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23

第23章 厚中带黑,柔中带刚(3)

这天,蒋兆和又将账簿给胡雪岩察看,胡雪岩发现蒋兆和急于放款求息,钱庄底银已不足10万,这是十分危险的事。如果有大户前来提现银,就可能无法兑现。即使同业可以援手相助,数目有限,也不能完全满足。如果钱庄不能兑现,风声传出去,用户一齐来挤兑提现,钱庄非倒闭不可。而眼下,唯一能提现银的大户,就是海运局。想到此,胡雪岩嘴角露出神秘的笑容。第二天,信和钱庄刚刚开门,便有两名公人模样的人,手持海运局坐办王有龄签发的条札,前来提现银30万两。蒋兆和一听,如雷击顶,底金不过10万,如何能兑现?慌忙中,蒋兆和安排公人稍坐,赶紧去找胡雪岩。谁知胡宅告知,胡雪岩外出会友去了。蒋兆和无奈,前去海运局求见王有龄。王有龄和蒋兆和没有私交,打着官腔慢吞吞地威胁说,这30万两银子用来购粮运往江北大营,朝廷与太平军战事激烈,耽误了军用,上面怪罪下来是要掉脑袋的。其时太平军正与清军在南京周围激战,军粮是作战急需,这厉害蒋兆和很清楚,不禁吓出一身冷汗,还想通融,推迟半个月。王有龄断然拒绝并限令:“余下40万银子,10天后将取出作为饷银解送曾大帅处,到时如有误失,请曾大帅处置。”这话几乎令蒋兆和昏迷过去,谁不知曾国藩执法严厉。从海运局出来,蒋兆和双腿发软,眼前一黑,扑通栽倒在地。

信和钱庄柜台上,不少存户手持钱庄银票,要求提现银,他们不知从什么地方得知钱庄亏空严重,面临倒闭清盘。这无疑雪上加霜,蒋兆和支持不下去,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一了百了。恰在这时,胡雪岩奇迹般地出现,蒋兆和顾不得面子,一下跪在他面前,涕泪横流,哀求胡雪岩救命。刹那间,胡雪岩感到无比痛快和惬意,但他并不形诸于色,反而表现出痛心疾首的样子。扶起蒋兆和,请少安毋躁,然后对前来兑现的人们保证:“信和是老招牌,信用从来不错,如今又有海运局做靠山,一定不会赖你们的银子。”人群中有人发问:“听说海运局要提走全部存银,信和无法兑现,快倒闭了。”胡雪岩神态肃然,正色道:“本人与海运局王老爷系莫逆之交,掌管海运事务,我怎么没听说过提银的事?勿听信流言,扰乱人心,这可是要吃官司的呀!”胡雪岩赠银救王有龄的事,杭城人尽皆知,他俩的关系非同寻常,胡雪岩的话足以代表海运局,谁还会有异议呢?众人不再兑现,逐渐散去,柜台前总算清静下来。蒋兆和有气无力地问胡雪岩原委。胡雪岩告诉蒋兆和,王有龄并不是想提银公用,而是想用这些银子开钱庄做生意。蒋兆和听完忙问解决办法,胡雪岩压低声音,凑到蒋兆和耳边,嘀咕道:“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钱,王大人多年闲居,手头拮据,老早就想干点什么,尤其对钱庄生意颇有兴趣,只苦于一无本钱,二无人手,终未实现,大哥若是愿意,不如趁机奉送股份与他,交个朋友,大家在一口锅里捞食,还怕生意不红火?”蒋兆和一听,不免有些肉痛,但为避免彻底倒闭,此法确实高明。送多少股呢?他探询胡雪岩,胡雪岩握住他右手,在袖筒里捏了捏。“5万?”

蒋兆和差点失声叫出来,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胡雪岩心中暗笑,明白蒋兆和这回牛踩乌龟背———痛在心里头。信和在当初筹办时,蒋兆和以一千两银子为一股,筹集了50股,加上自家的5万两银子,共10万两本钱。由于蒋兆和股本占半数,理所当然做了老板,包揽钱庄全部事务,独断专行,我行我素。别的股东既零散且股份少,只好由他做主,所以在信和蒋兆和说了算。眼下,王有龄忽然要夺去他一半股份,白白损失5万两银子不说,加上胡雪岩的10股,超过半数,他蒋兆和还能赖在老板位置上发号施令吗?对蒋兆和来说,确是生命攸关的事,由老板降低为伙计,这和倒闭有什么两样,蒋兆和无论如何不愿意。他顿时陷入沉默,许久不语。

胡雪岩洞察他的心思,索性再加一把火:“你若是不愿意,得罪了王大人,他发起狠来,提取全部存银,你能如数归还吗?”蒋兆和有气无力道:“我设法筹集就是了。”胡雪岩冷笑道:“70万两银子,又不是变戏法,说来就来了,再说,你与洋人合伙从英国订购的一批洋油,船到日本就触礁沉没,血本无归,如何填补这项亏空?”蒋兆和闻言,脸色大变,知道碰上真正的对手,他怎么忽略了胡雪岩是吃钱庄饭长大的呀。这批洋油贴进30万两银子,本来可获利数倍,不想遇上海难,算是扔进大海里去了。这事做得隐秘,连账面上都看不出来,胡雪岩还是知道了。“还不出粮银,王大人向上面递手本,参你个侵吞粮银,贻误军用,谁也保不住你,好自为之吧!”这就是暗示蒋兆和,他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将有杀身之祸。蒋兆和浑身颤抖,双唇哆嗦,断断续续说:“我,愿意,奉送股份。”胡雪岩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胡雪岩神情缓和,打算给他一点蜜糖,免得吓坏了他。胡雪岩接着说:“其实不必惶恐,只要讨得王大人高兴,安心做你的老板,主意由你拿,王大人是外行,绝不来过问,将来生意做大了,年终分红,数目绝不比眼下少,发财大家得,有情有义,何乐而不为?”一番甜言蜜语,蒋兆和心里好受一些,想想不但能保住性命,而且照旧做老板,局外人反正不明就里,凭着信和这块老招牌,再加上海运局作坚强后台,杭州城里也算同行老大,照样呼风唤雨,吃香喝辣,也算不幸中之大幸。主意打定,蒋兆和向胡雪岩拱手道谢。

胡雪岩施展过厚黑办事的手段,凭空进账了大笔股金,还连带制伏了一个钱庄的老手。

自此为起点,胡雪岩在生意场上一发不可收了。由上观之,胡氏用厚黑之道的功夫可谓高深莫测。

先声夺人的厚黑办事法

作为求人者一般居于弱势地位,当对方不肯轻易顺从你的意见,甚至显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时,求人者可以像烛之武那样示弱乞怜,然后步入正题,实施“恐吓”。如果这一办法不成功,也可以一上来就以“恐吓”压制住对方,从而让对方屈从和改变主意,就是反客为主。

历史上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的故事,就是反客为主的好例证。

运用好先声夺人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上来只字不提所求之事,使对方摆好了阵势却找不到对手。同时,他又不得不面对你提出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把“球”踢给对方。

《三国演义》中讲到,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败退,无力反击,大有坐以待毙之势。以刘备单独的力量,绝对无法与曹操的势力相抗衡,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江东的孙权联手。此时,诸葛亮自愿出使到江东做说客。他此行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孙权卷进这场战争。如果是一般的使者,有可能为了请求对方出兵支援而低声下气。但是诸葛亮却完全相反,采用“反客为主”的方法,表现出一副强硬的态度,硬是激发了孙权的斗志。

当时,东吴孙权自恃拥有江东全土和十万精兵,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大有坐观江北各路诸侯恶斗的态势。他断定诸葛亮此来是做说客,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等待诸葛亮的哀求。

不想诸葛亮见到孙权,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正值天下大乱之际,将军你举兵江东,我主刘备募兵汉南,同时和曹操争夺天下。但是,曹操几乎将天下完全平定了,现在正进军荆州,名震天下,各路英雄尽被其所网罗,因而造成我主刘备今日之败退,将军你是否也要权衡自己的力量,以处置目前的情势?如果将军的军势足以与曹军相抗衡,则应尽快与曹军断交才好。若是无法与曹军相抗,则应尽快解除武装,臣服于曹操才是上策。将军你是否已定好方针,决定臣服于曹操?时间剩下不多,再不作决定就来不及了。”

诸葛亮只字不提联吴抗曹的请求,好像专门为东吴的利益来点破迷津的。孙权当时只有26岁,是位血气方刚的青年。诸葛亮明知他不会轻易投降屈居曹操之下,才会采用反客为主的策略,激发孙权的斗志。

第二,一番火力进攻之后,要考察一下效果,看看对方的反应。

例如,孙权听完诸葛亮一席话,虽然不高兴,但不露声色,反问道:“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第三,接招反击,将对手从心理上彻底击败,求人之事自然也就成功。

例如,诸葛亮面对孙权的质问,答道:“你知道齐王田横的故事吗?他忠义可嘉,为了不服侍二主,在汉高祖招降时不愿称臣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刘皇叔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刘皇叔之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或不成,都只能说是天意,怎可向曹贼投降?”

虽然孙权决定和刘备联手,但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势力,又考虑到刘备新近败北,未必还有能力抵抗曹军,心里还存在不少疑惑———诸葛亮看出这一点,进一步采用分析事实的方法说服孙权。

“的确,我主是一败涂地,想要整军是比较困难。但曹操大军长途远征,这是兵家大忌。他为追赶我军,轻骑兵一整夜急行三百余里,已是强弩之末。且曹军多系北方人,不习水性,不善水战。再则荆州新失,城中百姓为曹操所威胁,绝不会心悦诚服。现在假如将军的精兵能和我们并肩作战定能打败曹军。曹军北退,自然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是难得的机会,现在全看你的决定了。”

果然,孙权在诸葛亮激起斗志又听到他中肯的分析,心情大悦,也增强了信心,遂同意诸葛亮提出的孙刘联手抗曹的主张,这才有后来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真不愧为厚黑求人高手。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厚黑求人之道中有一招,就是情况万分危急时,可以集中自己的全力,冒险一拼,或者表现出准备孤注一掷的样子,使对方真正从内心感到对你的恐惧,这时你再求他办事,他就不敢再打折扣。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求人的关键时刻,你也要豁出去!

一、要以破釜坑舟的勇气遏制对手

例如,按照明朝的规制,侍讲“满九年考,当迁学士”。成化十年,焦芳从年限上说虽然够了,但他不学无术,水平相差很远。所以,有人对大学士万安说:“不学如芳,将以为学士乎?”

这句话不知怎的传到了焦芳耳中。他猜疑是大学士彭华搞的鬼,立即露出一副无赖相,并传出危言进行威胁。彭华怕焦芳铤而走险,就请求万安,万安不得已,只好让焦芳升为侍讲学士。焦芳就是靠此招达到求官的目的。

二、要以孤注一掷的冒险行动震慑对手

例如,东汉明帝时,班超参加了讨伐匈奴的战争,大将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向朝廷推荐他出使西域。班超带着东汉的外交使团首先来到鄯善国,一开始国王对班超等人恭敬有加,后来则渐渐怠慢下来,班超对他的部下说:“你们发觉没有,国王对我们有些怠慢无礼了?

我看一定是来了匈奴使臣,让他左右为难了吧?”为了证实这一情况,他们把侍候他们的胡人找来,装着什么都知道的样子,突然问道:“匈奴的使臣来了好几天了,现在住在哪里?”那位侍者本来是奉命瞒着他们的,一见这样便把情况都说了出来。班超总共带了36名勇士前来,他把这36人召到一起喝酒。当酒喝到痛快淋漓时,班超挑起了话头:“大家和我一样,远离中原来到这里,本是为朝廷立功而来。现在匈奴使臣来到这里,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又这么不好,假如鄯善把我们都抓起来送给匈奴,我们恐怕都得喂狼了,这怎么办呢?”部下们都说:“现在我们处境危险,是生是死都听司马的。”班超一看,正合己意,便说:“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趁黑夜放火烧他们,让匈奴使臣弄不清我们有多少人,我们趁机消灭他们。只要除掉这些使者,使鄯善国王害怕,那就大功告成了。”众人都说好。天黑后,班超带着手下的吏士奔向匈奴使者的营帐。班超令10个吏士拿着战鼓到匈奴使者营盘背后,要他们见火烧起来后立即击鼓呐喊,其他人都带着刀剑、弓箭埋伏在西边。班超引燃了火种,火势趁着大风越来越大,前后的呐喊声使匈奴的使者惊得乱蹿,班超亲自动手杀了3人,其余的30多人被埋伏的吏士杀死,另外100多人被火烧死。第二天,班超把鄯善国王找来,向他出示了匈奴使者的首级,鄯善国王惊得话都说不出来。班超则多方加以抚慰,终于达到目的,胜利返还汉朝。窦固听到此事十分高兴,把班超的功劳上奏朝廷,皇帝很赞赏班超的气节,任命他为军司马,并命他再次去西域。窦固要增派军队供他指挥,班超一笑:“我只要上次那30多人就行了,如有不测情况,人多反而是累赘。”

对于厚黑求人者来说,既需要手段也需要勇气。靠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冒险精神,班超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杀了匈奴使臣,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