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初中版)
22505400000016

第16章 孩子也需要尊重

了解是沟通的开始

写给妈妈的话:

孩子不是一种附属物,更不是一种财产。他们作为独立存在的人,需要父母给予相应的尊重,享受他们应得的权利。

生活案例

案例1:

刘叶最近迷上了上网,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给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于是,每天放学,刘叶就急着回家开电脑,除了吃饭和写作业外,一直守着电脑。妈妈发现儿子好像并不是在玩游戏,仔细注意了一下,发现原来他每天晚上都在和一个网名叫“夏天的雨”的女孩子聊天。

“孩子可能是早恋了!”刘叶的妈妈心想,于是,第二天,她早早地下班回家,打开了儿子的电脑,发现电脑没有加密,就进去看儿子的聊天记录。看完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儿子并没有网恋。“夏天的雨”是儿子小学时的一个同学,初中转到外省去了,很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就常常来找刘叶诉苦。

正在这时,刘叶回来了,看到妈妈在查看自己的聊天记录,气得摔门而去。妈妈连忙跟了出去,一路打听,总算在学校附近的一家网吧找到了刘叶。她抱歉地对儿子说:“是妈妈不好,没有尊重你的隐私,以后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你跟妈妈回去吧!”

后来,刘叶和妈妈约法三章:一是不准对自己撒谎;二是说话算话;三是不介入对方的隐私。妈妈同意了,刘叶这才回家。而当刘叶的妈妈遵守约定后,他们母子的关系变得非常好,母子俩几乎无话不谈。

案例2:

最近,冯驰的妈妈增添了不少苦恼,她常常跟人抱怨说:“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回家老缠着我,现在却不愿和我说话了,而且好像总有什么事瞒着我。问他,他又不肯说,如果我多问几句,他便会不耐烦地嚷嚷:‘你烦不烦,我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真想不到,乖了十几年的孩子,怎么突然变得不听话了。”

应对策略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会产生一些让家长感到失落的变化,其中一个就是他们开始有隐私了。这时,孩子会把自己的日记本和一些小秘密“锁起来”,对于家长的追问,孩子也开始显得极不耐烦。而如果家长偷看了孩子的秘密,那么就很可能招致他们的剧烈反抗。这一系列的行为变化表明,孩子在追求一种新的心理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恐怕很多家长都偷看过孩子的日记或其他的隐私,这么做,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行为方式却非常不妥。一旦被孩子发现,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就会形成一条深深的沟壑。偷看隐私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对孩子尊严的一种侵犯。家长如果想了解孩子,不妨尝试着尊重孩子的权利,包括隐私权、选择权、发言权等,与孩子成为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具体来说,为了让孩子感受到他们被尊重了,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孩子的隐私

初中的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他们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每个人都有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私事,即使是父母也不例外。然而,有些家长却认为,自己的孩子能有什么隐私,总想控制子女的一切。教育孩子,适当的管教是必要的,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觉习惯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

进入初中后,孩子最厌烦的事就是父母干涉过多。和孩子聊起心事时,常常会听他们说这样的话,“妈妈老是偷看我的短信,真是讨厌。”“爸爸又在登陆我的QQ,肯定会查看我的聊天记录,一点自由都没有。”“我的日记被人翻了,肯定是爸妈搞的鬼。”……家长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理解,但这种侵犯隐私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孩子在这一阶段开始希望过独立的生活,他们的内心自然也会储存一些小秘密。例如他们会在日记里记录一些生活中的个人见解、成长经历等,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但在孩子心中,这些秘密是不愿让任何人见到的,如果家长贸然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很可能是什么秘密也没有看到,反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初一的王优去上学的路上,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带作业本,于是急忙赶回家。当他推开家门时,发现自己房间的门是开着的。王优悄悄地走过去,看到妈妈正坐在桌前翻看自己的日记。他跑过去夺回了日记,然后拿起桌上的作业本冲出了家门。后来妈妈几次道歉,王优才原谅了她。

据王优说,其实日记里只是记录了一些生活小事,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但当他看到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时,他还是感到非常愤怒。“即使妈妈是我最亲的人,她也不该偷看我的日记,我认为这是对我的侮辱。”

王优的想法,也是初中生普遍的想法。他们需要他人,尤其需要家长给予自己足够的尊重,家长想了解孩子,渠道有很多种,切不可尝试着去窥探孩子的隐私。

2.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有问题多征求孩子的意见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彼此信任,因此要尽量避免和孩子发生冲突。因为初中阶段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当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发生分歧时,家长一定要用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否则定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碍于两者的交流。

和孩子讨论问题时,家长要抱着一种征求的态度,多问问孩子:“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征求孩子的意见,就是给了孩子自由发言权,这便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孩子得到了尊重,自然就不会再去顶撞家长。而如果家长一时间没有控制住情绪,和孩子起了争执,冷静下来后,等孩子的气也稍微消了一些,家长要主动去向孩子“道歉”,然后再开导孩子,效果会非常好。

3.对孩子切忌刨根问底

很多家庭,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宽,关于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喜欢刨根问底。孩子在学校里学了什么、放学后去了哪里、常常和什么同学一起玩等等。如果孩子回来晚一点,家长更是在孩子耳边“喋喋不休”。

这种管理小学生的做法,放在初中生身上显然是行不通的。一个想要独立的人,你却要他天天生活在监督之中,必然会引起他的反抗。而且家长这种寻根究底的问法,恰恰显示出了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关心地对孩子问寒问暖,孩子却不领情地反抗或是撒谎蒙骗家长。

就说回家晚这件事吧,孩子可能是由于一些“私人”的事耽搁了。家长对孩子盘查,孩子不想说真相,就会编出各种理由搪塞,如留在学校做作业、老师问话、去同学家里聚会等等。如果家长常常盘查孩子这些问题,孩子便会对家长的问话置之不理,一副“我偏不说,你爱怎样就怎样”的态度。如此一来,家长不仅听不到孩子的真话,还恶化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得不偿失。

而当家长尊重孩子,不过分追问孩子的生活琐事时,孩子反倒容易对家长说心里话。家长可以学着少管孩子的“闲事”,这样做得到的孩子的回报,会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