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49

第49章 平衡同僚,如鱼得水(3)

尤其在历史较久的公司,往往有元老级同事。元老的资格是不容易得到的,既需服务的年限长,又需所当的职务高,更需实际年纪比一般同事大。服务年限不长,职务不高,年纪虽大,也算不得元老;服务年限虽长,而职务不高,虽年逾七八旬,仍算不得元老。在历史较久的公司中,老年人也多,服务久的也多,而堪称为元老的却寥寥可数。元老当重任的虽有但不多,然而元老虽不担当重任,而他的主张却为领导所重视,也是常有的事。即使不为领导所重视,然而大部分的人心也都倾向于他,这是必然的。遇到紧要的关头,元老出来说几句话,对于公司的前途往往影响很大。不论他在社会上声望如何,地位如何,他在这个公司当中始终是重心,就算你的社会声望如何好,或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高,在这个公司中无论如何总是比不上他们的威信。元老自有其优越的基础,这一点你必须认识清楚。

元老的经验比他人丰富,在这个公司中,他便是一部活的历史,一切过程,他们最清楚,往事历历,他们可如数家珍:某事如何成,某事如何败,此中曲折无不明白,而一种事业的演变,及如何演变成功以至有现在的局面,自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以后的形势如此,不难于演变中得其梗概。元老不但是一部活的历史,而且是今后工作的指南针。有时你想到某种地方,可以对某种事有所改进,谁知你所提出方法,从前曾经施行过了。至于行不通的理由何在,也只有元老能够根据经验,做条分缕析的解说了。虽然因为他的事太多,可能主张比较和缓,但这不是他怕事,而是他稳健,真正的老成持重,唯有元老才能当之无愧。基于以上种种的特点,你对于元老的指示,要表示诚敬地接受,使元老对你产生好印象,然后你才可以从他那里获得很多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绝不是书本上所能读到的,如果要亲自去摸索,也需花上几十个寒暑的光阴。虽然他不会对你有过系统的讲述,但以一个问题为例,他却能说得头头是道。你在社会上所遇到的各个问题,他的经验,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钥匙。有的元老,长于处世,有的元老,长于对人,而你的对事对人,都有师承,再加以自己的研究与体验,处世自然就能十分顺利。他的思想也许会老,会落伍,但他的经验绝不会老,也绝不会落伍,当然因为时势迁移,有一部分经验已失效用,但是你能够利用他失效的经验,知道演变的过程,也不难找出你应遵循的途径,这一部分失效的经验,对你还是有用处的。

如何取得元老的信任,是你唯一要素,元老如果能信任你,他在这个公司里是一言九鼎。

他肯说句好话,对于你是有莫大的帮助,同事器重你,老板也器重你了,只要你真有才能,有真实的成绩拿出来,机会一到,自能一跃而起,扶摇直上。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元老的为人,在公司中因为地位不同,或者不免有似乎倚老之处,年轻人往往不敢与他亲近。其实并不一定有意倚老,而是年纪关系,年纪老,心理也老,表现于言语行动,遂无一不老。你要明白元老之所以称元老,他的心一定公正,他对公司也一定爱护,提携后进不是为他个人,而是为了这个公司,仅此一点,他的道德已高出普通人许多了。

此外,一般人还有个普通的现象,一入社会做事,便与书本断绝关系,不肯再阅读新书,因此他们的智能无法随时代潮流而有进步。时代越跑越前而他学识没有更新,于是到了中年以上,就往往成为旧式人物。当然也有一面做事,一面读书,终生学习而不知老之将至的人。

老派人物,在社会上的每个角落里,都占着重要的地位。本来这个社会就好像一艘大船,在船上做事的,必须经过若干年的实际训练,尝过很多的惊涛骇浪,等火气平定了,态度镇定了,办事老练了,见多识广了,才可以居掌舵的要位。世界各行各业的领袖,哪个不是逾半百的老年人,他们对于50岁左右的人,还认为年富力强呢!所以一般的事业界实际上也应该让中年以上的人当重任,只可惜他们大部分的人已经头脑陈旧,成为老派人物了。

老派的人物,学识思想距离现时代太远,你要叫他们追上时代,是绝不可能的。同时,他们的头脑已失去了吸收新智能的作用,新知识与他们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在他们面前第一点最忌高谈新学识,把外国的学说,外国的办法,一股脑儿地向他们宣传;第二点最忌以新人物自居,对现实表示一百个不满意,虽然现在是科学方法的时代,然而他们的头脑,根本是不科学的,如何容得了科学方法,你如果提出科学方法的金字招牌,一定把他们吓退。不如就科学方法中,挑最浅易、最合适的几个方法,撕去舶来品的包装,用渐进的步骤,逐一试办。等收到了相当的效果,取得了老派的信用后,再从一点一滴的改变,画成相当的平面。将整个革新计划,藏在你的胸中,而所提供于老派人物面前的,只是些很平凡的片段,如能获得他们的同情,大家愿意共同合作,向着你的方向走,那么一切不必要的挫折自然就减少了。

对于老派人物,你应该加以控制,不应该与之分家,应该使老派人物与你合作,不应该逼老派人物成为你的阻力。你若想采取手段,也不是毫无条件的。第一要先取得大权,然后才可以支配一切;第二要先准备好充分的干部,才足以应付一切。只要缺了其中一样,便不配谈运用革命性手段。而且老派人物未尝不可利用,何必另起炉灶?对于稍有不满的事,动辄主张用革命性的手段,这是年轻人不能通达处世的方法,不熟悉人情的缘故!

与同事保持适当距离

与同事相处,太远了当然不好,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的和最理想的。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搭档。上司将他交托于你,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架构、分工和其他制度。放轻松一点,就当他是普通的同事吧,这时候,你要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总之,大前提是公私分明,记着,在公司里,他是你的搭档,你俩必须忠诚合作,才可以制造良好的工作效果。由于他是新人,许多地方是需要你的提示的,这方面你就得扮演老师的角色,当然切不能颐指气使,更不应倚老卖老引他人反感。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一起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只是,奉劝你一句,闲暇时,以少提公事为妙,难道你一天工作八小时还不够吗?

当一位旧同事吃回头草,重返公司工作,你有必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旧人对你和公司都有一定的了解,即是说他并不需要时间去适应,而你也没有时间去备战,就要立刻见招拆招。首先,你得清楚,这位仁兄以前的职级如何?与你的关系怎样?他的作风属哪种类型?

如今重返旧巢,他的地位会改变吗?如果此人以前只是一个小角色,如今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话,请小心其作风与手段。因为肯定吃回头草,多数是受钱臭吸引,其职级亦高升,难免有点飘飘然,那还好一点,你大可以投其所好,讲些动听的话,但切莫“拍马”拍得出格,那只会叫他瞧不起你。

这个人如果以前与你共过事,请不要在人前人后或他面前主动再提以往的事,就当是新同事新合作吧,避免大家尴尬。要是他过去与你不相干,如今却成了搭档,不妨向对他有些了解的同事查问一下他以往的历史,但要装作轻描淡写,不留痕迹。好搭档另谋高就,公私两方面都要你重新面对。姑且勿论新搭档是新同事,还是由别的部门调来,你俩都需要一段时间去习惯、协调。如果他是新同事,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绍一下公司的办事作风,各种小节的规矩,你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你俩的工作范围、合作情形等,让他“热身”,那么他才能快点投入工作,分担你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