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从颜色密码看人生命运
22241700000022

第22章 古老文明的颜色密码(2)

绿色(green)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关,象征生命。阿思海姆说:“绿色唤起自然的爽快的想法。”它象征着青春、活力,如“in the green wood”指“在青春旺盛的时代”,“in the green”指“血气方刚”,“a green old age”指“老当益壮”。有时也表示新鲜,“green recollection”指“记忆犹新”,“keep the memory green”指“永远不忘”,“a green wound”指“新伤口”;但绿色也表示幼稚没经验,如“a green hand”指“生手”,“as green as grass”指“幼稚”,“a green horn”指“容易上当的糊涂虫”。绿色还象征妒忌,如“the green-eyed monster”指“妒忌”,“green with envy”指“充满妒嫉”,“a green eye”指“妒嫉的眼睛”。

◎紫色

紫色在中国有祥瑞高贵的象征,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天帝居于天上的“紫微宫”(星座),因而以天帝以父的人间帝王(天子)和以天帝为信仰的道教,都以紫色作为好兆头。紫色更多地被封建帝王和道教所采用,如称吉瑞之气为“紫气”、“紫电”,皇宫叫“紫禁宫”、“紫禁城”。历代皇帝为了笼络臣下,往往将“紫袍”赐予品位低下的臣子,而成为封建文人奋力追求的荣禄——“著紫”。人们还把道书称为“紫书”,将神仙居所称为“紫台”。

紫色(purple)在西方也跟帝王将相和宗教有关,这是一个有趣不多见的文化巧合,如“the purple”意指“帝位、王权”,“be born in the purple”意指“生在王侯贵族之家”,“marry in the purple”意指“嫁到显贵人家”等。

◎蓝色

蓝色(blue)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什么象征意义,而蓝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则稍多一些。阿斯海姆在评析蓝色时说:“蓝色像水那样清凉”是“阴性或消极的颜色”。它能象征高贵、高远、深沉、严厉。如“blue blood”意指“名门望族”,“blue ribbon”意指“最高荣誉的标志”等。

◎粉红色

粉红色是红色的一种变异,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又叫桃花色。唐代诗人崔护写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拿桃花与女人相比,是因为妇女施用粉红色胭脂来修饰自己,脸色白里透红,可与美丽的桃花相比。粉红色又常常用以象征女性,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青年男孩把心爱的女子称为“红颜知己”,把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称为“桃色事件”。

粉色(pink)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精华、极致,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指“十全十美的东西或人”,“the pink of politeness”指“彬彬有礼”。粉红色又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lady”指“高格调鸡尾酒”,“pink tea”指“上流社交活动”,“a pink-collar worker”指“高层次女秘书”等。

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从过去中国封建统治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在颜色的象征意义都相当政治色和神秘化。

颜色象征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多地因为西欧国家民族的开放性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因此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由于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又都是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深沉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华夏文明的颜色揭密

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东方的华夏文明一直是七彩绚丽的,那么在这古老的华夏文明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颜色秘密呢?下面让我们一步步揭开。

古代中国处于农耕社会,主要是靠天吃饭,也就由此产生了阴阳五行家的观点,季节循环顺利,风调雨顺,才使得天下太平国家安宁,天子遵从五行法则,顺守方位和色彩,并以此来巩固自身地位。因此把握时间和季节的抽象概念,最起作用的也许就是色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四季名称全部被冠以色名的道理。

黑色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顶,也就是天的北极是天帝之座,夜色(黑色)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因此在中国黑色是最受尊重的色彩,于是也就理所当然地用黑配色。按阴阳五行的观点,天地是黑黄色,《易经》中说天玄黄者,天地杂,天地玄黄,从此就有了“天地玄黄”之说,在这里规定了天的色彩为黑,地的色彩为黄。之后黑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色彩之一。

黄色

在五行中,黄色为大地之色,黄土、黄河象征着中国,古代人们一直把黄色作为至高无上的颜色,作为天子的象征。天象中太阳运行的秋分与春分的中间时段被称为“黄道”,最吉利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黄龙是母亲之河黄河的象征,是形成中国的主流。天子的服装叫“黄袍”,连篡位都被称为“黄袍加身”。天子的宫门被称为“黄门”。

黄又是黄金的颜色,它光芒四射,贵重无比。阴阳五行又说它是中央方位的颜色,在五气中象征“和”。因为大地的颜色是黄色,所以人们认为冥府的颜色也应该是黄色。因此在阳世间黄色也就成了地位最高的一种颜色。

青色

在阴阳五行中位于东面的青色,因为是作物生长的颜色,因此倍受尊敬。青字是来源于清水和大海的颜色,又因为青色与嫩萌芽的颜色相似,因此在青字的上半部是土字再加一横。青字和春字相响应,成了春天的象征。“青春、青年、青云”都给人新的希望。

青色是带着吉祥、美丽的色彩,在中国古代有着较广泛的色域,例如黑发也称青丝,白云也称青云,黑眼称为青眼,黑马称青马,还有青花磁器等等。总之是可以理解成包含黑蓝绿等色彩。

红色

红色是一种熊熊燃烧的火焰之色,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火的颜色。红色作为吉祥的颜色,至今还在各种各样的喜庆喜事中广泛应用。在结婚仪式上人们总是用红纸红布写上喜字;很多节日还喜欢把鸡蛋染成红色送给亲友;除夕之日,门口的春联也必定是使用红纸黑书写,贺年时又使用红色名片;有些地区吉事还准备红白果子、豆包以及烧红米饭菜等,这些都是用红色喻意吉祥。

白色

白色,人们都把它作为天界象征,因而它受到了特殊的崇拜。在阴阳五行说中,白色是和金色对应的,在五脏中白色与肝匹配。白色是所有颜色的本原,人们对白色有一种忌讳感觉,如“白痴,白服,白旗,白眼,白论,白面,白读”等。人们还把白色看作是丧色,常把葬礼称为“白事”,这时死者和送葬人均着白色丧服。

紫色和绿色

紫色和绿色在五行中并不涉及,但是这两种颜色却是达官贵人的颜色。记载着汉代官制的《汉官仪》中曾用颜色制定了官位的等级排列:规定天子是黄绶带;诸侯是赤绶带;诸国的相国、贵人是青绶带;各种颜色的绶带显示出阶层的高低差别。

紫色正式成为高贵之色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代五官以上都着紫色衣。然而这种紫色在中国能成为瑞祥之色,可能是受到西方的影响。唐代是西方趣味在中国宫廷贵族间广为流行的时代,因此在中国紫色受到尊重并广为流行可能与引进西欧国家方观念有关。

紫色或绿色并没有像阴阳五行中的五色那样,具有使人联想的具体事物现象来源。一般来说紫色和绿色之所以有五行色一样较高的地位,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

如果一定要给中国选择一种形象色的话,那么红色无疑是最佳选择。据人类学家说,世界曾经至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原始民族选择了红色作为他们的图腾色,但真正将这种鲜艳热烈的色彩根植在文化血脉之中并使之日常生活化的,只有我们中国。

古希腊文明的颜色揭秘

一提到希腊,我们可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蓝得纯净、蓝得圣洁的爱琴海,并以此认为希腊的代表色是蓝色。但是在古希腊,人们喜欢的颜色一直十分丰富,那些艳丽的颜色在古希腊的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

推测那些大理石顶部残物色迹,不难发现最早的红、黄、蓝、绿、紫、褐、黑和金等颜色。神庙檐口、山花及柱头上都有艳丽的颜色。比如,陶立克式柱头上涂有蓝与红色;爱奥尼式建筑有蓝色和金色;科林新式则盛行将金色用在柱石群雕上,搭配有红蓝两色的连续图案,还有金银色花圈图样,颜色很鲜艳。

宗教引发古希腊人对颜色的崇拜

古希腊人对宗教一直有着深深的崇拜,颜色的含义也都是从宗教里生发出来的:红色象征火,青色象征大地,绿象征水,紫象征空气。希腊的建筑多运用红土为底,黑色为图案,或相反使用,这种颜色的对比给人一种华贵感。

古罗马文化继承希腊文化,没有创新,罗马贵族爱好奢华,偏爱宏大的公共建筑和华丽的宅邸、别墅等,于是他们运用各种装饰手段。室内喜欢使用华丽耀眼的颜色,比如红、黑、绿、黄、金等。墙上还有精美的壁画颜色,运用大胆,颜色鲜艳。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运用颜色的对比,在墙面上模仿大理石效果,并在上面用细致的手法绘制窗口及户外风景,常常以假乱真。

艳丽奢华的装饰风格影响着整个欧洲当时的经典建筑,那些建筑色彩非常丰富,有黄土色、灰黄、胭脂、淡红、红褐、鲜红、朱红、灰绿、蓝绿、深蓝、白、红白、黑、金等色彩。

与中国人恋土轻水相反,他们是重水而轻土。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即提出了“万物基于水”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对水的强烈依赖和重视。

在古希腊神话中,海神波赛顿占有很高的地位,荷马说:“河神夫妇是万物之父”。对西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另一位爱神阿鞭洛底德也是从海中诞生的。茶马史诗中,整个故事都是在海滨和海上展开的。

古希腊人对水和海洋很重视,但对于土和陆地却一直抱着疏远、漠视甚至不友好的态度。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土地和丰产之神,名叫哈德斯,他同时又是冥国和地狱的统治者。神话中的哈德斯性情乖张,脾气暴躁,冷酷自私。他劫走了农神之女珀而赛福涅,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成了阴间之鬼。

这与中国的土地公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与阎罗王却十分类似。但在中国,阎罗王与土地丰产与否没有关系。古希腊人将掌管丰产的神与掌管地狱的神合而为一,这正好说明了他们对于土地和农业的漠视和疏远。

对于战争观念,古希腊人也与中国不同,他们并不很关注土地面积的多少得失,而是对敌方有生力量的歼灭和重要港口的攻克相当重视。很明显,这也是两种不同自然环境所打下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