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子》64个人生智慧
22368000000044

第44章 智慧44坚持自己的纯真的本性

【原文】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解析】

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在这里老子认为从社会的角度,要尽量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会做人在今天的真实含义就是会敷衍,待人能八面玲珑,在不同场合能随机应变,人已经比变色龙不知高明多少倍。越会做人就越世故,离自然的天性就越远。

我们怎样才能返璞归真?怎样才能找回久已失去了的自然天性?

当然,人们不可能闭着眼睛生活,把眼睛一睁开就能见到逢迎讨好,就能见到圆滑世故,有的人用心计和阴谋一夜变富,有的人靠吹牛拍马平步青云,叫我们如何返璞,如何归真呢?

老子同样也看到了这些现象,他认为要保持自己的天性,就要做到虽然明知圆滑的好处,自己也甘于诚实;虽然懂得谄媚会给自己带来利益,自己仍照样挺起胸膛来做人;虽然知道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会扬名四海,自己还是坚持默默地耕耘;虽然明白富贵荣华使人羡慕和尊敬,自己仍安于过一种贫贱卑微的日子;虽然也知道美味佳肴好吃,自己还是津津有味地吃粗茶淡饭。

做人应该像天空一样,虽然有不少乌云在它上面飘过,但雨过天晴,乌云散尽,它仍然还是湛蓝如洗,一尘不染;做人又应该像白玉,不管埋在什么地方都不改变自己洁白的本性。

正人君子的外表文质彬彬,他们用一层层面具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遮掩起来,衣服有一定的样式和颜色,语言总有一定的分寸,举手投足温文尔雅,面部总装有一种固定的表情。这种人不仅虚伪无聊,同时也毫无趣味。我们引为骄傲的文明如果就是这般模样,那真是太可怕了。我们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制造规格一样的机器,我们是否也在用同一种见不到的模子铸造同一规格的人?人们说相同的话,想同样的问题,千人一面,万众一心,这样的文明将把人类的本能和创造力扼杀殆尽。

魏晋许多文人厌恶这种一本正经的正人君子,要求抛弃一切压抑人性的礼节,让每一个人能真实地表现自我,高兴时就放声大笑,痛苦时就号啕大哭,为了反抗礼法嘲弄传统,他们的行为够惊世骇俗的。

阮籍邻居的一个少妇美艳惊人,是一家酒馆的女管家,常在酒炉旁卖酒。阮籍与他的朋友王安丰一有空就上她那儿饮酒,喝醉了就睡在少妇身边。少妇的丈夫开始怀疑阮籍有什么歪心思,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见阮籍并没有恶意,也就放心了。阮籍村里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姑娘,可惜还没出嫁就死了,他与她既不是亲房又没有交往,但觉得心里很难过,就到她家去痛哭一场才离开。

经常与阮籍一块纵酒的刘伶,每每喝得酩酊大醉。

有一天家中酒喝光了,他想酒简直想疯了,缠着他妻子不放,要她去酒店为他沽酒,妻子把酒瓶摔在地下说;“你饮得太多了,这不是自己糟踏自己吗?从今天起非断酒不可。”刘伶说:“太好了,我自己没有毅力禁酒,只有求神保佑我能断掉。现在快去办酒肉来。”妻子听了非常高兴,连忙去买酒买肉供在神前要刘伶发誓,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命,一饮一斗,五斗清醒,妇人之言,千万别听!”说完把供在神前的酒肉喝光吃尽。他饮酒时还脱光自己的衣服,赤条条地在厅堂里自斟自饮。人们见后讥笑他,他回答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跑到我裤子中呢?”

魏晋人就是用这种狂放的行为,使自己能在世人面前袒露自己的真实面目,他们用赤条条的裸体来嘲讽文人雅士虚假苍白的面孔。

嵇康是阮籍、刘伶的朋友,他提出为人应当“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越名教”就是抛开传统束缚人的礼节、名份等,剥光自己人格、情感和思想上的伪装,赤裸裸地露出自我。

他原先一个常在一起饮酒的“铁哥们儿”山涛,后来变得俗气世故了,投靠权贵向上爬,而且还准备拉他一起下水。嵇康听到这消息后愤然给他写了绝交信,说:“恐怕你一个人去出卖人格求取富贵有些害羞吧,所以才拉我下水陪着你,让我也惹一身腥气。”

他说自己对做官求荣毫无兴趣,只想放任自己的天性,过一种自然的生活。自己性情疏顽懒惰,不喜欢受世俗礼节的约束,头发和脸常常一月半月不洗,如果不是发闷发痒忍耐不住也不愿意去洗澡。早晨不喜欢起早床,忍到小便在膀胱中转动几次快要胀出来才起床小便。他向过去的朋友讲了九条不愿做官的理由,其中有几条是:自己喜欢抱着琴漫步边唱边弹,或者去野外钓鱼射鸟,做官以后就不能随意行动;当官要正襟危坐地办公,腿脚坐麻了也不能起来活动,自己身上本来就多虱子,搔起痒来没个完,怎么能衣冠端正地去拜迎上司呢?自己特别不喜欢世故奸狡的俗人,而做官必然要与这些家伙共事,看到他们成天吹牛拍马、点头弯腰的臭气丑态,实在叫人恶心。

他不愿意为了权势和荣华扭曲自己的本性,强调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按自己的本性生活。可以说,是否为一个真的人,对待功名权势的态度是试金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真实表现自我。见到势利小人很少有人公开表示轻蔑,大多数情况下还得面带微笑地应付敷衍;许多公事实在是讨厌极了,但谁也不会拂袖而去,还得耐着性子把事干完;自己平时的沮丧失望情绪很少在脸上表露出来,在人前人后总要装出一副自信抖擞的样子;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更不敢在脸上露出兴奋得意的神气,否则必然招来“翘尾巴”的指责;即使是在自己的配偶、情人面前也免不了要说违心的话、表违心的态、干违心的事。在这个世界上很难见到真实的面孔了,人们露出来的都是伪装后的虚假的“脸”。

这是文明的成果。

谁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大家不仅默认了伪装和说谎,而且还在不断地鼓励。不信?你朝势利小人吐唾沫看看,不仅势利小人要与你老拳相向,旁人也会说你是“二百五”;你成功了在公开场合喊“我成功了”试一试,“浅薄”“轻浮”“骄傲”会一股脑儿压在你的头上。

在现代人的词典中,压抑自己的本性就叫“克制能力强”,善于伪装就叫“有涵养”。

如果叫你头上天天戴上伪装圈,你一定感到难受极了;同样,人们天天戴上意识的假面具也活得太累了,所以人类自文明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狂欢节,酒也是伴随着文明一起诞生的。

法国、西班牙、巴西和西方其他国家盛行狂欢节,这一天人们完全打乱日常像机械一样的生活秩序,把长期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撕下一本正经的假面孔,使大家暂时能恢复各自的本来面目。这时人们说话可以不讲礼貌,行为也允许有失体统,尽情尽兴地狂欢,像发了疯似的放纵。巴西等国家每年狂欢节总要死几百人,但政府和人民宁可死几百人也要保留这个节日,如果一年到头不狂欢一下,那可能大家憋得真要发狂。

老是躲在阴暗角落里不见天日,这不是活受罪吗?老是把自己的真面目隐藏起来也叫人难受,每个人都愿意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就像每个人都喜欢阳光一样。谁都知道饮酒对健康不利,但人类离不开酒。酒后容易见真情。三杯酒下肚就敢说平时不敢说的话,敢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陶渊明曾经对“酒有何好”回答别人说:酒使人“渐近自然”。

返璞归真,渐近自然,是人类的起点,恐怕也是我们的归宿,总有一天人类会抛弃身上的伪装,重新恢复那种真纯质朴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