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溪风絮语
22272300000032

第32章 我的挣扎

写下这个标题时,首先我觉得惭愧,和那些真正苦难深重的人相比,我没资格说挣扎这个词。

我的生活简单平凡,平凡到所有西北农村女人都过着和我一样的生活。如果不是文字,我想我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我会和她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自己的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然后在农闲时跳出去挣几个小钱,尽心尽力为普通平凡的生活添点物质享受。再闲得没事时就穿着拖鞋,嗑着瓜子,三五成群地凑在树荫下说家长里短,开粗俗露骨的玩笑。但是我始终融入不到这些人和话题中去。她们不懂我,我也不懂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是个另类的农妇。

我不想说自己有多清高,但在这里我始终是孤独的,没有朋友,没有书籍。有的只是漫天黄沙和火辣辣的太阳,还有总也忙不完的农活。从二十岁结婚到三十岁,这之间我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籍。我的世界与书绝缘,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文字,那么渴望读书,骨子里似乎对文字有一种天生的痴恋。

为读文字我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艰难,在这个根本不重视教育的地方借本书比借钱还要艰难,因为没有人读书。有一年,吴忠的表哥订的报纸积攒下来没地方放,过来探望母亲时拉过来厚厚的一摞,说是让母亲糊墙或者铺垫柜子。我家与母亲家相隔不远。我看见那些报纸欣喜若狂,偷着拿走了一小摞。时事政治不懂,我只翻看副刊,沉迷在别人的故事里不可自拔。我爱人并不理解,嘲笑我说:“当年念书的时候都没念成,现在看报纸有什么用,还想当官去啊?”母亲看见我读报纸上的文章更是训斥我:“一个农村女人,不好好操心娃娃,不收拾家里,一天到晚头埋在报纸上有什么用?”为了看文字,家里人都对我颇有微词。可是母亲家的那摞旧报纸始终勾引着我的心,让我朝思暮想。迫于母亲的威严和家人的嘲笑我不敢去拿,后来为了不挨骂,我就去偷那些报纸,看了再乘机还回去。我像个贼一样过了半年这样的生活。我自己都不知道,骨子里是什么在召唤着我这样去为文字疯狂。

2008年,我用打工的钱买了部手机,然后知道有一种叫电子书的东西,于是,缠着外甥女让给我下载一些,外甥女笑我不务正业:“两个孩子的妈了,还看什么书啊?我给你下载一些好歌听去。”就这样残忍地拒绝了我的请求,我郁闷了很久。后来打工的侄子回家,我问他有没有电子书。他用蓝牙给我传了两部,一部是《中国神秘事件录》,一部是《中国历代宫廷秘史》。这两部书我用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平时太忙,为了抢时间,上厕所我都要看几分钟电子书。后来回老家去,二姐的手机上有几十部古龙的武侠小说,我全部用蓝牙传到自己的手机里,然后头都不抬地看小说,被大姐和二姐一通好骂。为了阅读,我挨的骂可能比我读的书都多。

因为喜欢阅读,老抢外甥女的手机在网络上搜书看。外甥女无奈,痛下决心教我上网。就这样,我的视野总算脱离了眼前的生活。网络,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加了一群喜欢文字的网友,他们引导鼓励我去书写文字,甚至寄赠给我书籍,满足了我阅读的心愿。太多感谢的话无以言表。我庆幸有那么多喜欢和支持我的网友。

可我一直很矛盾,我要生活,要打工,要种地,要喂牛羊,但我也爱文字,尽管读书写字的时间永远那么仓促。在我辛苦一天回家,疲惫不堪,身体的疾病与疼痛笼罩着我的时候,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打理我的文字。一部手机就是我和我的文字全部的世界,很多时候写文字都是一次成稿后再也顾不上看和修改,因此我时常痛苦,时常挣扎,我还有没有必要这样地去痴迷文字?有没有必要?

就这样一次次为文字痛苦,一次次在心里挣扎,却又一次次地忙里偷闲去品读书写文字,尽管写得不好,但那也是我的心血,我也备极爱惜。也许以后的日子里,因为文字带来的痛苦和挣扎还会继续,但我知道,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放弃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