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女杰(现代卷)
22269400000010

第10章 张志新 为信仰而献身

一 热血青年,突坠深渊

张志新,女,1930年12月5日身于天津一个大学音乐教师家庭,1950年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俄语,毕业后留校工作。1955年入党,1957年调往沈阳工作。1962年后任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文革”中,她反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受残酷迫害,在1969年9月被捕入狱,但她不屈不挠,坚持斗争,两次被判处死刑、一次死缓。1975年4月4日被杀害。1979年3月获得平反,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30年12月5日,张志新出生在天津。父亲张玉藻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早年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母亲郝玉芝是一位知识女性,毕业于山东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张家兄弟姐妹7人,张志新有3个哥哥、3个妹妹。他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张家姐妹们继承了父亲的音乐天分,从小学会了弹奏乐器,她们曾被誉为天津音乐界的才女。

1950年,张志新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学习。这时,朝鲜战争爆发,张志新为响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部队急需俄语翻译,她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俄语。1952年张志新提前毕业,没被派往抗美援朝前线而留校工作,结识人大哲学系团委书记曾真,两人相识而后恋爱,1955年国庆,结为连理。1955年12月,张志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夫妻二人被调往沈阳工作;1962年,张志新被调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当干事。

张志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充满热情,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决心干成一番事业。就在这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运动像风暴一样来临,迅速席卷辽沈大地。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一大批老干部成了“叛徒”“特务”“反革命”而被打倒在地。张志新愕然了,她不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是为什么。她想从毛泽东著作中找到答案,她苦苦思索着:若老干部们是早已投敌的“叛徒”,为什么在阶级搏斗中却为革命立了功?如果他们早就是资产阶级代理人,为何在推倒三座大山的过程中不为蒋介石效劳?如果他们披的是“反革命两面派画皮”,为什么能够长期隐瞒下来?他们有什么罪?哪个罪名能成立?老干部一个个被揪出来,国家将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她不理解,让她感到不寒而栗!张志新变得沉默寡语了,脸上总是挂着哀愁与忧虑。大字报上那些对老干部上纲上线、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犀利言辞,犹如刀子剜着她的肉,如烈火炙烤着她的心。每次参加批斗原东北局和省委的一些主要领导的大会后,她都像得了一场大病一样。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有多少心里话要向党说啊!可是党的组织在哪里呢?

随着运动的逐渐深入,张志新由重重疑虑变为愤慨;她仔细观察着“文化大革命”的进程,搜集研究各种小报和材料。她总是反复盘问自己:“是谁,又根据什么做出了与事实相背离的诬陷?”那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种种行为,那些打砸抢的恶劣行径,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性的讲话,使她渐渐明白了:那些被打倒的人,不一定都是反对毛主席的,这背后可能有什么名堂!而搞这些名堂的人,正是林彪、江青一伙。

1968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天,张志新到一个女同事家里借江青的讲话资料。女同事要求张志新脱离她原来的那一派,站到她们那一派来,认为她们那一派才是真正的革命派。张志新说,我考虑的不是哪派的问题,而是“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好多问题我不理解,比如说江青叶群她们过去是干什么的我都不了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女同事马上向她那一派组织的头头去汇报此事,张志新的这番话被写成了文字材料,装进了她的档案里。

在动荡的紧要关头,张志新决心用战斗来捍卫马列主义真理。她回到天津老家,清理和焚烧了个人信件与一些材料。她告诉母亲:“现在是为国家贡献力量,也是为孩子们做出榜样的时候了!”她又到北京的哥哥、妹妹家中,告诫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并对父母疾病治疗和生活等事情向他们做了交代。为坚持真理而斗争,张志新作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

二 卷进旋涡,激流搏斗

1968年5月,辽宁省革委会成立。10月,辽宁省三万余名机关干部,被送进在盘锦的辽宁省“一〇·五”干校,张志新也在其中。她在私底下的言论成了罪行,她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被造反派揪了出来,这名共产党员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她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受审查批判,造反派要挖深挖透她的“黑思想”,逼她交代“罪行”,还专门成立一个“413”专案组。

其实,张志新的所谓“反动言论”,最初只是和同事无意说的,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甚至对爱人也没说过。但在反复的批斗和交代中,她被迫交出了很多问题,她的“黑思想”被挖掘得越来越深,她一步步走向深渊,罪行越来越严重。这一年,她的女儿曾林林12岁,儿子曾彤彤3岁。孩子们失去了母爱,女儿的心头蒙上了阴影。在无休止的检讨批斗中,张志新受尽了磨难,她想尽快结束这种折磨。1969年1月5日,张志新给爱人曾真写了一封诀别信——

曾真:

结婚14年我们生下了一男一女,我没有也无力完成自己的义务,希望你很好的抚养下一代,对林林要耐心,女孩子每长一年事就更多,要很好爱护她。叫她不要早婚,妈妈对不起他们。春节好好照顾。过去自己修养不好打骂过孩子,让她别往心里去!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改正“没有坚持精神”的缺点。让她好好照顾小弟弟,不要伤心,要坚强。

几年我对你没疼没爱,犯过的错误已结束了。彻底把我忘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原来为你买东西的那笔钱,是我平时结余的,打算为父母办理丧事用的,如能积起可交我母亲治病用。也是最后一次尽孝!不过不要告诉他们,这会使他们受刺激犯病(你尽可能这两三个月每月给他们寄15元吧!也可不寄,叫志勤寄)。平时多注意身体!为了革命多照顾自己吧!

我没给父母写信,如果沈阳家里没人照看,你可写信去和母亲商量是否把孩子放津!不过我考虑,他们若身体不好,困难会大些。如若可能还请何姥来照看,工资稍少些可减轻负担!总之担子都是你的了。对孩子要耐心!对不起你。

十几年辜负了党的培养!一个人不管是生或死只要是为了革命就是有意义的!

我懂得了革命,决心要为革命献出一切!

以前千错万错,如果不能饶恕,我愿接受最严厉的惩罚,毫无怨言。

真正的革命事业永远是兴旺的蒸蒸日上的。为盘锦的美好未来欢呼!再次欢呼这个胜利的前途!愿为美好的未来添点出点力。但有没有这种可能,确不是能由我所决定的。革命能否容纳,党和人民决定。怎么定我怎么领。

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祖国万岁!

毛主席万岁!

志新

1969年1月5日晚

这封信被装入了曾真和张志新的档案里。10年后,曾真才看到这封信。曾真与孩子读信时,声泪俱下,悲痛欲绝。曾真也曾经含泪泣血地给妻子写了回信,可在九泉之下的她如何体会到活人的悲痛呢?当然,这是后话了。

1月9日。张志新写下遗书,准备自杀。遗书被发现后,她的罪行更严重了,监管更严,并召开批斗会,批判她“以死向党示威,对抗运动”罪行。

在批斗会上,造反派质问张志新:“你昨天写的所谓遗书,是什么意思?”

张志新:“那是不对头的。”

造反派问:“在遗书中的观点,你认为是对的吗?”

张志新回答说:“这些观点,我认为是应允许存在的,应在今后的革命实践中去证实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造反派问:“哪些观点需要在实践中证实?”

张志新坚定回答:“两个司令部斗争问题,打倒那么多人的问题,这里面有些肯定是对的,但有些不一定对。”

造反派紧接着逼问:“你在遗书中认为你是正确的,但为什么想死?”

张志新回答道:“从我自己来想,是不想死的。但觉得我的想法,在时间、地点上,是得不到宽恕的。革命非常时期,革命就要坚决处理。”

当被追问曾真对她的影响时,她马上意识到,她的不幸会株连家人。她果断地说:“我的思想观点与曾真无关。”她表示考虑要与曾真离婚。

三 身陷囹圄,以命抗争

1969年9月24日,张志新被捕入狱,罪名是“反革命”,在沈阳看守所关押,家人亲属不许探视,与外界隔绝了。

镜头作一下回放。从1968年12月20日张志新被当作“现行”问题揪出来,到1969年9月,张志新用她那支愤怒的笔,一共写出了十几万字的交代材料,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她系统地揭露了林彪、江青一伙的罪行,剖析其理论基础的由来和发展,语言犀利,分析透彻,论理精辟,逻辑严谨。她指出林彪所说的“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样下去局面是不堪设想的!她揭露了林彪的罪行,一针见血地指出:林彪的“五一八”讲话“是为大换班大清洗制造舆论,搞阶级斗争扩大化,不是从阶级出发,而是从某一宗派和集团出发”!她还揭露了江青:“从江青的多次讲话及反映在文化大革命的斗争关系和社会舆论,我对江青的历史经历是有怀疑的”,“这个叛徒、那个特务,她自己怎么样”,“她同样存在着否定一切的问题,她对建国以来一百几十部电影的评价,就反映了她否定一切的态度,这当然不是方法问题”,“把很多电影、戏剧都批了,就剩下几个样板戏,唱唱语录歌,这样搞下去祖国的文化艺术不是要枯竭了吗?”她认为“武斗、分派、联合不起来”,背后就是江青在搞鬼。林彪、江青故意神化领袖,目的险恶。她认为不应定“六十一个人”为叛徒集团,应该给彭德怀同志平反……

张志新的思想冲破了牢笼,奔放驰骋,在林彪、江青一伙大搞封建法西斯专制的无比黑暗时空中,她的思想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在那样一个人人自危、万马齐喑的年代,有很多雷区、禁区,触雷就死,触犯禁区,就会被戴上一顶反动、反革命等大帽子,受到批判、拘捕、判刑。张志新却无所畏惧。她用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权利,说出了多少人敢想而不敢说的话!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

究竟张志新在交代材料中还写了什么,后来《光明日报》记者陈禹山从张志新案的档案材料中抄录了几段原话,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一位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

在对毛泽东的认识上,张志新写道:“我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毛主席也有错误。集中表现于大跃进以来,不能遵照客观规律,在一些问题上超越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只强调了不断革命论,而忽视了革命发展阶段论,使得革命和建设出现了问题、缺点和错误。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些问题上,也就是三面红旗的问题上。”“把观点明确一些讲,就是认为毛主席在这个历史阶段犯了‘左’倾性质的路线错误。”

张志新还说:“毛主席在大跃进以来,热多了,科学态度相对地弱了;谦虚少了,民主作风弱了;加了外在的‘左’倾错误者的严重促进作用。具体地说,我认为林副主席是这段历史时期中促进毛主席‘左’倾路线发展的主要成员,是影响‘左’倾错误不能及时纠正的主要阻力。导致的结果从国内看,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受到挫折和损失。这种局面确实令人担忧和不安。”

在对“文化大革命”的看法上,张志新认为:“这次文化大革命的路线斗争是建国后,1958年以来,党内‘左’倾路线错误的继续和发展。并由党内扩大到党外,波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多个环节。这次路线斗争,错误路线一方伴随了罕见的宗派主义和资产阶级家族式的人身攻击,借助群众运动形式,群众专政的方法,以决战的壮志,实行了规模空前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因此,在它一直占有了压倒优势的情况下,造成的恶果是严重的。我认为它破坏了党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削弱了党的领导;影响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的正常进行……”

无须再摘录了,这在当时实在是太大胆了,甚至连命都不要了。1970年8月,张志新被判无期徒刑,投入沈阳监狱劳动改造,与第三大队女监犯人关在一起,实行集体关押。由于张志新坚持自己的言论,不久被单独关押,并且遭到非人的虐待。

四 两判死刑,惨遭杀害

张志新曾两次被判处死刑。

1970年5月14日,盘锦地区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曾判处张志新死刑,立即执行。可以想见,这是多么混乱和荒唐,一个“革委会”的保卫组就可以给人判刑!当案件呈送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院同意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呈至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高院的审判意见为刑期15年。但审判意见稿送到掌管高院的军代表手里时,审判意见稿全被改了,军代表连写了“六个恶毒攻击”,结论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再呈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审批。审批会上,与会者对盘锦地区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一致判处张志新死刑,均表示无异议。但在最后关键时刻,辽宁省最高负责人、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却发话了:留个活口,当反面教员,不杀为好。于是,改判张志新无期徒刑,投入沈阳监狱劳动改造。

张志新躲过一劫,死里逃生,但很快又大难临头。

1973年11月16日,在犯人参加的“批林批孔”大会上,当报告人批判林彪推行“极右路线”时,已经精神失常的张志新突然站起来,高喊:“中共极右路线的总根子是毛泽东!”在大庭广众之下,张志新敢“恶毒攻击毛泽东,证据确凿,罪行累累,”因而张志新被认定“仍顽固坚持反动立场,在劳改当中又构成重新犯罪”,被提请加刑: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975年2月26日,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审批张志新案件。会上研究《关于现行反革命犯张志新的案情报告》,出席会议的毛远新等人认为张志新反动透顶,在判处无期徒刑以后,一直相当反动,死心塌地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多活一天多当一天反革命,杀了算了。最后决定判处其死刑。次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遵照辽宁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给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文件:

你院报省审批的张志新现行反革命一案,于1975年2月26日经省委批准处张犯死刑,立即执行。希遵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报给我们。

3月6日,监狱有人提出张志新“是否精神失常”的问题,并向上级报告。3月19日,上级批示:“洪××同志不考虑,她的假象,本质不变,仍按省委批示执行。”

4月3日,张志新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二天,反绑双手的张志新被拉出牢房,为使她发不出正义的呼喊,一把手术刀野蛮而残忍地切断了她的喉管。两小时后,张志新在大洼刑场被枪决……

五 绕过“禁区”,平反昭雪

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全国亿万群众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宣告结束。1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凡纯属反对‘四人帮’的人,已拘捕的,应予释放;已立案的,应予销案;正在审查的,解除审查;已判刑的,取消刑期予以释放;给予党籍团籍处分的,应予撤销。”随后,全国各地开始清理纠正“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

张志新案的平反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张志新案最初由原办案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法官复审。他认为,张志新案“没有什么可改的”,理由是“反对毛主席,事实确凿”。因为中央文件规定:反对林彪、“四人帮”的要平反。但反对毛主席的,仍然定性为“反革命”。

辽宁省委令这名原办案人员回避,改由赵文兰复审此案。赵文兰边看案卷边掉泪。张志新说的那些话,表明了她对党的忠诚,她把心都掏出来了,不顾个人的安危,不顾家庭和孩子。赵文兰认为要翻这个案,一是看能否冲破“禁区”,即指所谓的反对毛主席;二是张志新在狱中被逼疯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案子才能翻过来。

1979年3月1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文宣布,为张志新同志彻底平反昭雪。

1979年3月9日,辽宁省委常委会议听取张志新案复审的汇报。省委书记任仲夷绕过了“禁区”,对张志新被害的主因避而不谈,非常巧妙地主张为张志新平反昭雪。

任仲夷在会上说:“张志新案件是件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惨的。张志新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党员,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她最后死在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毛远新的屠刀之下。我赞成将她定为烈士,予以彻底平反昭雪,对她的家属、子女要很好照顾,由此造成的影响要彻底肃清。要开追悼大会。要号召党员、革命者向她学习。她是很努力学习的。不学习是讲不出这么多言论的。我们现在搞解放思想,她早就思想解放了。要学习她那种‘五不怕’的精神。省委要搞出一个很好的文件,给张志新同志以表扬。这个文件不仅下发,还要向中央上报。”

于是,辽宁省委做出了《关于为张志新同志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张志新现行反革命案件,纯系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一伙为了篡党夺权,疯狂践踏党的民主生活,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草菅人命,残酷迫害革命干部,实行法西斯专政造成的一起大冤案,必须彻底平反昭雪。”“张志新同志惨遭杀害,是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一伙阴谋篡党夺权,推行极左路线,搞法西斯专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1979年3月31日辽宁省委召开了为张志新烈士平反昭雪大会。

历史终于还张志新一个清白。张志新在1969写下的对毛泽东的评价,与10年后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评价部分有着惊人的相似。张志新用生命作代价,提前10年道出了一个思想者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