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孙权
22284900000023

第23章 幸运与幸运的对决

周瑜领命后,先斩了曹操的使者,以示死战到底的决心。曹操大怒,与东吴开战,却首战告负。周瑜抓住时机,使出“离间计”,误导曹操杀了担任水军都督的原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曹操为了克服北方士兵不习水战,难禁风浪之弊,又被凤雏先生庞统忽悠,将大小战船均用铁锁链接。周瑜借机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际,又得诸葛亮“巧借”东风。随后,周瑜与黄盖上演了一幕“苦肉计”,黄盖诈降,曹操再度中计。等到东南风起,东吴快船直奔曹操大营,由此上演了三国中最为惊心动魄的“火烧赤壁”。完成了军事史上堪称经典的“以弱胜强”战例。

鲁肃第一个赶回来向孙权报捷。孙权大喜,亲自带着一众部属在府邸门口列队,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鲁肃的到来。

鲁肃下船后,骑上快马,赶到孙权府邸门口,正要下马,却见孙权急步上前,亲自将鲁肃从马上扶了下来。

孙权的这个举动,惊呆了在场的人,但鲁肃却一反常态,坦然受之。孙权恭恭敬敬地见鲁肃请入内堂。

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固然和“喜鹊效应”的因素有关——人们往往将好消息的传达者视为好消息的创造者而给予积极的评价。但仅仅是喜鹊效应,还不足以让孙权对鲁肃施以最高的礼遇。

实际上,在孙权此刻的心目中,鲁肃是再造江东的第一功臣!如果没有鲁肃一开始的力排众议,孙权早就在张昭等人的集体劝降声中放弃了,根本不可能有后来逆转乾坤的赤壁大战。在孙权最为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的谋臣大夫都为自身的利益考量(这一认知倾向其实是鲁肃灌输给孙权的),唯有鲁肃坚定地维护孙权的利益。

一言以概之,没有鲁肃,就没有孙权;没有鲁肃,就没有江东。孙权的最高礼遇,正是一种真情流露的回报。

两人落座后,孙权不无得意地说道:“子敬,我亲自扶你下马,是不是足以显出你的荣耀了啊?”

孙权以为,鲁肃一定会对自己的做法大大领情的。没想到,鲁肃却大反常态地说道:“这又算得了什么?”

旁边的人听到了,大为讶异,以为鲁肃这家伙真是不知抬举,纯属蹬鼻子上脸。孙权也是大吃一惊,急忙问道:“子敬,那怎样才算是荣耀呢?”

鲁肃一本正经地说道:“只有等到主公威加四海,一统九州,建立帝王之业,那时再派安车来接我,才算是显出了我的荣耀啊!”

鲁肃早在第一次和孙权见面时,就对他提出了“自建帝号”的战略蓝图。那时的孙权,刚刚继位,自信严重不足,根本不敢奢望这个高远的目标,只能“力所不能及”予以推托。但是,在战胜了天字第一号大对头曹操后,孙权的自我限制信念一下子就被撕破了,自信心暴然骤涨。

孙权从来没敢想象过击败曹操的任何一丝可能性,这也是他战前一再迟疑不决的重要原因,要不是必须维护父兄基业的这一责任感的苦苦支撑,孙权早就拱手而降了。但是,当这个不可能的设想成为了铁板钉钉的现实后,孙权顿时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有着更多可能性。“建号称帝”也就没什么不可能的了。

所以,孙权这一次再也没说自己“力所不能及”,而是放声长笑,顾盼自雄,志得意满。都说鲁肃是一个不会拍马屁的老实人,但他的这个马屁拍得实在高妙无比。他用表面上的傲慢无礼,给予了孙权最大限度地认可与信任,同时也大大膨胀了孙权的野心。同时,鲁肃也强悍奠定了自己在孙权的心目中的地位。孙权从此对他言听计从,毫无违逆。

对东吴一方来说,赤壁之战的最大胜果,不是击溃了多少曹军,夺取了多少土地,而是促成孙权走向真正的成熟。

在赤壁大战之前,孙权怀着自卑的心理,一直将曹操视为天下最幸运的人。曹操也确实是这个时代呼风唤雨的幸运儿,很顺利地将皇帝挟持在手,东征西讨,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力量。而孙刘联军开创的“赤壁奇迹”,丝毫不亚于曹操当年的“官渡奇迹”。在与曹操的幸运大比拼中,竟是孙权笑到了最后!孙权由此意识到,自己的幸运比起曹操来,也是不遑多让。

孙权年不满二十,已经坐领江东,这是包括曹操、袁绍、刘备、吕布等在内的豪强都不曾做到的。这不是天赐幸运,又是什么?

堂兄孙暠有意叛乱,立即就有虞翻洞察先机,一番施压,将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不是天赐幸运,又是什么?

堂兄孙辅要向曹操输诚,密信竟然送到了孙权手中,孙权由此得以应变裕如,轻松搞定。这不是天赐幸运,又是什么?

三弟孙翊被奸人刺杀,弟媳妇徐氏竟然挺身而出,巧妙施计,无须孙权操一点心,就擒杀奸人,确保丹阳郡安然无恙。这不是天赐幸运,又是什么?

征讨黄祖,竟有对方得力干将甘宁主动来投,得益于此,孙权竟然完成了连长兄孙策都没能完成的为父复仇的重任。这不是天赐幸运,又是什么?

赤壁之战,不但有鲁肃周瑜这样的股肱之臣,连闻名天下的卧龙诸葛亮也来助力,并“借”来东风,将百万曹军烧得灰飞烟灭。这不是天赐幸运,又是什么?

但是,在击败曹操之前,一直惴惴难安的孙权是看不到这些幸运的。而“赤壁奇迹”扫清了孙权的心灵雾霾他随即又想起母亲怀他时曾经“梦日入怀”,想起自己碧眼紫髯的天生异相,想起相术大师刘刘琬评价自己“形貌奇伟,是个大富大贵之相,而且还很长寿”的话语。

这一连串的幸运终于让孙权确信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天之骄子。就从赤壁大胜的这一天起,孙权迈入了真正的成熟,这才是他开创伟业的开始。

不规律的幸运经历,会极大地提升一个人抗击逆境的能力。这就是“幸运强化”。这一心理规律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发现的。

斯金纳是在使用老鼠做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的过程中偶然发现这一规律的。他设计了装有按压控制杆的箱子,将老鼠放入其中。一开始,只要老鼠按压了控制杆,就可以得到食物的奖赏。老鼠很快就“喜欢”并习惯了这样的奖励方式,乐此不疲。随后,斯金纳又取消了奖赏,不管老鼠怎样按控制杆,食物都不会出现了。很快,老鼠习得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消失了。

后来,斯金纳改变了奖赏的方式。老鼠若要获得食物,必许连续按压控制杆3次、5次或20次。聪明的老鼠在经过多次的失败尝试后,又掌握了这种固定强化的新奖励方式。随后,斯金纳再一次将奖励方式改为不固定的强化方式。在大多数时候,不管老鼠多么努力地按压控制杆,食物总是不见踪影。但也许在不经意间,老鼠按了40次,或60次控制杆后,食物突然“从天而降”。

刚开始的时候,斯金纳认为,这种不规律的,间隔时间太长的奖励强化,会导致老鼠已经习得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消失。但出人意料的是,间歇式的奖励方式,不但没有导致老鼠的“失望与放弃”。相反,它们就像染上了毒瘾一样,疯狂地不断按压控制杆,而不管到底会不会得到食物。

总之,习惯了连续强化条件的老鼠,很快就放弃了努力。而如果一开始就给老鼠以部分强化,那么在消除其操作性条件反射时,老鼠至少要按上成百上千次才会死心。

与老鼠的学习机制类似,人类同样也存在着“幸运强化”。如果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事事顺利,从未遭受挫折,那么一旦遇到打击,就很难适应,很快就会失望、放弃。但如果一个人经常遭遇逆境,并经常在逆境中得到幸运青睐而渡过难关,那么,这个人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抗拒逆境的坚韧性也随之大大增强。

回顾孙权的经历,从十九岁继位,到二十七岁打赢赤壁之战的八年间,他确实历经坎坷。但与此同时,他所有的幸运也都在逆境中生发。孙权原本将曹操来袭视为最不幸的事件,这一打击曾经让他原形毕露,但最终却给他带来最幸运的结果。经过这一系列的幸运强化,孙权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勇气,可以真正地以一方霸主的气度傲然屹立于天下群雄面前了。

心理感悟: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不幸更大的幸运了。

喜鹊效应人们往往将好消息的传达者视为好消息的创造者而给予积极的评价。

幸运强化不规律的幸运经历,会极大地提升一个人抗击逆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