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初中版)
22505400000005

第5章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写给妈妈的话:

孩子的内心对金钱的认识还很肤浅,只知道钱可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家长不加以指引,孩子很可能就会掉入拜金主义的错误观念里。

生活案例

案例1:

冯浩的一个堂兄考上了重点高中,冯浩的父母非常高兴,但同时也犯了愁。他们想送点贺礼,却又不知道要送什么。冯浩不以为然地说:“随便买点什么不就行了,这有什么难决定的?”爸爸反驳道:“那可不行,我侄子考上高中,我们怎么也得送点好礼物才行。”

这时,冯浩的眼睛一亮,说:“爸,如果我考上了重点高中,亲戚们是不是也会送好礼给我啊?如果多送些钱那就更好了,到时,我要换部好的智能手机,然后再买个笔记本。”听了儿子的话,爸爸一脸不高兴地说:“你这孩子,年纪这么小,想要的东西还不少。”

“这有什么,我有好多同学现在就有这些了,他们家里人给的零花钱超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快羡慕死了……”冯浩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而此刻冯浩的爸爸感觉到,现在的问题不是给侄子买什么礼物,而是该怎样教育儿子看待金钱了。

案例2:

王海上了初中后,一直缠着妈妈给自己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妈妈觉得,这刚好是教育孩子学会理财的一个好时机。平时,妈妈每周都会给王海非常多的零花钱,如果他学会储蓄,很快就能自己买一台笔记本。但每次王海都把钱用光,从不剩余。

妈妈告诉他:“想买笔记本,你得学会存钱。以后我每周给你的零花钱会多一点,然后,再给你办个银行账户,你把剩余的钱都存进账户里。三个月后,你的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我就再添多少钱,给你买台笔记本。”王海高兴地答应了。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王海尽可能地节省零花钱,把钱都存进自己的账户里。三个月下来,存了近两千元,妈妈很高兴,也拿出两千元,给王海买了一台精致的笔记本。

从此以后,王海不再乱花钱了,他学会了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应对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得到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上了初中以后,因为孩子不在家里吃饭,家长总担心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或是因为学习需要,给他们大量的零花钱。然而,很多孩子就在家长的“纵容”下,养成了爱花钱的坏习惯。如果钱实在不够用,有的孩子就编各种理由跟家长要,什么老师让买资料啊、学校里让捐款啊等等,甚至还有孩子偷拿家长的钱。为了避免孩子养成这些恶习,家长一定要及时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循循善诱,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在发达国家,教育的重点除了情商和智商外,还包括财商。所谓财商,就是一个人认识金钱、驾驭金钱的能力。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社会基本生存能力,这关系到人们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与幸福。但是在我国,学校对于孩子财商的教育不够重视,这就需要家长来多多弥补。

有一篇报道说:一个13岁的孩子,为了上网吧,偷了爸爸的钱包。被爸爸抓住后一顿暴打,还把他锁在屋里反省。可没想到,没过几天,孩子从家里偷拿了两万多元,离家出走了。家里人心急如焚,连续找了几个月,才把流浪在外的孩子找回来。可回来后,孩子还是经常偷拿家里的钱。

显然,这个孩子对金钱根本没有深刻的概念,他的金钱观是扭曲的。在当今物质相对丰富的生活环境中,家长给孩子金钱的同时,一定要对应地灌输给他们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的金钱观包括:让孩子认识到金钱是从何而来;让孩子了解到金钱的真正价值;让孩子明白金钱可以满足物质需求,却满足不了精神需要。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远远比金钱更重要。

当然,这些道理仅仅是讲给孩子听是行不通的,家长要配合生活中孩子遇到的一些与金钱有关的实例,逐步引导提醒。当孩子的金钱观慢慢转入正轨时,家长要多多赞扬和奖励。

2.除了孩子必要的需求外,尽量少给孩子零花钱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本是一件好事。但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烦恼,其中之一便是孩子金钱观的教育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经济成本越高,教出来的孩子就越优秀。然而,调查发现,孩子的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等与他们的经济状况的优劣几乎毫无关联。硬要说的话,充裕的金钱对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起到了负作用。很多有钱的孩子上了初中开始泡网吧、谈恋爱,或是进行一些虚荣的攀比。

金钱是一把双刃剑,成年人尚且不能很好地控制它,更别说孩子了。想让孩子正确地使用金钱,就要培养他们节约用钱的好习惯。在孩子尚未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前,家长要对孩子的经济进行限制。除了一些生活必要消费外,给孩子的零花钱要尽量少,如果孩子强要,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一些条件,例如帮家里人干一些活、学习一样新东西等。

3.以身作则,教给孩子理财

随着孩子的长大,理财也是他们必须要学会的一项技能,帮助孩子学会花钱,也是帮助他们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而且,良好的理财教育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品质,让孩子学会把握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关系。

在理财教育上,家长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理财之路。

理财的一个首要方面是储蓄。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教育孩子,想买好东西就要学会自己攒钱。家长可以像案例2中的那位妈妈一样,激发孩子的储蓄兴趣。

其次,家长要相信孩子处理金钱的能力,并给予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导。例如,帮孩子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在计划中,让孩子学会分配金钱,然后把实际的消费情况记录下来,初步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

再次,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活动。让孩子在“当家”的过程中,学习理财的方法及了解其重要性。

魏鹏平时花钱就大手大脚的,上了初三后,这一坏习惯更加严重。爸爸觉得应该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于是,他和魏鹏的妈妈商量决定,接下来一个月家里的开支交由魏鹏来管理。

一开始,魏鹏非常高兴,拿着大把的钱考虑着该怎么“潇洒”。可没过几天,妈妈不停地把账单塞到他手里,水费、电费、买菜的钱、买生活用品的钱……种种消费让魏鹏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来。

一个月下来,魏鹏的理财能力大大增强,也体会到了钱财的来之不易。他向爸爸保证,自己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而且,还要好好学习理财的知识。

对于理财,孩子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到理财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对金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想要孩子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家长的教育和引导才是关键。再多的金钱,也不可能堆砌出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若孩子的金钱观不正确,则给孩子的钱越多,越容易让他们步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