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44

第44章 邹忌论琴谏齐王

邹忌(约前385年一前319年)战国时齐国大臣。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他鼓琴白荐,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力渐强。曾献计围魏救赵,取得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之战的胜利。

邹忌子由于善弹琴而进见齐威王,威王很喜欢他,并让他住在宫中的右室。没多久,威王正在弹琴,邹忌子推门就进来说:“琴弹得好极了!”

威王突然不高兴,离开琴手按宝剑说:“先生只看到我的样子,还没有认真观察,怎么能知道弹得好呢?”

邹忌子说:“大弦缓慢并且温和,这是象征国君;小弦高亢明快并且清亮,象征宰相;手指勾弦用力,放开舒缓,象征政令;发出的琴声和谐,大小配合美妙,曲折不正之声而不相干扰,象征四时。我由此能知道您弹得好。”

威王说:“你很善于谈论音乐。”邹忌子说:“何止是谈论音乐,治理国家和安抚人民都在其中啊!”

威王让邹忌弹两曲,他以手扶琴却不动手。威王质问他,他大谈乐理却不奏曲。

威王说:“行了行了,你的乐理我已记到心里。但只知弹琴之理还不行,还要听琴音才成,请先生试弹一支曲子。”

邹忌回答说:“我以弹琴为生,当然要悉心研究奏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正事,为什么不好好研究治国之计呢?这就和我不弹琴,只摆个空架子是一样的。我只摆架子而不动手弹,就没办法使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而不治理它,就没办法使老百姓心情舒畅。这个道理还请大王想一想。”

齐威王听后,如梦初醒,就和邹忌谈起治理国家的大事来。因邹忌对治国之道有独到见解,齐威王便拜他为相,不久齐国又兴旺起来了。

在说服他人时,善于利用借题发挥的技巧,往往能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走人你的“圈套”,使你的谈话更具说服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借题发挥,就是借对方站不住脚的话题进行发挥来驳斥对方,而间接把话题转移到所要规劝的某事上来,这是一个说服人的绝妙技巧。

邹忌在这里没有直接劝谏齐威王,即使真的直言劝谏效果也不会太好。邹忌将他只讲乐理而不弹琴的话题,转到劝说齐威王有国不治的方面,这种借题发挥的技巧,使齐威王在“不知不觉”中被邹忌说服了。

直接指出上级的过失是不容易被接受的。不如采取委婉的劝谏方式,通过一个事物间接地指出上司的过失,这样,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