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白马可心的星空
22474300000035

第35章 白马可心著

白马可心的房间总是乱得像个狗窝。

相信所有的妈妈都跟白马可心的妈妈一样有过那样的经历:一看到孩子的房间总有一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如果是星期天帮她把房间整理好了,那么一般不到星期三准保又乱了,而且乱得无法无天。妈妈总是一边唠叨一边又像个清洁工一样大力地去又洗又擦。听着妈妈的数落白马可心心里也很过意不去,她也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就是一件好事,但她就是改不了。谁能总记得把每一件东西用过之后归还原处?谁又能保证在写字的时候不在胳膊上、脸上染上一点儿蓝墨水?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爱因斯坦、毛泽东、列宁,他们都记不住把每一件东西归还原处。他们那么伟大,那么——那么名垂宇宙。据说还有很多伟人也是这样,他们的人居环境总是以“脏乱差”闻名。白马可心还只是一个小学生,小学生离伟人总是要差那么一大截的。

妈妈是出版社的一个编辑,养成了把所有的事都做得井井有条的习惯,这个习惯让白马可心和爸爸深受其害。白马可心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个编辑,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分子,她天生对错别字很敏感。有时候,我觉得我就是她的一个错别字。我宁愿我的妈妈是一个拖泥带水、la里lata的家庭妇女,也不愿意她像管错别字一样地管着我。”

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妈妈还是有一样好处,那就是从来不乱翻白马可心的日记。白马可心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开始让大家记日记。那时候的日记是要给妈妈签字的,作为一项作业,老师的目的是让大家练习作文和写字。一个二年级的小女生,所有的日记无非是上学了、吃饭了、睡觉了,和麦子黄吵架了,今天马小强又踩了我一脚了,等等,都是些流水账,属于“公开的秘密”。可上了三年级就不一样了,白马可心从《今日说法》里知道,日记是每一个公民的“隐私”,既然是隐私,那么就不应该让别人知道,包括妈妈。从那时候起,写完日记后她就藏起来,热衷于保护自己的“隐私”。可是白马可心的妈妈跟别人的妈妈有点不一样,据白马可心观察,妈妈好像从来对她的“隐私”不感兴趣,不管她把日记放在哪儿,只要不是需要签字的作业,妈妈就从来不碰。

有一天上学时王童童找到老师告状,说是昨天晚上妈妈看了她的日记,把她都给气哭了。妈妈居然把她用来作为“防盗锁”的双面胶给撕破了,那是她想破了头才想出来的“王童童绝招”,属于独门暗器,专门用来防止别人偷看日记的,可就是这样的“绝招”,还是让妈妈给破解了。蓝老师很同情王童童,答应下周有空时去找她的妈妈谈一次。

白马可心看到这里很为自己庆幸——幸亏我的妈妈没有那么八卦。

可是有时候看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引起妈妈一丁点儿的兴趣,白马可心心里又有些不爽。妈妈是尊重自己呢还是不关心自己?

这一天是星期六,白马可心上奥数课去了,妈妈开始打扫房间。在白马可心的抽屉里,妈妈发现了一个很漂亮的蓝皮儿的软面抄,这个本子妈妈从来没有看见过,有点好奇。她定睛一看,上面写着:

白马可心诗集,天涯海角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白马可心著,定价10元。

妈妈看完后,简直笑得要死。

白马可心什么时候创作了一本诗歌“专著”?妈妈惊奇得不得了,一个九岁的小屁孩儿,居然“著”了一本诗集,妈妈一定要看一看了。她翻开第一页,更加笑倒,上面写着:白马可心自序;扉页是白马可心画的美少女插图,旁边配着几句话:

我爱写诗,

就像我爱天上的星星;

我爱这本诗集,

就像我爱德芙巧克力。

德芙巧克力!亏她想得出来!想起白马可心吃巧克力的疯狂劲儿,再想起有一次白马可心居然一口气吃了一桶巧克力吃得嘴角发炎的事,妈妈就明白了,看来白马可心喜欢写诗还不是乱盖的。

妈妈实在忍不住,开始翻看起来:

小蚱蜢

小蚱蜢,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蹬,头一摇

哪个有我跳得高

小蚱蜢,太骄傲

一不小心摔下来

头上跌个大青包

妈妈看了看下面标明的创作时间:“2001年9月4日写,2004年补记”,噢,写这首诗的时候白马可心刚上小学,时年五岁半。那时候她还不会写字,是口头创作的,没想到她还记着,并把它补写了下来。

难吃的粗粮王

这家“粗粮王”

只能来一趟

奉劝诸食客

千万莫上当

这是那天爸爸和妈妈带她去“粗粮王”吃饭,饭菜太难吃了,白马可心回到家里时可能心有所感,遂口占一绝。

再读到下一首时,妈妈呆住了:

大手和小手

爸爸的手儿大大

我的手儿小小

爸爸牵着我的手

在风里走

在雨里走

我们说好

永远不分手

第二天,妈妈把这本诗集带到了出版社,出版社的叔叔阿姨看了,都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