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九层炼心,是炼已灵之心而使之归空。其法为“炼虚者,心胸浩荡,众有皆无。清空一气,盘旋天地间。是我非我,是空非空。”这是一种玄妙的心灵状态,已非常人所能达到。当元神充足,凡俗的有限之心不再阻障人之真性的灵光,它便融入宇宙中,与之为一,得道成仙的修炼至此方告成功,它实是自我身心在正确的炼养中所达的妙境,超绝言象。这已是纯然的宗教境界,属于信仰的范畴,对于常人不可被认为实有其境。
这九层炼心之法是李涵虚对内丹修炼不同层次之心理状态的详尽阐论,通过以上的阐论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内炼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由集中心念遣除识神,再以心念运炼元精元气,在周天的运行中运用心念以导引,逐渐元神初露,再静心以温养沐浴,元神逐渐充足,最后实现心灵的飞跃,从有限的状态跃入无限的状态,完成变形而仙。李涵虚的这一九层炼心法门极为典型地揭示出在内丹的身心炼养中根本的目的是循序渐进地实现心的转变,也揭示了内丹修炼的实质是通过生理的运炼实现心理的飞跃。遣识神炼元神在这九层心炼中体现得非常完整。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述与论,我们不难看出,识神与元神的确是内丹炼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内容,在整个道教炼养术中,内丹学对识神与元神的阐论最为完整和深入,虽然一些传统的炼养术中也有澄心遣欲的法门,本质上也有开发心理潜能和元神的倾向,但都没有内丹明晰。内丹学的确代表了道教对人之心理认知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道教炼养学对人之心理炼养的最高水平。
二、识神元神与生命的自我超越
遣识神养元神,是道教炼养学对人之心理调控炼养最基础也是最深层次的功夫。在炼养家们看来,人天然地具有元神,而识神随后天的生活经历不断膨胀,逐渐掩蔽了元神,因此修炼的根本目的就是遣除识神,恢复人先天的元神。当这先天的元神日益充足,个体便能实现对有限身心的超越而长生久视。它体现了道教炼养的超越性追求,是道教炼养学对人之心理开发的重要贡献。如果我们摒除其信仰的成分,元神的范畴将是现代心理学应予认真关注的课题。
识神与元神并不是完全神秘和虚玄的范畴,它们建立在炼养实践的坚实基础上。在对身心的长期炼养和历代高道知识的积累基础上,道教炼养家们为识神与元神寻到了一个基础,即它们都与人之生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传统的炼养术如行气、守一、导引、存思等方术中,都坚持以形即人体为基础的炼养,都认为只有在身康力强的基础上,人之精神才能得以畅旺。即使是先性后命的金丹北宗,亦未放弃对身体的炼养。所以对形的炼养在遣识神养元神的功夫中,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研究识神与元神,就不可能不研究神与形的关系。道教的形神论在近两千年的养生实践中,一直是指导炼养家思考和实践炼养方术的重要理论。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有不少合理的因素。下面从两个方面来阐论这一问题。首先是对道教形神论基本内容作一概观,其次再探讨一下炼形固神与生命的自我超越。
1.道教形神论概观
庄子在形神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形为神舍”的观点。他说:“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这里的“神”虽然还具有宇宙本体的“道”的含义,但他提出“神将守形,形乃长生”的形神观点被后世道教炼养家继承和发挥,是道教形神观的重要渊源。由于道教形神观是在长期的身心炼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故古代医家的形神论也成为其重要的渊源。《黄帝内经》有如下一段阐论形神的文字:关于形,其上说:“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简明地说,形就是现实可感的人体;关于神,其上说:“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去,故曰神。”这里的“神”不再是宇宙本体的“道”,而是不能闻见却能自悟的精神意识。关于形与神的关系,《内经》认为形以神为生命标志,神以形为宅舍,《灵枢·天年》云:“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这种形神相聚而生,形神离散而亡的思想,为道教炼养家所吸收。
道教产生以后,继承发挥了先秦及秦汉以来的形神辩证统一思想,提出形神相须,神在形生,神去形亡的观点。早期道典《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则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著名道士葛洪亦说:“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这显然是汉代桓谭、王充朴素唯物之形神观的继承。唐代孙思邈《存神炼气铭》亦说:“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这些都说明,道教炼养家在养生实践中看到了神对于形之长存的重要意义。但以形为神之宅舍的观点,则为神可离宅而独存埋下伏笔。宋元兴起的内丹提出的阳神飞升,就是这种思想的必然产物。
道教炼养家们在形神问题上除了认为现实的生命存在需要形神相抱,在形神关系中还提出神主形从的思想,认为形的寿夭完全取决于神。《钟吕传道集·论炼形》云:“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舍。”同时,道教炼养家还认为人体的疾患亦多是由心君不宁所致,如《胎息经注》说:“主人安静,神即居之,主人躁动,神即去之,神去气散,安可得长生?”不仅不能长生,连健康也会失去。
道教炼养家们在形神观念上坚持现实的生命是形神相抱的结果,这种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认为神能离形而独存便只是一个非实证的信仰,这是其神仙思想在形神论中的体现。
在具体的修炼实践中,道教炼养家又以形、气、神并重为其特点。《太平经》提出爱气尊神重精为养生之要,《太清元道真经》亦说:“长生非他也,神全气全形全而已矣。”在内丹修行中,亦提出性命双修。性即是人先天的灵性,指精神意识;命即是指物质性的气、元气等,是指的形方面的内容。所以,虽然炼养家最终的目标是超越有限的形躯,达到变形而仙,但在具体的修炼中还是非常重视形的炼养的。
2.炼形以固神和生命的自我超越
在道教中有各种的养生术,由于人的生命本身天然地就形神相合,所以这些术对生命的养护便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虽然有的养生术侧重于形,如导引、按摩等,有的侧重于神,如存思、坐忘等,但在炼形中有养神,在炼神中有养形,这是一切炼养术共同的特征。
在形神的炼养中,传统的养生术都十分重视形,因为生命首先表现在有形的人体中,在内丹兴起以前,成仙皆是以白日冲举为目标,即是肉身飞升为特征,所以修仙首先就是要求肉身长久,最后达于不死,故在内丹以前的大部分养生术,都将炼形作为极重要的内容。
葛洪说:“养生以不伤为本”;《养性延命录》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即是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亦要注意不可久视、久卧、久立、久行、久坐等,以免伤身害体,所以孙思邈说:“故养性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与论养生之道也。故以自慎为首焉。”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皆道教养生大家,且都有医著传世,他们的思想有相当的代表性。葛洪认为学仙要先解医术以救近祸,其用意显然是首先要保有身体,而且要将其炼养为强健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学不死的仙术。从这个意义上,炼养形体当是最基本的和首要的养生功法。
从整个道教的养生学来看,基本上对人的身心有三个层次的划分:第一为病态的身心,这是力图要避免的;第二是常态的身心,这是未经炼养的一般状况;第三是超常的身心,这是通过炼养而获得的状态,它有不同的等级,如钟吕内丹学中将修炼到不同层次的人分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即是。因此,不难看出,只有身心两者同时达到超常,才有可能超越生命。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则首先是有形的身体从康强到超常,也才有一个载体使精神得以自我超越。所以炼形以固神,是道教形神相须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也是其逻辑的必然。炼养家们发明了不少的炼养术以将其落实到实践中。
有了康强长寿的身体,精神的自我超越有了基础,脱质升仙才能成为可能。那么道教对这种超越生命的状态是怎样认识的呢?
远在先秦时的庄子便已提出了异于常人的神人、至人、真人之说。至汉代神仙思想盛行,人们逐步地认识到仙乃是超越有限生命的楷模,汉末时刘熙《释名》,便对仙的概念有一个极富时代特色的说明,其上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发展到葛洪,他又把仙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他说:“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这就把白日冲举升天作为了炼养者自我生命超越的最高境界。神仙之说到唐末五代钟吕内丹学崛起时,又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划分。钟吕首先提出:“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认为修炼乃是炼尽阴质而获纯阳之体。由于各种机缘的不同,他们又提出仙的五个层次,以作为成仙证真之阶。这五个层次的划分是:
(1)鬼仙。其状态为: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为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阴神,故曰鬼仙。
(2)人仙。其状态为: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清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互交互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3)地仙。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取七宝,序八卦,行九州,五行颠倒,气传子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4)神仙。抽铅添汞而金精炼形,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5)天仙。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这五等仙人实是根据修炼境界的不同而划分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人仙仍还是“多安少病”,意即还是会患病,地仙才是长生不死;神仙方得阴尽阳纯,超凡入圣;天仙才功行圆满,“受天书以返洞天”。这些虽然是宗教性的描述,属非实证的信仰范畴,但从其表述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又有不少修炼状态的普遍现象,如配坎离、交龙虎、抽铅添汞、五气朝元、三阳聚顶,这些虽然是象征性的语言,但在内丹修炼中,代代皆以其为修炼指南,它们透露出的信息乃是指通过特殊的训练而身心皆能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这种特殊的身心状态下便能体悟到超常的境界,甚而能体证永生。这虽是一家之说,如果我们变化一下角度,也许现代人将开辟一条新的自我超越之路。当人类不断增进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和开发时,同时也在不断深入地探索着内在于人的心灵世界。中国道教炼养家们的确为现代人开发内在世界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极富启示性的遗产,值得我们深入发掘。
人类的自我进化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拥有一个身体,更拥有一个灵魂。学习使我们免于无知,智慧使我们更有力量,在人类挑战自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今日,识神的力量是显见的。但人类不完全是理性的生灵,依然存有狭隘、自私、贪婪和邪恶,战争与流血仍然没有消失,信仰的对立、种族的冲突仍是社会动荡的乱源。人类心中天然的真、善与美并没像阳光一样普照进每一个人的心田。这种天然的真性元神还有待人类达成共识,共同开发;它不仅能使个体免于疾病、痛苦和死亡,亦能使群体的人类更加和谐。如果我们人人都有开发自我真性元神的心愿,21世纪的人类将会有更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