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初中版)
22505400000018

第18章 沟通要讲究方法

写给妈妈的话:

有时,与孩子沟通比与大人沟通更为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孩子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并不是一件难事。

生活案例

提及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张佑的妈妈饶有兴趣地说起了自己与孩子的沟通经历:“自从和孩子的爸爸离婚后,孩子和我之间似乎多了一条沟壑。几次想和孩子谈心,结果都无功而返。然而,今天一次成功的谈心经历让我明白,和孩子沟通,一定要选好时机和场合。

“前几次谈话,我都还没说几句,孩子就一副不耐烦的模样,我以为他还没有摆脱家庭破裂的阴影。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是我挑选错了时机。记得上一次,我在客厅里和他谈话,当时他正在看足球比赛,两眼直盯着电视,根本没注意我说的是什么。不一会儿,他就把我‘赶’出了客厅。

“而今天不同了,孩子想吃饺子,我们两个就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这一次,我才明白孩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样不懂事,他不仅早就过了家庭破裂的那个坎儿,而且完全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后来,孩子还对我说了很多他以前从来没有提及的事情,包括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以及他将来打算报考什么学校等等。

“听完孩子的话,我才知道孩子已经长大了。然后,我认真地告诉他,他的做法我都支持,可无论他怎么做,学习知识都是必需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只有知识才会给人永恒的竞争力。孩子听到这里,重重地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我还和孩子聊了很多生活琐事,这让我对他的想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孩子一直都很优秀,只是经历有些少而已。这次谈话,让我和孩子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也让我明白了怎样才能有效地和孩子沟通。”

应对策略

现代家庭里,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似乎越来越难了。有家长感慨地说:“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就不听话了,尤其是上了初中,他们总喜欢自己拿主意,我刚说两句,孩子就会变得很不耐烦,有时候还会和我犟嘴,无理取闹。孩子变成这样,我们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长不能与孩子沟通,问题出在哪里?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合适的时机和方法,和孩子沟通更是如此,而多数家长恰恰不懂这门艺术。

和孩子交流沟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合适的时机和方法,正如张佑的妈妈所说,包饺子时显然要比孩子看节目时的谈话容易得多。另外,和孩子谈话时也要讲究一定的谈话技巧。那么和孩子沟通时,具体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合

“和孩子说话,当然是在家里!”很多家长都会这么认为。但家里并不是一个特定的范围,这里所说的场合,是指和孩子说话时,周围的具体环境。家里的环境也是变化的,有时很吵闹,有时很安静,和孩子沟通时,自然要选择相对安静的时候。还有,如果家里有外人在场,也要多多顾及孩子的感受,在外人面前,说话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

岳云玮上初二后,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不怎么理想,妈妈看到成绩后,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孩子也因此郁闷不已。后来,他们家里来了亲戚,聊天的时候,他们说起了孩子的成绩。妈妈当着亲戚的面,又对孩子教训了一通。说岳云玮成绩考得差,并警告他以后不准贪玩,更不准逃课和打架。

被妈妈当着亲戚的面训斥的时候,岳云玮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可他手上青筋凸起,面色绯红,明显是自尊受到了伤害。第二天,岳云玮从家里偷拿了几千块钱,离家出走了。家里人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孩子找回来。

孩子离家出走,是因为孩子不懂事吗?仔细想想,更多的责任在家长身上。家长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当着外人的面对孩子横加指责,孩子内心会有一种被亲人瞧不起的感觉,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

那么,和孩子谈话,怎样选择谈话的场合呢?如果家长是要鼓励或赞扬孩子,自然要选择人多的地方,让大家都看到孩子的努力与成绩。当然,这也是依孩子的性格而定的,对于容易骄傲的孩子,最好不要这么做。如果家长要指出孩子的错误,那就一定要选择私下里指出。如果是批评孩子的话,更要选择一个无人的地方。如果是和孩子谈心,那么要选择一个周围比较清幽的环境,例如,可以选择和孩子在公园散步时,说说心里话;也可以和孩子在家里歇息时,说说悄悄话等。这种沟通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把握好恰当的谈话时机

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谈话如果不选择好时机,那么谈话的效果肯定不会理想,与孩子谈话更是如此。当家长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后,不要急着立刻找孩子解决,有很多问题并不是越快解决越好。

根据具体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对事情了解得还不够仔细,只是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想去断定的,这种情况下家长和孩子谈话时,会带有主观情绪,谈话效果很差;另一种情况是孩子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孩子考试考砸了,那么刚考完试,家长就不能直接和孩子聊成绩,一定要过一段时间,等孩子对成绩失利有一个冷静的判断后,再找机会和孩子谈心。

还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就是如果要和孩子谈论一个较为严肃的话题,就不要选择孩子刚从学校回来的那段时间。因为一天的学习让孩子感觉很疲惫,就像大人工作了一天一样,身心疲惫的状态自然不利于交流。等孩子休息一两个小时,身心得到放松后,家长再和孩子聊那些严肃的话题。

3.少些教训,多些指点

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摒弃传统的观念,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平等交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只有秉承双向原则,才能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所谓双向原则,就是双方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让家长和孩子都有话能说。

双向沟通需要家长给予孩子赞赏和鼓励,让孩子可以更加大胆、深入地展开交流。然后,家长再在合适的时候加以指点,以知心朋友的口吻,让孩子明白家长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