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的基本知识
22292700000014

第14章 党的指导思想(1)

第一节 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判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了解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预察事变的进程,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始终站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节 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调科学的指导思想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巨大作用,是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决定性条件。对此,马克思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早期就作过精辟的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

列宁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作用,他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个先进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整个世界观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观点。据此,列宁批判了经济派否定革命理论对党的指导作用的自发论,强调指出:“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和工人阶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显然,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也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个道理,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就很明确。1920年,毛泽东就坚定地认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流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批判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等谬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并在实际斗争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党的七大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收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七大党章最大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且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在中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革命的经验,是不可能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曾发生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些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其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全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以一系列独创性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比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土地革命战争思想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思想;共产党与其他政治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思想;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原则,等等。

概括起来说,毛泽东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系统回答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实践证明,党的七大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决策,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即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作过有益探索,取得了重要成就,也经历过曲折,付出了沉重代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果断摈弃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在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