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169

第169章 淳于髡的口才

春秋战国时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身高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是齐国的大臣,很得齐威王的信赖,当时的齐威王有个怪癖,喜好说“隐语”,也就是说,要旁敲侧击,迂回曲折,不喜欢单刀直人的批评。而他当时为女色所惑,整夜地左拥有抱,不停地饮酒,哪里还有心思料理政务?国事全委托给卿大夫们了,他终日沉湎在酒色中。上行下效,百官也都纵情地享乐,弄得国势十分衰败。诸侯各国都趁机来人侵。齐国已经十分危险了,亡国只在朝夕之间。然而谁都不敢去劝说齐王。直接了当,准会惹得龙颜大怒,说得曲折点儿,又不会。

这时,就用得着淳于髡了。他见了齐王,说道;“国中有个大鸟,来到了王的大庭,一待就是三年,既不飞,也不叫唤,大王认识这是什么鸟吗?”齐威王一听,便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马上就振作起来了。他整顿了吏治,率兵而出。入侵的诸侯见了,大为震惊,乖乖地交还了侵占的土地。这便是那个有名的“一鸣惊人”的故事。

齐威王八年的时候,楚国发动大军前来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当使者到赵国去搬救兵,给了淳于髡百斤金子、十套马车。这使者未免太寒碜了,会令赵国看不起的,有辱这次出使的使命。然而又不便于明说,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帽子都掉在地上了。

齐威王一看,十分不悦,就问“先生嫌我给的东西少吗?”

淳于髡赶紧回答:“岂敢?”

“那你笑什么?”齐威王喝问。

淳于髡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今天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人在祭祀土地神,只摆了一个猪蹄,一壶酒,却祈祷说:‘愿得一个大丰收年,收获十分容易,荒山也能得满车的柴薪。五谷丰登,庄稼满家。’我看他们拿了那么少的东西却追求那么多,所以就笑了。”

齐威王一听,当然明白淳于髡的意思。就一下子增加了大量的礼金。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还有百套马车。淳于髡这才辞别了齐威王,到了赵国。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千辆马车,浩浩荡荡开回齐国。楚国听说了,连夜急撤军。

齐威王十分高兴,就在后宫里摆酒庆贺。把淳于髡召来了,赏给他酒喝。问他:“先生你能喝多少才醉啊?”

淳于髡想借此机会好好劝劝齐王,再也不能过那种沉湎酒色,彻夜长饮,不理国政的生活了。灵机一动,便回答说:“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这是什么话?”威王一听就不高兴了,“先生喝了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喝一石?你倒该有个说法让我明白。”

淳于髡便徐徐说出一番话来:“这得看在什么情况下喝酒。象今天这样,大王前面赐酒,执法人在侧,监察御史在后,我深怕酒后无状,便规规矩矩喝酒,不过一斗就醉了;如果是在亲戚家里喝酒,我得正襟危坐,数次起身为长者祝寿,那么喝不了两斗就醉了;如果是久不相见的朋友重逢,大家欢欢喜喜地叙旧,自由自在地交往,那么就可以饮五六斗才醉;如果是男女杂坐在一起,行着酒令互相赌博,大家放浪形骸,前面有女人扔的耳环,后面有男人丢的簪子。我很喜欢这种场合,那么,喝上八斗也不过醉了二分;如果是天色已晚,男人和女人都坐在一条板凳上,花天酒地,堂上灯也灭了,主人把我留下来让其他客人都走开,送个美女给我,让我解开她的衣裙,能嗅到她皮肤的腻香。这种时候,我就特别兴奋,足可以喝上一石了。所以说,酒喝到了极端,则必涉淫乱,快乐到了顶点,一定会生出悲来。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不可太过分了。太过了就会走向反面。”

齐威王早就让淳于髡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了。他知道淳于髡说的“男女杂坐”,“杯盘狼藉”“堂上灯火,罗襦襟解”,都是描述的他齐威王的行径。心中明白了淳于髡的苦心,便答道:“说得好!”从此采纳了淳于髡的讽谏,停止了长夜之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