的乌鸦没有忘记乌鸦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妈妈当年喂它的情形,每天飞出去找食物,然后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妈妈,照顾老乌鸦,从不感到厌烦,直到老乌鸦死了。”

“娘,我知道,这个故事叫‘乌鸦反哺’。”李真果听私塾老师讲过。

此刻,月光投射在院子里,真果的眼前被一束光芒照亮,似乎感到妈妈的手把他从幽深的湖底拉了上来,渐渐地,他看到一片光明。慢慢地,他的眼中流露出羞愧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