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点滴
22295100000025

第25章 中美电视情景喜剧人物形象塑造差异研究(1)

——以《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为例

美国电视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GrowingPains)讲述住在纽约长岛的西维尔一家(TheSeaver's)的日常生活故事。这部剧从1985年开始播出,历时7年,共播出7季166集,是美国当时收视率最高的情景喜剧。它于80年代引进中国,在上海电视台首播之后,各大地方台也纷纷购买版权,转播该片。直到今天,仍有电视台不断重播这部经典之作。《成长的烦恼》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兴起的以家庭为主轴的情景喜剧代表作,成功地向中国观众展现了美国郊区的一个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生活,以轻松而又不回避严肃问题的态度演绎了家庭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家有儿女》,被称为中国版的《成长的烦恼》。它采用重组家庭作为故事展开的平台,主要讲述一对关心子女成长、有着新兴教育理念的父母,与血缘各异、年龄层次不同倒也相处得犹如亲生姐弟般的三个孩子间的各种趣事。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这一家五口,由于性格各异、习惯各异,孩子和父母之间、孩子们之间、父亲和母亲之间,难免有争执和冲突。再加上他们的爷爷、姥姥、生父、生母的时常介入,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趣味连连。

这两部剧无论从人物设定,还是剧情设置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从而成为大家对比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两剧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来反思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艺术发展可能。

一、电视情景喜剧中的人物塑造

高尔基把“文学”称作“人学”,人是叙事艺术作品的核心。影视剧同样如此。电视剧艺术是表现人的艺术。电视剧中人物形象的命运、性格的表现,既反映其思想性、艺术性水准的高低,又体现其价值追求。从创作过程来说,其中心问题就是要塑造好人物。人物是影视作品主题的体现者,矛盾冲突要靠人物来展开;情节的安排、场面的处理、细节的选择和运用,也要以人物为依据。所以,影视剧创作中必须抓住写人这个中心。抓住了人物,就是抓住了影视剧创作的关键。

对电视情景喜剧来讲,人物塑造更加重要。电视情景喜剧区别于其他影视剧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其一,电视情景喜剧通常以揭示家庭、集体等小范围内关系紧密的人们的矛盾为主,戏剧冲突有的不大明显。这是电视情景喜剧戏剧冲突共有的一个特点。其二,电视情景喜剧通常在1-2集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戏剧冲突相对独立,各故事基本不相关联。因此,在电视情景喜剧中,戏剧冲突不能成为牵动观众的主线,而是以人物为主导,围绕人物来讲述故事。可惜的是,我国电视情景喜剧创作中,人物的塑造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被誉为中国电视情景喜剧之父的英达就说:“情景喜剧一开始把娱乐元素看得特别重,生怕观众不笑,我们在语言、动作上挖空心思让观众发笑,忽略了人物塑造这个关键。”

英国评论家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个美学概念:“一个圆形人物必能在令人信服的方式下给人以新奇之感。如果他无法给人新奇感,他就是扁形人物;如果他无法令人信服,他只是伪装的圆形人物。圆形人物绝不刻板枯燥,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活泼的生命。”简言之,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而扁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性格缺少变化或性格特征突出而单一的人物。如果将这两个文学概念运用到《家有儿女》与《成长的烦恼》上,就会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塑造方式。

在《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这两部剧中,都是由一对家长带领了三个子女一起生活。同时在这两部剧里,五个主要人物的性格设定也极为类似。

尽管如此,两剧在人物塑造上却有很大不同。

Mike和刘星都是家里的大儿子,是剧中的灵魂人物,是矛盾的主要发起者,也是最让爸妈操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虽然调皮,成绩不好,但却都非常善良,而且他们都最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两部剧中,他们扮演的角色看起来如此类似,但在这两个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却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成长的烦恼》里,虽然很多矛盾都围绕Mike展开,但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是Mike自己从整个事情中领悟出了道理,从而化解了矛盾,吸取了教训。由此,观众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他的成长,感受他的善良,从而真切地感觉到这个人物的灵魂所在。比如,在32集《急流勇退》中,Mike和朋友们去参加一个聚会,却发现他们所敬仰的师兄姐们都把吸毒作为一种时尚,并怂恿他们加入,否则会被看作窝囊。然而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看起来玩世不恭的Mike依然坦白自己不愿意吸毒,抵制住了诱惑,但却遭到了大家的嘲笑,Mike愤然独自离去。父亲等Mike回家等到半夜,发觉到Mike的异样,让他说出了真相。父亲告诉他做得很对,并且真诚地说,你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我佩服你。这让Mike由衷地感激,最终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Mike上楼睡觉前,父亲又告诉他,朋友们给家里来过电话了,说没进那“厕所”,今后也不想进去,最终让Mike释怀。看似简单的剧情,最后却几欲让人落泪。Mike的懂事与他处于青春期的迷茫,复杂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而父母的良苦用心,却只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而并未真正在故事里发生直接作用。这使得Mike成为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他有桀骜不驯的一面,却也有维持正义、坚定自己信念的一面。由此看出,人物性格的刻画,贵在透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揭示出时代、社会、人生脉搏的跳动,给人以某种思想的启迪。但在《家有儿女》中,性格同样捣蛋却善良的刘星,却更常被误会,而少被理解。他老犯类似的错误,又总是在自我埋怨着“我怎么那么倒霉啊!”虽然个性鲜明,但从第一部到第四部,除了身高外貌,基本没有其他变化,使得这个角色的主要作用就只是增加笑料和题材而已。观众并不能感受到他个人心智上的成长,这个角色便始终停留在“扁形人物”的层面。

再看两位母亲Maggie和刘梅。在《成长的烦恼》中,Maggie是位经常过度担心孩子的典型母亲,她对每个孩子的照顾和关心都显而易见,但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84集《Mike懂事了》:Maggie因为担心Mike上夜班会很危险,便假装魂不守舍地擦着银厨具等Mike值完夜班回家,然后用极其为难又委屈的母亲形象欲擒故纵,最终让Mike心甘情愿地去要求老板调班。

而在《家有儿女》里面,面对调皮捣蛋的大儿子,母亲刘梅经常是大吼大叫,并不信任和理解儿子。相比可爱懂事的夏雪而言,刘梅对待刘星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偏见,从而使她成为一个“扁形人物”。即使刘梅也经常为刘星担心、着急,但与Maggie教育方式的巧妙相比,显然略逊一筹。

显然,在这两部剧中,Mike和Maggie这般的“圆形人物”更触碰到了观众的心窝,让我们热爱上这个人物,随着他们的喜而喜,忧而忧,甚至在情景喜剧中笑着流泪。

高尔基说过,“艺术是创造性格的工作”。剧情中矛盾冲突的变化和发展,都是要以人物性格为依据的,要靠人物来展开的。创造人物,实际上就是创造人物性格。而且,只有依据人物性格展开的矛盾冲突才是可信的,具有感染力的。创造人物性格,其关键又必须要掌握好性格逻辑。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说:“刻画‘性格’,应如安排情节那样,求其合乎必然率或可然率:某种性格的人物说某一句话,做某一桩事,需合乎必然率或可然率。”然而,中国绝大部分电视情景喜剧都没有尝试或者没有做到塑造出让人触手可及的“圆形人物”。

二、加强人物的内心塑造是趋势

过去,我国影视界认为,心理描写是影视剧所不能胜任的。但从注重“现实的复原”,到强调向人的内心世界开掘,着力揭示性格的内在矛盾及复杂的心理层次,探索银幕上心理描写的多种可能性,这是现代影视剧发展的一种重要艺术趋向,也是其创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著名电影剧作家柯灵说过:“如果要观众了解片子里的人物是什么性格,抱有什么样的思想,那只有请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主要是行动)来表现,让观众从他们的行动和语言中得出明确的印象。”在过去的影视剧中,要想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必须找到相应的外部动作,去“放大”人物动作,以展示内心的状态:双指夹着烟就表示人物内心的紧张状态;两只脚在地面上急促地来回走动便反映出人物惶急的心情;一对发光、兴奋的眼睛,表达出人物遇到意外高兴的事……并不是说这样通过动作揭示内心的做法不可取,相反这是表现人物内心的最基本的手段。同时,这也是中国情景喜剧中最常用的手段,即动作细节反映人物内心——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表情、眼神等,揭示人的内心活动,这是借助于观众的艺术联想来完成的,属于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