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女杰(古代卷)
22269300000017

第17章 梁红玉 抗金女杰血溅沙场

一 美女慧眼识英雄

梁红玉,宋朝抗金女英雄,因父兄获罪被贬京口(今江苏镇江)营妓,与抗金名将韩世忠相遇后,赎身嫁给韩世忠为妾。后协助韩世忠平定苗傅叛乱,被封为安国夫人。协助韩世忠围困金兀术于黄天荡,击鼓助阵,被封杨氏夫人。公元1135年,在楚州随韩世忠出征抵御金军入侵时,力战殉国。

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属安徽),约公元1102年,即宋徽宗崇宁元年,生于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梁红玉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传说梁红玉不但貌美,而且身强体壮,并自幼跟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浙江睦州(今浙江淳安县)人方腊啸聚山民起义,数日间发展到十余万人,至当年年底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史载“方腊之乱,祸延六州五十二县”,官军屡次征讨,均告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所谓营妓,就是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梁红玉沦为京口营妓时,“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但梁红玉精通翰墨,又会武艺,能挽强弓,每发必中,她对纨绔子弟多白眼相看,毫无娼家气息。

约在1120年底,宋徽宗派遣枢密使(宋代最高军事长官)童贯率兵15万,镇压方腊起义。时年30岁的偏将韩世忠率部跟随先锋官王渊随大军出征。史载韩世忠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他身材魁伟,嗜酒好斗,力大无穷,勇冠三军,一双手只剩下四个完整的指头,浑身的伤痕如刀刻一般。童贯督军与方腊农民军作战数月,终于于公元1121年大破方腊农民军。在最后一次大败方腊的战斗中,跟随先锋官王渊作战的韩世忠率部伏击方腊农民军,大获全胜。王渊赞他“真万人敌也”。据《宋史》记载,韩世忠以伏兵大败方腊后,率部乘胜追击方腊至睦州,方腊率残余逃进防守严密的清溪洞。韩世忠率部紧追不舍,“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韩世忠一人杀方腊部下数十人,最后生擒方腊,立下大功,遂被朝廷重用。

童贯平定方腊农民军后,班师回朝,行至京口,举行庆功宴,召营妓歌舞助兴,并让营妓陪侍将军们饮酒。在宴席上,梁红玉认识了生擒方腊的大英雄韩世忠。

据民间传说,那次韩世忠喝得酩酊大醉。梁红玉到营中陪侍将军饮酒的时候,见廊柱下卧着一只猛虎,鼾声如雷。梁红玉不敢惊动,绕道而行。天亮后再去看,却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她踢醒那汉子,问姓名,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生擒方腊的韩世忠。梁红玉知道韩世忠必非久居人下之人,于是自己赎身嫁与韩世忠为妾。那年,梁红玉19岁。

梁红玉与韩世忠相遇时,韩世忠已经娶妻白氏,但无子女。梁氏幼习武艺,加上身强体壮,嫁与韩世忠为妾后,并不像白氏那样照顾韩世忠饮食起居,而是跟随韩世忠出入军营,东征西讨。韩、梁二人出生入死,如同军中同袍战友。

梁红玉美女识英雄。果然,随着宋金战争的展开,韩世忠在抗金战争中屡建功勋,与张俊、刘光世、岳飞合称“中兴四将”,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不但加官晋爵,而且青史留名。

二 飞马传诏,计破叛军

就在平定方腊农民起义军之后的第四年,即公元1125年,金军南下攻宋。金兵破燕京,渡黄河,直逼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形势危急,禅位于太子赵桓,赵桓登上皇位,是为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城中公私积蓄被金兵劫掠一空,北宋就此灭亡。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难”。

徽宗、钦宗二帝被掳走,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被宋钦宗派在外任河北兵马大元帅,成为侥幸躲过这场劫难的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当年,在大臣推举下,赵构在原北宋陪都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恢复宋国号,史称南宋,赵构便是后来的宋高宗。南宋建立后,金军不断南攻,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几次出逃。

公元1129年初,金军由彭城(今江苏徐州)入泗州(今江苏淮安市盱眙县西北部),直抵楚州(今江苏淮安)。宋高宗仓皇逃往浙江临安(今杭州)。外忧引起内患,负责临安都城防御和皇家扈卫的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劫杀了执掌军政大权的王渊,分头捕杀了宦官,强迫高宗将帝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子赵旉,改元明受,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尊高宗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苗傅升任御营使司都统制,刘正彦为副都统制。这就是南宋初期的“苗刘之乱”。苗傅、刘正彦二人企图通过控制妇人孺子执政,为所欲为。

苗、刘发动叛乱时,韩世忠正拥重兵驻守秀州(今浙江嘉兴)。在这次叛乱中,梁红玉以及三岁的儿子韩亮正在临安,也被苗、刘扣压起来。韩世忠和梁红玉两人相亲相爱,转战各地,后来梁红玉有了身孕,便跟着宋高宗,留在京城临安,想不到竟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韩世忠坐拥重兵,威名素著,苗傅等人对他颇为忌惮,对梁红玉母子颇为客气。

韩世忠虽然坐拥重兵,但对京城叛乱毫不知情。

叛乱发生之后,宋高宗已经毫无行动自由,宰相朱胜非与隆祐太后密商,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告知韩世忠京城发生叛乱,令韩世忠火速进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商量妥当之后,朱胜非假意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如果派他的妻子前往秀州,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惧怕了。”苗傅听后大喜,认为这是一条好计策,就去找梁红玉商量。梁红玉假意将尽全力劝韩世忠支持苗傅和刘正彦。于是,苗傅将三岁的韩亮扣下作为人质,令梁红玉出城,去秀州劝说韩世忠。

梁红玉不顾儿子安危,跨上马背,疾驰而去,一昼夜赶到秀州,向韩世忠报告了叛乱事件经过。韩世忠当即会同张俊,带兵赶赴临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宋高宗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韩世忠夫妇,立即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亲书“忠勇”二字赐韩并擢升为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同时,宋高宗称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下诏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并“给内中俸以示报正”。给功臣之妻俸禄,这在前史从未有过,梁红玉为第一人。这也是历史上梁红玉第一次崭露头角。

三 击鼓中军帐,围困金兀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元1129年,金军分兵两路,再度南侵,一路由黄州渡江,一路由采石矶渡江。由采石矶渡江的10万金兵,在主帅金兀术率领下,下建康而直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宋高宗急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转明州、定州,并乘船南逃,避难于台州、温州之间的沿海各地。金兀术的军队紧追不舍,先后攻破了明州、杭州、越州。金兵连破江南州郡,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韩世忠仍留屯秀州,他的部队分别守在江阴以下的长江沿线。就在金兀术率军横扫江南之时,梁红玉对韩世忠说:“兀术孤军深入。即破临安,已成强弩之末。必掳掠而北归,不如半途击之,可操必胜。”韩世忠遂大量制造战船,加紧训练水军,准备截击金军于北归途中。公元1130年,探子报告韩世忠,金军已从杭州饱掠北归。韩世忠听到消息后,仍在秀州张灯结彩,集会宴乐,若无其事。入夜以后,秀州城里灯火通明,而韩世忠的部队已紧急出动,沿运河水陆两岸齐头并进,抢先占领镇江的金山、焦山之间,截住金兀术的归路。果然不出所料,金兀术的军队乘勇而来,准备利用劫掠来的500艘渔船将10万大军在镇江分批渡江北归。但江面上韩世忠的战船旌旗飘扬,鼓号齐鸣,封锁了长江江面。

金兀术见江面战船军容严整、士气勇壮,与别的将帅大不相同,知道来者是个劲敌。遥遥地望见对方船上,竖着大纛,上面绣着个斗大的“韩”字,不免打了个寒噤,对部下说:“原来是韩世忠!”当天夜里,金兀术带少数亲兵到镇江金山龙王庙侦察,险些被韩世忠伏兵所擒。金兀术见韩世忠有备而来,提出愿意将所劫掠的所有财物赠送韩世忠,请韩世忠让开水路,让金兵撤回北方,被韩世忠严词拒绝。金兀术身处险境,知道拖延时间越长越对金军不利,遂给韩世忠下战书,约定第二天开战。

当时,韩世忠所部只有8000人,但水军训练有素,战船坚固,比金兀术劫掠来的渔船占有明显优势。晚上,韩世忠苦思行兵布阵之法,梁红玉对韩世忠说:“军队我少敌多,倘若与他奋力战斗是难以取胜的。明天交战不如把我军分为前后两队,四面截杀敌人。中军由我暂时统领,专事守备,并发号令,倘若金军杀来,只用枪炮矢石射击,不让他们前进。中军无懈可击,金兀术必定带他的部队向左右突围以便脱身。这时你就带前后两队军马,只看中军的旗号行事,我坐在楼船上面,击鼓挥旗,我的旗往东,即往东杀去,我的旗往西,即向西杀去。如果能一鼓作气歼灭金兀术,那就是特大的胜利。”韩世忠连称妙计,随即调集兵马战船,预先埋伏。古代战争的指挥全靠旗帜和战鼓,正所谓“闻鼓则进,鸣金收兵”。但是,击鼓指挥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不同的鼓点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红玉亲自击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挥整个舰队。在古代战争中,鼓手和旗手是敌军的首要攻击对象。所以,这一仗,实际上梁红玉处于最关键和最危险的位置。

第二天早晨,梁红玉身穿铠甲,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面。韩世忠则率领战船,在瓜洲口扎好水寨,布好阵势,准备迎敌。

这边刚刚布好阵势,那边探子就飞速来报:“金兀术带兵渡江了。”只见从南京方向,隐隐约约移来黑压压的一片船只,那就是金兀术带领的五百条渔船。这批渔船,顺流而下,进犯瓜洲。渔船越来越近,梁红玉在中军的楼船上面,看得清清楚楚了。她见时机已到,猛然击起战鼓。韩世忠听到金山那面传来急速的鼓声,立即指挥水军,扯帆迎敌。顿时江面上刀光映日,杀声震天。

没过一会,梁红玉又击起第二通战鼓,鼓声好像雷鸣一般。韩世忠听着鼓声,指挥战船,且战且退,向黄天荡方向退去。金兀术以为韩世忠胆怯,连忙带着金兵跟在后面,紧紧追赶。

梁红玉看见金兀术已经中计,随即敲起第三通鼓。随着震天动地的鼓声,只见芦苇荡里事先埋伏好的战船,蜂拥而出,冲向金兀术的金军。

金兀术坐在一只特制的渔船上,一看势头不对,指挥金军向外突围。梁红玉见他乘坐的船冲向哪里,就让令旗挥向哪里,同时战鼓敲得“咚咚”震天响。韩世忠就随着梁红玉的令旗,按照鼓声,指挥战船追击。一天的战斗下来,打得金军心胆俱寒。傍晚,金兀术在韩世忠水军的追杀中,督军退到黄天荡内。

黄天荡位于今南京东北栖霞山和龙潭之间大江支汊湖荡,当时是个废弃的港口,看上去开阔,但河道湮塞,进去后没有出口。金兀术大军进入后,韩世忠水军紧追而至,金军立即陷入前进无路、后退受阻的窘境。金国国王令监军完颜昌派兵援救,亦被韩世忠所阻。

韩世忠、梁红玉兵力虽少,但战船形体高大,稳定性好,攻击力强,士兵个个善于水战,死死封住入口。金兀术指挥金兵几次企图从原路杀回,但因入口狭窄,兵力施展不开,均被韩世忠军击退。韩世忠防御严密,金兀术无法突围,宋军以少围多,将金兀术大军围困在黄天荡中长达48天。

金兀术别无办法,出重金悬赏出路计策。有贪利的当地人便指点他挖开日久淤塞、已废弃的老鹳河故道。金兀术指挥军队一夜开出一条三十多里的水道,接通秦淮河,想不到刚出老鹳河,在牛头山遇到岳飞统领的岳家军迎头痛击,金兀术措手不及,又退入黄天荡。

就在金兀术绝望的时候,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叫金兀术用土盖住自己的船板,趁无风的时候,韩世忠的大海船无法移动,用火箭射韩世忠船上的风篷,引起大火,攻破韩世忠的防御。金兀术就此逃出韩世忠的包围圈。

黄天荡一战,梁红玉献计策于前,击鼓指挥作战,逼金兀术大军进黄天荡于后,随后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将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中达48天之久。虽然金兀术侥幸逃脱,但此战依然名震天下,使金军丧胆,此后再也不敢随便过长江南侵。梁红玉因此战立下大功,被宋高宗封为杨国夫人。

四 出镇楚州,血战殉国

黄天荡一战结束后,韩世忠和岳飞、张俊一起三路大军北伐,梁红玉也专门训练出一支女兵队伍,几次打败金兵,威震四方。金人闻“娘子军”之名,无不丧胆。

公元1135年,梁红玉协同韩世忠出镇楚州(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梁红玉率军抵达楚州后,“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抚集流散,通商惠工”,使楚州很快成为宋军重镇。

韩世忠、梁红玉出镇楚州不久,金兀术派军来攻。梁红玉督军数次与金军大战于山阳、宿迁等地,大获全胜。同年夏,梁红玉率轻骑偷袭金人粮道,遇伏。金兀术以精兵十倍围攻梁红玉轻骑,梁红玉深受重伤,“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梁红玉“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继续与金兵拼死搏斗。梁红玉知道这次难免为国捐躯,对属下说完“今日报国”后,便拍马挥剑冲入敌阵。金兵见梁红玉勇猛,遂密集放箭,“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红玉虽然“血透重甲”,但仍冲入金兵阵中,斩杀金兵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兵见梁红玉落马,蜂拥而上,争抢梁红玉首级,“裂其五体”。抢得梁红玉首级者进两阶,抢得梁红玉四肢者进一阶。然后,金人又将她裸体曝尸三天,拿着她的脑袋回朝领赏,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命令将她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

梁红玉战死后,金兀术闻之,“感其忠勇”,遂令将梁红玉遗体收敛起来,送给韩世忠。拼合梁红玉遗体时,发现梁红玉遗体“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韩世忠见到梁红玉遗体,“大恸”,哭得死去活来。宋高宗听说梁红玉如此忠勇,“大加吊唁”,追封“英烈杨国夫人”,并下旨为梁红玉立祠。

宋代所立梁红玉祠在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得胜山,此处即是梁红玉和韩世忠督军大败金兵之地。时称“英烈夫人祠”,当地人谓之“异娼庙”。内供梁红玉戎装像、旌旗、剑印,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祠堂中的“英烈夫人祠记”详细记述了梁红玉的一生,最后评述道:

梁氏,娼优异数也。以卑贱待罪之躯,而得慧眼识人之明。更纵横天下,争锋江淮,收豪杰,揽英雄,内平叛逆,外御强仇,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古今女子,唯此一人也。惜乎天不假年,死于非命。然青史斑斑,名节永垂。

公元1151年,韩世忠病逝。梁红玉的遗体被迁到苏州,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