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22484200000029

第29章 前世冤孽的数字

韩小蕙

不久前听说了这么一件事:沈阳市的某些小区,其高层建筑均没有18层,或者说凡18层都用17A或17+表述。惊问为何?答曰:“地狱才有18层,故沈阳人忌讳。”喔咦?不禁使我对数字产生了一些联想。

目下我居住的楼层恰巧为17层,是房属于尚实行住房分配制度时期的福利房。在北京,6层、16层、8层、18层,均属于“吉利楼层”,因此,我头顶上的18层,我脚底下的16层,均是被两个财大气粗的单位拿下的,似我这种没去“活动”的单位是想也甭想。这就产生歧义了不是——北京和沈阳,对18层的理解,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还有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广东、香港那边的人,最忌讳4、14、40等,他们认为这跟“死”扯到了一起,所以避之如同厉鬼。我曾见过广东开发商盖的高楼,没有4层、14层和40层,电梯都是直接跳过去的;前几年曾在北京大火了一阵子的某哈哈大酒店内,也没有4这个数字,但凡4都称8,比如401称801,404称808,干脆取消了4,也真够可以的;更奇葩的是北京的汽车限号日,凡限4的日子,车流量都比其他日子要大很多,因为尾号是4的车少呀。

连带倒霉的是3和7,据说谐音“惨”和“凄”,故众人也竭力避之、躲之。过去我亲历某一单位的总机号后四位为“7733”,鉴于该单位老是搞不上去,思来想去,老总决定去去“凄凄惨惨”的晦气,遂命人走电话局后门,花3000元改了号。这事说来也不算过分,君不见祖国各地的高档饭店、国际大公司什么的,其总机号码基本上都是花大钱买的吉利数字,越是掌握了6666、8888、9999等,越显高大上,越拔份!

众所周知,现在全世界通用的从0—9的数字,是古印度数学家们发明的,他们还发明了通用的“定位技术十进位法”。公元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印度旁遮普地区,吃惊地发现,该地区的数学比他们自己的先进了许多。公元771年,印度北部的一批数学家被抓到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印度式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计算方法(即现在通用的计算法)。由于这些数字和计算方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当时其他的计算法,故很快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后来阿拉伯人把这些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欧洲人误以为阿拉伯人是发明者,故称其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演算又便利,因此逐渐在各国流行开来,成为迄今仍在广泛应用的世界通用数字。

我敢说,当年古印度数学家们,即使死过一千次活过一万次,也决然想象不到,今天聪颖无比的中国人,会把他们发明的这10个好写好记好学的宝贝数字,演绎出了无限丰富的含意、寓意、引申义,甚至还有相互对立的深意:

比如“48”,有股民兴高采烈地解释为“死发”,即必发大财之意;但也有股民心惊肉跳,觉得大难就要临头了,因为这谐音是“死吧”。又比如“2”也很走背运,因为与“二百五”“二杆(音读上声)子”的“2”做了勾连,其引申义即是“傻瓜”了。这么说,连“1”也有了危险性,“1”本来是头大的意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都从“1”起头。“1”是全国劳模,是领军者,是舵手。可谁想树大招风,水满则溢,老子天下第一,以一当十,一山不能容二虎,就走向反面了,许多人许多事就都不敢争第一了,“1”也就有了忌讳。即使“0”也不好,“0”虽然在做高级助理时风光无限,可以把前面的数字膨胀得无限大,可是当它只剩下自己时,就犹如卸了装的戏子,立即变成了什么也不是的一个凡人,世界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

那么,1不行,2不行,3、4和7都不好,8也不好,0还不行,这10个数字已被灭了7个,只剩下5、6和9了。“5”除了在老师手下能用红颜色显示一下光彩之外,其余场合则都讷讷不能言,畏畏缩缩,亦是比较平庸的。唯其6和9是人见人爱的珍宝,“6”据说是最主吉祥的,比如“六六大顺”;“9”更是从皇家到平民百姓都竭力追求的,皇家动不动就是“九五之尊”,平民们则爱说“9为大”,佛家更称天上的第九重天是最高的圣殿所在。但麻烦的是,地面上这么多人,只抢“6”和“9”,肯定是不够用的,“人不患寡患不均”,为争这俩吉利数字,打起来?发动战争?扔原子弹?好意思吗!即使是被其他国家的人批评心胸过于狭隘,也是很没面子的哦!

当然,也别光说咱中国人有数字迷信——外国人也有呀,而且也同样病得不轻。都知道西方世界国家,特别是基督教徒们特别讨厌和忌讳“13”,比如在荷兰,一般没有13号楼和13号门牌,而以12A标识(这一点终于让人找到沈阳17A的模本了);英国和法国的剧院里没有13排和13座;很多国外的飞机上也没有13排座位,楼层亦无13层……甚至,人们在生活中忌讳一切“13”的出现,比如13号尽量不出游,13人不同桌就餐,绝不上13道菜,等等。不过与咱们中国人的“发不发”“惨不惨”“死不死”不同,西方人忌讳“13”,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比较集中的有两说:一是源于古希腊神话,在天国举行的宴会上有12位天神出席,突然闯进来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他让黑暗之神霍特用带有槲寄生尖端的箭射击快乐喜悦之神帕尔特,致使帕尔特死去,整个地球都陷入了黑暗和哀伤之中。第二种说法最为普遍,基本上为大众所知,即耶稣受难前与12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其中第13人就是犹大,他以30块银圆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而那天又恰好是13号,“13”给耶稣带来了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也成为“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最后,再披露我的一个私人发现:人对数字的魅惑,会随着年龄的生长而生长。少年不识愁滋味,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我16岁进工厂当青工时,保密工厂的代号为774,懵懵懂懂的我,一点儿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庆幸逃过了上山下乡一劫。现在要是再让我进这么一家单位就职,那思前想后的顾虑可能就多了。

(选自2014年12期《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