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易经》64个人生智慧
22383700000045

第45章 智慧45萃卦:交友有分寸,处世有准则

【原文】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解析】

萃卦:通泰。王到宗庙举行祭祀。占得此卦,利于会见贵族王公,亨通,这是吉利的征兆。用牛牲祭祀,也很吉利,并且出行吉利。

《象辞》说: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坤为地。泽水淹地,是萃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洪水横流、祸乱丛聚为戒,从而修治兵器,戒备意外的变乱。

萃卦象征会聚。亨通顺利。君王来到宗庙祭祀祖先,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世,亨通顺和,利于占问;用大牲祭祀,必获吉祥。利于有所举动。初六心怀诚信而不能保持至终,必然导致行动忙乱而与他人妄聚。于是就大声哭叫,而就在此刻又筮得一握之数,随即破啼为笑。不必再有忧虑,有所举动没有灾祸。六二迎来吉祥,自然没有灾祸。心怀诚信有利于夏祭求福。六三因会聚而生叹息,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有所举动也没有灾祸,仅只小有艰难。九四大吉大利,没有灾祸。九五会聚而适得其位,没有灾祸,但是还不能取得众人信任;有德的君长占问长期的吉凶祸福,困厄将会消亡。上六咨嗟哀叹并痛哭流涕可以免除灾祸。

不可滥交朋友

《萃卦》的卦象上说“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给我们指明了交友的方向:不可结交损友。

朋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工作朋友,即由于工作原因而结识的朋友,如同事、客户等等;另一类是生活朋友,即是以前在学校或生活中结识的朋友;第三类就是一般性的“点头”朋友。前两类朋友都应有个限度,如果滥了,就会全部变成第三类朋友,滥交朋友必导致无真正的朋友。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能在工作之余有人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二是有利工作,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很显然,朋友太多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朋友之间没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么就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未必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多就好办事,没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别人是肯定不会帮你的,除非你自己有权有势,别人帮你是想得到回报。所以能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工作朋友才最好。

滥交朋友的人会给人一种生活缺乏原则的感觉。如果你以认识的朋友多为荣,那你肯定会主动去拉拢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你就会热情主动地结识。其实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的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一般以交友多为荣的人都希望结识更多的有钱有势的风云人物,而这些人最看不起故意讨好的人,因为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人。所以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让人瞧不起。

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缺少真正的朋友。和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各种努力,首先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使你们青梅竹马,几年不联系也可能形同陌路。因为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不经常交流肯定会产生隔阂。而喜欢滥交朋友的人是肯定没有时间专门给一些朋友的,他们也认识不到友谊需要细心栽培,他们把朋友当作稻穗一样,以为认识了就像把稻穗捡回家里一样,以后想用就可以随时用。建立友谊需要不断地付出,朋友间的友谊就像爱情一样是个空盒子,首先你得倾注关心、帮助、理解,然后你才能得到关心、帮助、理解。滥交朋友的人是不可能不断地付出的,他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他的朋友都只是一些点头朋友。而且,万一不幸交了个坏蛋无赖朋友,那就有你烦的了,骗你点钱,占你点便宜。弄不好交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那就更危险了。

所以,我们交朋友要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工作上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一些生活中的朋友要多加联系,因为这些朋友都是些有着共同经历、经过时间考验的知心朋友,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加深友谊。这部分朋友是最可靠的,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份最纯的友谊,任何时候,他们都能给你帮助。

当然,交友时要有一定戒心,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结交合适的朋友

朋友之间的影响,是由于朋友关系的特征所决定的。第一,朋友一般年龄相仿,有些人喜欢在同龄人中间交朋友,因为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喜怒哀乐。青年朋友之间,由于年龄相仿,心理上、行为上、语言上的相同点就多,彼此容易理解,容易采纳意见。所以,彼此间影响就大。第二,朋友一般是合得来的,“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彼此情深意笃,相互信任。这样,朋友的言行容易被接受,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学。第三,朋友一般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近火烤人”。既是朋友,就会经常接触,通过频繁的接触,彼此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着影响。第四,朋友是自己选择的,“气习相染,师不如友”。人们与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等人,是一种不能选择的天然关系,这种天然关系当然有着其他人际关系所不能替代的亲密之情。然而,这种天然关系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朋友关系则不然,朋友是自己选择的,也正因为朋友是自己选择的,才有特定的寄托。谁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担忧和顾虑,有些忧愁和烦恼,有些成功和喜悦,有些希望和要求,不能或不愿对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等人说,却能够和愿意向朋友倾诉,以期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有些事情也确实只有通过友谊的桥梁才能办好。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嘛!在有些问题上,朋友间的影响,是其他人际关系所望尘莫及的。

所以,要谨慎择友。事实上,人们都在有意无意地选择朋友。区别在于,是清醒地、自觉地选择朋友,还是盲目地、不自觉地选择朋友,把什么作为择友的标准。由于时代不同,社会不同,人与人不同,择友的标准也就不尽相同。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无数名家学者对择友标准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实践。这里,在对前人择友标准的扬弃基础上,谈一下当代人的择友标准。

1.志同道合

晋人傅玄《和秋胡行》讲:“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意思是,水有清有浊,因为它的源头不一样,野鸭和凤不会在一起飞翔。说明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在一起相处。《论语·卫灵公》讲:“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人们的政治主张不同,就不必相互商量事情。清人顾图河《息交》讲:“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意思是,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2.品质要好

《孟子·万章下》讲:“友也者,友其德也。”意思是,交朋友,是因为朋友的品德而去结交他。《论语·季氏》讲:“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同正直的、诚实的、见闻广博的人做朋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应酬的、假意随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就有害了。

3.知心

晋人谢惠连的《相逢行》讲:“巢林宜择木,结友使心晓。”意思是,鸟儿巢林应当有所选择,交朋友理应对对方了解。汉代《古歌辞》讲:“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郭嵩焘日记·联语》讲:“结交贵知心。”汉人扬雄的《法言·学行》讲:“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意思是,交朋友而不能真诚相待,以心相见,就是貌合神离的朋友。

4.可靠

《鸡鸣偶记》讲:“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大意是,要结交那些能够指出自己过失、患难与共的人,不要结交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和背叛友谊的人。

5.比自己强

清人申涵光的《荆园进语》中讲:“凡弈基与胜己者对,则日进;与不如己者对,则日退。取友之道亦然。”意思是,与棋艺胜过自己的人下棋,就能天天进步;与棋艺不如自己的人下棋,就会日见退步。交友之道也是如此。

6.交友不怕贫

宋人刘过的《同许从道登圜翠阁》中讲:“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意思是,所交的朋友只要知心,即使贫穷又有什么不好的呢?朋友虽然朴实无华,同他一起畅饮薄酒也觉得很有意思。唐人高适有一首《赠任华》诗:

丈夫结交须结贫,

贫者结交交始亲。

世人不解结交者,

惟重黄金不重人。

黄金虽多有尽时,

结交一成无竭期。

君不见管仲与鲍叔,

至今留名名不移。

以上这些择友的标准,可以作为我们择友时的参考,但取舍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择友首要的、基本的标准是,分清敌友,不能认敌为友。歌德说:“真诚、活跃而富有成果的友谊表现在生活的步调一致,表现在我们的朋友赞成我的目标而我也赞成他的目标,因此无论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有多大差异,都始终不渝地共同前进。”歌德这里说的生活步调一致、生活目标一致,意即就是要分清敌我。

那么,能不能和落后的甚至失足者交朋友?回答是肯定的:能,也应该!了解对方的优点、长处,更了解对方的缺点、毛病、错误,帮助其克服缺点、毛病、错误,是友谊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落后的人并不属于敌人范畴,自然可以与之交朋友。清人申居郧的《西岩赘语》中讲:“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说的是,住家有不好的邻居,交往中有不好的朋友,如果能以他们为借鉴,从而谨慎从事,这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好条件。这是有点辩证法的。在同落后的人乃至失足青年的交往中,我们只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坏的影响是可以抵制住的。抵制坏的影响的过程,就是帮助朋友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