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22371000000001

第1章 总序

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末叶的一天,驻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登高远眺,望见一团紫云自东向西缓缓移来。他赶忙整装出迎,但见一位高额深目、银髯飘逸的长眉老者,乘着一辆由青牛牵引的白舆从容而来。他应尹喜之邀停驻了数日,留下“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个慈祥老人,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这篇五千言,就是道家学派的立派宣言,也是东汉顺帝之际(公元125-144年)张陵在西蜀鹤鸣山开创道教的立教宝典——《老子》(又名《道德经》)。

道教是以“道”命名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与道家结为表里,浑然一体,形成我们常说的道文化。它既是哲学,又是宗教;既道法自然,象宇宙运行之本,又贵人贵生,效社会和谐之力;既具士大夫君子的天国理想、家国情怀与经世致用谋略,又有村野鄙夫、市井细民的人情世故、人世况味和自重自爱、自得自乐的方式方法。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以从它那里汲取营养、获得关照而各取所需、各为所用。两千多年来,道家——道教以春风化雨之势、滴水穿石之力深深地渗浸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对中国文明(包括政治文明、思想文明、经济文明、科技文明、军事文明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修身养生、体育卫生、文化娱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难怪鲁迅先生会有如此深透的感叹:“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当前,全社会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两个建设都离不开对包括道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为此,我们特邀一批长期致力于道文化研究并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出这部丛书。他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与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不同侧面对中华道文化予以介绍与阐述,并在达到共识的基础上合理地展示自己独到的观点及风格,从而使这套丛书具备了与以往同题材丛书不同的特点和学术分量。中华道文化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初衷如此,成效如何,有待大家检验。

“中华道文化丛书”编委会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