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高道李真果
22515000000037

第37章 孤独的修行(4)

道教符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丹书符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缄封,令病人佩带。有用于辟邪保安:或佩带身上,称为护身符。或贴于寝门上,叫“桃符”或叫“护宅符”。有用于救灾止害:或将符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旱灾等。

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整个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

李真果在二仙庵藏经楼刻经版时,翻阅过所藏的《道藏》典籍,对道符的神力十分好奇,又难解奥秘。眼下经龟背仙翁详解,他感到自己正读到道医文化中最神秘的一页。

“符咒术必须要有极其深厚的内炼功夫。在制符的过程中,需要发动自身灵场向符内封注灵气,也就是运气于符上,将天地日月的能量聚于你的意气中,达到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人感应,神气冲和,才能为人治病解厄,道书所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李真果思忖着龟背仙翁的话,突然有所触动:“就是说,符法术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功,以我之气,引天地万物之气;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对吗?”

李真果的聪明颖悟胜过常人百倍,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兼之疯癫老道传授内丹功法于他,对丹道修持法门早已费过许多心血推详,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今日遇老仙翁,又传符之术与他,略加点拨,他立行豁然贯通。

“对。”龟背仙翁满意地说,“书符者引存神,倾‘精’‘神’于笔端。神不走,不乱,心与符一,符与心俱,下笔成符,一挥而就。如此书成的道符,便能感应天地间之阴阳、五,役使鬼神,达到呼风唤雨、治病消灾的目的。”

龟背仙翁将书符的诀窍讲完,又正色道:“若无至诚之心,符自然就不灵了。道士书符、用符,须先澄心净虑,去掉杂念,以我之正气,结天地飞玄妙气,而为人治病疗疾。符是否灵验,全在道者德高意诚,道功法力。”

“一些江湖术士功力不够,起贪念邪心,利用它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在民间影响极其恶劣,污了道家声名。”龟背仙翁又严肃地加了一句。

“真果记住了!”

接下来,龟背仙翁将书符窍要咒诀一一说给李真果,符书写要与咒语掐诀配合,每画一笔都有相关咒语,以达上天。

“静心定息,左手掐诀,右手念咒,口中微咒,心中存神,依诀画符。”

龟背仙翁说完“二十四字”口诀,整理了一下道袍,神情严肃。他端坐在石桌边,手拿毛笔,点蘸朱砂,一边念着咒语,一边在纸上画符。

此时的老仙翁身上安静祥和的气质,笼罩着一种神秘感,又给人震慑和庄严之感。

李真果不由肃然。他无法完全听清楚龟背仙翁所念咒语,只听得几句:“混元一气,高辛之余,付我弟子,疾摄疾除……谨召十大功曹,针砭小吏,布气治病,神员天医大圣,随呼即至……”

他听得最清楚的是,每一句咒语结尾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语。而每一道符针对不同的内容,用于修炼、镇邪、治病等。仅治病,便有各种不同的符,如冷吞符、热吞符、吐吞符、汗吞符、洗眼符、求子难产符等。李真果看得眼花缭乱。

这时,老仙翁将面前的案桌上已写完的符,突然朝空中一掷,符纸漫空飞舞,又纷纷落下,悬挂在了山洞里的钟乳石上,布成了一个符的气场,令人震撼。

李真果看得呆了。他忽然联想到自己掉下来时,能够死里逃生,或许是老仙翁设的符坛所救?

龟背仙翁从怀里掏出一个白布裹着的布包,递给李真果:“你拿去看吧。”

李真果慌忙接过,小心翼翼地取出,拆开一看,原来白布包的是一本褪色的线装书,上书“张天师玄门符秘籍”六个行云流水般的墨字,似老仙翁的笔迹。

李真果一阵狂喜,能得到张天师的符秘籍,我便可以书符作,为人治病解厄了。他心里对老仙翁更加感激。

“你就在此研习吧。此处有一个通道,可以出去。读完,你便回二仙庵吧。”

龟背仙翁说完,起身,如一团白影从李真果面前掠过,转瞬间,出了洞口。

“老仙翁,你去哪里?”李真果追过去,大声喊道。

“哈哈。”龟背仙翁纵声大笑,“找疯癫老道云游去也。”

山谷中回荡着老仙翁的声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仿佛做了一个梦,李真果怔怔地站在那里。

回到天师洞,李真果坐在那张石桌边,就着不知从哪里透进来的光线,开始读起《张天师玄门符秘籍》来了。

这像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的符号,似字非字,似图非图,天地云气,飞鸟虫鱼,皆奇形怪状,像密码一般。李真果如坠入云里雾里,傻眼了。

无论他怎么研读,却始终不得其解。这些符到底什么意思啊?老仙翁为什么不点拨一下呢?

老仙翁不做任何阐释,必是要我自己悟出吧?他暗想。

于是,李真果静下心来,决心破解这难啃的“无字天书”。深而幽静的洞中,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沉浸在神秘的符书中,忘了时间,也忘了饥饿,不吃不喝,不眠不睡。

他按照老仙翁所授咒语,拿起毛笔,运气于纸上。尽管他写得一手龙飞凤舞的毛笔字,可是,他画的符却歪歪扭扭,完全无法凝气,更无法通天地之气。

他又心急又沮丧。渐渐地,他伏在石桌的符纸上睡着了。疯癫老道传授他的胎息大法和他自创的“无为玄功”,在他的体内自然地结合,进入“睡功”状态。

他睡了很久。等他醒来,已过去了十天半月。

奇妙的事发生了。李真果一觉醒来,提笔运气,调气定息。只感觉天地之气从头顶灌下来,一路顺着胸口注入腹中,慢慢地在体内升腾起一股乳白色的清气。但见他深邃如寒星的眼睛,精光一现,一手掐诀,口中念着老仙翁所示咒诀,在麦黄色的符纸上龙飞凤舞地书符作。每一笔每一画如行云流水,自结空中飞玄妙气,成龙之章。

而他所作符书,皆是这本《张天师玄门符秘籍》中所有的神符宝,没有错一笔,漏一点,全是他脑海中所显现的。

“我可以作符书了!”李真果一阵激动。

睡了一觉,竟破解了“无字天书”的密码,连李真果自己也不敢相信。别人可能要用十年的工夫书符作,而他仅用了做一个长梦的时间而已。

从掉入天师洞,到遇见老仙翁,到对道家符术绝学的掌握,李真果感觉,真的好像做了一个梦。

第四节 传戒

清晨,静寂的二仙庵传来一阵诵唱声。

世始初无假之真性,本自天命,无思无为,自然而然。

无善可修,无恶可作。

故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万法,从自性中生。一念思量,保为变化。

思量作恶,化为地狱恶鬼。

思量修善,化为天堂善神。……

戒律堂。阎永和方丈端坐在九龙通灵椅上,手持玉简,神态威严,正领着几十名戒子诵唱《初真戒说》。众戒子盘腿席地于蒲团之上,李真果也在其中。

原来李真果从鹤鸣山天师洞回到二仙庵后,恰逢庵中举办戒律学习班。方丈让他参加学习,继续修持。

戒律,是道士须遵行的一种宗教纪律,也是规范道士宗教道德修养的约束性教规。

戒,有劝诫、教戒之义;律,指条律、律令。戒,主要规定哪些是恶,禁止道士去作;律,主要规定犯戒后给予何种处罚,使人有所畏惧。戒律系借神的名义以约束道士,是道士必须遵守的思想与行为准则,违反了即要受神的谴告。

道教有许多戒律和经典,称为“道戒”。道教最早的戒律是据张道陵《老子想尔注》而制作的《道地尊经想尔戒》,劝人以道戒自律。还有依据各种门派的戒律,如上青派的三品元戒、观身大戒灵宝派的上品大戒、十戒;正一派的女青鬼律、玄都律文等。

初真戒是道教入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戒等。

“初真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阎永和方丈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戒子们。

“树立道心,弘道立德。要求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李真果响亮地答道。

坐在他旁边的道士无根,嘴角飘出一丝冷笑,嘀咕:“谁不知道啊!显摆。”

自从无根因偷偷将李真果所刻经版破坏被发现后,差点被方丈逐出本庵,他便对李真果嫉恨在心。其实,若不是李真果替他求情,无根已不在众戒子之中。

阎永和方丈狠狠地盯了一眼无根,无根在方丈威严的目光下,吓得低下头去。

阎永和方丈接着说:“你们在发心入道,皈依道门后,就要恪守戒律,将之作为修道持身之规范,积功累德之径路。有违反戒律者,轻者跪香,较重者催单(劝离),严重者革出(逐出)、杖革(杖责逐出),再严重者火化(处死)。记住了吗?”

“戒子谨记!”众戒子齐声回答。

道教对违犯戒律的道士的惩处条例形成于明清之际。据《正统道藏》和《道藏辑要》所收《全真清规》与清代北京白云观所订清规,均按道士所犯过失的轻重进行处罚。制订清规的目的是约束道士持守道教戒律,惩戒“乖言戾行”。

李真果严守戒律,刻苦修持功课,平时少言寡语,有闲便披卷自省。

李真果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不到三十天,他竟将各种戒条和经典背诵得滚瓜烂熟。《老子音诵诫经》全集二十四卷、《清静经》、《玉皇心印妙经》等等数十百种有关戒律的道经,以及“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老君百八十戒”等清规戒条,有的戒条最多者达到一千二百种,他都一字不漏地倒背如流。而这些必须经过一百二十天的苦修,才能熟读所有道经戒律。

道友们对李真果敬佩之至。无论是武功绝学、内功修炼,还是品德修为、学识造诣,无人能及。

最令道友们惊讶和羡慕的是,李真果回了一趟老家,不仅治好了母亲的眼疾,而且在鹤鸣山遇见高道,一夜之间,竟掌握了神秘高深的“玄门符”法术。

道友中,唯独无根对李真果十分轻蔑。课余,无根对几个道友说:“李真果那点功夫有啥了不起?一本《玄门符秘籍》,破书而已。”

道友张至意替李真果抱不平,鄙夷地说:“你说人家功夫不咋的,那你给我们露两手啊!”

无根道:“好,我让你们开开眼界。”

说着,无根快如闪电地把手一摊,霎时,张至意头上戴的混元帽已在他的手上拿着。但谁也没有看清楚,无根是如何取下张至意的帽子的。

看着道友惊呆的表情,无根得意地一笑:“你们信不信,我想什么有什么?”

他故意大声地说给坐在蒲团上看书的李真果听。李真果无动于衷,依旧专注地读书。

“是吗?太玄了。”几个道友纷纷摇头,却又将信将疑。

无根挑战地对李真果道:“李真果,你想见识我的本事吗?我们到后园去?”

张至意对李真果说:“师兄,去吧?我就不信他有你厉害!”

李真果仍然无动于衷。

无根鄙夷地说:“瞧,李真果心虚了,露怯了吧?那点花拳绣腿算什么!”

李真果合上书,道:“好。学习了。”

“你们跟我来。”无根说着,出了戒律堂。李真果和几个道友跟在后面。

来到后园。这是李真果初来二仙庵所开垦的一片荒地,如今已成为一大片菜园,长出绿油油的蔬菜,树上挂着金色的橙果,飞鸟来来去去。

站在一棵橙子树下,无根对李真果等人说:“你们想吃橙子吗?我不用动手,呼之则来。”

张至意摇头道:“我不信。除非它自己掉下来。”

“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