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房秘诀》所列七忌,已基本阐明了行房中的天忌与人忌。另外,道教房中家们还提出地忌的规定,指出在神庙、祠堂之地宜忌行房。这主要是基于人们的斋洁心理,认为对于祖先、鬼神不可用不净或私欲的行为亵渎。
行房,为了身心健康,应当有所忌避,这是道教养生家们长期实践而总结的经验,我们应从古人的智慧中得到启迪。
综上所述,道教养生家们在长期的实践和观察中,为我们运用房事以养生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对待房事问题上,以上所列的四个基本原则,可以作为我们调控性心理及性生活的重要指南。我们重视房中养生当然不是为了成仙,而是为了身心的康强和延益生命,古老的道教房中养生的基本原则将为我们的这一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三、作为术的房中养生
在上一节所阐论的大原则下,道教房中养生尤重于术。术,即交接之道,素女说:“交接之道,故有形状。男不致衰,女除百病。心意娱乐、气力强。然不知行者,渐以衰损。欲知其道,在于定气、安心、和志。……不寒不热,不饥不饱,亭身定体,性必舒迟。浅纳徐动,出入欲稀。女快意,男盛不衰,以此为节。”明确指出在交接中亦要有术;而葛洪谈到了在这个节度上所能达到的良好效果,他说:“善其术者,则能欲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肠,采玉液于金池,到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之天年。”
历代房中家都非常重视术,其根本点就是希望通过对术的运用来达到长生之目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一批高道,对此都有精辟论述,而集其大成的著作应首推《洞玄子》一书。洞玄子,史不可考,大抵出于唐代以前。《洞玄子》一书见于日人丹波康赖的《医心方》。《医心方》是一部综合性医书,该书于公元982年撰编、辑录了战国至唐代以前不少的医药学文献,也包括房中术类书。以下所引《洞玄子》语皆出于是书。
《洞玄子》说:“夫天地万物,唯人最贵。人之所上,莫过房欲。法天象地,规阴矩阳。悟其理者,则养性延龄;慢其真者,则伤神夭寿。至于玄女之法,传之万古,都具陈其梗概,仍未尽其机微。余每览其条,思补其阙,综习旧仪,纂此新经。”于是洞玄子“象其势而录其名,假其形而建其号”,总结出了房中交合的“三十法”,其法如下:
1.叙绸缪,2.申缱绻,3.曝鳃魚,4.骐角,5.蚕缠绵,6.龙婉转,7.鱼比目,8.燕同心,9.翡翠交,10.鸳鸯合,11.空翻蝶,12.背飞凫,13.偃盖松,14.临坛竹,15.鸾双舞,16.凤将雏,17.海鸥翔,18.野马跃,19.骥骋足,20.马摇蹄,21.白虎腾,22.玄蝉附,23.山羊对树,24.鸡临场,25.丹穴凤游,26.玄溟鹏翥,27吟猿抱树,28.猫鼠同穴,29.三春驴,30.秋狗。
这看上去太复杂,而且大多是仿生的描述,难以精确翻译和分析。不过,透过其表面的复杂,我们仍能把握住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兹在下面抒一孔之见:
第一是在交合前有一个男女相嬉的过程,通过语言、抚爱,互通情曲,以在心理和生理上激起双方的性兴奋,待到“男感坚强,女动辟张”时,再进入交合状态,这是非常合理的。孙思邈说:“凡御女之道,不欲令气未感动,阳气微弱即以交合。必先徐徐嬉戏,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令得阴气,阴气推之,须臾自强。”所以洞玄子亦说要“叙绸缪,申缱绻”。
第二是在交接中要不断地变化体位、姿势和频率,以实现交合中的性心理调节与控制。他通过不同动物的交合方式来表达这些信息。这明显是直接继承了古代房术的方法。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对此已有详细的阐论,兹引于后以具体论述。
《天下至道谈》首先提出“十势”,完全是仿生模式的运用。洞玄子无疑地继承了此说,并增益之,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体姿的多样性。
《天下至道谈》其次提出十修,即十项益于房中养生的做法:“一曰致气,二曰定味,三曰治节,四曰劳实,五曰必时,六曰通才,七曰微动,八曰恃盈,九曰齐生,十曰息形。”翻译成白话即是首先导气,然后含服口中津液,调治茎节,抚摸阴蒂,选择适当的时机再开始交合。交合中动作要轻柔;等待精液盈满,再进一步地:“采气之道,但深接勿动,使良久气上面热,以口相当,引取女气而吞之,可徐徐进退,意动便止。缓息眠目,偃卧导引,身体更强。”
第三提出“八道”:“一曰高之,二曰下之,三曰左之,四曰右之,五曰深之,六曰浅之,七曰疾之,八曰徐之。”这八道主要是指交合中的方位及频率的变化。
第四提出“八动”:“一曰接手,二曰信(伸)纣(肘),三曰平甬(踊),四曰直缠,五曰交服,六曰振铜(动),七曰厕(侧)枸(钩),八曰上(钩)。”
文中解释说,握住两手,是想要腹部互相依附;伸直臂肘,是阴户上方需要持久摩擦;举足从侧面钩入,是阴蒂需要摩擦;如果两条大腿相交,则表明挺刺太深;而伸直腿脚又表示深度不免;身体平展着跃动,是希望浅刺;而全身振动,则表明交合的效果很佳。这是一段从性生理体征以窥其性心理需求的典型说明,有很实在的指导性。要使两性生活和谐,不了解这些基本的身心互动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
第五提出“五音”:“一曰候(喉)息,二曰(喘)息,三曰累哀,四曰咽,五曰啮。审蔡(察)五言(音),以智(知)其心,以知其所乐所通。”这个观察是很细致的,意即在交接中有五种不同的音(女方),表达出不同的性兴奋层次和需求,男方应当体知其变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于在交合中男女的身心互动及其调控,《玉房秘诀》中有很经典的说明,因原文不太长,兹引于下:
“《玉房秘诀》云:黄帝曰:‘何以知女之快?’素女曰:‘有五征、五欲,又有十动,以观其变,而知其故。’”开篇便说明应观其变而知其故,从而进行调节。
“夫五征之候,一曰面赤,则徐徐合之;二曰孔坚鼻汗,则徐徐纳之;三曰嗌于咽唾,则徐徐摇之;四曰阴滑,则徐徐深之;五曰尻传液,徐徐引之。”这段文字表达出女性性兴奋的各个层次及男方的相应行为。
“五欲者,以知其应。一曰意欲得之,则屏息屏气;二曰阴欲得之,则鼻口两张;三曰情欲烦者,振掉而抱男;四曰心欲满者,则汗流湿衣裳;五曰其快欲之,甚者身直目眠。”男方可以根据这五欲的体征而给予相符的回应。
“十动之效,一曰两手抱人者,欲体相薄阴相当也;二曰伸云其两髀者,切磨其上方也;三曰张腹者,欲其浅也;四曰尻动者,快善也;五曰举两脚拘人者,欲其深也;六曰交其两股者,内痒淫淫也;七曰侧摇者,欲深切左右也;八曰举身迫人,淫乐甚也;九曰身布纵者,肢体快也;十曰阴液滑者,精已泄也。见其效,以知女之快也。”这十动与《天下至道谈》的八动相近,均在于指导男女交合中,男方根据女方的不同体动而察知其所需所乐,以把握和运用房中的交接之道。这些都是古人们长期实践和观察的总结,是很珍贵的文献,揭示了房中性心理调控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我们现代性心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古代的有启发性的参考资料,这是难能可贵的。
道教房中家们研究房中术,总结出了一些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性心理调控方法,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房中术以补益身心,益寿延年以至长生成仙。故他们之运用房中术,并不是为了性娱乐,亦不是为了繁衍子嗣,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养生的仙术来看待的。基于这种特殊的价值取向,房中补益便是房中术的实质所在,而房中补益的实质是还精补脑。这是道教房中术最核心的部分,亦是最奇特的部分。它是通过特殊的方法将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的男性精液留在体内,运化以充实脑生理,从而补益大脑而使生命健旺的技术。这个技术一直是歃血为盟口口相授的大秘密,我们只能从文献的角度,以窥其一斑。
还精补脑之房中术并不是道教的独创,但无疑地道教将这种方法充实和深化了。《素问·移精变气篇》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便已开启移其精神变化脏气的肇端。这种炼养精气以治病疗疾的方法对还精补脑论启发良多。《容成之治气抟精之道》说:“治令有精,务在积精。”《彭祖之养阴治气之道》亦说,治气“必先吐陈,乃翕朘气,与朘通息,与朘饮食,饮食守朘,如养赤子”。《苟老接阴食神气之道》便更明确地说:“翕生以充(脑)”,“群精皆上”。这些都说明道教产生以前的房中家,已经在运用还精补脑的方法了。到葛洪集结养生之方时,提出了房中之道,其大要在还精补脑一事了,他说:“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指不泄精)以补脑。”这里要说明的是,葛洪之视房中术,并不是认为它可以致仙,因为他说:“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虚耗而已。其理自有极,安能致神仙及却祸致福乎?”这是比较客观的。
唐孙思邈亦持有相同的见解,指出房中之术,“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在节欲,以广养生也。非苟欲强身力,幸女色以纵情,意在补益以遣疾也”。此乃房中之术的真正用意。孙思邈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他说:“凡欲施泻者,当闭口、张目、闭气,握固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又缩下部及腹,小偃脊膂,急以左手中两指抑屏翳穴,长气吐气,并琢齿千遍,则精上补脑,使人长生。若精妄出,则损神也。”这里的屏翳穴是指会阴部的会阴穴。这种方法流传到现代,有两派相反的观点,台湾的南怀瑾先生有如下一段说法:
所谓“还精补脑”和“炼精化气”的工夫,是指在心理上没有丝毫欲念的状态,但性器官却本能地发生了作用的时候。那时只要做到绝对地清心绝欲,让它依循生理自然的血液循环而归于平淡,就可自然而然地达到不还之还、不补之补的境界了。如果有了欲念配合性器官的作用,已经使性荷尔蒙和精虫的活动发生作用以后,再来用意去采补回来,控制它而拧令回转,便会使膀胱和血液里增加一大堆的废物。轻则迫入膀胱,影响摄护等机能,造成严重负担。重则会使心脏、肺、肝、脑神经等,发生最坏的严重后果。道书丹经上要人认识清楚“水源浊清”之说,便是对这两种现象的差别而言。
这段引文表达出“还精补脑”论在现代的一派观念,它区别了先天精与后天精。而孙思邈很显然是指还后天精,因为他指出在交合状态下精液盈满欲泄时还精,而且是通过性刺激而生的精,这时怎么能在心理上毫无欲念呢?
现代道学的著名学者张绪通先生在他著的《道的养生学——科学的内功》一书中介绍了雄鹿功,将其作为还精补脑的主要技术。他认为我们的性及性器官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变得功能强劲,并因此而增强脑力和精神。他说:“雄鹿功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锻炼脑力和精神。此功通过增加体内精气的储备来改善人的性功能,提高和增强生育能力。同时,人的精神过程也得到了升华,这表现在精神力量增强了,内心更加宁静了。”通过鹿功的训练,在两性生活中更能达到和谐与满足。张先生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大道》中,又介绍了在两性生活中还精补脑的方法,其法与孙思邈的方法大体一致。他把屏翳穴称作“千金穴”,他说:“当‘千金穴’被按压,前列不再像通常那样快就被耗空,精液并未进入阴茎,它保留在前列里被吸收进血液循环而传到身体其余部分。……即精液及其所有能量和营养物并未通过射精而遗失,它保留在身体里,流到全部七腺并给予它们能量。精液提供的营养物进一步施益于身体,润滑肌肤和关节,强健筋脉,这就预防了各式各样的硬化症之类的疾病,从而加强整个身体。”这与南怀瑾先生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张绪通先生进一步指出:“使用‘千金穴’虽是有效而且令人愉快的,并且对于恢复青春活力或再生是立竿见影的方法,但是它不过是初学者的技艺或用来防止可能的怀孕。”而上面我们提到的雄鹿功,才是道教房中术防止射精的主要技术。在经充分训练后,它将取代对“千金穴”按压的需要。张先生并没有提到先天精或后天精,从他整个的技术来看,明显是使用后天精。而我们是否有先天精、它又是什么,这是一个很玄妙难测的问题,只能留待修行者自己去体证了。
还精补脑,是道教房中家留给现代人的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验证的课题。这里由于仅限于文献的分析,只好在此暂不深究了。
与房中补益紧密相连的还有在阴阳交接中配以行气、导引、存想等传统的炼养术,从而达到对性心理的调控,实现房中康强身心、延年益寿之目的的一些调控技术,这里亦作一简介。
(1)房中存思术。存思术是魏晋时期道教主要的方术之一,房中家将其引入房中修炼,而成为魏晋房中的一大流派。如《养性延命录》引《仙经》说:“男女俱仙之道,深内勿动,思脐中赤色大如鸡子,乃徐徐出入,精动便退,一旦一夕可数十为之,令人益寿,男女各息,意共存之,唯须猛念。”这种方法为后来的孙思邈所继承和阐发。其根本之点在于交合中男女双方存想下丹田,男子徐徐出入,精动而退,并可旦夕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