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绣面女
22425100000120

第120章 下墓

我和我爹到达目的地时候,哑伯公还没赶到。

目的地位于山顶,墓穴外露出地面的部分占地不大,歪歪斜斜的墓碑上面的碑文已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我爹带我,先查看下已有的盗洞口,再找避风地方等着哑伯公赶来。

所有的盗洞内里,都呈极陡的斜坡状,一眼看不到底。

风雪缘故,我爹凭借他从哑伯公那里学到的那点盗墓知识,无法判断出佟叔和郭洗尘是从哪个盗洞口进入墓穴的。

“爹,墓里一般都会有什么机关?”等待时间段,我问出心中最关心问题。

“你哑伯公曾跟我提过连环翻板、自动劲弩、墓道悬石和塞门刀车。”我爹边给出答案,边将我的帽子再往下拉一点。

“都是什么样的?”随着我再问询出口,有飞机声直朝着山顶而来。

我循声望去,再见哑伯公正乘坐小型私人飞机而来。

山顶较小,私人飞机无法降落其上。

因为风雪较大,哑伯公在沿着飞机垂下的梯子,下到山顶的过程中,可谓是险境环出。

我旁观得暗捏一把汗,他持续表情淡定。

他头戴防水矿灯,背着洛阳铲,外着无袖有帽的连体黑衣。

连体黑衣上,挂着绳子指南针罗盘等等下墓所需装备。

哑伯公下到山顶后,径直快步去往已有的盗洞口。

每到一处,他都会趴在盗洞口闻一下。

他将已有的盗洞口都闻上一遍后,走到其中的一个盗洞口处告诉我爹,佟叔和郭洗尘是从那盗洞口进入墓穴的。

他讲到这里,先在墓碑处点上四炷香竖在地上,再招呼几名随着我爹和我而来的蒙家人,跟他一起下墓。

“哑伯公,我能跟着一起么?”我连忙问询。

“能。”哑伯公将目光从手中的罗盘上收回望向我,再目光在我的肚腹处停留了几秒后给出答案。

哑伯公目光在我的肚腹处停留了几秒后才给出答案的反应,让我突然不安。

但我话已出口,再说不去也很是不妥。

“要不,都一起吧?”我爹接腔。

“不行,你不能下墓。小佟已经两天两夜没出来,你现在不能有半点闪失。”哑伯公拒绝我爹跟随一起。

“九九跟着,你回去。你回去时候留两个人在外面守着就成了。”哑伯公没给我爹开口的机会,紧接着给出安排。

我迟疑着就此跟随哑伯公一起进入墓洞,我爹紧锁着额心持续杵在原地,没有多交代我什么。

极陡的斜坡状的墓洞黑漆潮湿,下墓的人们都带着口罩,都是身体贴着斜坡靠着匕首一路朝下的。

朝下时间段,哑伯公跟我提及薄葬简丧。

薄葬简丧,是元朝的丧葬特点。

身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死后是先拿一根整木掏空安放遗体,再用黄金条箍好,挖个深坑安葬,填好土后,再拉来万马踏平。

为了不让人看出动土的痕迹,蒙古人会用帐篷把墓地周围都圈起来,然后播种青草。

等草长出来,帐篷才能撤。

这样过几年,别说盗墓者,连埋的人都找不到地儿。

通常情况下,蒙古人在下葬的地方都会杀头小骆驼,而且要让母骆驼看着。

来年母骆驼再经过这个地方就会停下嚎哭,死者的家人就在骆驼停下来的地儿祭拜。

等母骆驼一死,就再没人知道路了。

所以,元朝的墓,在历代古墓中算是最安全的。

原始社会墓的随葬品多为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贝壳、装饰品等,后期还可能会有玉器、象牙器。

以玉铲为代表,石器最丰富。

商周墓金、铜、玉器等各类器品都有。

其中以鼎、爵、编钟等青铜器为代表且最丰富。

汉墓中多玉器、铜器、陶器、竹木器。

其中以玉器为代表,灶、井、磨、楼阁等陶质模型、人俑最丰富。

魏晋南北朝墓的随葬品包括铁器、陶瓷、瓦器。

其中以镇墓兽为代表,陶猪、陶狗、陶鸡、陶俑等最丰富。

隋唐五代墓随葬品多为金银器、玉器、陶俑。

其中以唐三彩为代表,金器最丰富。

宋明清墓铜、铁、陶瓷、金银、玉器都有。

其中以包括青花瓷在内的各类瓷器为代表且最丰富。

历代墓穴中的陪葬品,简而言之分别是,商周铜,秦汉玉,魏晋俑,唐三彩,宋元瓷,明清银。

耳听着哑伯公平缓不带半点气喘的声音,朝下动作不停的我,不禁暗暗感慨他的体力太好。

哑伯公讲到这里也就不再开口,我们一行沉默着到达斜坡底部时候,我手攥着匕首的地方,已都是血泡。

我们稍作休息后,再沿着已有的曲折山洞前行。

越往里走,土质越干燥。

随着沿途的土色开始变成红色,山洞两侧开始出现或完好或破损的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

我们没再走多远,再遇到两具男尸。

两具男尸保持完好没有外伤,衣着打扮跟哑伯公雷同,倒地的姿态是仓皇逃命之态,面部表情满是惊惧。

哑伯公在其中一具尸体处蹲下 身体,抬手盖在尸体圆睁的双眼处同时,闭上了双眼。

几息之后,哑伯公睁开双眼间合上尸体的双眼,再掰开尸体紧攥着洛阳铲的手,将洛阳铲递给我。

我接了铲子后,哑伯公带着我们继续前行。

继续前行,哑伯公的脚步明显加快了不少。

随着我们进入墓道,有平铺的木板将我们前行的路挡了个严严实实。

“这是连环翻板。从两侧过,掉下去的话会被扎成刺猬。”哑伯公讲话间,问询目光望向我。

我沉默着点头后,哑伯公微挑了下眉梢。

两侧的洞壁上有现成的打入洞壁的粗钉,哑伯公率先从一侧经过后,我紧随其后。

单凭双臂用力,使得我手上的血泡尽数因挤压而破掉。

我们顺利经过木板继续朝前间,哑伯公提醒我们注意脚下,不要踩到墓道地面上可能有的跷板,否则会有悬石落下将我们拍成肉酱。

我们都应下后,哑伯公让我跟他并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