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妈妈的话:
文明礼貌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孩子来说,文明礼貌与学习同样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与学习。
生活案例
案例1:
初中校园里,刚刚放学,同学们收拾东西回家。杨森急着回家看电视剧,冲出校门时,不小心和同学刘金撞到了一起。两人停在那里,都没有要道歉的意思。杨森冷冷地看了刘金一眼,突然嚷道:“好狗不挡道,还不走开?”刘金一听,气得两眼圆睁:“你没长眼啊?明明是你撞到我的,混蛋。”
听到刘金骂自己,杨森揪住刘金的衣领说:“你有种再骂一句,信不信我抽烂你的嘴。”刘金用力推开杨森,说:“我就骂你混蛋,怎么了?”于是,两人打了起来。
后来,他们被保安拦开,又被校长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但两人还是一副死不认错的模样。
案例2:
吴震是名初一的学生,在家里,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绰号,叫“小喂”。吴震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因为他一点儿也不知道讲礼貌,无论喊谁,他都是用“喂”。
有时,妈妈要上街买东西,吴震就冲着妈妈喊:“喂,给我买点零食。一包瓜子,一包饼干。”在家里,妈妈要洗衣服,吴震便脱下脏衣服扔在洗衣机旁边说:“喂,帮我把这几件衣服洗了。”
妈妈什么都没说,可在一旁的爸爸看不下去了,他对吴震说:“你这孩子,和妈妈说话怎么能用‘喂’。长这么大了,一点儿礼貌都不懂。”吴震白了爸爸一眼,依然是我行我素,见了谁都是一声“喂”。
应对策略
在我们周围,时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几个中学生,在公交车上若无其事地坐在老弱病残位上;几个戴着眼镜的“文明”孩子,随随便便地发出“他妈的”之声;某个“活泼”的初中生撞了你一下,却看都不看你一眼就扬长而去……种种“劣迹”正在初中生的身上蔓延开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严重影响着初中生的道德素养。面对初中生文明礼貌素质低下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纠正。
1.重视文明礼貌的教育,提高孩子的认知
孩子上小学时,家长和老师会常常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孩子上了初中后,人们往往把教育重心全部移到学习上,素质教育渐渐被大家忽视。面对孩子文明礼貌素质低下的行为也是不闻不问,兀自认为孩子已经长大,完全不需要教给他们文明礼貌这种小事了,这种看法显然不正确。
孩子步入青春期,变得渴望与人交往,希望他人认可自己。然而,他们却不清楚与人相处的技巧,很多时候因为举止不当,造成了与同学、师长等人的矛盾。如果孩子与他人交往时懂得文明礼貌,友善地与人相处,人际关系自然会好很多,也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习惯大多数都是从生活中模仿得来的,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待人接客的时候,说话使用敬语;当家里来了陌生客人,要起身迎接,而且要面带微笑;对于客人的问题,要认真回答等等。当然,想要孩子做到这些,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
2.创造文明礼貌的家庭环境
在什么环境中成长,孩子将来就会成为哪一类人,因此,给孩子创造一个文明礼貌的家庭环境是必需的。在家里,家长应要求所有人都做到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这些文明词语要常挂嘴边。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在小区里,人人都夸小欣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和别人说话时,小欣常常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请”等词,给人一种非常懂事的感觉。小欣的懂事,当然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小欣的爸爸妈妈都是明事理的人,他们在家里互爱互敬,一家人都很讲礼貌。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庭。孩子本身对周围的环境不会特别的敏感,因为他们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在家庭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待人品德。只有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的家庭环境,才能造就一个懂事的孩子。
3.尊重孩子,并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外在表现,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会讲究文明礼貌。想要求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家长要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的美好感觉,并深化教育孩子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你只有去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而讲文明懂礼貌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反之,如果因为一点小事你就破口大骂,别人也一定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回应,到时,恐怕两人只有靠打架来“解决问题”了。
4.教给孩子相关的礼仪知识,引导孩子多加练习文明礼貌
孩子上初中以前,就已经接触了一些初步的礼仪知识,例如见人要打招呼、握手等。一般情况下,学校只会教给孩子这些最基本的礼仪知识,更进一步的礼仪,则需要家长来给孩子补充。初中三年,孩子的思想逐步朝着成人的方向发展,所以,家长要把成人间常用的一些文明习惯教给孩子。例如,听别人说话时,要与对方有眼神上的接触,而且在表情和动作上要有一定的回应,显示你认真在听对方讲话等。
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文明礼貌的教育必不可少。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可以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孩子赢得更多的朋友以及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