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孝心不打折
22381200000021

第21章 校长与我唱“双簧”

云江中学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李秋华背着书包刚到学校,就见校门口围着一大堆人。这个学校向来以严罚出了名,对卫生、出勤、纪律都进行了详细地量化打分,并作为班级年终考评的依据。为了保证这些措施有力实施,学校成立了由三个老师专门负责的检查小组,他们像猫抓耗子一样,监视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大家在暗地里,把那两个抓纪律的男老师称为“黑无常、白无常”,把管卫生的女老师称为“灭绝师太”。

准又出台了什么新损招了!李秋华对此反感极了,去年年末,眼看着他们班就能评上先进班级了,李秋华无意中往花坛中丢了一个雪糕袋,被“灭绝师太”看到,活生生地扣了两分。就因为这两分,使他们与先进班级无缘。这事让他追悔莫及,同学们对他也颇有微词。

李秋华挤进人堆一看,谁知,根本就没有什么“严惩酷制”,倒是门口橱窗里贴着一张大红告示,上书:白云中学今年取消检查小组。

“这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人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纷纷。

不一会儿,李秋华的“死党”刘畅也凑过来了,刘畅是班里的“事油子”,去年,“黑白无常”逮住他好几次,他给班里丢的分最多。共同的“遭遇”使他俩成为“黄金搭档”。

刘畅指指那张红纸说:“喂,这是怎么回事儿?”李秋华推了一下快滑到鼻尖的眼镜,茫然地摇摇头说:“我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这样下去,学校还不乱了套?”

这时,他们的原政治教师,也就是新上任的校长,踱着方步走了过来。他头顶秃了,四周的头发还不少,往中间一撩,属于典型的“地方支持中央”,“发福”的身材,大大的肚子,逢人总是一副笑脸,大家送他的雅号是“混圆大法师”。

“混圆大法师”问他俩:“你们在嘀咕什么呢?”

李秋华大着胆子问:“这是真的吗?”

“混圆大法师”微笑着点点头,“千真万确。”

进了校园,李秋华发现草坪上多了几块方方正正的警示牌,上面写着温柔的提示语:“小草在向你微笑,别踩疼我。”这些小牌子比别的牌子厚了许多,每一个小牌上,都有几个小孔,孔内都有小灯泡,好像深不可测的眼睛,而且下面还有线互相连着。

刘畅疑惑地说:“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牌子不寻常,是不是里面安上了摄像机镜头?”李秋华也有同感,他赶紧拉着刘畅,跑到后院的卫生死角处,这里常有一些学生,在上面乱涂乱画,发泄自己的不满。这里也装着同样的小方牌,“请不要给我的脸化妆好吗?”又到了另一处,情景也是如此,这种小牌几乎遍及学校的各个角落。

“对了,我还听说,校长室还多了一台新电脑。”刘畅接着补充道。

为了证实他们的猜想,李秋华决定对校长室进行一次秘密地“侦查”。

机会终于来了,那天下午,李秋华和刘畅在操场上踢足球,瞅准了校长室没人,李秋华对着球门一记远射,那球越过球门,飞上校长室外面的露天走廊。李秋华让刘畅在外面望风,自己悄悄地溜了进去。

校长室里果然多了一台新电脑,他迅速地搜查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他正想打开电脑,忽然发现校长办公桌上有一份“产品说明书”,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新型窥视器说明书。本产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实行联网,由中央电脑集中控制。

李秋华刚看到这儿,突然听到刘畅扯开嗓子喊:“好球,好球!”这是刘畅的暗号,表示有人来了。李秋华赶紧放下那个说明书,此时,门响了一下,只见“混圆大师”微笑着走进来。

李秋华嘴里嘟哝了一句:“校长,好。”

“混圆大师”对李秋华的失态并没在意,依然微笑着问:“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是找我有事吗?”

“哦,不,我……来捡球,没事了,校长再见!”

“那以后打球可要注意喽,可别……”

李秋华没等“混圆大师”说完,就转身跑出了门。

这份说明书证实了他们的猜想,很快全校上下都知道了这个“秘密”。

“混圆大师”这一招儿可真够绝的,简直是“无形大法”。老师监督,还有个一眼看不到的时候,这些电子眼可是任劳任怨,从不偷懒,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看见,从此,同学们真的自觉了很多,学校的风气大为改观。半年后的一天,校内的公开栏里,又贴出了一张大红告示:这个学期,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在全市的德育及日常行为考试评比中成绩是最好的。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无处不在的监视眼,让李秋华他们感到很不舒服,无论走到哪,都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特别是厕所也安了一块牌:“请大家不要让这里望而却步”。弄得这些男生在撒尿时,不得不背对着它,规规矩矩地解决,再也不敢转着圈“扫射”了,感到很不自在。

这天,刘畅神神秘秘地找到李秋华,说:“前天电视上,播了广州一所中学也安监视器的事,学生把学校告了,在社会上引起大讨论,据说,有些专家指出,这是在侵犯人的隐私权。”

李秋华瞪大眼睛说:“你是说捅电视台去?那要是让校长知道了,我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哼,你傻啊,我们用公用电话,往电视台打个热线,说不定还能得几十块的奖励呢。”刘畅胸有成竹地说。

两天后的一个上午,一辆采访车悄无声息地开进了校园,扛摄像机的叔叔下了车,直奔厕所,从厕所出来后,又对着花坛、墙角不停地拍照。等“混圆大法师”带着“黑白无常”,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时,他们已经拍了差不多了。一个电视台的女记者,拿着话筒,对“混圆大法师”说:“请你谈谈,你们学校,到处都安了电子监视器,尤其是厕所,是否妥当?”

“混圆大法师”涨红了脸:“请大家到校长室详谈,好不好?”

女记者根本不领他的情,“多谢了,我们只想听听你的看法,请你给我们一个解释吧。”“混圆大法师”被逼问急了,说:“我们没有安监视器,真的没有安。”女记者步步紧逼,“那请问,这些小牌子是干什么的?你能保证它里面真的没有安装摄像头吗?”

“绝对没有。”

“那我们就把它们拆开,看看,好吗?”

“不行,不能拆,请你们不要为难我。”

“那你怎么能证实,你说的话是真的呢?”

“混圆大法师”一时无言了。接下来是沉默,僵持在沉默中进行着。所有的人都把目光盯在“混圆大法师”身上,全场静得出奇。眼看着围观的学生越聚越多,“混圆大法师”的亮脑门子上浸出了津津的汗滴,最后他无可奈何地说:“拆就拆吧。”

一个记者,过去啪啪几下,就把那个牌子拆散了,里面除了几根电线和灯泡之外,根本没有什么“新型窥视器”。那个记者又拆散了几个,照样如此而已。

“怎么会是这样?”在场的李秋华和其他学生都目瞪口呆。

“混圆大法师”叹了口气,对围观的人们说:“我知道同学们都对严格的督查制度很有抵触情绪,可是,在同学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之前,学校没有监督制度也不行。于是我们只好采取了这种监察方法,请大家谅解。我原打算到了年末,再把真相公布出来,现在这个真相揭露得虽然早了一些,但是,令我们欣慰的是,同学们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同学们中已经初步形成。”

然后又把目光投向李秋华,“这个‘骗局’之所以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你的功劳也不可没,那份说明书,是我用电脑自己打出来的,为的就是让你们看到。”

李秋华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低下了头,说:“校长,我,我。”

“混圆大法师”走过来拍了拍李秋华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你我的‘双簧’演完,你也该向同学们说点谢幕词吧。现在,你们需要做的是什么?”

李秋华突然恍然大悟,“保持,校长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持下去。”

女记者被眼前这一幕感动了,她对着摄像机镜头,激动地说:“观众朋友们,我们今天的现场实录节目,到此就已接近尾声了,这件事给我们留下诸多的思考,欢迎来信来电参与讨论。最后我想说的是,自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唤醒自觉习惯,比严格的制度更有效,保持这种好习惯的路,会更长。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有。”学生们齐声说,接着爆发出了阵阵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