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孝心不打折
22381200000010

第10章 什么是最好

于秋宇的父母算不上是特有钱的主儿,可是从小到大,他们在于秋宇身上的投入可不比有钱的人家差。用父亲的话说,“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于秋宇初三刚刚毕业,父母就倾其所有,把他弄到了大洋彼岸的曼斯顿中学来读书了。因为同一个小区里,有几家把孩子弄出国了,父亲看着人家孩子从国外回来后,满嘴的洋文,就再也坐不住。父母的意图是,他在美国,上完高中,再上大学生,最好能读完博士后再回来。

于秋宇对出国留学,开始时是挺心驰神往的,可是到了以后,觉得也没啥意思了。最让他苦恼的,是语言关,在国内,他的英语成绩都是优,可是到了这里,他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再加上到处都是大鼻子蓝眼睛的人,自己看起来倒好像是另类了。偶尔也能见到几个黑头发的东方人,他们不是韩国人,就是日本人,找一个中国人很难。

寂寞难挨的他,也学着别人那样,公开栏里贴一张海报,寻找中国来的学生。没想到,这一招儿还真见效,他很快就网罗到两个不同年级的中国学生,李宏伟是广州人,高他一年级,听说他的父母都是高官;王杰的爸爸是在上海搞房地产的,只有他算是真的平民阶级了。不过还好,在这里,显不出来他们的优势来,比他们还有钱的学生一抓一大堆。他们几个基本上还是很合得来的。

这天,他们三个中国去的小男生,在校园里闲逛。逛得无聊之时,王杰提议:“从现在开始,对迎面过来的女生,每个人都必须说一句,恰当的带有荤话的中国式评语,说得最妙的,晚餐免费。大声说也没关系,因为他们大都听不懂。”于秋宇和李宏伟也觉得这个提议好玩,欣然同意。那时夏季已经来临了,天很热,女生们穿得都很少,于是一些中国式荤话,便毫不隐讳地从几个男生的嘴里蹦出来,引起大伙阵阵放肆的笑。

这时,对面走过来一个足足高出于秋宇半个头,身体硕肥的,卷毛蓝眼睛的,不知道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的外国妞。没等她走过去,王杰就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个洋妞真他妈的肥。”出乎预料的是,那个洋妞,竟然扭过头来,回敬一句,“爹妈给的,有啥法。”大家愕然。王杰的英语说得不错,为了在外国人面前不失中国人的颜面,他主动过去与她们道歉,并与之攀谈起来。

那个肥妞叫杰丽斯,她的父母都是美国芝加哥州的一家电信公司的职员,在她父母公司里很多人都能说一两句汉语,尤其以说俏皮话最为时髦。在他们眼里,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老人,而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后生了,因此很多人都想学学汉语。听了这些话,他们不禁心潮起伏,倍感荣光。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实在是让中华民族久违了。

于秋宇趁机说:“我的英语底子薄,真想补习一下英语,咱们来个互助小组行吗?”杰丽斯一听,高兴得直拍手,“OK!OK!Very good!”

“那我们就是朋友了。”于秋宇说完,礼貌性地伸出手去,想与她握一下手。杰丽斯却过来把他抱住,低下头,在他脸上亲了一下。这太出乎于秋宇的预料了,弄得他满脸通红,在此之前,他最多只是与互有好感的女生,偷偷拉过手。

于是,每逢周末,他们几个就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开始时,王杰和李宏伟还来几次,没过多久,他们就借故不来了。用王杰的话说,“这样的洋女生不养眼,在机会再换一个漂亮的。”随着与杰丽斯交往的增多,于秋宇觉得她真是个笨妞,学的汉语一点儿也不扎实,总是模棱两可。于秋宇的英语在她的帮助下,倒是进步不小。

这天,又逢周末,杰丽斯学得有点儿烦了,就问:“你们中国学生都是背呀背。”她学着电视里老和尚诵经的样子。于秋宇心里说,初三毕业那年,学这点东西算啥,便说:“比这还苦呢。”杰丽斯瞪大眼睛,“那太残忍了。”

残忍!这在中国学生看是义不容辞的事,没想到在她看来,是近乎不可理喻了。于秋宇说:“宝剑锋从磨沥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吗。”她瞪着眼睛看着于秋宇,又弄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了。于秋宇只好耐着性子跟她解释:“只要下苦功夫,才能有成就。”她摇摇头,“那还要看运气。”于秋宇说:“运气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运气就是运气,跟头没有什么关系,只跟上帝有关系。”于秋宇看跟她说不清楚,便不再解释了,她也懒得与小于争了。

杰丽斯换了话题,“今天我们有个Party,想邀请你参加。”于秋宇也想放松一下,便邀上了王杰和李宏伟。

人们都到齐了后,杰丽斯又开始极力展示她所学的汉语了。她用中国话向她的几个同伴说:“小于,是我的男朋友。”于秋宇一听,差点儿没晕倒过去,做这样一个肥妞的男朋友,那水准也太次了,不过出于礼貌,还是点点头。再说,在他们眼中的男朋友与中国的男朋友性质不一样。

Party结束后,杰丽斯说:“我们要尽地主之谊,让你尝尝家乡菜。”在那里,有好几处华人开的餐厅,平时,于秋宇他们几个也去过几次。于秋宇觉得扔下王杰他们俩不好意思,便邀其一同前往。

进了餐厅,杰丽斯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在正席的位置上。服务小姐拿上菜谱,出于礼貌,于秋宇他们一人点了一个菜。最后轮到杰丽斯了,她翻开菜谱,看看这瞧瞧那,估计啥也没看懂。最后,她指着“红烧排骨”,用英语问于秋宇:“这个菜是怎么回事?”于秋宇的英语,日常对话还行,遇到这专业的词汇,就说不上来了。他只好绕弯地解释,把猪肋条骨,切成小段,放在油上炸。杰丽斯好像明白了似的点点头,又问汉语怎么说,于秋宇告诉她,这道菜叫红烧排骨。她转过头对服务小姐,又卖弄起中国话来,“我要吃,红烧屁股。”于秋宇他们乐得前仰后合。

临走时,杰丽斯把服务员叫到跟前,“我只付,于秋宇和我的那份钱。”看到王杰他俩尴尬的样子,于秋宇真是有些过意不去。出来后,他问杰丽斯:“他们俩也是你的朋友,你怎么不替他们也付上啊,钱又不是很多。”杰丽斯瞪大眼睛说:“我又没说请他们啊。”

年底,考试成绩出来了,杰丽斯的基础课考得一塌糊涂。在于秋宇的印象中,她的基础课成绩似乎就没有好过。于秋宇安慰她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杰丽斯揉了揉肥肚子,“还好,不是最糟的,吃顿好饭就没事了。”啊,还吃啊!于秋宇对她那豁达的性格真是服了,而她的父母,对她的成绩也不太重视,近乎听其自然。

“听说,你们的中国的饺子,很好吃,我想学着做,你告诉我怎么做?”

在国内,于秋宇只会吃,哪想过做,可在她面前又不能丢面子,便大致地说了一下原料的比例。本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不会认真。没想到第二天,她就来找于秋宇说:“我们家里做了中国最好的饺子,请你去检验。”到了她家,饺子果然做好了。她是按着于秋宇给的那个比例谱,一点儿一点儿地量着做的。于秋宇插了一个饺子,一尝,哇,那哪是饺子,又涩又咸,花椒和盐放得太多了。她的父母也吃得直皱眉头。

糟糕的成绩没让杰丽斯怎么烦,而这件小事反而让她沉闷了好几天。

于秋宇劝她:“别这样好不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一顿饭没做好吗。”杰丽却认真地说:“这可是我是实践课选的课题。”原来她是想标新立异的,可凭这样的档次,恐怕又不及格了。出乎预料的是,父母却因此,奖给她一辆山地车,原因是她尝试了别人没做过的事。

快过中国的大年了,学校没有放假。在异国他乡过年,于秋宇还是头一次,他真的好想家。母亲在电话里故意冷冷地说:“要想有出息,就不要太感情用事。”可是于秋宇还是从母亲的语气中听出了颤音。

年三十那天,正赶上周末。于秋宇一个人躺在床上,回忆着往年过年时热闹的情景,不觉黯然泪下。这时,杰丽斯推门进来,“我学会了,走,再吃饺子。”于秋宇正闲着没事,也没推辞。

这回,杰丽斯做得果然很有味道,她母亲告诉于秋宇,杰丽斯为了学这门手艺,她悄悄地去中国餐厅,打了半个月的小工。杰丽斯自豪地说:“这叫偷衣(艺)。”

接着杰丽斯端起酒杯,“今天是你们的新年,过年好,恭喜发财。”听着这地道的中国式的新年祝福,于秋宇顿时感到一股暖意涌遍全身,不禁热泪盈眶。

“你还很伤心吗?”杰丽斯的母亲关切地问。

“不,我是感激你们。可我还想问一下,你们就不想让杰丽斯成为,她的同伴中成绩最好的一个吗?”

杰丽斯的母亲愣了一下,显然对这个问题没有思想准备。停了一会儿,说:“不必追求最好,有了创新才是最好。”

在这样较小压力的家庭环境里,杰丽斯养成的务实创新,乐观豁达,敢作敢为的性格,的确值得中国的学生借鉴。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在父母亲期盼的重压下,拼命地学习,与她比起来,自己生活得真是太累了。

临别时,大家合影留念,小于很客气地说:“Bye,Bye”杰丽斯指着饺子,又不失时机地回了一句地道的中国话:“真牛皮。”

走在路上,他给妈妈挂了个电话,说:“新年好。”他本来还想说:“请别对我期望太高了,好不好?”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还是有气无力地说:“我会尽全力的,等着我的好消息,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大过年的,别惹父母不高兴。

过年后,他准备给父母写一封长信,核心就是:什么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