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司马
22285100000018

第18章 生活才刚刚开始

这一晚的“鸡肋事件”一下子击破了曹操的控制幻觉。

曹操绝没有想到,杨修的影响力竟会如此之大,只用几句话,就可以让包括夏侯惇在内的全军将士俯首帖耳,其威力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军令。

曹操顿时想到,杨修曾经抹黑曹丕,等到自己死后,一旦杨修发挥他的影响力来干预接班事宜,必然会造成曹氏内乱。

曹操这么一想,杨修就不可能有活路了。曹操是绝不会给子孙留下这么一个天大的“祸害”的。杨修就这样掉了脑袋。

曹操对杨修的猜忌其实早就开始了。当杨修举报吴质密会曹丕却搜查不得时,曹操就已经开始注意他了。但是,杨修却毫无觉察。

以杨修之聪明绝顶,能够屡屡猜中曹操的心思,为什么却没能及早发现曹操对自己的不满,依然肆无忌惮地炫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呢?

实际上,这是一种“智力负效应”。那些屡屡从自己的聪明中获益的人,往往会变得不再在意他人的需要或感受。但这样的做法最终会给聪明人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或灾难。

杨修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在曹营中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正向的反馈逐渐让他走向了过度自信错觉。杨修越来越将自己的聪明视为一种可以凌驾于任何规则之上的特权。但他却也因此日渐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这就是曹操要将他问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原因。

而更重要的是,杨修甚至连曹操的感受也不那么在意了。你看他,在对夏侯惇分析曹操的“鸡肋心理”时,将曹操“进不能胜,退恐人笑”的窘态全然揭露,丝毫没有顾及曹操的脸面。

杨修死于鸡肋事件,看似偶然。但是,只要杨修一天没有从“聪明负效应”中摆脱出来,他的死于聪明就是一个必然。

杨修之死就像此前的孔融之死、崔琰之死一样,再次给司马懿敲响了警钟。司马懿明白,自己没有杨修那么聪明,如果因为曹操对自己的印象有所改观就掉以轻心的话,很可能也会惹来大麻烦。

当然,司马懿也不会因为这几个人的因言获罪,而不再对曹操进言。因为贾诩的成功经验早已让司马懿明白,进言是进身的必由之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说不说,而在于如何说。

曹操杀了杨修之后,为了彰显杨修确实是在蛊惑军心,继续屯兵斜谷,不进不退。但蜀军魏延挑战,曹操忍不住出战,竟然被魏延一箭射中了人中,幸得诸将拼命才保得平安。

诸葛亮随即指挥大军,多头进攻。曹操受伤之后,再无斗志,只好黯然退出汉中。

人们往往要等到支付代价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曹操丢了汉中后,这才想起司马懿的好来。他十分懊悔自己当初没有采纳司马懿的建议,及时攻下蜀中,以至于现在连汉中也成了刘备的了。

曹操一退兵,刘备趁势攻打上庸诸郡,又占领了一大块地盘。随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他最得力的辅佐大臣诸葛亮也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曹操回到邺城,深觉司马懿的谋略可用,于是下令将司马懿从太子中庶子的职位上调任丞相府军司马,在自己身边负责军事谋划。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司马懿经过长达十年的等待与努力,再加上诸般机缘巧合,终于还清了年少轻狂带来的人际认知债务,成功扭转了曹操对自己的不良印象,赢得了他的信任。

结果虽然是可喜的,但代价也是沉重的。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司马懿一定会彻底放下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不做预设地审视一切可能性,而不是凭着一己意气行事。

这一年,司马懿已经整整四十岁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已经在压抑与沉闷中悄然流逝,一去不回。与他几乎同时出山的诸葛亮,早已名满天下,做出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事迹。而司马懿的仕途却才刚刚踏上正轨。这两个几乎同时出发的年轻俊杰,在十年后却拉开了极其巨大的差距。诸葛亮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以常理推断,司马懿已经没有任何可能追上他了。但是,生命正因为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才变得瑰丽多姿。谁又能断定司马懿就不能迎来人生的充盈丰盛呢?

事实上,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司马懿的这十年光阴也并没有白白荒废。十年来,他饱尝冷眼与嘲笑,在风雨飘摇的夹缝中苦苦求存。环境中的这些负面力量,既然没能将他扼杀,就只能让他变得更为强大。当他终于结束了生活的考验而获得了前行的通行证后,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内心已经将坚忍与残忍融为一体,化作本能。这世上已经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将他轻易击倒。这样的一个司马懿,难道就一定不能上演弯道超车的逆袭大剧吗?

让我们还是放下评判吧。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司马懿怀着刚刚开始生活的欣喜之情,向曹操献上了他深思熟虑已久的一个建议。

司马懿对曹操说:“当初商朝的贤人箕子献谋,就是把吃饭问题摆在了第一位。现在天下不从事耕种的精壮劳力大约有二十万之众。虽然为了战争而不得不如此,但是坐吃山空也不是长远之策。不如让这些精壮士卒,一边操练,一边耕种。如果有战争需要就出征为卒,如果停战休养就下田为农,岂不更好?”

司马懿的这个建议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东汉末年,战事频仍,对战士的需求量极大,凡是有点劳动能力的人,往往都被征为兵。这样一来,种地产粮的农民自然就缺乏了。养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固然是自保以及扩张之本,但军需粮草的供应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三国时期的很多战役,都是败于粮草供应不足。比如,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军粮草告急,曹操只能将粮官当作替罪羊杀了才勉强稳定了军心。后来,曹操听了许攸之计,放火烧了袁绍的粮库,这才扭转战局,反败为胜。

司马懿提出的这个策略,既能够稳妥维护军队建制,又能够让军队自给自足,可谓一举两得。

曹操听了之后,立即拍手称快,很快就付诸实施。曹操的这一个认可,看似微不足道,但对司马懿来说,却是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司马懿第一次得到曹操真正的认可。

司马懿一击成功,自然是兴奋不已,但他还是强自忍耐,没有表露在外。等到他回到家中,再想起曹操欢欣接纳的情形,两行热泪忍俊不禁,尽情地从脸上默默流淌下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心时。司马懿的眼泪肆溢的这一幕和曹丕当初被正式册立为太子后,抱着辛毗所说的那句“辛公,你可知道我心中是何等的欢喜!”,是完全相同的心情。

人世间最好的奖励就是认可。为了得到认可,人们愿意付出任何的代价。司马懿在误解、蔑视、冷遇中走过了漫漫的长路。他是多么地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多么地渴望得到施展的机会,多么地渴望能够证明自己啊!

但是,接踵而来的却是一连串的打击!生活始终没有对他露出可亲的笑脸,他的天空上始终是浓重的阴霾。这样的人生际遇,很容易让人落入“习得性无助”的陷阱,逆来顺受,失去抗争的勇气,变得绝望、抑郁,从而扼杀一切可能的转机。

司马懿却以自己的坚忍,拒绝向“习得性无助”恶魔妥协,以无比的心力,挺过了漫长的逆境,终于迎来了认可的晨光。

所以,我们不要嘲笑司马懿反应过度。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漫漫十年的磨难,你永远都无法体会到这一声姗姗来迟的认可是何等的珍贵。如果你也遭受过类似的挫折困顿,那么,就请你陪着司马懿一起热泪飘零吧。

司马懿过了很久,才渐渐从激烈的情绪中平复下来。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以这样强烈的形式来表露内心的情绪。

尽情宣泄后,司马懿恢复了往日的深沉。他的内心充满了自信。他知道自己终于能够把准曹操的脉搏了。于是,他很快又给曹操提出了第二个建议。

司马懿对曹操说:“荆州刺史胡修为人粗暴,南乡太守傅方行事骄奢,这两个人都不适合担任边防之将。”

司马懿的这个建议并非信口雌黄,而是经过长期观察后得出的结论。他以为曹操一定会像上次那样欣然接受自己的意见。但是,生活却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曹操竟然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曹操对司马懿刚刚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当然不会在人事任免这么重大的事项上轻易听取他的意见的。况且,胡修、傅方两人镇边已久,擅自更换,很容易导致兵心涣乱。

司马懿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唐突。好在曹操虽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也没有对他冷嘲热讽。所以,司马懿的心情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

……

心理感悟:唯有无比的耐心,才有可能疗愈偏见的顽疾。

智力负效应那些屡屡从自己的聪明中获益的人,往往会变得不再在意他人的需要或感受。但这样的做法最终会给聪明人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或灾难。

习得性无助当个体的多次努力都无法取得对生活的控制权后,就会出现绝望冷漠,逆来顺受的思维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