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2296600000066

第66章 越来越乐观

有一点已经非常清楚,小剂量的辐射不会引起躯体的任何早期症状。但对它带来的后期效应和遗传效应,目前却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因为极难确定症状与辐射的因果关系。在这方面,现在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剂量不管大小,一律有害。目前并未得到广泛的支持。

第二种观点认为,大剂量有害,在一定阈值(限额)以下的小剂量,则无害。

大量的医疗记录和多次的动物试验显示,如果有100万人,每人受到0.01希沃特的辐照剂量(希沃特是辐照剂量的单位),则在他们以后的生命过程中将有125人会因此而患恶性肿瘤,后代中有80个有缺陷个体,与原有的统计数字相比,只使癌症死亡率增高了0.063%。后代中的有缺陷的个体数与总体平均的遗传缺陷数相差无几。这说明小剂量辐射不会损害人体健康。日本对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幸存者曾作过广泛和深入的调研,发现对低于0.1希沃特辐照剂量的受害者来说,很难找到吸收剂量与健康效应之间任何具有统计意义的重大联系。吸收剂量超过1希沃特的人,虽有明显的躯体损伤,但在他们的后代中,并没有察觉到额外的遗传效应。有一些幸存者的子女表现出遗传上的缺陷,但其概率并不大于整个日本人的平均值。

事实上,即使没有核电站,人类也一直在经受着小剂量的辐射。因为在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少量的放射性。例如,天然钾元素中含有放射性核素钾-40,它的丰度为0.0119%,体内的积存量约为2.4毫克。人通过食物每天摄入一点点钾-40,它们在血液中循环流动,不断地放出γ、D射线而衰变,使人人都成为一个微弱的天然放射源。对这种水平的放射性,我们早就适应,当然无需顾虑。

第三种观点认为,像天然辐射那样的小剂量照射,对生物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它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必要因素,可以延长寿命,减低慢性病的死亡率,有利于繁殖后代。

他们认为,我们的地球实际上是从一个放射性较高的状态演化过来的。进化的过程赋予了人类各种感觉,提醒人类去发现并适应自然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例如我们能看到火焰,感觉到它发出的热量,从而可以避免烧伤。但人的感觉却不能监测到辐射的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必要。

现在人们时时刻刻担心放射性的危险,但生命却在放射性的包围中毫不在乎地照旧繁衍着。这说明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天然放射环境。由此看来辐照对细胞的少量破坏,很可能是生命所必要的,因为这能刺激遗传复制的机制。

这种假设并非异想天开。大家知道,某些毒物如鸦片、吗啡等,当小剂量使用时,能使人兴奋,大剂量使用时却对人体有害。高浓度的栎树皮提取物能抑制霉菌的生长,而小剂量的使用则能促进霉菌的生长。当生物机体暴露在微量的或低水平的有害物质或不利因素中时,能激发出天然的生理性防御机制,有利于生物的健康和生存。我们接种的疫苗就是这样一种物质,它们使人产生出抗体,免受各种致病菌的暗算和杀伤。

为了弄清楚小剂量辐射的作用,科学家曾进行过一些动物辐照的对比试验:把刚生下的鲑鱼卵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用γ射线照射,另一组作为对比,然后进行孵化喂养。90天以后,鲑鱼长到5厘米左右,分别做上记号,放入天然环境中。几年中,统计回来产卵的鲑鱼数量后发现,受过辐照的鲑鱼洄游回来的数量要多得多。进一步研究表明,小剂量照射能提高受伤动物的存活率。

那么人对小剂量辐射会有什么反应呢?我国广东省阳江市的γ射线的强度,约为一般地区的3倍,居民全身受到的内外照射的年剂量,达到2.47×10-5希沃特。11年中对8万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居民的癌症死亡明显低于一般地区。我国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平均为66.92×10-5,而阳江市地区却只有41.19×10-5。印度、巴西、英国等国家也对某些地区作过统计,给出了类似的结果。

介绍这些材料,并不是想告诉大家,可以对辐射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而只是希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彩色电视给我们的辐射剂量,每年大约为1×10-6希沃特;从上海坐飞机到北京,从宇宙射线中可得到1×10-5希沃特;每年的食物带来1×10-4希沃特;轻型混凝土房屋每年给居住者的辐照为1×10-3希沃特;而作一次胃肠道的透视检查,则为1×10-2希沃特。相比之下,核电站带给居民的剂量,不超过5×10-6沃特,只是略为高于彩色电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