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22271100000049

第49章 为“兼爱”辩

当时,反对后期墨家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两派意见:其一认为,天下之人无数,一个人怎能做到爱天下人?这种反对意见被概括称作“无穷害兼”;第二种反对意见认为,如果未曾爱某个人,就是未曾爱天下人,那么,杀一个强盗就违反兼爱的宗旨了,这种反对意见称作“杀盗,杀人也”。后期墨家就运用他们的“辩”来驳倒这些反对意见。

《经下》中说:“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意思是说,“无穷”与“兼”可以相容,全看“盈与否”。《经说下》对此解释说:“无(反对一方):‘南方有穷则可尽(古代中国认为南方无垠),无穷则不可尽。有穷无穷未可智,则可尽不可尽未可智。人之盈之否未可智,人之可尽不可尽亦未可智。而必人之可尽爱也,悖。’(答):‘人若不盈无穷,则人有穷也,尽有穷无难。盈无穷,则无穷尽也,尽有穷无难。反对一方的立论是:历来认为南方辽阔无垠,那里的人有多少,也说不清,却说统统都爱,岂非荒谬!“墨经”回答说,如果南方辽阔无垠,人填补不满南方,那么人的数目就是有限的。要一一数尽南方的人,也就不难了。如果无垠的南方能被人填满,那么,南方就不是无垠,因此,把南方的人都包括在内,也就可以做到了。

“杀盗,杀人也”,这是反对墨家的的另一个论点,如果杀一个强盗,就说明兼爱一切人是不可能的。《小取》篇对此回答说:

“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获(有人名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有人名臧),人也;爱臧,爱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

“获之亲,人也;获事其亲,非事人也。其弟,美人也;爱弟,非爱美人也。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乘船,非乘木也。盗人,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

“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人非杀人也。无难矣。”

后期墨家便是使用这样的“辩”来驳倒“杀盗违反兼爱”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