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茬一茬的月光
22240500000042

第42章 还乡

在我们单位,每年都有还乡或正准备还乡的人,他们大都是已经退休或者快要退休的老人。他们打点行装,告别子女和好友,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气氛。

尽管有些不舍,但我还是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了,也该按自己的选择来生活了。我们的单位地处山区,属于当年的三线建设单位。去年,我还在一栋灰色老楼房的外墙上看到过“备战备荒”的标语,尽管那些字迹都已经模糊了,可是看上去依旧有一种老时光的味道。我想,那样的标语,对于那些还乡的老人们来说,更具有纪念意义。

“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那些老人就是为了响应这些号召来到这里的。我曾看过我们单位建厂初期的纪录片,也听一些老人们讲过他们刚来这里时的感受,荒山、土岭,没有住房,也没有水源,一切都是靠天吃饭。那时他们大部分都十七八岁,有农村来的,也有转业军人,但大部分是城市里来的学生。他们说,有的人一到这里就哭了。

远离了亲人,也没有了家庭的温暖,每天面对的是开山炸石、铺路搭桥,换作我,也会偷偷地哭上几回,何况这样的日子还不知何时是尽头。直到他们在这里娶妻生子,工厂有了规模,才断了回家的念头。

于师傅是我知道的第一个急于还乡的人。那年他还没退休,身体也好,他退休后说啥也不干了,就是围着天津转个够,要把失去的那些时光都弥补回来。他是天津人,对天津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他听不得别人说天津一点儿的不好,似乎背井离乡这么多年,那里还是他儿时的模样。退休以后,他不等单位在天津市安顿房子,也不顾儿女的反对,先是托人在天津买了一处小平房,然后就带着老伴踏上了还乡之途。他说,回来的第一天,自己都掉眼泪了。后来我在天津曾遇到过他,虽然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可是他神采奕奕的样子,似乎比原来更年轻了。我问他,天津市转够了没有?他笑呵呵地点头说,都转到郊区了。我说,不想回单位看看吗?想啊,怎么不想?他神情黯淡了一会儿,说,还是在这里踏实啊。现在他已经住上了单位分配的新房,而在当年无意中买下的那处小平房,已经增值了五六倍,这恐怕是他急于还乡时没有想到的最大收获。

对胡师傅而言,就没有这么大的幸运了。在退休的前几年,胡师傅就在老家的县城买了一座小院。他的梦想是退休后,养几只鸡,喂一只狗,再种点儿菜,空余的时间去钓钓鱼,拔点野菜。我们常常沉浸在胡师傅的畅想之中。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谁不喜欢啊?!可是还没等到退休,他却在某天的深夜因心肌梗塞过去了。想想他的年纪和未尽的心愿,我们在为他惋惜之余,也为人生的无常所唏嘘。人生得意须尽欢,还乡,也要及时啊。

今年,我的父母也要还乡了,尽管老家的生活条件差一些,可是他们执意要回去过几年属于自己的日子。他们说,呼吸一下老家的空气,也是好的。我知道,那里和我们这里相比,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空气好,粮食也没有污染,更重要的是那里的乡情,会让他们重温过去的岁月,也算补偿一下这么多年他们对家乡失去的,和家乡对他们失去的精神上的空白。

其实不管于师傅,还是胡师傅,他们只是中国各地那些还乡人群中的一个缩影。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我们互相生活在别人的故乡里,也许只有这种互相,才构成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作为三线建设者的第二代移民,我已经没有那么重的还乡意识了。虽然偶尔想起地图上的那一处故乡,心里也会涌上一层淡淡的乡愁,可是少小离家,我已经丢失了关于故乡的记忆,无奈何的,便把他乡做故乡了。