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易经》64个人生智慧
22383700000063

第63章 智慧63既济卦:踏实努力,勤奋进取

【原文】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解析】

既济卦:亨通。这是小见吉利的贞卜。起初吉利,最后将发生变故。

《象辞》说: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上火下,水浇火熄,是既济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有备于无患之时,防范于未然之际。

既济卦象征事功已成。亨通顺利,利于占问小事。最初吉祥,最终危乱。初九拖拉着车轮前行,水打湿了车尾,但是并无灾祸。六二妇人丢失了首饰,不要去寻找,七日之内自会失而复得。九三殷高宗兴兵讨伐鬼方之国,历时三年才打败了它;事关重大,不可重用小人。六四华服行将变成破衣,应当终日戒备以防灾祸。九五东方邻国杀牛举行盛大祭祀,不如西方邻国只举行比较简朴的祭祀那样实受天福。上六水沾湿了车头,必有危险。

幸运之神永远不会光顾懒汉

《既济卦》中的“济”象征的是事情成动,而“既济”二字连在一起则是已经成功的意思。从卦象上来说《既济卦》认为有智慧的人应当意识到成功的事情中潜伏着隐患,所以即使是成功人士也要踏实努力、勤奋进取,不然幸运之神不会一再光顾你,而失败也将来临。

当人们谈论幸运的时候,往往会想到金融市场中的那些大亨们,在这里有着太多的一夜暴富的故事,也许“幸运究竟是怎样的”在这里可以做出最合理的解释。

1878年6月6日,一个名叫威廉·江恩的男孩子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路芙根市的一个爱尔兰家庭。由于江恩的父母是爱尔兰籍移民,家里没有一丝的积蓄,加之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江恩的母亲常常为一日三餐发愁。

少年时代的江恩只读了几年书便早早辍学了,他不得不像大人一样,为了生计奔波。江恩在火车上卖报纸、送电报,贩卖明信片、食品、小饰物等东西,赚取微薄的收入,以贴补家用。与其他报童们不同的是,江恩放报纸的大背包里时刻都装着书,空闲的时候,当别的报童们纷纷去听火车上卖唱的歌手们唱歌或跑到街上玩耍时,江恩便悄悄地躲到车站的角落里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江恩意识到,自然法则是驱动这个世界的动力。

江恩的家乡盛产棉花,在对棉花过去十几年的价格波动做了分析总结后,1902年,24岁的江恩第一次入市买卖棉花期货,便小赚了一笔,之后他又做了几笔交易,几乎笔笔都赚。

棉花期货上的成功坚定了江恩投资资本市场的信心。不久,江恩到俄克拉荷马去当经纪人。当别的经纪人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客户以提高自己的佣金收入时,江恩却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收集起来,一头扎进了数字堆里,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着规律性的东西。

当时做经纪人的收入是很可观的,每到夜晚,江恩的许多同事便出入高级酒店、呼男唤女,而由于没有客户得不到佣金,江恩只能穿着寒酸的衣服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独自工作着。同事们笑他迂腐,笑他找不到客户,还暗地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路芙根的大笨蛋”。

江恩并不理会这些,依然我行我素。他用几年的时间去学习自然法则和金融市场的关系,不分日夜地在大英图书馆研究金融市场在过往一百年里的历史。

1908年,江恩30岁,移居纽约,成立了自己的经纪业务。同年8月8日,江恩发展了他最重要的市场趋势预测法:“控制时间因素”。

经过多次准确预测后,江恩声名大噪。

许多人对江恩一次次对证券市场的准确定位颇为不解,更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他的成功只不过是传媒在事实的基础上大肆渲染的结果。

为证明自己报道的真实性,1909年10月,记者对江恩进行了一次实地访问。在杂志社人员和几位公证人员的监督下,江恩在10月份的25个市场交易日中共进行286次买卖,结果,264次获利,22次损失,获利率竟高达92.3%。这一结果一见诸报端,立即在美国金融界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惊呼,这个年轻人简直太幸运了!

以后的几年里,江恩在华尔街共赚取了5000多万美元的利润,创造了美国金融市场白手起家的神话。不仅如此,他潜心研究得出的“波浪理论”还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作为世界金融领域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而被广为传播。

许多时候,人们总会用“幸运”来形容一个企业家或是某个人的崛起与成功,还有一些人会经常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对生活和事业中的“不公平”产生困惑与不满。事实上,幸运的得来靠的是一个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永不放弃的执着。

幸运不会去敲一个懒汉的门,这是一条毋庸置疑的真理。

勤奋需要有聪明伴随着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

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大半时,就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

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用起来。

而第一只蚂蚁仍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成长的速度除了取决于努力、坚持、勇敢以外,更需要去选择正确的方法。也许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法,成长的速度来得比想象的更快。

未来世界的竞争,比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技能竞争,因此方法训练被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努力在方法训练上下功夫。结果证明,其训练效果千差万别。

训练不是为了教会被训练者某一项技能,训练是训练被训练者学会自我训练,这种方法其实不是单纯的方法论,而是认识论。

只有当你学到并悟到这些时,你才开始快速成长。

聪明地工作,好事情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大部分人都专注于他们的欲望,无所作为地工作,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方法。过于为生计奔忙,是什么钱也赚不到的,是什么成就也不会有的。

“努力就能成功”“努力就能得到名利与财富”,很多人都把这两句话当作真理,把“努力”“勤奋”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因而整天忙忙碌碌,常年忍受着劳累,但这样就一定能够成功吗?就一定会获得富裕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吗?

无论是一个打工者,还是一个老板,无论是蓝领阶层,还是白领阶层,都在被一个美德所束缚着,那就是努力工作。

无数的人证明了这一点,单纯地努力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给自己带来快乐,一味地勤劳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想象中的生活。

告诉你一个既可以多一些时间享受生活,又可以获得最佳业绩的好方法,那就是聪明地工作,而不是单纯地努力工作。聪明地工作意味着你要学会动脑,如果你一味地忙碌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方法,过于为生计奔忙,那是什么钱也赚不到的。

自古房子出售都是先盖好房再出售,对此,霍英东反复问自己:“先出售、后建筑不行吗?”正是由于霍英东这一顿悟,使他摆脱了束缚,迈上了由一介平民变为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霍英东是中国香港立倍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办人。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等,这些议论将霍英东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霍英东的发迹真的神秘吗?不,他主要是运用了“先出售、后建筑”的高招,而这一高招来自于他的思考。

在工作中,勤奋当然是必不可少,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要想获得成功,最大化地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就要多思考,无论看到什么,都要多问为什么,把思考变成自己的习惯。

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