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江湖梦华录
22371600000131

第131章 宝藏

江湖,天下。

有江湖客的地方就会有江湖,而有人的地方就属于天下。江湖客既漂泊江湖,亦寄居天下。

江湖是江湖客的江湖,江湖客不唯一,江湖也就不唯一,而天下却是皇帝一人的天下,只要皇帝不被推翻,天下就不会易主。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故而江湖从属王土,江湖客从属王臣。

但如今的江湖,却与朝廷势同水火;如今的江湖客,却视朝廷为仇敌。

武林大会火药一案,遍传江湖。

江湖客们听此传闻,虽未亲临,却足可愤懑,矛头直指汴京,直指那深宫大院之中坐拥江山的赵姓皇帝。

传者更是添油加醋,越传越离谱,自淮南传至汴京时,已发出“皇帝密谋取缔江湖,江湖人人自危,不得不起而自保”之言。皇帝听后,龙颜大怒,意欲派兵镇压,就连枢密使韩束、同平章事晏回的联名劝谏都置若罔闻,后来幸得身旁小太监提醒,方才作罢。

原来小太监不只是太监,更是皇帝儿时的玩伴,皇帝对其颇为信任,言听计从,百官则对其皆有所忌惮。依小太监的建议,皇帝下诏全国,声称铁无私早已被撤职,火药一案与朝廷无关,劝江湖客们莫要被奸邪小人利用。

皇帝口中的奸邪小人不是别人,却是素来忠义的铁无私。

为撇清关系,皇帝更特批悬赏告示,由同平章事晏回亲笔,加盖玺印,举国通缉铁无私。抓到铁无私者,赏黄金万两,拜将封侯。六扇门新任第一名捕赵峻赵公子更是向皇帝讨来一道****圣旨:但凡抓到铁无私者,除谋逆罪外,不论身犯何罪,皆予以****。

这位赵公子不是别人,正是那日酒肆里被铁无私击昏的少年!

告示与圣旨被印刷,张贴于举国各路府县,见此告示与圣旨,原本煮沸的江湖遂一分为二,予以回应。许多江湖客并未亲见火药一案,武林大会进行时,他们已奔赴七里镇,可到七里镇后,只寻到一位绝世美人假扮的白玉笙。

既然白玉笙是假的,万两黄金与宝藏也就泡汤,如今见此朝廷悬赏与****,不免动心起来,纷纷打探起铁无私的下落。其中不乏早就对铁无私恨之入骨的,更是不遗余力,早已忘却上京讨说法的事。

江湖大不过朝廷,江湖客皆不愿与朝廷为敌!

而那些在逃嫌犯,更欲借此良机,弃暗投明,不用再东躲西藏!

另有一些亲见火药的名门正派弟子,在武林四大世家的带领下,携一些独行侠客、丐帮以及灵犀阁的人,急急往汴京赶,誓要讨个说法。其中多为年轻后辈,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江湖,却自视高贵,处于观望之中。

他们是老江湖,有着老江湖该有的嗅觉。

若非胜券在握,纵是热锅煮沸、喊声震天,他们亦不为所动。年轻后辈看重的是过程,而他们往往更关注结果,只要结果不利于自己,不论过程多么诱人,他们都不会倾其所有,赌上各自的命。

命只有一条,得用在该用的地方。

命若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便是暴殄天物,对命的不尊重。

饶是如此,去汴京讨说法的江湖客仍不在少数,路上若遇衙役、官兵阻拦,便挥舞起刀剑,打杀起来,难免会伤及无辜。沿路既有灾民加入,亦有凑热闹的江湖客同行,因而行至汴京时,喊声震天,自城楼望去,黑压压全是人。

他们或提刀,或拿剑,或赤手空拳,眼神直愣愣,盯着繁华汴京城。

江湖这口井水,已溢出深井,犯上河水。

可天下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深井却囿于一方,不相往来,江湖客们挤到汴京城外时,眼瞧着汴京城一众守城军,城高墙深,赫赫威武,便已心生退意,不敢久留。那些不愿退去、趁乱混进城的,却瞧见守卫皇宫的十数万禁军,不禁胆寒,而就在此时,突然自后方传来一个消息。江湖客们听此消息后,便各回各的江湖,重又做回江湖客。

他们是江湖客,江湖才是他们的家。

至于那些随波逐流的灾民,眼瞧着形势不妙,便就地解散,寻一只缺角破碗与木棍,化而为乞,成为丐帮弟子。

此消息不仅令江湖震动,更令朝廷不解,却是:武林盟主溺水而亡!

溺亡的武林盟主不是别人,正是灵犀阁主徐先生。

原来,那日因白玉笙捣乱,所有江湖客皆无心比试,一心只在向朝廷讨回公道上。所谓蛇无头不行,素来明争暗斗的四大世家竟出奇一致,力荐徐先生为武林盟主,徐先生再三推辞,不得不受。只是八大门派、三十二小派的人对他这个盟主并不服气,差点儿动手去抢,直到他拿出一柄剑,方才忍气吞声。

剑名秋霜,秋霜切玉!

他拿的正是绝迹江湖的秋霜剑,秋霜一出,莫与争锋。他只轻轻一挥,便将擂台劈为两半,观者无不心惊,当下便奉他为武林盟主。

盟主号令江湖,一齐向汴京进发!

只是,江湖客们赶往汴京,他却并未随行,而是携一众下属去到另一个地方。

离金陵不远,镇江府治下有座孤岛,岛上有山,山名曰樵,樵上有阁,阁名曰明珠。此岛坐落于江心,四面环水,若登此岛,须得乘舟,因而平素寂静无人,渐渐沦为荒岛。

荒岛杂草丛生,人迹罕至。

却不知何时,由上游驶来一艘商船,商船停于孤岛,下船数十蒙面白衣人,最后一位下船的亦着白衣,却未蒙面,因而得见其温文尔雅、谦谦有礼的儒者形象。他腰间系着一柄剑,肃穆如秋霜。

不错,此人正是当今的武林盟主徐先生,此剑正是重现江湖的秋霜剑!

他本名徐炆,但他不喜欢这个名字,遂一直以徐先生自居。当然,他并非针对“炆”字,他只是不喜欢“炆”字旁的火,只因“煜”字旁亦有火。如今穆青峰与慧觉已亡,除却父母,世上再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

世人只知有徐先生,而不知有徐炆。

武林大会之后,他命令以慕容忠为首的四大世家领着江湖客去往汴京,名为讨说法,实为挑起江湖与朝廷的战事。他自己却顺着藏宝图上的路线,带上从灵犀阁精挑细选的数十名下属,直奔樵山。

原来,自铁无私与白玉笙一行人会面时,便被灵犀阁暗中监视。小燕子到玉器行,找玉匠雕刻出一模一样的玉笙,亦被灵犀阁跟踪,并将玉笙提前掉包,那名玉匠技艺高超,假玉笙真假难辨,连玉笙的主人白玉笙都未曾发觉,实际上铁无私献给徐先生的才是真玉笙。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徐先生拿到玉笙后,挥起秋霜,一剑切断玉笙,抽出玉笙中的藏宝图。据此藏宝图,他很快便确定樵山是藏宝地点。那时落日西斜,余晖洒照,江面平静如袍,而明珠阁就像江上的一颗明珠,玲珑、泛光。

图与诗,皆在暗示同一座山:樵山!

荒岛无人,寂静空山。

几经周折,徐先生领着数十名随从寻遍整座樵山,总算找到宝藏。原来,明珠阁底下藏有暗格,而暗格极为隐秘,饶是徐先生绝顶聪明,亦费上数个时辰,方打开暗格。

又不知何时,樵山脚下,徐先生命人挖出樵山下的宝藏,并将金银珍宝搬上商船。可商船装不下那许多珍宝,珍宝的一小堆便将商船塞满,只得先行驶离荒岛,剩下一大部分,留待来日。空船而来,满载而归,连一贯温文尔雅的徐先生亦不免得意地笑起来。

可他的笑没过多久,便戛然而止。

只因他看到上游有一扁舟,缓缓漂来,漂向自己的商船。一贯谨慎的他,不敢大意,紧紧盯着那叶扁舟。待扁舟靠近,他才看清扁舟上站着一位白衣少年,那少年白面如玉,负手而立,正悠闲眺望前方,而他的腰间赫然悬着一柄长剑。

剑名无影,百影莫辨。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白玉笙。长剑不是别的剑,正是无影剑。

原来,那日白玉笙赴会,却是与小燕子有过商量。而灵犀阁那阵火起,正是小燕子所为,小燕子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武林大会上,便顺着一条极幽静的小路偷偷上山,救得清风道长。清风道长获救之后,便将宝藏地点告知白玉笙,并命白玉笙想方设法阻止徐先生。

白玉笙领命,不敢怠慢。

徐先生眼瞧着来的是白玉笙,稍一迟疑,便命人射箭,霎时有数十支箭一齐射向那叶扁舟。扁舟仍顺流而下,不偏不倚,不闪不避,而扁舟上的白玉笙亦处之泰然,不惊不扰,待那箭雨即将触到他时,他“咻”地抽剑出鞘,舞起剑花,将箭尽数斩落。

箭落时,剑回鞘!

好快的剑,快过一念之间,以致看不清!

商船上的徐先生心下一惊,面上却一贯温文尔雅,似笑非笑。他轻轻挥手,唤来一位蒙面白衣人,附在她耳畔低语几句,便只身一人,自商船跃到扁舟。

好快,就像风;好轻,就像羽!

徐先生脚尖轻轻落在舟头,不惊一波。扁舟顺流而下,商船逆流而上,渐行渐远。过不多时,江面上便只剩一叶扁舟,以及扁舟之上,二人持剑,盯着彼此。

落日西斜,泛着波光。

他俩皆在等,等一个开始,等一个结束,等一个即将落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