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非常使命
22310500000050

第50章 让光明微笑同在

皑皑雪域,茫茫荒原。

明代著名诗人解缙在河州任礼房吏时,曾发出过“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的慨叹——河州,便是今天的临夏。虽然诗人笔下对这里的描写有些夸张,但临夏周边这几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上,环境恶劣、偏僻荒凉,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年9月初,七院按照与英国“穆斯林之手慈善协会”和国际“微笑组织”的协定,就要到这些地方巡回医疗,为失明的老人和患唇腭裂的儿童进行手术治疗了。

“这次,我们将要去甘南桑科草原、川西北若尔盖草原、青海循化高原等地。大家都知道,这些地方气候恶劣、高寒缺氧、道路崎岖、条件艰苦;有的地方需要骑马,有的地方必须步行。”出发前,朱云才召开了医疗队动员会,他慎重地对大家讲道,“我们这次巡诊的地域很广,时间很长;而且,这次巡诊的任务也比较特殊,所以大家都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

朱云才的话,使在场的老同志想起一件事来:

几年前的冬天,医疗队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青藏高原巡诊时,突然遭遇暴风雪,前行的道路被大雪掩埋,只好在背风的山坳过夜。夜来凛冽的大风,硬是将汽车篷布撕开了好几个大口子。清晨,被子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有几名护士的长发,与汽车厢板紧紧冻结在了一起,完全无法分开。最后,医生们只好用手术刀将这几位护士的头发割了下来。

是的,医护人员都知道,他们只要出去,不管是乘车、骑马或走路,有时方圆几百里地不见人烟,一走就是好几天。遇上酷暑寒冬,自带是水喝光了,就得喝沟里的水;自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得吃挖来的野菜;如果生病了,那更是苦不堪言——但对于高原上的军人来说,这些困难已成为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已经习以为常了。

山路遥迢,天高云远。

当太阳刚从远处的群山中升起,巡诊的队伍整装出发了。车队沿着洮河河谷,一路颠簸着,向着遥远的雪山和草原驶去。

正如朱云才讲的,他们这次任务很特殊,除了要为牧区的牧民、寺院的僧人巡诊送药外,还要用两个月的时间,与国际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光明行动”和“微笑行动”。

就在几天前,英国“穆斯林之手慈善协会”的戴维宁博士、国际“微笑组织”副秘书长维娜女士,在地方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七院,就开展“光明行动”和“微笑行动”,与朱云才进行了会商。

这次,戴维宁博士与维娜女士是受国际慈善组织的派遣,7月初来到临夏的。他们来到这边远的民族地区,主要是想开展老年白内障复明和儿童唇腭裂(兔唇)修补活动。但来到这里之后,他们的工作遭遇极大困难,举步维艰,最后不得不停了下来。

正在他们束手无策之时,他们知道了驻临夏的解放军第七医院,知道了这所医院多年来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同时技术高明,所以主动找上门来,想与七院合作,共同来做这两项慈善工作。

“这是一件好事呀,我们肯定支持!”朱云才一听他们的来意,立即明确表态,“其实这几年,我们已经尽其所能,免费为这个地区的老人、儿童做了无数例这样的手术。”

朱云才当然知道,由于这个地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加上老百姓健康知识缺乏,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因而老年人患白内障、儿童患唇腭裂的比例比其它地区都高。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问题,这些老人和儿童大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朱云才早就想和地方卫生部门联手来开展这项工作了。

“啊,朱院长真不愧是中国军人,说话直率干脆!”维娜女士一听朱云才的话,脸上立时就浮出笑容来。

“维娜女士客气了,你们不远万里来到雪山草原,这的确让人敬佩呀。”

“是呀,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帮助那些失明的老人,让他们能重新见到光明;让那些唇腭裂的儿童,能够露出天真可爱的微笑……”讲到这里,维娜女士停了一下,抬头看了朱云才一眼,接着才缓缓地说道,“只是,我们确实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是的,这里的区域实在太大了,患者太多太分散。”朱云才说,“特别那些边远的雪山和草原,路途太艰险,就是我们解放军医疗队,有些地方也去不了的。”

“路途艰难、患者分散、人手短缺、沟通困难,这些都存在问题,还有……”维娜女士停了停,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不瞒院长说,我们从事的这项公益活动,基本是靠募捐,目前经费也十分短缺……”

“哦,原来是这样。”朱云才沉思了一下,接着说道,“经费短缺的问题,我们共同来想办法吧。”

“啊,那就太感谢你们了!”维娜女士和戴维宁博士闻言大喜过望,“没想到你们解放军医院,对公益和慈善事业这么热心!这,全靠你们、全靠你们了……”

“这是我们医院的驻地,能让失明的老人早日重见光明,让唇腭裂的孩子脸上早日露出微笑,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啊。”朱云才认真地说道,“维娜女士,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共同的呀!”

接着,双方就开展活动地区、时间、经费、人员等细节,进行了详细商谈,最后达成了基本共识——而今,马上就进入到实施阶段了。

“让老人的眼睛重见光明,让孩子的脸上露出微笑。”这成为医疗队所有医护人员心中的神圣的信念。自离开临夏后,他们一路爬山涉水,一路风餐露宿,不敢有一丝懈怠。每到一处,便搭好帐篷,做好宣传,起早贪晚,夜以继日,免费为白内障老人做复明手术,为唇腭裂儿童做缝合手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先后到达夏河、玛曲、若尔盖和循化等地,为200余名老人和儿童做了这样的手术。

披星戴月,行色匆匆。

藏族人有句谚语:“只要有根,就会开出花来;只要有心,就能做出事来。”在朱云才担任院长及后来几年间,医院先后补贴70多万元,5次在开展了“光明行动”和“微笑行动”,累计为各族患者进行手术近700台次,成功率达到100%。400多名失明的老人重新见到了草原和牛羊,200多名儿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在每年定期的巡诊中,朱云才还和战友们积极探索、有效治疗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肝包虫病、甲状腺肿大病、克汀病、氟病和大骨节病的方法,极大地缓解了这些地方疑难病对各族群众健康的损害,并先后帮助地方培训了2200多名乡村医生和医疗技术骨干,还为驻地援建了30多个乡村医疗站。

与此同时,每年的几大节日,朱云才都要组织人员到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老红军和扶贫点进行慰问,给他们送去现金、药品和米面,同时开展健康检查,并为20多个老红军、军烈属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派医护人员上门回访。

当然,朱云才带领医疗队,到边远的雪山草原巡诊过程中,抢救急、危、重病人,挽救病人生命的事,那就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