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62

第62章 厚黑拢人,收买人心(2)

以义动人俘获人心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闹了大饥荒,许多人都没有粮食吃而饿死了,这时候就有人布施一些粮食给流浪者吃,布施的人手里拿着粮食和饭菜对饥饿的人喊道:“来吧,来吧,这里有给你的食物。”有的人耐不住饥饿就来了,也有的人却宁死而不去讨要布施的食物,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吆喝布施的方式太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了。领导用人有时难免以利益相诱,但利益相诱却并不总是有效的,因为有的人才并不看重物质利益,而是看重用人者对自己的尊重。

所以,必要的时候,领导者可以义动人,用“义”赢得人才的忠心。

历史上很多用人高手,许多时候不是以重金收买的,而是以道义感召的。从现代角度来讲,能否以道义感召志向高洁、才能出众的人为你做事,不仅是用人的谋略问题,还是用人者的品质素养问题。在三国中,曹操以治理天下招揽人才,孙权以保卫家园团结人才,刘备以哥们情义驱使人才。可见,其中曹操的用人境界是最高的。同时曹操还是一个善于以“义”来收买人心的高手。

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曹操正确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善于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力量。曹操起兵时,只有本家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做骨干,七拼八凑,不足三千兵马。他想任用刘备未获成功,但在任用其他优秀人才上却收到了奇效,这样就使他在短短的几年内,造就了“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队伍。荀彧和郭嘉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智囊人物,都曾是袁绍的幕僚。荀彧率先弃袁投曹,曹操得荀彧的时候,高兴地称荀彧是“吾子房也”。郭嘉看透了袁绍的本性,也跑到曹操营垒,曹操喜而赞之:“真吾主也。”官渡大战时,许攸、高览都是袁绍的谋士,后来都投靠了曹操。

除此之外,曹操在消灭吕布的战争结束后,还得到了许多有用之才。臧霸等人就是此时收降的。对这些人的任用方法与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曹操是否具备王者之风。臧霸、孙观、吴敦、尹礼原为陶谦部将,陶谦死后他们成为泰山郡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后归附吕布。吕布败亡后,臧霸逃往他处躲藏起来,曹操把他找到,给予款待,让他去招降吴敦、尹礼、孙观等人。然后,曹操将这些人全都任为郡守、国相,划出青州、徐州靠海的一些地方,委托他们管理从琅邪郡、东海郡和北海国中分出部分地方,设立了城阳郡、利城郡和昌虎郡,让臧霸做了琅邪相,吴敦做了利城太守,尹礼做了东海太守,孙观做了北海国相。此外,曹操还通过臧霸收降了徐翕和毛晖。徐翕、毛晖原为曹操部将,后来背叛曹操投奔了臧霸。曹操让刘备给臧霸传话,让他把这两个人的头颅割下送来。臧霸不同意,对刘备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就因为我不肯去做这一类不义的事情。我受曹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但建立王霸之业的人是可以义动之的,希望将军能够替我去说明一下。”刘备将臧霸的话转告了曹操,曹操大为感叹,立即召见臧霸,对他说:“这是古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而您却做到了,这正是我所希望的啊!”于是不仅不再追究徐翕、毛晖的罪过,还任命他们为郡守,加以重用。显然,曹操在这时若执意命臧霸按照他的话去做,他在臧霸及时人眼中的形象或地位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这就从某一点说明了曹操是一个可“以义动之”的建立霸业之人。

一个领导要做到“以义动人”并非难事。道义自古以来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任何事业必需的一项美德。道义主要侧重于正义和真理,选择了道义,就是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一边。做到了这一点,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名不正,则言不顺。”许多战争说是正义与非正义之战,其实都是为名义而战,非名之战,得不到民心支持则失败,而顺民心之战则往往得道多助,所以正名之术十分重要。名义之战,乃利益之战的前奏。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商业环境中,以义动人,以情感人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收买人心三副“猛药”

在用人过程当中,领导者必须要善于经营人心,只有这样,下属才会服从你的指挥,你的团队才能所向披靡。以下是历史上著名帝王收服人心的常用手段,以供领导者借鉴。

一、表露自己的良苦用心

有一次,康熙巡视河道,突然有人袭击康熙,负责保护康熙的魏东亭呆头呆脑地望着,不知如何应付这种突发事件。康熙立即扬起手,“啪”的就是一记耳光打向魏东亭。原来,这一切是康熙事先安排好了的,目的是在考验魏东亭。当晚,康熙休息的时候,将魏东亭找到帐前,拉着他的手对他说:“朕近来对你好像刻薄了一些,是要有意锻炼你一下。你说要弃武就文,目的当然要他日找一条好的出路,这是对的,如果封你一个官职,只是朕一句话就可以了,但这样不能培养你成材。你还需要多一点历练,所以朕对你是严格了一些。你知道吗?朕再三筹划,才不得不把你留在身边。你要吃得起这个亏呀!”康熙一番说明,说得情真意切,魏东亭本来有很多怨气,但经过这一掌之后,得到皇帝如此交心地讲明白,真是服服帖帖,更加忠心了。收买人心,你需要借助一些事情表现自己的良苦用心,下属知晓之后,必然对你感恩戴德。

二、对人宽容

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刑部尚书张亮被控犯有谋反罪,多数大臣都认为张亮罪大不赦,应当立即杀头。只有殿中少监李道裕认为张亮犯罪证据不足,不应定罪,并且在朝廷上说得慷慨激昂,把倾向治罪的唐太宗一时弄得很没面子。盛怒之下的唐太宗毫不迟疑地就把张亮杀掉了。事后不久,刑部侍郎的职位出了空缺,唐太宗竟建议宰相把这个位子让李道裕来坐,理由是李道裕执法谨慎严格。群臣都知道李道裕曾经当众反对唐太宗的意见,而现在偏偏任命李道裕做这个执法官,此项任命一经公开,朝廷上下无不盛赞唐太宗的仁德和雅量,开明君主的招牌亮得更鲜艳了。重用你不喜欢的、或是和你作对的人,不但能得到当事者的誓死相报,还能赢得开明、宽容的口碑,从而吸引更多人追随。

三、放下架子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个谋士叫贾诩,非常被曹操所倚重。贾诩轻易不肯表态,也不结交朋党,而正由于此,曹操对他比较看重。曹丕看中了贾诩的智慧与影响力,某天晚上到贾诩的府上拜访,并当面给贾诩下跪,请贾栩救他。要知道,曹操当时已经官封魏王,曹丕是王子,他能够向贾诩下跪,在那个封建的时代,这可不是普通的礼节。即使是刘备三顾茅庐,也比不上曹丕对贾诩的下跪。曹丕的这一举动赢得了贾诩的忠心。后来贾诩给曹丕出了主意,让曹丕成功地博得曹操的信任,并挤掉更得曹操欢心的曹植,成为了曹操的继承人。有时候,在你放低姿态的一瞬间,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了。

“收买人心”这四个字,在汉语里是贬义,不大好听,如果改用好听的字,就是激励人心,就是管理者想办法把下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把储存的潜能发挥出来。现代市场竞争亦如古之兵战。现代管理者必须懂得,管理的关键在于管“心”。另外,领导在收买人心的时候,一定要敢于下“猛药”,不痛不痒的“收买”往往于事无补,只有到位的“收买”才能获得真正的忠诚。

会哭的孩子招人疼

厚黑枭雄曹操有着阴阳两副面孔,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而曹操的魅力和威信恰恰也在这两副面孔中,唱红脸时,他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残酷无情;唱白脸时,他以义动人,以情感人,怀柔容人,使得他的下属们知耻、知错、知进,可以说是用人的高手。

纵观三国,曹操一生中哭过三回。

第一回,在曹操与张绣的宛城之战中,为救曹操,贴身大将典韦力战群敌,身负重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悲壮地死去。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为救曹操牺牲了生命。尤其让曹操痛心疾首的是失去了头号大将典韦,所以他一哭,再哭,一祭,再祭。可见,他是真的心痛,吝惜人才是他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那眼泪为典韦而流,这是真实的;对于长子、爱侄的死,曹操同样也是很悲痛的,但“独号泣典韦”,他是想让手下众将知道他爱将胜过爱子、爱侄。众人也确实被感动了,他每哭一回,三军慨叹一回:“丞相爱将胜于爱子啊!”

第二回,是哭谋士郭嘉。曹操赤壁大败,在华容道被关羽放走,行至谷口,曹操回头看了看自己的残兵败将,只剩下27个人。可是曹操大笑了一路,并无半点低头丧气的神色。到了曹仁把守的南郡以后,曹仁置酒为曹操压惊解闷,众谋士都在座。曹操反而不笑了,忽然仰天捶胸大哭,众忙问:“丞相从虎窟中逃出来,一路危机四伏,您都毫不畏惧,到家了怎么反而哭呢?”曹操说:“我不是为别的哭啊,我是在哭郭嘉啊!如果他还在,绝对不会让我有这么大的失败啊!我为失去他悲哀、痛惜啊!”这一哭是为了追悼忠臣,也是暗中谴责身边的谋士,有鞭策手下的意味。

第三回,曹操病危的时候,仍然对结发的丁夫人念念不忘,临终时说:“我自省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辜负啊!只有对待丁夫人心里确实有些不安。假使死后有知,子修若问我:‘我的母亲在哪里?’我能对他说些什么呢!”说着老泪横流,这一哭是为了想念亲人,充分体现了一个阳刚的英雄内心深处的儿女情长,让人感受到这个被称为一代奸雄的男人内心中的真实情感。曹操哭郭奉孝,目的之一是批评众谋士,他的这种旁敲侧击的批评运用得很成功。

会哭的孩子有人疼,会叫的毛驴有草吃,会表演的领导有人气。那些不会叫不会哭也不愿意表演的领导是很难收服人心的。领导者在管理中,遇到难题,不妨学一学曹操,向人表露自己的真诚,这样往往会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大胆提升“后进分子”

用人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同样,拉拢下属也有一定的讲究。你可以用提拔的办法来收服其心,激发其工作热情。但是如果提拔得当,才会拥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支持者,如果提拔不当,则堡垒最容易被敌人从内部攻破。

有些人或许令你十分头痛,他们是你企业中的“后进分子”,浑身上下都是毛病。作为领导对这些人必须抱以诚恳的耐心,投入你的热情,去帮助和提升他们。只要领导者能提升后进,笼络其心,大胆使用,这些人必将成为支持你、帮助你的力量,至少,可以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拖你的后腿。“提升”后进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一、升他官

这是最明确,也最为人所认同的提升,但也要看他的才干才行,扶不起的阿斗反而会害了你自己,成为你的负担。

二、调整他的职务

这不一定是升官,但却可让他的才干充分发挥,而不致“闷死”。

三、给他帮助

例如不绑他手脚,让他可以独立自主地做,以便磨炼他的才干。

四、替他解决困难

一文钱可以逼死英雄汉,如果某人真是英雄,那么就帮他解决困难吧。

五、帮他脱离危险

在悬崖前拉他一把,明告他、点醒他或暗示他,让他免于毁灭或受伤。

六、鼓励他

在他灰心的时候、遭遇逆境的时候、被小人打击的时候,在精神上支持他、鼓励他,让他振作起来。这也是一种提升。

不过提升后进时,领导者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者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领导识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有时也会把庸才看成良才,也会因个人的好恶而看走了眼,因此领导者提升了后进之后,有时候会有被拖累、背叛的危险。

第二,领导者要有承担流言的心理准备。提升后进的动作如过大过广,会被人认为是在培植势力,甚至引起人的反感和抵制,在大的团体里这种情形尤其常见。总之,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但提升后进是利大于弊的。歧视和冷落,只能使“小泥鳅”变为“老泥鳅”;提升和重用,“小泥鳅”或许可以成“小龙”。很多领导者一直有忠心耿耿的属下追随,都是因为他们乐于提升后进,用感情绑住了他们,利己也利他,所以,领导者一定要悟懂其中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